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FIRST到院线,纪录电影《棒!少年》的现实与实验
撰文EW 研究| 狗大悲 (电影)
审阅岳鸿
联系ewmedia@yingzaotimes.com
导读
今年FIRST的大热之作《棒!少年》已于12月11日上线。
作为一部非主旋律纪录电影,聚焦边缘群体的《棒!少年》讲述了一群出身草根、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前国手和70岁传奇教练的带领下,从零开始学习打棒球,直至赴美征战的真实故事。
《棒!少年》的被关注,很大程度来自于今年7月底举行的FIRST电影节的认可,该片获得FIRST最佳纪录片、“观众选择荣誉”两项大奖,并拿下场刊最高观众评分9.42分。目前豆瓣评分8.7分。
也正是在今年的FIRST电影节,东西文娱参加了该片的首映,由此看到了一部纪录电影走向院线市场的一路积极探索。
从内容层面来说,《棒!少年》聚焦人物,并用真人秀化的表现形式,让大众更容易产生共鸣,这为电影的后续发行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而从发行层面来说,该片主投方爱奇艺和大象点映于11月19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面向青年创作者共同推出打通线下到线上的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发行服务模式,《棒!少年》正是此次战略合作的开幕影片,因此也具有了更多实验意味。
从近期发起召集、自费点映、主创干货分享、明星安利等这一系列过程看,某种程度上,合作双方当下对于电影业的进击的状态,也给《棒!少年》带来了更多的尝试空间。
但商业类型化的探索也并不意味着商业层面的成功,基于国内纪录电影仍处于初级阶段,此类项目的收益未必能达到理想状态。在贺岁档前夕,《棒!少年》上映首日排片仅1%。在排片、口碑、上座率这些数据面前,能否有更长线的放映,《棒!少年》本身所经历的,正如其剧情一样,正在“叫板命运”。
在当前国内电影消费的微妙节点,此时的《棒!少年》,是一个值得被关注的样本。
中国院线纪录电影市场
由教育意义主导走向多元化
在中国院线纪录电影市场中,之前几乎不存在作者纪录片的席位。
所谓作者纪录片,一般是突出创作者个性表达的纪录片,具有极强的作者性。与之相对的,媒介纪录片则服务于大众传播,统治着纪录片市场。当然,这是当前阶段电影行业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在内地院线电影市场上,目前只有两部纪录片电影票房过亿——《厉害了,我的国》(2018)和《二十二》(2017)。这两部媒介纪录片都有着极强的思政教育意义,有着稳固的受众群体,票房具有一定程度的保障。尽管如此,此类电影难以被认为具有商业性。
除去具有思政性质的纪录片电影,大自然的神秘性赋予了影片一定的科教意义,寓教于乐型纪录片在合适的发行策略下则可获得相对较好的商业收益,例如《我们诞生在中国》(2016)和《地球:神奇的一天》(2017)这两部适合儿童的、科教馆向的动物题材纪录片都选择了在暑期档公映,最终收获五千万左右的票房。
票房破千万的12部纪录片电影中,有6部均涉及自然主题,其中也包括了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徒手攀岩》(2019),这是首部登陆内地院线IMAX银幕的纪录片电影。
除了《徒手攀岩》之外,2019年还有两部纪录片电影票房破千万——《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和《四个春天》,前者是一部粉丝导向的演唱会记录作品,后者是一部获得第12届FIRST最佳纪录片奖的家庭录像作品。
风格迥异的这三部纪录片电影票房破千万标志着内地院线纪录电影市场对纪录片的功能诉求已由文化知识教育层面逐步拓展至视听审美体验层面,自然题材也不再凌驾于人文题材之上,市场进一步拓展和细分,预示着内地院线纪录电影市场正在走向多元化,这为纪录片电影的商业类型化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棒!少年》的题材选择
边缘群体与打破刻板印象
聚焦边缘人群的纪录片并不少见,因为聚焦这类人群往往便于创作者完成对某些社会问题的探讨甚至是控诉,以期完成媒介诉求。但这甚至成为了这一小众市场中部分观众在评判纪录电影时的刻板印象标准。例如,有批评者认为《棒!少年》用普世价值观掩盖了诸多现实社会问题。在这种评论与解读环境下,创作者们也往往热衷于以自己的视角关注并揭示问题本身。
许慧晶导演自2005年起开始做纪录片,他近期在采访时多次坦诚,多年纪录片创作之下,希望寻找一种良性创作的可能性,期待通过创作抵达观众。“我开始期待片子能上院线,能跟更多的人去交流。”
许慧晶在《棒!少年》的创作过程中做出的重大转变即不再聚焦问题本身,而是将问题置于故事背景,进而真正地关注人物,关注人物面对问题时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寻求的改变,以求呈现和传递希望。当把具有特殊性的社会问题映射到具有普遍性的人物上,影片的内容会更容易触达观众。
最终呈现的《棒!少年》,可以看到用故事片的理念去拓展纪录片边界的努力。
这或为当前中国纪录片市场发展或“出圈”的一条可行之路。
在当前中国商业类型故事片市场上流传着一种爆款电影“三共”要素说法,即共趣、共情、共鸣。《棒!少年》以马虎为代表的主人公在影片精妙的视听编排下能够逗笑观众,体现出影片的大众趣味性;同时,影片以较强的戏剧性与真实的社会背景环境描写为观众提供了充分的共情和共鸣条件。
当然,《棒!少年》在现阶段确实难以取得与商业类型电影相当的收益,但这种在商业质感上的突破或可成为日后院线上映纪录片的参考标杆。
表现形式:真人秀化的审美倾向
人物纪录片其实也并不少见,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物纪录片创作者都能够恰当选取素材和剪辑以完成高效叙事。当今最受大众市场欢迎的一种人物纪录片形式其实就是养成类真人秀。这类真人秀中的爆款在制作上至少有两个基本特点:海量素材和精心剪辑。而《棒!少年》在保有电影视听质感的基础上,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其与此类真人秀的异曲同工之妙。
在FIRST首映交流中,《棒!少年》主创交流中表示,影片前期拍摄时,与以往导演一个人持摄影机做出多机位的效果不同,此次摄制还请来了两位摄影师参与拍摄,也聘请了专业的录音师,在现场可有三个机位同时拍摄(拍摄运动和比赛场景时可能会达到四机位或五机位),收音可出三轨。
由此,创作的边界得到了扩展,其时空更具有立体性,丰富的素材(最终素材量大约为700小时)为后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例如,摄影素材中包含有不少升格镜头,导演选择了一些剪入了正片中,但却有观众在FIRST首映现场向导演提问这是否为补拍内容。可见,这部电影的素材质量有一定水准。
另外,许慧晶将前期拍摄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不做任何介入,第二阶段可能会有强介入,第三阶段会将前两阶段的内容进行整合。这种主客观相结合的创作模式也为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观察视角,结合精巧的剪辑,在创造戏剧性的同时又保持了足够的真实性。这种模式更是形如真人秀现场与备采的整合。
到了后期制作时,制作方式由个人化转向了集体化。许慧晶和他团队花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进行剪辑,输出了至少40版剪辑,其中动用了周围所有的资源,包括三位剪辑指导、两位监制、三位顾问指导,还包括有CNEX和爱奇艺制片团队的协助。
从成片上看,《棒!少年》的成功关键在于它的戏剧性,这类戏剧性广泛存在于当今各大养成类真人秀中,是让观众产生共趣、共情、共鸣的源泉和动力。但与真人秀节目不同的是,此类纪录电影制作周期更长,视听语言的质量要求更高,需精雕细琢。
最开始,许慧晶是想选择最保险的叙事方式,即刻画群像。但在粗剪之后,许慧晶认为两个人物已经足以撑起100分钟左右的故事,且马虎的向外与小双的向内也像是一个人的两面,于是则选择了马虎和小双两个主要人物构成双主线。这为在纪录片中展现戏剧冲突提供了条件,同时不仅能衬托出马虎的人物弧光,也能完成小双命运悬念的设置。这样的戏剧性在赋予作品艺术性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和吸引力,能够积极地调动观众参与进来,一同关注片中的人物。许慧晶也表示,如果有人有兴趣,可以记录片中人物的一辈子,即一个可持续性的变化。这也是一种类似于养成类真人秀的创作思维。
真人秀模式不仅可以提供制作方法的经验,也暗含了发行模式的可能。整个项目分化出两个片种:长片和剧集。长片的定剪权实质上被给到了许慧晶团队,但剧集的定剪权实质上仍被爱奇艺保留。剧集将会收录不少因电影时长所限而未包含的素材,总集数为6集,每集30分钟,预计于明年上半年在爱奇艺网络平台播映。纪录片电影长片与剧集的关系也像是真人秀节目正片与纯享版、悠享版、花絮等衍生节目的关系。
宣发策略:创造具有内容生产意义的“仪式感”
从First到院线上线,《棒!少年》最终定档上线,其背后的宣发策略也值得玩味。
在谈论到影院不会被流媒体取代的原因时,许多行业人士都提到了“仪式感”。这种解释可以解决影院与流媒体的矛盾,但不能解决影院与其他娱乐场所、影院和影院之间的矛盾。因为线下仪式自然难以被线上活动取代,但是线下仪式的相互替代性并不弱。在这种语境中,“仪式感”与社交娱乐相伴,这是一种内容消费性的仪式感,它既不能作为消费群体去观看小众电影的动因,也无法为小众电影内容生产意义。
在FIRST影展上,前来观影的影迷们的主要需求并非是社交娱乐所需的消费仪式感,并非以消遣为目的、以入场观影为相对特殊的手段,而是基于电影内容鉴赏的“生产仪式感”,他们积极地参与电影意义的解读与构建。在这样的场域之下,观众群体能够更快、更深地进入电影,实现应有的共趣、共情、共鸣,电影的艺术价值从而得到更高效的实现,而随之传播的良好口碑则是电影商业价值的重要来源。在这样的场域下,《棒!少年》在FIRST期间的豆瓣评分已超9.0分。
可以预见的是,由于这种“生产仪式”构建具有难度,《棒!少年》的评分在近期点映和公映后会不可避免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而这也正是一部小众纪录电影走向院线市场时必须要面对的。
第一轮“百城首映礼”后,11月30日大象点映还建了三个主创交流群,邀请主创通过语音的方式来与观众分享交流;12月5日至6日开展第二批“百城首映礼”,开启第二轮主创线上交流,并宣布12月8日至12月10日在大象分众影院开启限量点映。通过发起召集、自费点映、主创干货分享这一系列过程,观众实现了一种区别于行业时常谈及的“仪式感”,这或有利于长期效益的实现。
今年9月,大象点映发起了“分众放映计划”,已经可以看到一直专注在包括纪录电影在内的小众电影的制作和发行的大象点映的用意。所谓“分众放映计划”是大象为当下较为粗放的电影市场提供的解决方案,将联合致力于差异化经营的影院,和有条件放映电影的城市地标性文化空间,提供市场上稀缺的分众化影片内容与特色排映,为优秀的分众电影共建一个精准、高效的发行网络。而当下的电影市场环境则为这种尝试提供了更多的尝试空间。
除了自发招募自然带来的精准营销红利之外,大象点映模式的优势还在于,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于平日里复刻出类似于影展的“生产仪式”场域,因为组织发起、自费点映等环节对观众提出了较高水平的自觉主动性与行为规范要求。大象点映组织的《棒!少年》主创交流活动更是加重了这种内容生产的“仪式感”。
消费/生产仪式的选择与精准营销其实并非同一个概念,当然也并不矛盾。精准营销以电影类型与目标受众的匹配为关注点,既可以倡导消费仪式,也可以打造生产仪式,对于分众电影的宣发尤为适合。而构建生产仪式场域其实适合于所有电影,其目的是为了聚集高质量影迷,提高“乘数效应”的实现率。精准营销配合消费仪式,可能会产生截尾甚至反噬的效果,案例或难复制,或不宜复制,可参见《地球最后的夜晚》抖音宣发案例。而精准营销配合生产仪式,或有利于分阶段释放口碑红利,实现乘数效应的可持续化。
✉联系我们
媒体相关联系:ewmedia@yingzaotimes.com
研究相关联系:ewresearch@yingzaotimes.com
简历投递联系:yahr@yingzaotimes.com
✉建议/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