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沈严:关于《天才基本法》,改编是我创作的一部分

东西文娱 2023-10-1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艺东西 Author 艺东西



8月5日晚间,由沈严执导,雷佳音、张子枫、张新成主演的《天才基本法》在爱奇艺迎来会员收官,爱奇艺站内热度值破9000。

该作品改编自长洱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数学天才林兆生、女儿林朝夕与高智商少年裴之在双时空传说中寻找自我的故事。

在《天才基本法》中,观众或读者可以看到数学的迷人之处,以及天才与普通人追求理想的赤子之心。

一如长洱在小说最后所写,“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每天的微小积累,会决定最终结果,这就是答案。”

在漫长、美好的一生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在任何时候拥有坚定往前的勇气,透过《天才基本法》,很多读者找到了力量感。

也正因如此,在改编之初《天才基本法》注定是备受关注的。

从目前的播出情况来看,外界的声音既有惊喜也有失望。前者多数在于老中青演员精湛的演技,尤其是包括王圣迪在内小演员灵性的表演。后者的争议更多聚焦在改编的分寸之上。

关于人设的重塑与故事的情感内核,导演沈严与编剧聂成帅做了一些取舍与选择。比如更为情绪化的林朝夕、不再完美的裴之以及将亲情作为故事的主基调,数学次之。

而无论是裴之性情的变化,还是主人公在平行世界的逗留,剧本的《天才基本法》都做了不小的改动。

沈严坦言,一些争议的部分是基于故事动力需要的取舍。

作为长期操刀都市情感类作品的导演,近两年沈严凭借两部亦舒作品的改编(《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持续获得市场的关注。对比过往《辣妈正传》《中国式关系》等作品,《天才基本法》算得上沈严更为年轻化的一次创作尝试。

跳出舒适圈,在创作《天才基本法》的过程中,沈严坦言遇到了不少难点。他表示,如何将一个讲数学的故事做的好看以及如何处理平行时空的出场顺序是《天才基本法》给到的挑战。

既有亲情的温情也有数学的热忱,对于最终的呈现效果,沈严表示,基于父亲、导演的双重身份,自己是颇为动容的。

而对于网络上的褒贬,他表示照单全收。但同样作为原著读者,沈严强调,剧中所有的细节,都是他作为一个诚意的书粉表达与散发出来的。这也是他所理解的《天才基本法》的核心。

“改编是我创作的一部分,而非对原著的不敬。”


   


《天才基本法》,
中国版的《当幸福来敲门》


 EW  是什么契机接触到了《天才基本法》?

沈严:十几年前的时候,我看过一部电影叫《当幸福来敲门》,那是我深爱的一部电影。我记得威尔·史密斯让我特别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就是跟他孩子说,“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但如果你真的有梦想,就一定要去努力实现。”。

很多年来,我都一直心心念念去拍一部中国的《幸福来敲门》,但一直没有得到过这样的一个剧本。

直到腾讯影业和阅文影视的程武总与马好老师第一次为《天才基本法》来跟我接触时,我觉得这就是中国版的《当幸福来敲门》,我说我想做这个。

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四年前,那时候还没有类似《开端》这样的剧集出来,无论是拍摄难度还是未来的风险都是很大的。但是他们非常支持我。


 EW  在芝士世界(平行世界)你在画面上做了很多暖色调的处理,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设计?

沈严:我其实是把它当做一个快乐的暑假来对待的。包括我自己在去年夏天其实也度过了一个特别值得回味的暑假,所以我们的画面也是按孩提时代的暑假去设计的,有很好的阳光,有绿树,特别开心,特别温暖,就是那种感觉。




 EW  透过《天才基本法》你最想要传递的是什么?

沈严:我觉得任何讲穿行、讲平行世界的艺术创作,最后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当下。

因为穿行的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作弊的人生,所有穿行题材的作品最好看的部分就是主角拿着作弊的东西去一路开挂改变人生,这也是每个观众心中最想要的东西。

但我觉得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只是提供一个爽点让大家过把瘾而已。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再懦弱、渺小的人都不会想留在平行世界去逃避现实,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我们做这部剧的初衷其实也是秉持着这样一个“反穿越”的概念,虽然名义上是穿行到平行世界,但实际上是鼓励大家去坚强地面对现实生活。


   

从人设到平行世界,
一次冒险的平衡法


 EW  改编的难点来自于哪里?

沈严:第一个难点是因为牵扯到穿行和平行空间,第二个难点是因为题材本身关于数学,因为谁爱看关于数学的戏呢?这是一个大难关,最后一个难点就是在技术层面上要怎么去把它改得好看一点。

其实剧里的很多数学问题我自己也答不上来,我只能说让跟组的数学老师告诉我怎么回事,然后我就照着拍。编剧聂老师自诩说他的数学是不错的,好多数学题是他从网上找了一些有趣的奥数题扒下来的。其实我觉得效果还不错。


 EW  剧版的故事改编主要集中在哪些地方?


沈严:比如在原著里林朝夕是一个人穿行到平行世界的,而我们为了铺垫之后的人物关系,在剧中改成了林朝夕和小花卷一起穿行到平行世界,这样的设定还牵扯到穿行后林朝夕跟裴之反目,裴之想要留在芝士世界等一系列剧情。这些改动都是我们和编剧老师讨论出来的东西,目的就是让裴之落地。

我也知道裴之这个形象在原著中叫裴神,他在大家心目中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可是神怎么写成影视剧?

按照我们的思路,我们就把神拉到了人这个位置上,这也是很冒险的一次尝试。

我不能讲这是广泛意义上的正确,所谓的正确是建立在我跟编剧共同认为的正确的那条路上,也许这条路对您来说是不正确的,但是对我们俩来说是正确的,可是我们俩在做这个戏,我就只能维护我们俩这个创作的思路去走。

从一个创作者的来讲,一百个哈姆雷特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的演绎方法,这就是艺术创作。

现在所呈现的其实就是我理解的《天才基本法》这本书的核心。这个戏的所有细节,都是我作为一个诚意的书粉想表达和散发出来的东西。这些改编只是我创作的一个部分,并不是对原作者和原著表示不敬。当然,文艺创作接受批评也是应该的,我可以接受一切针对创作和作品的批评和指正。


 EW  剧版对于《天才基本法》中的两个天才人物老林、裴之做了哪些还原与调整?

沈严:林朝夕就是我们生命中的99.9%的普通人,你我都是林朝夕。老林的话,是一个很可爱很有少年感的爸爸,如果我的爸爸妈妈是这么有少年感的父母,我一定会特别幸福。而裴之就是介于人神之间。

剧中的两个天才人物,一个是老林,一个是裴之。

老林这个人物,无论是我们还是雷佳音其实都是心虚的。雷佳音在片场不只一次问我,我这个样子能像一个数学天才吗?之前跟他一起拍《功勋》的时候,他演的是一个物理天才于敏。

在那部戏里我觉得他还没有像演老林的时候那么心虚,因为于敏是一本正经的。而老林的形象是当天才掉落人间,变成一个普通人的状态。所以我们在改编的时候会更多地侧重于作为普通人的老林,而他作为天才的那一部分,可能到最后才会去刻画。

而裴之这个人物,我们其实从头到尾都是像于敏一样,把他往神的层面去塑造。无论是小裴之还是大裴之,往那一杵,即使没有台词,也能让观众感觉是像神一样的存在。这两天被大家所讨论最激烈的点是:裴之该不该有私心,他该不该出于私心沉迷在父母双全的平行时空?

在这一点上,我特别赞成编剧老师的做法,就是我们终于塑造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即使他是一个数学天才,是一个特别高冷的人。但是从人性的角度看来,裴之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孩子,他就是想要见到他的父亲。

赖在芝士世界不想回去这个情节的改编,其实就是裴之从“神”到“人”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其实在做剧本的时候,我们的策划团队就对这部分情节有很大的争议,连我们内部都有不同的意见。

但我们还是坚持这样的理念,裴之作为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为什么就不能是一个不完美人格的体现呢?


 EW  《天才基本法》囊括了数学、校园励志、穿行、悬疑、亲情等元素,如何把握多类型融合创作的平衡?

沈严:我举这么个例子吧,当时这个片子做完,开播前要剪宣传片的时候,我们换了好几家宣传公司,最大的困惑就是要剪哪个点?我们的剧情涵盖了太多的元素,时空设定上的穿行和平行世界,两个家庭的亲情,裴之和林朝夕之间的爱情,还有数学,这四点已经是最主要的四点了。

在制作宣传片的过程中,我和策划小组以及整个腾讯影业都讨论了很久,最终我们还是决定把亲情作为首要的元素,其次是数学,而平行世界只是我们的设定,爱情被我们放在了最后。

这样的排列方式也是我作为一名读者去理解《天才基本法》的顺序,也是这些元素在原著中打动我的顺序。

在原著中其实有两条情感线,一条是林朝夕和裴之的爱情线,还有一条就是老林和林朝夕之间的亲情线,但是在作为剧集呈现时,这两种感情总要有主次顺序,所以爱情在剧集中的占比会相对较少。



平行出演,
没有技巧,都是笨办法

 EW  如何定下《天才基本法》的选角?

沈严:首先定下的是子枫饰演的林朝夕。找完林朝夕之后,需要再找个和子枫长得有父女感的爸爸,连雷佳音自己都说我俩长得是挺像的,凑一块就是一个父女俩的形象,所以第二个定下的角色是雷佳音演的老林。

最后定下的是新成演的裴之,在编剧的剧本里,裴之后来是当了拳击手。新成能打拳,长得也帅,还有个天才样,绝对是演裴之的不二人选。我深爱这部剧里所有的小演员和大演员们,所有的演员在我心目中都是百分之百贴合角色,所有人对我来说都很重要。


 EW  对于剧中的平行世界设定,在拍摄的过程中如何让演员保持一个最好的状态?

沈严:没有技巧,都是笨办法,在拍摄的过程中就得让逻辑严丝合缝。我们的编剧老师其实自己挑战了一个超高难度的一个逻辑闭环,但最终看完之后,我相信眼尖的观众一定还是能找到中间的逻辑bug。


 EW  雷佳音此次对于老林的表演做了哪些新的处理?

沈严:我认为的好演员有两种,一种是演谁都是自己,还有一种是演谁像谁,没有自己。王骁和雷佳音都是第二种类型的好演员,他们不会在自己惯有的表演形象上走,演一个形象就是一个形象。

我们一天的通告单其实经常是跳跃式拍摄的,所以雷佳音在一天之内可能要演四种不同类型的老林:一次芝士老林,一次阿尔兹海默症老林,一次正常的老林,和一次行为失常的老林。


这样的拍摄无论对我们还是对演员来说其实都是不小的挑战,在拍之前大家都要去反复核对这是什么样的阶段,演员需要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如果观众用心去看的话,会发现雷佳音在处理每一个阶段的老林的时候,他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也非常佩服。


 EW  你如何评价王圣迪、傅铂涵等小演员的表演?

沈严:挑选小演员的过程其实花了很长时间,整个casting小组找了很多小孩来试镜。起初我曾经也想尽可能找一些辨识度没有这么高的小演员,但后来通过试镜发现像圣迪、傅铂涵这样的小戏骨真的太厉害了。

本身这些小演员就特别聪明,很多剧本里没有的内容,他们都能从人物的层面精准地揣摩出来,甚至有时候我自己都会被小演员的表现所震撼。圣迪在演一幕和父亲告别的戏的时候,来到现场就跟我讲,剧本提示我要哭,导演我可能哭不出来。我说,没事只要有真情实感就行,哭不哭都无所谓。结果等机器架好一开拍,圣迪的眼泪直接哗哗地流,我真的觉得特别好。

现在一波一波的演员真的特别厉害,我觉得这些后浪们的眼界越来越开阔,接受的教育也逐渐趋向于个人自我意识的培育。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之后,对表演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将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演员会在这些青年中产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