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科论坛】王凯 | 绿色城镇化视角下的城市发展

编辑部 城市规划学刊upforum 2022-04-26

2020年10月31日第17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凯院长发表主题演讲 “绿色城镇化视角下的城市发展”。报告在反思过去20年城镇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型城镇化的趋势、模式和问题进行了再认识。结合近年来国内绿色城市实践,阐述了绿色城镇化的认识论。


主题演讲人:王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本文为现场演讲内容摘录,详细内容请关注《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6期)


20年城镇化研究的反思


回顾过去20年来我国城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一是重点关注城镇化速度与趋势,对我国城镇化增速、城镇化水平、人口流动趋势等进行预测和分析。二是重点探讨城镇化的空间与布局,对全国城镇体系、城市群进行了大量研究。三是从用地适宜性与承载力、生态与环境、人居环境与密度、绿色与低碳等角度对城镇化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


然而,从城镇化发展现实来看,城市问题依旧、城市病严重,城市“生态病”比“城市病”分布更广、问题更重、影响更远,土地退化、土地污染、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城市建设模式依然粗放,资源抵消利用依旧;城市空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依然严重,中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增长显著。结合今年新冠疫情的突发来看,当前城市建设的短板在健康、安全和基层民生的保障上,今后城市建设管理应更加关注韧性城市,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安全、健康、宜居的城市人居环境。


反思过去20年来的城镇化研究,已经取得大量成果,尤其在侧重宏观趋势判断方面已卓有成效,但是缺乏应对实际城市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实施路径和技术方案等,这一困境应当被认识、重视。

 

新型城镇化的再认识


十四五至2025年、中长期至2035年这一阶段,城镇化研究关注重点应放在对其趋势判断还是对发展模式深入研究?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六个方面对新型城镇化再认识


一是认识城镇化的国家政策趋势转变:十八大、十九大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纳入党章。二是认识城镇化面临现实挑战:如何应对未来新增约1.5-2.0亿城镇人口的转型对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新增需求、乡村“低碳行为人”转变为城市“高碳行为人”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等。三是认识城镇化的客观约束:我国资源环境条件从趋紧到严苛。四是认识我国社会结构变化: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并将在2025年超越美国位列全球第一,人的消费升级带来对生态产品更迫切的需求等。五是认识国际趋势变化:更关注气候变化,城市是“减排、碳汇”主战场;更关注生物多样性,规划是重点;《奥尔堡宪章》和弗莱堡等欧洲经验值得借鉴。六是认识中国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引领者,并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民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因此,今后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应当从趋势判断转向发展模式研究,需要认真探索的是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致力于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路径和方案

 

近年来国内绿色城市实践


总结近年来绿色城市实践,已有不少绿色城市发展路径和方案的探索,其中两类实践值得探讨。


第一类是对未来城市的探索,以雄安新区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为例。前者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是一个采用现代化信息、环保技术、建成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环保宜居且具备优质公共服务的新型城市,从构建生态化的国土空间格局上对蓝绿空间、森林覆盖率等提出建设要求,并探索了低碳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后者定位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着力塑造“新江南水乡”人居典范,并从统筹流域与区域、提高区域韧性安全方面提出综合性方案。


第二类是对新区新城的探索,以天津中新生态城和青岛中德生态园为例。前者定位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样板,从规划布局、绿色交通、能源节约高效可循环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设和管控手法。后者定位具有可持续发展示范意义的生态园区,实施“组团化”布局,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出低碳能源建设、绿色建筑实践的具体策略。


此外,还有“公园城市”这一新发展理念和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实践值得关注。

 

绿色城镇化的认识论


百年前的《自然辩证法》所提出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认识论的层面,对于理解生态文明下绿色城市建设是极具启示和指导意义的。


今后绿色城镇化视角下的城市发展有四方面值得关注,一是探索绿色城镇化的制度框架与规划战略,二是研究实践绿色城镇化的规划建设方案,三是规划学科建设应探寻规律、解决问题,四是面向决解问题、实现跨学科协作


(文字报道:赵雪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为《城市规划学刊》原创文章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upforum.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upforum@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upforu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