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孔不入的喝酒养生观念,当真你就中计了

2018-02-19 中科院物理所

正值佳节,亲朋好友相聚上酒桌是少不了的。


“小饮怡情”、“少量红酒对身体好"等等也总是拿来劝那些不爱喝酒的人小酌几杯。


大家似乎对“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一观念达成了共识。


就比如每天喝点红酒还被包装成一种健康养生的不二法则。



但其实,打着健康的幌子去喝酒是很不靠谱的行为。


它非但没有任何有效的科学依据,反倒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不管量多量少,酒一进肚子里就开始伤害着我们的身体了。


适量饮酒的标准


事实上,“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种说法最初来源于一个法国悖论


在1991年的一个美国电视节目中,有人就提出法国人跟美国人生活方式一样没有多健康,可偏偏法国的心血管发病率却比美国低得多。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呢?


节目组千辛万苦地排除种种可能后,最后得出的“唯一”原因就是浪漫的法国人平时喝了更多的葡萄酒。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科学家们开始对饮酒是否有益健康进行研究。


一些做长期统计调查的研究者,分析完一大堆数据就激动地发现:


比起不喝酒的人,每天喝一点酒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以及它导致的死亡率确实是要低一些。


这可不止对于葡萄酒,就是白酒、啤酒也有同样的功效。当然,喝酒比较多的人,这二者还是会升高的。



此话一出,酒商们怎能放弃这发财的好机遇,纷纷以它为噱头进行加工包装。


酒带来的健康功能也越来越丰富,甚至市面上的养生酒几乎可以包治百病。

 

“每天一杯酒能改善心脏健康、延年益寿”等说法走进生活之后,全球各类酒的销量迎来了一轮轮增长。


奥地利葡萄酒近30年出口销量数据


然而,当时谁也没能拿出实锤来解释酒到底怎样让人们延年益寿的。

 

好不容易有个最受欢迎的说法出来,即葡萄酒内含有抗氧化剂如白藜芦醇


这是一种生物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


在医学上,它既能充当肿瘤的化学预防,又能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

 

白藜芦醇


科学家很快就发现每天小酌几杯就能让这神奇物质发挥功效,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


因为研究证明单靠喝葡萄酒积累来达到白藜芦醇的有效剂量,人会被轻松撑死

 

但奇怪的是,人们在公开场合听到的一些长寿建议也总少不了喝酒。


就比如有一位111岁的著名越野滑雪运动员“野兔”Johannsen,提的四个长寿建议:不吸烟,多锻炼,别喝太多酒,也别喝太少酒。



每天小酌几杯究竟是不是让这位老人长命百岁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 那些酿酒商们打着健康的噱头赚得盆满钵满之时,学术界也开始接二连三地爆出酒类学术界与产业界“强强联合”的新闻。


其中2014年英国学术期刊Addiction就揭示了一位叫Ellison的科学家“收受酒类行业供自由使用的科研经费”的丑闻


要知道这位科学家之前可一直是喝酒有益健康的忠实宣扬者。



而想要知道哪些研究分析是有水分的我们更是无从下手。


可退一万步来说,心血管疾病绝对不是危害健康的唯一因素,“适量饮酒”难道就不会对其他的健康因素产生影响?


答案当然是有的!

 


早在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将酒精列为一级致癌物。


同时综合各方证据认为酒精是导致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和女性乳腺癌的原因。



最重要的一点是,同样又大量证据证明:即便是“适量饮酒”,摄入一丁点酒精也一样可能会致癌。

 

在2015年,科学家们就做了一道关于酒精与癌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全面分析题。


他们先是发现,饮酒与各部位癌症的关联程度是不同的,而且越是与酒精直接接触上的呼吸消化道部位的癌症风险越大。

 

喝酒致癌的部位


与不喝酒者的人比较,大量长期饮酒者的口咽癌风险增加高达5倍以上,而其他酒精相关癌症风险会显著增加。


即便喝再少酒,风险也同样会增加,而且它还会随着喝酒量的增加风险呈比例升高。


就拿常见的口咽癌和食道癌来说,一个人每天多喝下10克酒精,风险就增加9%。

 


可光是这些统计数据的代表性总是有限。毕竟调查分析覆盖的人数和地区是有限,不能完全让人信服酒精致癌的这一说法。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行,科学家也发现酒精致癌的机制相当复杂。


虽然乙醇本身不致癌,但它代谢的产物乙醛是明确的致癌物。


在2017年WHO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与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其他地方的乙醛在2类致癌物清单中。


乙醇在体内分解的过程


我们知道乙醇进入体内后主要是由一种乙醇脱氢酶催化生成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迅速催化生成没有毒性的乙酸。


因此,乙醛脱氢酶活性直接影响乙醛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从而影响其致癌性。

 

最新发表喝酒致癌通讯的作者Ketan Patel教授


在最新发表在《自然》期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就利用基因工程的小鼠进行试验,为酒精致癌的说法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证据。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敲除了小鼠的Aldh2基因(相当于人体编码乙醛脱氢酶的基因),使其无法产生乙醛脱氢酶。

 

随后,研究人员进一步敲除了小鼠的Fancd2基因。Fancd2基因编码的FANCD2蛋白是第二道乙醛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修复受损的DNA。


该试验中,造血干细胞中DNA突变的示意图


而在这个研究发现,丧失了全部两层防御机制的小鼠,在接受持续10天的稀释酒精腹腔注射后,就完全丧失了造血能力

 

根据小鼠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乙醛要是想对生物机体造成损害,需要突破体内的两道关卡:

 

首先就是一种叫做乙醛脱氢(ALDH2)酶的保护性酶,它能将有毒的乙醛分解成乙酸,阻止乙醛在体内积累。


乙醛脱氢酶的晶体结构


但是,世界上8%的人口,以东亚地区的人为主,携带有一种Aldh2基因突变(又被称作红脸突变)。


带有这一突变的人无法降解乙醛,正是这些酒后积累的乙醛使人脸红心跳。

这也是之所以有些人喝了就之后就会脸红的原因。

 


接着就是乙醛导致DNA损伤,并冲破多种DNA修复系统的大关。


其实很久之前,人们就知道乙醛导致DNA损伤,在我们的人体有一批军队是专门修复、逆转多种类型的DNA损伤,但它的修复能力并不是万能的,并且有些人携带突变。


小鼠骨髓区域的染色图。接受酒精注射一个月后,敲除了Aldh2Fancd2基因的小鼠丧失了造血能力(右下图)。


这意味着他们的细胞不能有效地进行酒精造成的DNA修复。如果这两层防御机制失效,乙醛会割开DNA双链,造成永久性损伤,甚至引发癌症。


此前的调查研究也显示,仅仅是每天饮摄入25克的酒精,就足以显著提高罹患口腔癌、喉癌、食道癌、乳腺癌和肠癌的风险。

 


如果之前不喝酒的人,就不要相信酒精能保护心脏,也不要为了保健去喝酒。


而那些时不时要喝一下酒的人来说,还不如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喝的就是开心和乐趣。

 

*参考资料

The Muddled Link Between Booze and Cancer

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 What is a standard drink?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Continuous update project report: 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liver cancer. wcrf.org/liver-cancer-2015

Alcohol and endogenous aldehydes damage chromosomes and mutate stem cells.Nature

来源:SME

编辑:太阳骑士07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 封杀这个公式,AI智商将为零?

2. 我这么优秀,姑娘为什么不喜欢我?

3. 那个学生物的自学量子力学,考研考了148……

4. 不懂量子力学?那你可以试试在家里做这五个实验!

5. 今天,物理所欢迎杰哥回家!

6. 《物理评论》125周年推出49篇精选论文,物理所这篇成为国内唯一上榜论文

7. 橡皮为什么能擦掉铅笔字?| No.89

8. 这是一个北方人轻而易举而南方人很难做的实验 | 正经玩

9. 就怕骗子有文化!量子隐身衣、滴血测癌、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都是假的!

10. 爱因斯坦最著名的方程的三个重要意义

点此查看以往全部热门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