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图形技术领域的龙头,英伟达正在积极向全软件堆栈的AI计算平台公司转变,借助Omniverse平台切入元宇宙。
11月9日举行的GTC 2021大会上,英伟达最新推出了用于生成交互式AI化身的技术平台阿凡达(NVIDIA Omniverse Avatar),并同时发布3个虚拟人。
据介绍,阿凡达平台集成了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推荐引擎和模拟方面的技术,生产的Avatar是具有光线跟踪3D图形的互动角色,可以看到、说话、就广泛的主题进行交谈,并理解自然对话的意图。
在共同虚拟“元宇宙,未来之‘应’”会议现场,英伟达中国区Omniverse经理何展进行了《从Omniverse“技术底座”看元宇宙的可能方向》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他对于元宇宙的理解和发展方向判断。
在何展看来,元宇宙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新技术革命,或者是新的体验方式。人、物、场景、意识和信仰、数字经济体系是元宇宙中需要创建的五大要素,这些要素都需要一些平台和工具创建出来。
英伟达的元宇宙概念平台Omniverse作为一个技术底座,涵盖英伟达过去二十多年积累的科学技术的经验和算法,提供给开发者进行APP和应用的创作。
以下英伟达中国区Omniverse经理何展在共同虚拟“元宇宙,未来之‘应’”会议独家的主题演讲及会后视频访谈。
点击视频了解现场独家访谈
Omniverse平台是我们元宇宙概念平台,今天不过多讲技术的一些内容,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看法。大家都谈元宇宙,今年3月份到现在我已经讲了200多场的元宇宙。在介绍之前要跟大家分享,英伟达其实起名字非常有意思,其实它是一个希腊的神灵,对瞳孔和视觉非常敏感的神灵的名字。为什么2018年之后的特效等可视化技术制作二队作品观看体验好?我们不过多讲技术,从1968年开始,无数的算法科学家在研制和图形相关的算法,直到1986年出了渲染方程,再到2018年提出算法实时光线追踪,有了算法专家不断地科学进步,才有了新的视觉体验。有两个词大家记住就好,“光栅化”和“光纤追踪”,光栅化就是骗大家眼睛的。2013年大家还记得一个片子《怪兽大学》,皮克斯出的,这部片子之前全部都是骗人的,所有的特效制作都是骗人的,在之后有了实时光线追踪就不一样了。为什么说骗人呢?要过渡新的技术呢?难点就是周围看不到光线,计算机看不到光线。第二个难点,周围有什么?我没有办法模拟,所以必须要过渡到这个阶段。后来我们提出实施光线的追踪技术的图灵架构,时间原因不展开了。迪士尼和皮克斯为什么从过渡阶段选择了英伟达呢?这里面有一个对比,大家可以看到,先从成本上的对比,有了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同时我们又能够保证渲染的质量,所以科技的进步一定会触动这件事情的过渡和发展。第二个问题,有这样好的图形可视化技术,现在又有近5、6年非常热的AI,加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我带来几个案例跟大家分享,新的市场市值是很恐怖的数字,他们两个迭代在一起会创造4000亿美金的市场。第一个例子,这是2021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奥斯卡颁的视效大奖叫做《爱尔兰人》,这部片里阿尔·帕西诺从这个人物20岁演到了73岁。制作过程非常难,导演也非常不想让他戴着动捕头盔,因为会影响他的表演。所以我们和奈飞和工业光魔一起开发出一套算法软件平台,让电影制作的时候,从人物20岁到73岁所有的表演,全部用AI和图形可视化技术完成,这是非常颠覆性的事件。第二个例子,大家看到这个视频是摄像机拍摄的,但是它同时生成了360度任意一个点去看这个人的视频,这个叫做体积视频,这是用AI,用图形可视化的技术实时生成的。今年的东京奥运会直播,跳马比赛、篮球比赛等,我们跟央视首次进行合作尝试这样的技术,在直播过程当中给观众不同的视角,大幅度提升了观看体验。我们明年冬奥会也会有这样的体验,大家可以在滑雪运动员翻高山的时候感受到空中翻腾,都是实时AI生成的。第三个例子,跟宋婷的理念很像。我们录了一段计算机深度学习的过程,这是我们以120万张地球的景观图片,利用我们的StyleGAN2算法生成几幅油画的过程,计算机脑子转得非常快,有艺术感。第四个例子,我们做了5分钟,只截取了14秒放在大会上进行演讲。五分钟,如果好莱坞用传统的技术做制作,假设100人的团队,至少要需要4-6个月。我们7天做完的,而且是十几人的团队。这就是算法带来以前不可能的,颠覆性的过程,这里黄颜色的都是我们算法人员研发出来的平台可以实现的颠覆性的进步。我们的元宇宙概念平台Omniverse,不管怎么样大家讨论元宇宙是什么样,我们要看到人类新的体验,与之带来的巨大的技术革命,用这个观点看就非常棒了。Omniverse这个平台大家记住它是一个技术底座,不是代替Maya,unreal,unity的这些传统的DCC软件。他是什么呢?只要涉及AI,涉及高性能计算,涉及图形学技术的都来可以调用这些我们过去二十多年积累的科学技术的经验和算法,还有各种各样的软件。我们还是提供开源的部分,大家可以基于这个平台来做一些APPS和应用。这是我们Omniverse平台的介绍,我们大概有250万的开发者一起共建生态。所以技术离不开几大环节,需要有开放的语言,一定要改变现有的互联网架构,一定要有沉浸式的交互体验,还有数字经济体。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新做的成果,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是我们和洛克希德·马丁合作的,加州的火燃得非常凶猛,美国人也在想怎么尽快灭火。这是我们Omniverse平台制作的,真实的火焰烧在森林不同的结构中,结合了当地气象学的各种数据复现出来的效果。其实大屏展示的效果非常逼真,而且实际上的火什么时候燃烧成什么样子,计算机模拟出来就是什么样子。最后给大家分享我们能做的,不单单是玩游戏,我们是面向全部行业的。何:英伟达其实上是在图形可视化的 GPU、显卡以及芯片相关产品,在国际上处于领导的地位的一家公司。在过去的五六年间,其实我们引入了 AI的一些深度学习的方案,包括硬件、软件,整个算法层面的一系列产品。所以其实我们公司在逐步向全软件堆栈的AI计算平台公司去转变,这是我们最近提出的公司战略方向。何:刚刚我介绍了我们公司是一个全软件堆栈的AI计算平台公司,前面的定语是全软件堆栈,其实我们一直是一个软件平台公司,一个计算平台公司。公司其实向全球提供从 AI到HPC,也就是高性能计算,还有图形可视化相关的三大方向的产品软件,硬件,各种算法。比如说我们的硬件平台,我们有AI的超级计算机、DGX等等这样产品,还有加速度的计算卡,比如说我们新推出的安培架构的A100。软件这边我们会有元宇宙概念平台Omniverse,以及我们的一些vGPU虚拟化的一些平台软件。算法层面,我们还有近千种不同算法的开源平台,供全球的开发者免费使用,持续地开发。所以我们的产品有软件、硬件、算法,还有各类SDK的平台,遍布在各个行业,能提供面向AI,面向高性能计算,面向图形可视化这样三大方向的产品。EW:对公司而言,现阶段中国市场出现的需求或机会?何:我本人从今年3月份开始,已经有200多场的元宇宙相关的演讲。大家都觉得今年是元宇宙元年,突然这个概念变得非常热。其实上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元宇宙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类的新技术革命,或者是新的体验方式,用这样的方式去和大家分享,大家都会轻松一些。关于元宇宙大家都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觉得是不是太虚了,是不是太超前了。其实我觉得我们需要更务实一些,面向一个新技术概念的出现,面向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怀抱一颗对新科技进步的敬畏之心,生活在这个时代,能够和元宇宙这样类似的新技术一起生存成长,也需要怀抱一颗感恩之心。所以我们如何看待元宇宙,其实它会带动人类发展的变革。它的概念非常大,它包含着数字孪生,包括我们刚才提到的数字人应用,还有一些沉浸式体验,像XR技术的推广,这些全都包含在里面,所以它的概念非常大。总结一点,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在说这个概念,是因为人类科技的进步,在过去的几年里,在这几个不同的方向上集中地落地和应用的爆发。所以不管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还是国内的这些科技公司的中坚力量,也都看到了它能够实现的过程的客观现实,所以现在大家都在这里面。最后再说一点,元宇宙的概念,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完成和实现的,需要这些所有有兴趣,有意愿看到它未来发展方向的平台和公司一起共建和努力。何:今天的我们的Omniverse的平台,更像是我们提出创建元宇宙的一个平台。元宇宙空间里可能有人,有事物,有环境,还有一些意识信仰,一些数字经济体,这些它都需要一些平台和工具创建出来。我们其实定位于创建和连接,通过AI技术,通过图形可视化技术和元宇宙空间进行连接的这样的一个平台。我们这个平台已经布局至少三年多,我们不是为了元宇宙而创建这样的平台,而是我们看到的技术需求和技术的发展趋势,能够促进和督促我们推出这样的平台。所以我们研发了三年多了,实际上正式是在2019年发布,然后去年年底在全球进行公测。今年我们又发布了面向企业级的Omniverse的Enterprise平台,所以这个布局实际上早早已经做好了。最后,其实Omniverse平台的提出,背后逻辑就是在于我们要去面向多行业需求。比如我们在年初发布的宝马工厂的数字孪生的概念,这是汽车相关的;发布了和爱立信在边缘计算,在5G计算相关的一个案例;发布了在媒体娱乐制作相关的一些案例;还发布了 KPF建筑方向的应用;同时我们还有科学运动仿真的各类的应用,面向的行业是方方面面的。我们也有信心,我们Omniverse的平台可以提供到面向多行业不同需求的技术和以及相关的硬件资源的匹配。何:我们认为在研发也好,发布平台的过程中也好,我们都是有不同的时间节点和节奏。比如我们发现创建数字化虚拟世界这个过程中,你具备的其实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的能力。我们看到了不同的路线,有一部分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解决,比如我们现在面向的像传媒娱乐行业,建筑行业,我们已经处于非常成熟的阶段了,也打通了各种软件的生态和平台,这两个行业里我们很多的应用都已经完成了。我们第二个阶段是面向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的面很大,有制造业的,也有各种不同的产品。我们面向的是所有产品的设计,那是我们PHASEⅡ阶段,我们的原计划包括现在计划中也是2022年底完成整个的阶段二的一些研发工作。我们最终实现的是真正的数字化孪生全部完成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我们也拭目以待,相信不远的将来就全部完成。EW:元宇宙在应用层面,哪些可期待,哪些需要再探索?何:这个问题的核心逻辑在于元宇宙这样的全球概念究竟能不能帮助人类的生活,这个是最关键的。我个人也在想一些例子,如果某一天我戴上了AR眼镜,或者到像戴眼镜这样轻便程度的AR眼镜,可以在你脑海中生成一个元宇宙,这样的元宇宙中的什么内容会帮助到我呢?比如我是一个打篮球的粉丝,是某某NBA球星的球迷,可能在我的元宇宙空间里会存储很多他的数字资产。比如我想要看他所有的动作的视频,我在打篮球的时候戴上眼镜就可以感受到,去复现它的过程,这个就会对我有帮助。再比如我现在比较关注家里的病族史,比如我父母,我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甚至再上几辈的家里人,他有没有得过同一种病,这个就叫病族史。这个病族史能不能存到我的元宇宙空间里,每天它都会提示。比如说我父母都有心脏类疾病,它会提示核心原因是因为血压高,血脂高,提示的时候是不是警示我,每天是不是要加强锻炼,我的饮食是不是合理,我的睡眠是不是充足。这类对我非常有意义,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核心在于这样的概念能不能帮助到人。如果真有一天不单单是通过AR眼镜这样的方式进行交互,可以过渡到比如说马斯克提出的脑机芯片接口的概念,让每一个人都能用这样的轻便的方式去和你的元宇宙空间进行交互,这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新的促进和改变。如果那一天实现了,我真的可能愿意付钱去买那里的数字内容,买那里的体验,大家可以幻想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