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舍得》大结局:焦虑与和解,一位心理咨询师的答案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1-07-25


《小舍得》:焦虑与需要|“看片”音频专栏



上上周我们“看片”音频专栏曾对小舍得做过解读(点击上文图片或链接)。我们彼时也采访了心理咨询师余婧老师,但是因为访谈环境噪音太多,因此未能放入其中。


借《小舍得》大结局之际,我们把对余婧老师访谈的精华要点摘录出来,根据此前的花絮,《小舍得》的结局最终以和解结束,而剧的和解,未必能让看剧后引发共鸣的观众在自我和解上找到一些方法和答案。


借《小舍得》大结局之际,我们把对余婧老师访谈的精华要点摘录出来,如果在看剧时还能为观众提供一点和解的思考,那也是幸事。


以下回答来自于心理咨询师 余婧

 

“你不要通过自己的视角去俯视孩子,‍‍上了二楼是很不容易,‍‍但是时不时的,你能不能下到一楼,回到孩子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事情。这很艰难,所以只能时时提醒自己。”

 

为什么会有“鸡娃”教育?


我觉得根源来自于家长内心对于未来的失衡。过度的“鸡娃”其实是讲自己对于人生的意义过多的寄托在孩子身上。对于家长的很多焦虑,其实是让孩子替他去解决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

 

为什么会有“我的孩子不能比我差”的想法?


从心理层面,很多家长将孩子当成了自体课题的一部分。我们所有人的幻想层面,都希望自己更好,如果想到孩子比自己过得更差,自己每况愈下,就必可避免的会联想到死亡的主题以及人生的意义。所以表面上看,是孩子与自己,但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失控感、无力感以及死亡恐惧。

 

关于田雨岚家庭中的“丧偶式育儿”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结构的家庭,他们的家庭是错位的。在田雨岚做小伏低的成长环境下,她长大后是绝对不能接受自己站在一个弱者的位置上的。她需要一个强者的位置。所以“丧偶式育儿”其实背后是带着恐惧的,它是恐惧背后的最优解。这在我们过去的来访者当中,也经常活灵活现的看到。


这种时候心理咨询师通常需要给到一个所谓的支持性治疗,也就是我们先给出一些支持,当一切稳固后,在尝试一点点去动。其实每个人内在的生命力都是很强大的,他可以用他独创的方式去弥合,成长为一个更有力量的人。

  

关于南俪的“完美父母”


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范本。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模式,这就是“完美父母综合征”。夫妻都期待做完美父母。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没有考虑到人的耐受性,在道德上,我们应该做不教育的家长,但真实的家长没有人可以完全扛得住这个部分,没有家长是完全不焦虑的。所以如果一直这样就会陷入一个循环心理,也就是反复的先理想化再崩坏。


在很多来访者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对于一个不能体谅自己的欲望,不懂得自我照顾的人,其实是也不能容忍他人的不完美的。对自己要求过高,也会不懂得如何照顾他人的虚弱之处。

 

母亲身份的焦虑由何而来?


从怀孕开始,母亲的最初的一个焦虑就是“我可能不能再做我自己了”。女性很常见的焦虑是,“我会不会变成了一个妈妈,我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主角吗?”其实当我们解决了完美父母的幻想后,就会发现我们自己当然依旧存在,我们只是多了一个角色。这并不意味着消除了少女的我、职场的我。


这其实是一个身份认同的问题,当我们迎接新身份的时候就会有焦虑感,不仅女性,男性也同样存在。

 

关于父亲的联想


在我读过的文献中有表述,其实不同的时代对于父亲的联想也发生了变化。


在经济腾飞之前,二战时期,很多子女对于父亲的印象是沉默、权威。到了八九十年代,很多人对于父亲的记忆是温情,到了00后可能对于父亲的联想会更加朋克,他们也成为了家庭的主要照顾者。


社会的变迁,也让父亲从权威的形象走向了一个子女情感距离更近的现代位置。夫妻也不再那样区分彼此,每个人都在具有社会角色的同时保持一部分的家庭分工。这样的分工其实更利于互相体谅,家庭的稳定性也会更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