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岗位——03年春天,我所知道的另一面
编者按
前几日,张淑君老师在个人空间的原创作品《坚守岗位——03年春天,我所知道的另一面》,回顾了17年前非典时期的一些事情,读后颇为感动,画面历历在目。正如张老师所言:“瘟神和谣言都未曾惊扰过我们,因为生活已经告诉了我应该如何正视它们。”无论何时,我们总是能做到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经张老师同意,将本文分享给大家。
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非典型性肺炎”、“SARS”又被频繁提起,在相关回忆的帖子里时常能看到我们学校的名字。
2003年春天,在我们的记忆中太深刻了。那天早上我带一位老师进教室,并听了两节课,新引进的这位老师颇具天赋,把《运营管理》课程讲得有声有色。课后走出教室,无意间望一眼窗外,突然发现楼下的气氛不同寻常,甚至有些怪异,与刚才课堂上热烈的气氛截然相反。
那时我刚从白石桥搬到城市边缘一个三不管的地界儿,交通不便,下了课就匆匆赶回家了。没想到,就是那天晚上,很多学生不知听了什么传闻,纷纷离开了学校。
学校停课后,我们在家通过邮箱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但并不是所有老师都在家办公,比如辅导员,比如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比如职能机构及后勤服务部门……
万宁桥
当时社会上时常有一些传闻,似乎三天两头就能接到同学朋友的电话,求证“你们学校又怎样怎样”的消息是否正确。尽管觉得这些消息不靠谱,一开始还是忐忑不安,马上给系办公室打电话,每次李老师都会说“没事啊,咱们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没事”。当时的学生有一部分回家了,还有一部分留在校内,无论哪个系,只要有一个学生在,“李老师们”都要坚守岗位。
因为不是医生,还要天天去已经停课的学校上班,住同一栋楼的邻居“奉劝”李老师:你能不能别去上班了?若还去上班最好就不要回这里住了……
不回家又能住哪儿?不上班更是不可能,不仅留在校园里的学生要管,回家的学生也得操心。那天晚上离校的学生走的太匆忙,李老师逐一给他们打电话,问他们想看哪本书,放在了宿舍的什么位置等等。然后拿着电话记录单,到学生宿舍帮同学们一本本地把书找到,再一个人一个人地给寄回家。
从这三两件事例可以想见,停课的这段日子“李老师们”是怎样度过的。之所以有时要在李老师后面加个“们”字,是因为我知道还有一群和李老师一样坚守岗位的人。尤其是那个特殊时期,都不敢打车去上班,因为一报学校的名字就会遭到拒载。我们也许会抱怨学校这不好那不好,比如本部教学楼的电梯怎么装的?周三开会经常爬楼梯;比如沙河主教教师休息室怎么设计的?全部集中在第二层。但是,学校思政系统的联系通道畅通,老师们的忠于职守确实是难能可贵、值得称赞的。
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我和李老师也没有什么特殊关系,现在连她的微信都没有,她根本看不到我的朋友圈。只是那年春天的记忆太深刻,现如今这样宅在家里,禁不住就会想起那段历史。03年我写的一篇文章里曾有这样一段话:“外面SARS流行,我工作的学校不幸成为‘重灾区’……瘟神和谣言都未曾惊扰过我们,因为生活已经告诉了我应该如何正视它们。”
刚刚,把学校需要统计上交的表格填完,提交给学院齐老师。今天,依然有“李老师们”坚守岗位。我们听从组织安排,保持生活秩序,把个人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事都做好就可以了。这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各安其位、忠于职守?
商学院战略系教授 张淑君
作于2020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