与自己的斗争(一):直面常识才是最需要勇气的|活动预告
得益于此前的一些线下活动,行业里的部分从业者和研究者已经读过《HBO的内容战略》这本书了。
豆瓣上可以看到这本的评论。比较典型的评论,是这本书不应该叫HBO的内容战略,应该就叫HBO发展史或者内幕。
总体而言,本书在观感上的确似乎有点失焦,虽然结合产业视角和内部运作视角,但都着笔得比较“云淡风轻”,对于爆款剧的制作也未提及太多。另外,由于写作周期的原因,本书并未对流媒体的竞争作出分析。
所以,对于想要看怎么拍出《权游》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定然是不能满足粉丝的赤诚之心的,而对于迫不及待想要抓住关键热点比如流媒体、爆款、内容付费,试图学习欧美经验,从而深度实践和摸索的商业运营者来说,这本书又不够细节,不够关注当下。
但这本书有最重要的东西,即是常识。这也是我们自己一开始读的时候不太感冒,但到最后却越读越觉奥妙的原因。客观地说,作为一个研究者视角的著作,在兼顾了速读性后,本书在常识的理解上,还是提供了许多值得回味的细节片段。
在这本书里,常识的传递,是通过诸如总结美国电视史发展过程中影视消费品类的一些基本特点来完成的。
通读全书后,你可能不会为HBO而心潮澎湃,反而你可能会意识到在影视内容的消费上,有些东西,尤其是从观众需求出发的角度,其实是从未改变的。
而对于产业的运营者和实践者来说,这也意味着,在看似会有各种新的方法论迭代升级的表象之下,有关内容制作的规律和内容消费的规律,或有外在的更新,但内核其实是稳定的。
内核即是常识。直面常识才是最需要勇气的,因为在任何一个时代,投机者和投资者往往都是共生共存的,炒作者和实干者往往也是成对儿出现的。时间大概率会先选择前者,但持续的财富往往会给予后者。
虽各美其美,但终归是大同。
抛开爆款的喧嚣来看幕后的HBO,可以看到虽然HBO不断地调整自己,但从未脱离常识过,所以即使面临流媒体转型的问题,但HBO之于新的持有者,仍然是极具份量的优质资产(相关链接:你的权力游戏现在属于AT&T,以资本的名义|传媒整合案例)
当我们把目光回到国内,窄化一点,看影视公司这两年走的路,一句回归常识,多少也可以解释去年的疯狂,今年的理性了,虽然这种回归未必是市场自发调整的结果。
说了这么多,我们关于《HBO的内容战略》的DEEP闭门分享会放在下周四下午。也就是4月18号坐标:上海 ;地点:新天地三联书店。
往期DEEP
以HBO为出发点,我们的话题,会涉及到内容制作、内容运营规律、内容付费、内容营销,我们会着力探讨好的内容产生的基础以及在运营层面的可能性、商业层面的想象空间,但我们将会确保我们话题的分享更多跟常识有关。我们邀请的嘉宾,也是一直以来在常识层面,有所坚持的从业者、观察者。他们带来的将不仅是自己私人的观点,同时也有对行业底层逻辑的思考、常识的探讨。
我们会在周一到周四发布一系列HBO的研究,并披露活动流程。留言报名,请扫码添加Eason 微信,或后台留言。
因为名额限制,我们将会做初步筛选。
报名烦请留“机构名称+姓名+电话”。
往期来过DEEP会的朋友可直接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