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戛纳“回声”:电影将如何与AI共处?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3-10-23

76届戛纳电影节日前落下帷幕。

“作为疫情之后的首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它将成为日益原子化世界中的社区据点,让电影这一银幕艺术再次被逐渐对流媒体平台产生依赖的观众接受。与流媒体平台的独自观影不同,身处影院的人们在‘观众’的身份之下共享同一块银幕,分享关于世界的对话,享受集体体验。”

这一观点源自两度获得金棕榈奖,担任本届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的瑞典导演,鲁本·奥斯伦。他将自己视为戛纳新老后卫之间的桥梁——连接平均年龄62岁的参赛导演和平均年龄44岁的评审团。

这很符合一直捍卫在电影院上映影片的戛纳的传统。不过,当本届戛纳处在技术变革的风口浪尖,技术相关的话题不断被推向中心,电影交易中更是出现了AI公司和发行商的结盟,这也表示,电影行业正面临着很多巨变。


   

戛纳发行:
流媒体仍是大买家,人工智能配音公司和海外发行商结盟

回归后的戛纳电影市场迎来人潮。本届电影市场有来自120多个国家的14000多名现场参与者,这一数字打破了2019年创下的12500名现场参与者的记录。本届电影市场共计有510多家展商参展,同时进行1500场电影放映活动。

本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的最大一笔交易来自亚马逊。它以1700万美元的成交价格拿下了由乔纳森·汉斯雷执导,连姆·尼森主演的《冰路营救》续集的国际版权。前作于2021年在Netflix上线,口碑与流量双丰收。在此之前,Netflix则以1100万美元购入由托德·海因斯执导的《五月十二月》。


在Netflix和亚马逊两大流媒体巨头之外,同为流媒体平台的MUBI则将获得本届电影节评审团奖的《落叶》、获得费比西奖的《定居者》、罗德里格·莫雷诺的《罪犯们》以及凯文·麦克唐纳的《High and Low——John Galliano》收入囊中。

获得本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影片《一场坠楼的剖析》则由发行商Neon购入。此外,Neon还获得了文·温德斯的新作《完美的日子》与西班牙电影制作人Pablo Berger的第一部动画片《机器人之梦》的发行权。其中,《机器人之梦》是本届电影节上第一笔有关获得官方竞赛头衔影片的交易。


Sony Pictures在华纳兄弟发行了两部《帕丁顿熊》系列电影后获得了第三部《帕丁顿熊在秘鲁》的发行权。这一全球票房总计超过5亿美元的系列电影在上映之后广受喜爱与好评。据悉,《帕丁顿熊在秘鲁》将由广告导演道格尔·威尔逊执导,而这将成为他的导演处女作。

此外,Sony Pictures还购入了动画电影《他们射杀了钢琴演奏者》与佩德罗·阿莫多瓦的最新短片《奇怪的生活方式》。

Drafthouse Films则购入了亚历克斯·温特的最新纪录片《YouTube效应》、大卫·法瑞尔的《管风琴先生》、大卫·赫布雷罗的《人人都会燃烧》。

本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除了流媒体平台与发行商,人工智能公司Flawless暂露头角。据悉,Flawless已与XYZ Films、Tea Shop Productions达成合作,并在本届电影节上购入由斯蒂芬·卡斯坦执导的影片《文森特必须死》。

这一伙伴关系开始于对Victor Danell执导影片《UFO Sweden》的收购。借由合作关系,Flawless将借助其拥有的TrueSync技术为影片创建完美的口型同步视觉翻译。这一技术将解决外语电影由于字幕和配音不同步而无法吸引主流受众的问题,帮助外语电影释放市场潜力。XYZ Films则将依托其具备的分销和销售资源最大限度提升影片在英语市场的影院、VOD和OTT机会。

Flawless希望借此次电影市场收购高潜力影片以扩充片单。同时,Flawless计划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布其翻译的电影。

多位中国影人携作品入围本届戛纳,包括《青春》《黑衣人》(王兵执导)、《河边的错误》(魏书钧执导)、《燃冬》(陈哲艺执导)、《夏至前天》(何钰鹏执导)、《圆始时代》(于浩执导)、《小白船》(耿子涵执导)、《一个散步的夜晚》(舒辉执导)、《夏日副本》(潘越执导)。


相关报道显示,由大陆独立电影销售公司Rediance负责版权销售的《燃冬》在首映之后收获了许多亚欧买家的关注,并已确认了包括韩国Challan、瑞士Trigon-Film、希腊One From the Heart、意大利Tucker Film和中国香港Edko Films在内的发行交易。而由MK2负责国际发行的影片《河边的错误》也收获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其他值得关注的是,韩国导演洪尚秀的新作《我们的时代》由Cinema Guild购入,并计划在今年北美电影节首映后于影院上映。《我们的时代》是洪尚秀第12部在戛纳首映的影片,并作为导演双周侧边栏的闭幕片亮相。


   

技术:工具或者其他?

今年以来,AIGC日益受到关注,其与影视工业的融合也日渐深入。

在本届电影节上,就有借助AI为哈里森·福特实现减龄的影片《夺宝奇兵:命运之钟》进行展映。提供换脸技术的人工智能公司Metaphysic联合创始人汤姆·格雷厄姆认为:“这一技术代表了一系列构造性的社会转变,它将在未来20到50年内发挥作用。人们应该担心会发生什么,但不幸的是,人类无法阻止技术的进步,因为其中很多都是开源的。”

电影节相关论坛、会议的主题设置也聚焦于技术相关话题。

法国导演Mathias Chelebourg认为,假以时日,90%的电影制作将会由AI完成,并表示“应当从现在就在团队雇佣一名AI专家,否则一年后你会后悔”。

以AI为支持的图像编辑开发商Picsart的首席执行官Hovhannes Avoyan则将对AI技术的应用视为“让创造便捷化”。他认为AI只是“一种工具”,并且能够“对你的工作有所帮助”。

与Avoyan所持有的“工具性”认知不同,电影导演、编剧和作曲家弗雷德里克·奥布蒂安则将AI视为与人类有着更为紧密关系的存在。

弗雷德里克·奥布蒂安将技术看作一种表现情感的载体,并认为可以通过与技术公司的合作达成自己的创作与分享目的,从而满足观众的需求。

他以美食和烹饪为喻,提出“为什么我们要使用这种技术去做这部电影”的疑问,并表示:“最根本的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去做这道美食,你究竟想跟你的客人去分享什么。我们要想清楚我们拍电影的初衷是什么。”

正如美国Big Screen集团首席运营官桑德罗·莫内蒂所言,“确实,人工智能带来了一些可怕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但同时,人工智能也带来了许多伟大的机遇。请不要害怕。”


在上述关于技术为电影工业带来的机遇的话题之外,技术的潜在问题仍然受到关注。

在5月21日由法国国家电影和动画影像中心(CNC)和法国戏剧作家作曲协会(SACD)组织的题为“在人工智能时代,电影创作的未来是什么”的会议上,CNC的主席Dominique Boutonnat将人工智能视为“革新过程中一个宝贵的工具”,但与此同时,“CNC需要在创新和监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同时,来自欧洲的议员和学者都表示,需要以法律框架约束技术,并对知识产权提供保护。

在本届电影市场上积极与国际发行商达成合作的人工智能公司Flawless联合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Scott Mann和Nick Ltnes表示,公司将“积极发展与行业工会和行会的关系,共同开发在保护他们权益的同时,赋予他们权力的工具”。

Hello!

我们在为更加闭环、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做准备

欢迎加入限定白名单

与我们一起探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