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学刊upforum

其他

《城市规划学刊》2022年总目次(第267—272期)

何睿2022年第6期总第272期第十九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暨2022“UP(United
2023年1月21日
其他

第19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成功举行

WUPEN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七、第九党支部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志愿者团队对本次论坛的支持。URBAN
2022年10月29日
其他

【文章精选】“三区三线”统筹划定与国土空间布局优化:难点与方法思考 | 2022年第2期

【作者简介】张尚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刘振宇,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空间规划研究院副总工,所长,高级工程师王昱菲,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提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并建立相应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是我国空间规划制度的重大创新,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一项核心工作。从当前规划实践中的问题和难点出发,分析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统筹划定“三区三线”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内在逻辑,并围绕统筹划定“三区三线”的综合性内涵和规划体系运行要求,从认识转变、技术链接、实施体系三方面提出对规划工作方法的思考。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国土空间布局优化“三区三线”统筹划定工作源自两个背景,一是国家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出发,提出主体功能区战略,二是国家针对各类空间性规划冲突的矛盾开展“多规合一”探索。“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主体功能区概念,2011年出台了《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2020年)》,提出在国家尺度构建以自然资源承载力为前提,划分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要求,这也是城镇、农业、生态“三区”概念的首次系统提出。2013年起,多部委分别牵头开展市县域层面的“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统筹协调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与城市开发边界(“三线”),划分城镇、农业和生态三大管控分区并探索建立统一的空间管制政策体系。2017年进一步在省级层面推动空间规划试点方案,将“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作为整合协调各部门空间管控手段的载体。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2022年6月17日
其他

【文章精选】城市用地功能混合测度的方法改进 | 2022年第1期

根据功能类型构成的多样性计算结果,将其离差标准化,计算栅格功能类型构成多样性的平均数为0.12,使用碎化指数公式计算平面功能的碎化程度为0.47,求和综合得到测度区域整体用地功能混合度为0.59。
2022年5月3日
其他

【文章精选】城市时空行为规划:概念、框架与展望 | 2022年第1期

【作者简介】王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胡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提要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传统城市规划无法解决城市空间面临的全部问题。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利用个体时空行为大数据,从时空行为联动的视角解决城市疑难问题成为可能。提出城市时空行为规划的定义,从空间、时间和行为等3个维度构建城市时空行为规划的框架,探讨其规划实现的目标、路径和干预秩序。展望城市时空行为规划在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设施利用效率、摆脱时间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等4个场景的应用,以期为相关实践的探索提供参考。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时空行为规划;时空行为联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城市规划在统筹城市发展和配置空间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无法解决城市空间面临的全部问题。在城市的局部空间,仍然存在许多矛盾积聚的疑难问题,如多重惯常人流会聚造成的常发性拥堵、设施服务与居民需求的时空冲突、时间贫困和生活质量下降等。这些疑难问题的形成机制尚未得到充分认识,也未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需要新的视角为其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思路。
2022年4月28日
其他

【文章精选】“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城市发展趋势及规划应对 | 2022年第1期

【作者简介】方辰昊,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助理研究员赵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提要2020年中央提出了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首先阐释“新发展格局”对国土空间范畴的城市发展的意义,即:城市的发展模式均内生于其发展条件,因而“新格局”下的经济社会发展逻辑将催生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从内/外循环的视角,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做了回顾,解析了促进参与“外循环”的相关政策和“提振内需”的“内循环”政策导向。探讨城市发展趋势,包括城市间的分工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城市更为聚焦于高端功能的空间供给、中小城市将接受更多产业和分工环节转移并作为专业化中心而进一步发育。提出要在加强“经济社会—空间”基本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加快本土化的空间地域的概念界定和分析识别方法开发,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加强对本土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性研究。关键词“双循环”新格局;经济发展;城市发展;规划思考2020年,中央提出了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下简称“双循环”),并将其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2年4月12日
其他

【文章精选】国土空间规划的知与行 | 2022年第1期

【作者简介】张兵,博士,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提要规划学科发展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规划实践创新进步的历史。讨论“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实践与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关系,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改革背景下规划过程转变的内在意义,通过回顾城乡规划学科演进过程中典型事件,总结分析我国城乡规划学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和解决实际问题得到发展的机理。第二部分通过对规划改革文件的分析,阐释国土空间规划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意义,探讨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科学原理,强调生态、农业和城镇等功能空间的系统性和组织结构的连续性,批判性地分析机械地割裂生态系统整体性所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研究规划应当采取的行动,“多规合一”改革后首先应聚焦空间配置和土地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其次应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改革要求,加强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汲取和整合。结论进一步强调在多学科知识应用和融合的关键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业的充分合作和集体行动,是必要而紧迫的。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城乡规划学科;科学性;土地利用;历史“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在先;论轻重,行为重。”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知与行的关系正如朱熹的论述一样:一方面城乡规划学科既有的基础理论可以作为行动的基础,对今天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按照党中央对改革的要求,我们仍需积极实践,针对新问题,扩展和加深研究领域,提升理论认识,弥补过去的不足,在不断响应国家发展需要的实践中使城乡规划学科得到新的发展。本文从规划制度改革的含义、增进规划的科学性、强调规划的整体性与综合性,以及规划理论研究与规划编制的重点问题等方面,探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与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关系。
2022年4月2日
其他

【文章精选】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建构乡村规划体系的思考——兼议村庄规划的管控约束与发展导向 | 2021年第6期

【作者简介】张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导李雯骐,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尚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通讯作者提要在充分认识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乡村建设与规划的演进,指出乡村规划是一个体系,要区分管控、发展与建设。继而提出乡村规划体系的建构逻辑:纵向要衔接各个层级内容的规划传导,横向要区分聚焦底线约束的村庄(管控)规划、聚焦乡村发展的实用性村庄(振兴)规划与促进工程建设的村庄(专项)设计,并提出了差异化的编制方式和成果体系。最后探讨了面向管控的村庄规划的重点内容。关键词乡村规划体系;村庄规划;管控;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的法定性可溯源于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最初的理解是“村庄、集镇规划一般分为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两个阶段进行”,较为明确地区分出了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前者侧重整体部署,后者是建设行动的指导依据。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标志着传统的城市规划正式拓展到了乡村地域,明确乡村地区编制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村庄规划从行政法规上升到法律层面。201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村庄规划的范围是村域,以及新时期村庄规划的定位要求:一是法定规划;二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属于详细规划;三要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其他

【文章精选】土地发展权与国土空间规划:治理逻辑、政策工具与实践应用 | 2021年第6期

【作者简介】田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土地利用与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菁,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提要土地发展权配置与流转是我国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土空间规划是我国土地发展权配置与流转的重要载体与工具,其编制实施与土地发展权密切相关。回溯了土地发展权概念的起源与演进,并对其背后的纵向府际关系与横向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的逻辑进行了分析。在体制场域产权实践中,土地发展权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管理、“三区三线”;在社会场域产权实践中,土地发展权中微观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更新。针对多规并存阶段空间碎片化管理带来的效率损失与区域分配不均问题,从体制场域和社会场域两个层面分别提出国土空间规划在建立整体性空间治理框架过程中的策略建议:破解一统体制下的治理规模与有效治理困局,破解碎片化地方威权主义与反公地困局。关键词土地发展权;国土空间规划;央地关系;治理土地制度与产权改革是中国过去40年经济改革与转型的重要内容。1988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以来,“土地财政”乃至“土地金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高速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作为一柄“双刃剑”,“土地城镇化”一方面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资环境的完善提供了手段与工具,另一方面引发“增长主义”盛行与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城乡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吴志强,等,2021)。这些问题与我国现有土地制度以及相关的空间规划、财政体制等紧密关联。
其他

【学科论坛】张尚武 | “三区三线”统筹划定与国土空间布局优化:难点与方法思考

2021年10月30日第18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尚武教授做了题为“‘三区三线’统筹划定与国土空间布局优化:难点与方法思考”
2021年11月19日
其他

【学科论坛】张兵 | 国土空间规划的知与行

upforum@vip.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upforum
2021年11月1日
其他

【学术笔谈】张佳丽 | 老旧小区改造市场化融资问题与思考

首先拓宽进入路径,加大社会资本参与的广度深度。允许社会力量以投资主体、运营主体或实施主体身份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探索社会力量和政府合作新模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采取政企合作PPP
其他

【学术笔谈】伍江 | 老旧小区改造应遵循城市有机更新规律

upforum@vip.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upforum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学术笔谈】吴志强 | 老旧小区更新的六个基本问题

由此,笔者希望能激发大家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机制的思考、探讨和创新,为中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学术理论支撑。本文为《城市规划学刊》原创文章
其他

【文章精选】镇开发边界的定位与作用研究 | 2021年第2期

【作者简介】王新哲,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航,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空间规划研究院,规划师彭灼,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空间规划研究院,主任规划师提要城镇开发边界是国土空间规划重要的政策工具,城镇开发边界不仅用来限制约束城市的扩张,而且在塑造美丽国土、土地发展权的许可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上下级传导的重要工具。小城镇由于其规模较小、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区的识别标准并不完全适用,同时大量乡村建设已经具备了城镇建设的特征,现有城镇开发边界政策与技术标准在镇级层面面临失效。关注城、镇开发边界的差异化,明确镇开发边界的相关技术规定将是县、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技术规程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镇开发边界定位上应从“控形态”到“管行为”;目标上应从“集约度”到“紧凑度”;对象上应从“划重点”到“全覆盖”;方法上应从“紧约束”到“赋弹性”。关键词镇开发边界;镇区识别;镇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全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1年第2期)本文引用格式:王新哲,李航,彭灼.
其他

【学术笔谈】袁奇峰 | 战略引领、设计先导、刚性管控、弹性实施

编者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要发挥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的双重作用。当前全国、省、市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通过开展“双评价”、划定空间管控边界、规划“一张图”等技术环节,规划的“刚性管控”作用不断强化。规划改革背景下,强化底线约束和管控的同时,如何保持规划的战略性思维?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的不同要求,如何在不同空间层次规划中协调和平衡?为此,本刊编辑部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战略引领与刚性管控的关系”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本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1年第2期)袁奇峰(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战略引领、设计先导、刚性管控、弹性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在摆脱贫困,追求发展效率的背景下,“行政分权+GDP
其他

【学术笔谈】张京祥 | 以治理现代化引领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定位与实践探索

编者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要发挥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的双重作用。当前全国、省、市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通过开展“双评价”、划定空间管控边界、规划“一张图”等技术环节,规划的“刚性管控”作用不断强化。规划改革背景下,强化底线约束和管控的同时,如何保持规划的战略性思维?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的不同要求,如何在不同空间层次规划中协调和平衡?为此,本刊编辑部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战略引领与刚性管控的关系”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本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1年第2期)张京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委会主任,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以治理现代化引领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定位与实践探索中央决定整合国家空间规划职能、建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行业重组与技术再造工作,而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环。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位,必须将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理解。近两年来,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推进卓有成效,然而也困难重重、饱受诟病,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明晰、坚持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引领,主要表征是没有统筹好“战略引领与刚性管控”两者的关系,实践中是刚性管控有余,而发展引领不足。
其他

【学术笔谈】黄亚平 | 缺乏战略引领作用的国土空间规划只是一种资源保护型规划

编者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要发挥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的双重作用。当前全国、省、市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通过开展“双评价”、划定空间管控边界、规划“一张图”等技术环节,规划的“刚性管控”作用不断强化。规划改革背景下,强化底线约束和管控的同时,如何保持规划的战略性思维?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的不同要求,如何在不同空间层次规划中协调和平衡?为此,本刊编辑部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战略引领与刚性管控的关系”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本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1年第2期)黄亚平(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缺乏战略引领作用的国土空间规划只是一种资源保护型规划一、战略引领是规划最重要的作用之一
其他

【文章精选】新发展阶段的城镇化新格局研究——现代化都市圈概念与识别界定标准 | 2021年第2期

【作者简介】汪光焘,高级工程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原建设部部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芬,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心总工,研究员刘翔,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博士生高楠楠,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经理,博士后,助理研究员高渝斐,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高能效与城市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师提要“十四五”规划,将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提上了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议程。系统分析影响都市圈发展的诸要素,得出结论:向心通勤率不适合作为我国都市圈界定标准;1h
其他

【学术笔谈】赵民 | 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战略引领”与“刚性管控”作用的若干辨析

编者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要发挥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的双重作用。当前全国、省、市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通过开展“双评价”、划定空间管控边界、规划“一张图”等技术环节,规划的“刚性管控”作用不断强化。规划改革背景下,强化底线约束和管控的同时,如何保持规划的战略性思维?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的不同要求,如何在不同空间层次规划中协调和平衡?为此,本刊编辑部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战略引领与刚性管控的关系”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本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1年第2期)赵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战略引领”与“刚性管控”作用的若干辨析基于“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编制包括了“五级三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阐述,“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这可谓是对国土空间规划定位的描述,有着丰富的内涵,从中可以引申出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的意涵。
其他

【学术笔谈】赵燕菁 | 规划如棋

编者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要发挥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的双重作用。当前全国、省、市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通过开展“双评价”、划定空间管控边界、规划“一张图”等技术环节,规划的“刚性管控”作用不断强化。规划改革背景下,强化底线约束和管控的同时,如何保持规划的战略性思维?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的不同要求,如何在不同空间层次规划中协调和平衡?为此,本刊编辑部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战略引领与刚性管控的关系”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本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1年第2期)赵燕菁(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双聘教授)规划如棋我在教学中,常把规划比作下棋,在我看来,棋是帮助学生理解规划本质和特征的最好比喻。不同的规划,就像围棋、象棋、军棋,各有各的规则和下法。国土空间规划就是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涉及空间的规划合并成一个规划。那么一开始,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做的是什么?
其他

【学术笔谈】段进 | 协同与自律:关于战略引领与刚性管控关系的思考

年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因除了行政管理条块分隔之外,整个规划的体系框架方面也存在基础性问题。2011
其他

【文章精选】王晨跃 叶裕民 范梦雪 | 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与管理的三大关系——基于“城市人”理论的理念辨析 | 2021年第1期

提要城镇开发边界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关键工具。我国城镇开发边界缺乏成熟的理论基础,在如何划定与管理上面临实践困境。对此,基于“城市人”理论,将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与管理分为存量与增量(减量)阶段,从理念上辨析开发与保护、供给与需求、刚性与弹性三大关系。首先,在目标上通过高效开发与有序开发来坚持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在技术上通过结构匹配和总量匹配来达成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在制度上通过允许布局弹性的刚性边界和触发边界弹性调整的刚性阈值来实现刚性与弹性的融合;其次,基于“城市人”理论视角比较分析了俄勒冈与四川两个实践案例,认为俄勒冈的实践经验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四川的实践应更注重高效有序开发、需求识别与韧性管理。最后,提出划定与管理城镇开发边界的相关建议。关键词“城市人”;城镇开发边界;自存与共存;比较分析(全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1年第1期)本文引用格式:王晨跃,叶裕民,范梦雪.
2021年3月6日
其他

【文章精选】王凯 陈明 |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认识论 | 2021年第1期

提要我国20多年的城镇化研究,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提出城镇化空间与布局、分析资源环境和承载能力、提出城镇化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着学术研究和城镇化实践脱节、研究成果缺乏集成创新、政策建议实施性不强等问题。随着未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强度不断加大,实现可持续的城镇化面临更大挑战。欧盟绿色发展经历了从公众觉醒、到城市共识,再到国家合作的进程,我国通过雄安新区、天津生态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实践案例,进行城市发展新模式的探索。未来,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审视自然、城市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绿色城镇化的制度框架和规划战略,完善人居环境的建设。关键词认识论;城镇化;绿色城市;生态文明(全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1年第1期)本文引用格式:王凯,陈明.
其他

【新刊一览】《城市规划学刊》2021年第1期(总第261期)

历史城区结构原型的辨识方法与保护策略——基于荆襄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研究
2021年2月12日
其他

【文章精选】王凯 闫岩 朱碧瑶 | 新理念下的国家战略地区规划 | 2020年第6期

提要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化,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理念也向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文化引领、品质生活、韧性安全等方向演进。雄安新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国家战略实践的空间载体,首当其冲肩负着践行规划建设新理念的使命。雄安新区作为国家“千年大计”,率先创新、率先突破,坚持生态优先,充分运用“中华营城智慧”,旨在建设绿色、创新、韧性、宜居的典范城市。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根植江南水乡地区,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新经济新业态等方面集成创新,致力于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域功能与风景共融的发展之路。关键词新理念;国家战略地区;雄安新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6期)本文引用格式:王凯,闫岩,朱碧瑶.
其他

【文章精选】王佳文 叶裕民 董珂 | 从效率优先到以人为本——基于“城市人理论”的国土空间规划价值取向思考 | 2020年第6期

提要从经济人、社会人和城市人三个基础性的理论概念出发,分析了三个概念背后所体现的“效率优先”和“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并在对三个概念内涵辨析的基础上,讨论了自近现代以来规划思想沿革中两种价值指向的互动关系,论述“效率优先”在工具属性和价值属性等方面统一于“以人为本”理念,并提出“以人为本”理念应当成为当前阶段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核心价值指向。最后从“以人为本”理念出发,对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优先”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方向进行解读,并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出若干具体建议。关键词城市人理论;效率优先;以人为本;个体利益;整体利益;国土空间规划(全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6期)本文引用格式:王佳文,
其他

【文章精选】孙施文 | 国土空间规划的知识基础及其结构 | 2020年第6期

提要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基本内涵出发,从知识论角度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开展的主要知识内容以及各项知识的相互关系。提出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开展的知识归纳起来有三类:有关规划的知识、有关国土空间使用的知识以及有关国土空间构成要素的知识。构成国土空间的要素是人类使用国土空间的基础,其知识基础直接影响到国土空间使用的行为和决策;而国土空间使用更多关涉到人类的有目的、有意识活动,人的价值观念和行动能力及其制度成为理解其行为的基础性知识。国土空间规划的对象是人类的各类空间使用活动,是对各类空间使用变化的管控,其核心是协调和解决空间竞争问题,其知识的基础是建立在空间要素与使用方式相统一条件下的各类活动之间的综合协调,政策目标、各类空间使用活动之间的关系逻辑、综合评估、社会组织协调过程等是这种协调的知识基础。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要素;国土空间使用;国土空间规划知识类型(全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6期)本文引用格式:孙施文.
其他

【文章精选】吴志强 | 国土空间规划的五个哲学问题​ | 2020年第6期

提要针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建构历史阶段所存在的基本思想问题,从五方面解读国土空间规划哲学问题。回答:①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即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义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主体和工作对象;②国土空间规划从哪里来,即回顾空间秩序发展历史理解其存在的意义;③为什么要建构国土空间规划制度,即国土空间规划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④如何评价空间规划的质量,即空间规划后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空间综合效益的评价标准体系;⑤国土空间规划未来走向哪里,即世界各国空间规划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发展趋势。关键词空间规划主客体;空间规划构成;空间规划作用;空间规划评价;空间规划趋势(全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6期)本文引用格式:吴志强.
其他

【学科论坛】张兵 | 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

2020年10月31日第17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张兵局长发表主题演讲“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代表国土空间规划局对行业融合发展提出了要求,介绍了在自然资源部党组的领导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进展状况。主题演讲人:张兵(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本文为现场演讲内容摘录,详细内容请关注《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6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到“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等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关键词。新时代背景下,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同年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之后各部委牵头制定的、涵盖编制审批、实施监督、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等文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构成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的基石。规划的价值取向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在“五级三类”规划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比过去城市总体规划和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是过去两规的拼合,而是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论下更加全面综合的治理方式。需要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对自然地理格局及演变规律的认识与尊重、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建设,它们体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01自然地理格局及演变规律的认识成为规划重要的工作基础通过在全国、省、市层面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双评价,能够进一步提升对生态功能系统的整体认识,特别是对资源环境领域存在的短板和风险有充分的认识。首先,对于省级层面,在双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研究生态功能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通性,利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其次,基于三调的用地要素,将自然环境的安全风险管理和生态功能保护,逐级落实到村庄。再次,使用新技术手段,开展多学科交流合作,深入研究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系统演化,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最后,强调无论是历史城市还是一般城市,认识地表万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永远是规划工作最基础的任务。02节约集约、绿色发展、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明确空间发展目标战略。打破过去简单以人口预测推算建设用地规模的逻辑,将各类约束性指标层层传导,同时围绕用地规模制定较为详尽的存量土地利用方案。与此同时,对于人口规模的预测,不仅要注意人口总量,更要关注人口结构,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优化空间总体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要把城市功能系统和空间结构优化作为规划的重要工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促进多中心、网络化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发展。优化空间结构,提升连通性,促进节约集约、高质量发展,推动人、城、产、交通一体化发展,促进产业园区与城市服务功能的融合。完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功能,营造健康、舒适、便利的人居环境。将城市内部公园绿地等生态空间的系统优化作为重要的工作;针对实际服务管理人口特征和需求,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服务的便利性;针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和社区功能复合化需求,完善社区生活圈;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城市安全韧性。优化形成各类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复合化、绿色化、智能化布局;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确定主要灾害类型的防灾减灾目标和设防标准,划示灾害风险区;以社区生活圈为基础构建城市健康安全单元,完善应急空间网络;预留一定应急用地和大型危险品存储用地,科学划定安全防护和缓冲空间;确定重要交通、能源、市政、防灾等基础设施用地控制范围,划定中心城区重要基础设施的黄线。推进国土整治修复与城市更新,提升空间综合价值。明确生态系统修复的目标、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维护生态系统,改善生态功能;推进乡村地区田水路林村全要素综合整治,提出农用地综合整治、低效建设用地整治等综合整治目标、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美丽乡村;明确实施城市有机更新的重点区域,根据需要确定城市更新空间单元,结合城乡生活圈构建,注重补短板、强弱项,优化功能布局和开发强度,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避免大拆大建,保障公共利益。03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体现了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对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职责,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保障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实现有效治理的基础。政府部门需重视“一张图”的建设,将其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过程中的监测评估预警手段。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加强陆海统筹,对城市其他重要的空间管控要求一并纳入。结
其他

【学科论坛】樊杰 | “十四五”期间的国土空间治理与区域经济布局​

upforum@vip.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upforum
其他

【学科论坛】黄贤金 | 自然资源产权改革与国土空间规划创新

upforum@vip.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upforum
其他

【学科论坛】王凯 | 绿色城镇化视角下的城市发展

upforum@vip.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upforum
其他

【学科论坛】沈迟 | 科技革命与未来城市

upforum@vip.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upforum
其他

【学科论坛】吴志强 | 国土空间规划的五个哲学问题

2020年10月31日第17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院士发表主题演讲“国土空间规划的五个哲学问题”,围绕“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六大体系是什么、国土空间规划从哪里来、国土空间规划是为了什么、国土空间规划走向何处”五大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主题演讲人:吴志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本文为现场演讲内容摘录,未经演讲者本人审阅,详细内容请关注《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6期)01.构成: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与原城乡规划的关系,不是被“取代”或者“代替”的关系,而是在城乡规划长时间积淀基础上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和拓张。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现代国家空间的治理头部,由客体和主体构成,客体为空间,主体为规划。首先,空间规划的客体系列包含“7+1”的八级系统,“1”即“跨国”,“7”即“国域”、“区域”、“省域”、“市域”、“县域”、“乡域”与“村域/社区”,以城乡规划的治理、学科、技术、教育和人才系统为基础,从空间规划的客体系列向上拓展出“跨国规划”、“国域规划”、“省域规划”、“区域规划”,向下拓展出“县域规划”、“乡镇规划”和“社区规划”,构成了我国“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城乡规划是各个国家国土空间规划的先导和奠基,两者呈现相互融合、整体统一的哲学特征,而不是取代或者代替。其次,空间规划的主体系列依次包含“评估优化”、“目标愿景”、“路径选择”、“发展动力”、“沟通决策”,五个步骤的闭环递升是空间规划,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与轴心力。02.构成:国土空间规划六大体系是什么城乡规划学科的大结构由实证性理论和方法,即“追溯是什么”,和规范性理论与方法,即“追溯应该是什么”两部分组成,并拓展出相应体系内容,比如“中心思想”、“规划教育”以及相互叠合出的新内容。在以上基础上,国土空间规划由以下六大体系组成:价值体系、知识体系、治理体系、数字体系、技术体系和育才体系。03.发展动力认知:国土空间规划从哪里来国土空间规划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是对客观自然世界以及人造物质世界再认识,文明的发育也贯穿其中:从生存阶段对生存空间的有限资源的安排;到生产阶段对生产用地的大小、权属与功能的分配,保障生产;再到扩张阶段中群落边界的不断拓展,阶级分化与权力竞争;最后到生活阶段对追求生活的美好与品质、精神世界的富足。因此,反过来说,国土空间规划的目的在于塑造人类文明发展与空间上的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04.服务对象认知:国土空间规划为了什么首先,国土空间规划第一要义是促进文明向前发展,判断文明与空间是否协调,因此,国土空间规划有三个基本任务:第一、认识我们文明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演进;第二、认识文明与社会的演进与自然空间的匹配;第三、解决人类大脑中对文明、社会、自然空间群体认知的协同,达成思维世界的群落共识。其次,国土空间是文明的载体,治理能力也是一种文明,城市不存在规模大小的限制,只存在治理能力的能力强弱,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文明程度最高的,一定是在规模最大的城市,城市规模的大小考验着文明发展的程度,文明程度决定了城市规模。最后,国土空间规划评价从土地效益到空间效益要全面关注“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能片面化。05.理想状态认知:国土空间规划走向何处在以上国土空间规划的三个基本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国土空间规划在继续向前、不断拓展深度与转换我们的思维方式,数字世界应运而生。数字世界里的国土空间规划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世界、认识文明社会,认识自己认知的差异,以数字化、信息化进行沟通,带领我们走向健康,走向昌盛。(文字整理:刘诗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为《城市规划学刊》原创文章
其他

【学科论坛】赵民 | 赋权与划界——简析《民法典》与规划机制的关联性

upforum@vip.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upforum
其他

【学科论坛】孙安军 | 治理逻辑视角下的空间规划制度探索

2020年10月31日第17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孙安军理事长发表主题演讲“治理逻辑视角下的空间规划制度探索”。报告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探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制度的构建,提出制度体系设计时要考虑提升治理能力,着力破解治理的核心难点,解决集中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政府意志与公众诉求之间的矛盾、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的矛盾。主题演讲人:孙安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本文为现场演讲内容摘录,详细内容请关注《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6期)
其他

【学术笔谈】杨贵庆 | 论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价值观

[编者按]新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后,需要建立与之相适配的技术标准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到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的问题:“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规程”。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从规划编制、审批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到详细规划的各种类型,从国家到省市地方的各个层级,都亟需相应的技术标准来支撑和保障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此,本刊编辑部以“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原则、思路和建议”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本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4期)杨贵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教授)
2020年10月19日
其他

【学术笔谈】郑晓华 | 统一“标准”、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加快构建全域管控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

[编者按]新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后,需要建立与之相适配的技术标准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到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的问题:“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规程”。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从规划编制、审批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到详细规划的各种类型,从国家到省市地方的各个层级,都亟需相应的技术标准来支撑和保障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此,本刊编辑部以“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原则、思路和建议”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本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4期)郑晓华(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
2020年10月12日
其他

【学术笔谈】袁昕 | 积极利用新技术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与实施的动态协同能力

[编者按]新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后,需要建立与之相适配的技术标准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到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的问题:“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规程”。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从规划编制、审批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到详细规划的各种类型,从国家到省市地方的各个层级,都亟需相应的技术标准来支撑和保障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此,本刊编辑部以“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原则、思路和建议”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本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4期)袁昕(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土空间规划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2020年10月12日
其他

【学术笔谈】黄慧明 | 立足“五新”要求,推动“多标统一”

[编者按]新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后,需要建立与之相适配的技术标准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到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的问题:“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规程”。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从规划编制、审批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到详细规划的各种类型,从国家到省市地方的各个层级,都亟需相应的技术标准来支撑和保障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此,本刊编辑部以“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原则、思路和建议”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本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4期)黄慧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土空间规划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其他

【学术笔谈】王新哲 | 加强成果规范建设,精准表达规划意图

[编者按]新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后,需要建立与之相适配的技术标准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到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的问题:“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规程”。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从规划编制、审批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到详细规划的各种类型,从国家到省市地方的各个层级,都亟需相应的技术标准来支撑和保障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此,本刊编辑部以“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原则、思路和建议”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本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4期)王新哲(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其他

【文章精选】张艺帅 赵民 程遥 | 我国城市群的识别、分类及其内部组织特征解析——基于“网络联系”和“地域属性”的新视角

基于全国城市-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首先按照网络中心度与地域分布特征,遴选出各地区的核心及中心城市。然后依据前文所述标准,基于区域核心经济联系、地理邻近指标、城市数量等基础条件(表2的①②④⑤指标)
2020年9月26日
其他

【学术笔谈】邹兵 | 搭建体系整体框架,分类推进标准制定——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编者按]新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后,需要建立与之相适配的技术标准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到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的问题:“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规程”。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从规划编制、审批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到详细规划的各种类型,从国家到省市地方的各个层级,都亟需相应的技术标准来支撑和保障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此,本刊编辑部以“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原则、思路和建议”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本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4期)邹兵(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土空间规划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其他

【学术笔谈】刘春 伍江 |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区(边界)范围确定标准》

[编者按]新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后,需要建立与之相适配的技术标准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到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的问题:“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规程”。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从规划编制、审批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到详细规划的各种类型,从国家到省市地方的各个层级,都亟需相应的技术标准来支撑和保障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此,本刊编辑部以“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原则、思路和建议”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本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4期)刘春(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伍江(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其他

【文章精选】孙施文 | 从城乡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 | 2020年第4期

未来是在变化的,而且是处于不断变动中的,规划就是管理国土空间变化的过程,而变化的原因就是人类的使用方式所造成的,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需要更加关注空间使用的意义所在(Tewd⁃wr-Jones
2020年9月21日
其他

【学术笔谈】田志强 | 关于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的思考

[编者按]新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后,需要建立与之相适配的技术标准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到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的问题:“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规程”。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从规划编制、审批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到详细规划的各种类型,从国家到省市地方的各个层级,都亟需相应的技术标准来支撑和保障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此,本刊编辑部以“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原则、思路和建议”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本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4期)田志强(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研究员)
其他

【学术笔谈】范延平 | 关于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化体系的思考

[编者按]新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后,需要建立与之相适配的技术标准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到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的问题:“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规程”。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从规划编制、审批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到详细规划的各种类型,从国家到省市地方的各个层级,都亟需相应的技术标准来支撑和保障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此,本刊编辑部以“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原则、思路和建议”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本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4期)范延平(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技术工程部副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其他

【学术笔谈】张尚武 |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编者按]新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后,需要建立与之相适配的技术标准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到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的问题:“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规程”。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从规划编制、审批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到详细规划的各种类型,从国家到省市地方的各个层级,都亟需相应的技术标准来支撑和保障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此,本刊编辑部以“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原则、思路和建议”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本文刊登于《城市规划学刊》2020年第4期)张尚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土空间规划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