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跨次元新星》节目主创:内容与技术融合之下,虚拟偶像综艺的新赛道突围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1-07-25

撰文EW 媒体| 夏清逸 杨若杉

审阅岳鸿

联系ewmedia@yingzaotimes.com


导读


“人间开水壶”、“真人还是假人”……爱奇艺10月17日起全新推出的《跨次元新星》以不同寻常的话题引发了热议。

 

作为爱奇艺推出的国内首档虚拟人物才艺竞演节目,虚拟人物像真人一样参加选秀,和真人扩列师、观众实时互动。这些虚拟偶像身上,不同于真人爱豆的特质和魅力,在这一节目平台上得到充分释放。

 

对Z世代用户来说,虚拟偶像并不是新兴概念,早期日本的初音未来和本土的洛天依,吸引了大量二次元用户,还多次登陆主流节目舞台,与三次元明星同台共演。而近两年以绊爱为代表的vTuber,同样为许多直播、游戏用户熟知,vTuber也能和真人主播一样在直播间和观众互动。

 

但这些虚拟偶像,几乎没有能真正走出二次元空间,在三次元的场景,和非二次元核心用户产生实时交互,彼此并非根据制作好的台本演出,而是像真人一样在真实的空间表现自我,甚至成长。而《跨次元新星》就是依托技术,以三次元偶像运营的方式,来推动虚拟偶像在这一方向的突破。

 

《跨次元新星》此次集结市场上来自超20家公司的多位虚拟人物参与,在合作规模上创下了行业纪录。而赛制则融合了真人选秀和动漫游戏的打怪升级模式,并由杨颖Angelababy、小鬼-王琳凯、THE9-虞书欣三位艺人化身扩列师组建各自的最强战队,带领青铜选手不断闯关升级,收服更强大的黄金选手并挑战大boss。

 

而其制作团队,聚集了承制过《演员的品格》的爱鱼文化、知名舞美设计师唐焱团队、《中国新说唱》导摄组的冷泉团队以及有深厚“技术+艺术”跨界基因后期制作幻维数码等。

 

这些投入与尝试,让《跨次元新星》摸索出技术驱动下,虚拟文化与综艺剧情结合的创新模式,抢占虚拟内容的新赛道。

 

在节目开播之际,东西文娱专访了《跨次元新星》的总制片人,爱奇艺奇观工作室总经理刘家超,以及节目总导演吴井能。

 

事实上,对刘家超和吴井能来说,这档节目都是其职业生涯中的突破性尝试。刘家超负责的体育娱乐跨界综艺《超新星全运会》曾开拓体育综艺的直播形式,而参与过《花样姐姐》、《明日之子》第三季的吴井能也有丰富的真人秀和音乐选秀综艺的经验。但虚拟偶像对其是未知领域,在技术和制片流程等方面,几乎颠覆了传统综艺节目。

 

为此,经过一年多的验证和磨合,爱奇艺首创将顶级CG引擎实时3D渲染、数字孪生(Digital Twin)等多项顶尖技术应用于这一大型综艺节目,以全新的流程,将虚拟偶像成功拉到真实世界,为更广泛的受众呈现新的视觉和交互体验。

 

刘家超表示,《跨次元新星》的目标,一直是让大家知道虚拟偶像就在你身边。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以虚拟偶像综艺为切入点,探索未来的娱乐、社交与生活方式,触达更多年轻用户,拓宽内容产业的边界。

 

在他看来,虚拟偶像市场非常大,并且现在还是蓝海。《跨次元新星》希望能够扩大整个行业的影响力,让更多产业链上的公司,无论技术、IP还是动画,都有所发展,最终把整个行业打开,届时市场一定会蓬勃发展。

 


 

    

《跨次元新星》:从零开始的虚拟偶像综艺

 

作为爱奇艺推出的国内首档虚拟人物才艺竞演节目,《跨次元新星》刚推出两期三集节目,已经打破了此前许多观众的刻板印象,展现了虚拟偶像的多样性,以及进入三次元世界与真人实时互动带来的真实感。

 

在第一期节目中,出场的三位选手,既有鲜明纸片人画风的秋蒂,以夸张的飙高音贡献了“人间开水壶”等二次元风味梗;也有来自偶像经纪大厂乐华娱乐的虚拟练习生顾城,表演了《YES!OK!》这一选秀传统艺能;而寐鱼呈现了《短歌行》改编的国风歌舞,引发了古风圈粉丝的共鸣。

 

这些虚拟偶像,在真实的场景中表演才艺,并与真人扩列师实时互动。Angelababy、虞书欣、小鬼根据他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对话,而在后续节目中,也将推出舞台公演、选手练习室故事等选秀“标配”。

 

在《跨次元新星》总导演吴井能看来,除了不能摸到这些选手,一切与真人选秀综艺并无区别,甚至由于虚拟偶像不同于三次元选手的脑回路,还会出现很多有趣内容,比如导师和选手玩梗互怼,选手之间讲相声等。

 

能呈现出这样的效果,得益于通过技术手段尽力实现《跨次元新星》项目“把虚拟偶像拉到真实世界”的理念。最终使得节目不同于以往不少虚拟偶像节目偏向动画或主播直播间,能够实现不同团队虚拟偶像、虚拟偶像与真人之间实时互动,进而产生的更丰富的内容与更有沉浸感的体验。

 

而这一灵感,最初来自《跨次元新星》总制片人、爱奇艺奇观工作室总经理刘家超的一次亲身体验。

 

《跨次元新星》总制片人、爱奇艺奇观工作室总经理刘家超

 

2019年9月,在观看了《英雄联盟》的英雄阿卡丽作为虚拟偶像进行的线下演出后,刘家超意识到虚拟偶像尽管还在早期发展阶段,但已经不再只有早期较为二次元核心向的初音未来等虚拟歌姬,从2017年开始,以Vtuber为主的虚拟主播在中国和日本都实现了非常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虽然整体技术的发展阶段也还在早期,但从阿卡丽的演出来看,已经有可能实现高水准的展示。

 

这对致力于探索综艺跨界模式创新方向的主创团队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

 

刘家超认为,传统偶像、音乐等综艺更面向大众,而圈层垂类内容市场还有不断新增又未被满足的需求,迅速展开一个新赛道,率先了解和吸引新的用户尤为重要。

 

因为虚拟偶像为主体的综艺业界没有先例,总导演吴井能最初也很难想象虚拟偶像和真人怎么互动,怎么产生综艺感。但在刘家超的坚持和传递出的信心下,团队经过一年调研,最终落地了这档虚拟人物才艺竞演节目。

 

“我的转变是在某一个瞬间,有一天我在动捕棚无意中喊了一名虚拟偶像,结果他突然回过头向我打招呼,那一刻我第一次意识到,他是有灵魂的,跟真人没什么区别。”吴井能表示,而这种触动,也是节目希望传达给更多观众的。

 

最终,整个团队达成共识并坚定了目标,希望通过一档让虚拟偶像进入真实世界的综艺,向用户展现虚拟偶像行业的整体面貌和内容里美好的价值观。其目标受众人群则以14~24岁用户为主,因为年轻人伴随着虚拟时代成长,接受虚拟偶像的门槛更低,且爱奇艺平台也希望能借此抓住年轻人市场。

 


 

    

技术+内容融合背后

《跨次元新星》的边界拓展与模式创新

 

和传统综艺相比,《跨次元新星》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虚拟技术与综艺内容结合,进而实现了对综艺内容边界的拓展和模式的革新。

 

首先就内容本身的定调而言,要为目标用户带去新鲜体验。虚拟偶像有较强的二次元属性,但《跨次元新星》在保留这些二次元价值核心的同时,并不希望以非常卡通的形式呈现内容。这样不利于给观众一般虚拟偶像节目所没有的真实感,而特别真实的场景,又不符合选秀节目的舞台要求。

 

为此,《跨次元新星》从选角到舞美,要突破一般二次元节目的风格和圈层,在二、三次元的审美中找到平衡。

 

总导演吴井能告诉东西文娱,她认为目前市场上最能满足这种审美平衡且被最多人接受的风格是《哈利波特》。在把这一想法传达给舞美团队后,最终知名舞美设计师唐焱提交满意的方案,即设计了一个兼具《哈利波特》和《博物馆惊魂夜》特点的奇幻舞台。虚拟偶像选手的等候位则是博物馆中的名画,选手在画框里可动,与《哈利波特》里会动的照片异曲同工。

 

而在导师选择上,《跨次元新星》也做到了平衡。虞书欣是正统选秀出身的出道偶像,小鬼是资深二次元爱好者,能接住选手的各种梗,而杨颖Angelababy喜欢经典动画,风格较为梦幻。三位导师可以对应不同风格的虚拟偶像,随着节目发展,也正好可以验证哪种风格的虚拟偶像更受市场欢迎。

 

此外,节目还需要突出虚拟偶像吸引年轻用户的优势,以出其不意的编排打透这些用户群。例如和三次元人物比性格更为极致,状态更为恒定,而现在年轻人喜欢独特,独特证明了他们的存在感。因而《跨次元新星》选角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筛选标准,如今的话题争议偶像秋蒂,就随时保持破音、卖萌的状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而这一切内容,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这也是《跨次元新星》乃至整个虚拟偶像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作为首档虚拟偶像实时竞演和互动的选秀综艺,《跨次元新星》在技术层面实现了诸多行业性的突破。

 

据了解,《跨次元新星》是首档采用动捕实时数据接入实时渲染引擎录制,再通过技术手段将动捕数据实时传输到3D虚拟偶像中。

 

目前国内使用AR技术用于节目制作已经十分普遍,大多基于一机单擎的方式进行节目渲染,而《跨次元新星》率先在国内虚拟偶像真人秀节目中使用一机双擎(Viz ENG 引擎和虚幻(Unreal)4渲染引擎)的渲图形渲染方式。这种技术流程保证了虚拟偶像演出“所见即所得”,让嘉宾可以直接和虚拟偶像实时现场互动。

 

此外,《跨次元新星》也是国内使用最多AR机位的虚拟偶像真人秀的节目。目前而言国内各大综艺、节目、跨年晚会等大型综艺晚会最多使用3至4个AR机位,而《跨次元新星》则首次采用9个AR机位,这让镜头切换更为丰富,满足观众更多视角观看了解虚拟偶像的需求。

 

据了解,这些方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经过了大量探索,克服各种困难,最终才能呈现满足现阶段预期的效果。

 

例如多机位在实际拍摄中依次出现故障,对技术团队来说故障原因和修复如同“玄学”;现场屏幕、机位摆放需要反复调试,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才能保证导师和选手视线的自然交错等等。

 

解决问题的首要挑战来自技术团队的磨合。国内虚拟偶像行业还不成熟,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这导致并非所有虚拟偶像公司都能达到节目组希望的技术要求,也让很多虚拟偶像最初无法融入节目组的技术架构中。这也是节目组面试了市面上超过150名虚拟偶像后,只选出了31组选手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考虑到选手本身的特质、才艺,还需要跨过实时动捕等技术门槛。

 

除了技术标准,吴井能还表示,很多技术团队是动画工业出身,习惯影视流程工业,按秒计算工作,难以适应在综艺节目三个月里的高强度集中作业且不可规划性,需要根据真人秀节目进程随时调整和解决问题。剧情的不可预测与技术团队所需的科学规划构成了根本性的矛盾。

 

为此,主创团队做了大量协调工作,帮助导演组和技术团队相互理解,例如确定哪里可以妥协,在哪里发力,哪里应该雕琢,最终帮助团队走上正轨。


《跨次元新星》技术后台


 

    

从综艺到虚拟偶像行业

《跨次元新星》的三重意义

 

在主创团队看来,虽然节目播出后,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观众总体反馈以支持为主,了解业内的人也能看出节目的水准。可以说,《跨次元新星》在综艺和虚拟偶像产业上,都实现了突破,发挥了推动行业前进的价值。

 

首先,开拓了综艺节目的新模式。在传统偶像竞演综艺市场瓶颈显现,年轻观众口味不断变化的当下,《跨次元新星》是以突破性的技术,推动小众垂类品类成长的全新尝试。

 

从项目的底层逻辑来说,《跨次元新星》实际上正是依托技术手段,将虚拟偶像当做和真人一样运营,这从选手、用户层面,拓宽了偶像综艺的边界,也让虚拟偶像以更大众的形式,触及更广泛的用户。

 

目前节目每集拆分为上下两期,且都不满一小时。一方面是客观现实决定了做三小时时长会牺牲模型精度,不容易让普通人接受;另一方面则是有意为之,目前综艺动辄两小时以上,节目组希望能以比较创新的模式,杀出一条新道路,每周双更,一集半个多小时,给人追番的感觉。

 

其次,在虚拟偶像这一赛道,《跨次元新星》建立了较高的竞争壁垒,具体体现在团队磨合、流程创新、技术经验等方面。

 

事实上,正如爱奇艺此前在多个品类创新上的理念,即科技的变革推动内容产业的变革,技术不仅只是提升内容的制作标准,还能引发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跨次元新星》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更革新了综艺与虚拟偶像内容制作的流程,建立了一套经过验证的体系,为后续参与者构筑了较高的门槛。

 

传统虚拟偶像内容制作更像动画工业,而综艺的传统制片流程从视觉开发、预制作、拍摄到后期阶段,两者通常都比较线性。而《跨次元新星》的制片过程更为迭代化、协作化和非线性。即提供导演以协作方式快速对视觉细节效果进行实时迭代,且这个迭代优化过程在制片早期便开始,不用等到后期阶段再进行效果决定。这就使得制片过程在制作资源方面,各环节团队创建的资源不仅交叉兼容,而且从视效预览到最终输出阶段均可用。

 

刘家超表示:“我们的整个技术流程是从实时动捕技术,再到UE的动画实时渲染,再到AR输出,这三部分的结合其实没有多少人做过,也没多少人能够同时协调三个部门。因为这三个部门实际上以前并没有太多的整合在一起,特别是在AR和实时动捕。”

 

同时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从爱奇艺到导演团队,也顺利积累了一支有经验的完整团队。正如吴井能告诉东西文娱,作为多年内容生产者,这档节目因为技术的翻新和进步,让她看到了新内容生产的出现,赋予了内容和从业者新的希望生命。而这支参与了整个节目制作的团队,非常年轻化,在市场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最后,从整个虚拟偶像行业来看,《跨次元新星》不失为一次扎实的科普,向市场全面普及虚拟偶像概念,展示行业现阶段面貌。

 

其聚合了市场上不同类型的虚拟偶像公司,既有以艺人经纪入局,将虚拟偶像作为业务补充的传统偶像公司,也有拥有动画技术能力,想向虚拟偶像赛道拓展的动画公司,还有擅长直播和互动的主播团队,呈现了这一领域的生态多样性。同时,不同背景的公司也通过节目平台,帮助虚拟偶像出圈,合作制定标准,开拓市场,促进合作,由此建设更成熟的产业链,加速行业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像《跨次元新星》这样的节目,让新的技术人员愿意参与进来,提升技术实力,降低研发门槛,最终虚拟偶像的效果将有非常大的质变。而虚拟偶像技术的质变会带来更加下沉的市场,让更多普通人关注虚拟偶像这个前景可观的行业。



       

联系我们


媒体相关联系:ewmedia@yingzaotimes.com

研究相关联系:ewresearch@yingzaotimes.com

简历投递联系:yahr@yingzaotimes.com


建议/探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