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睁开眼外面变白了,然而我却陷入了思考:眼前的白真的是白吗?

Norma 中科院物理所 2022-04-06





























初雪来啦!!! 

昨天晚上北京初雪的消息席卷而来,不知道你有没有加入到朋友圈摄影大赛中呢?


物理所凝聚园雪景


每年的初雪都带着一些浪漫的气息,给大家带来了冬季的喜悦,然而降温和初雪终究是比暖气来早了一步…

 


看着漫天纯白无暇的初雪…你不知道的是纯白背后隐藏的——红橙黄绿蓝靛紫!



人眼:我靠混合

我们都从小学起就都知道,白色光是所有单色光混合叠加的结果,那么人眼是如何识别单色光之间的叠加的呢?

 

要想弄搞清楚颜色的问题,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小学知识——颜色是什么?


图片来源:pixabay


实际上,在我们常见的电磁波谱中,不同波长的光不仅对应着不同的能量,也对应着不同的颜色,例如532 nm对应着绿色,而440 nm则对应着蓝色。


在电磁波谱中只有一小部分波长的光可以被人眼识别,被称为可见光波谱,大约在400 nm到780 nm之间。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人眼是如何识别不同颜色的呢?人眼视网膜中的视锥细胞具备感知色彩的能力,即对不同颜色(波长)光子的感知能力不同。


视锥细胞分为3种,分别包含光谱吸收峰在光谱黄、绿、蓝区的视色素,这种对颜色的感知能力由视锥细胞中视蛋白的特异性所决定。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上图中,白色曲线代表人眼对不同颜色光的感知能力,纵坐标的值越高,表示人眼对该点横坐标所对应波长的光越敏感。


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S、M、L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着蓝色、绿色和红色。

 

嗯???这不是代表着我们只能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那我们看到的其他颜色都是假的吗?!

 


别急别急,当然不是假的。我们看到各种各样丰富的颜色其实是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对某种颜色光混色的结果。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单色光是很少的,类似于焰色反应、激光等才会产生单色光。


焰色反应 | 图片来源:网络



显示器:我们不仅靠混合


既然人眼是通过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感光、混色从而产生对众多颜色的感知,那么充斥在我们身边的数码产品是如何进行显色的呢?

 

在了解显色原理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屏幕像素(Pixel)——一个像素就是一个显像点,横向、纵向各若干像素点排列占据整个屏幕。

 

每个像素点都包含红、绿、蓝三个子像素,三个子像素参与显示的量不同,像素呈现出的颜色就不同。

 

当不同像素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呈现不同颜色时,整个屏幕上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图像。


像素点 | 图片来源:pixabay


像素点非常微小,并且非常密集,超过人眼视距在正常的范围的分辨能力。因此,我们就可以在显示屏上看到各种各样色彩丰富的画面。

 

尽管都是通过三原色原理进行混色,但我们常见的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和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最小组成单元的发光原理却是不一样的。

 


液晶显示屏LCD为多层结构,其发光原理是通过在显示面板最下方的一层背光面板发射白光,光线透过显示面板的多层结构,包括下偏光板、薄膜电晶体、彩色滤光片、上偏光板等,背光面板发射的白光照亮整个显示面板实现发光和显色。

 

在液晶显示器LCD中,同上文介绍的一样,每一个物理像素点,由红、绿、蓝(RGB)三个颜色的子像素组成。如何控制三个子像素来实现显色就是最核心的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的基本结构 | 图片来源【1】


RGB 3个子像素都是可以被单独控制的透光单元,虽然子像素分别负责RGB 3三种颜色的显色程度,但其本身却是不带颜色的,而是通过最外层RGB三种颜色的涂层,被背光面板发射出的白光照亮而显示出颜色。

 

通过控制RGB子像素的进光量,可以使红、绿、蓝三基色分别以不同亮度的组合,类似于三个独立变量的叠加,通过设置合理的像素大小来配合人眼的明视距离,可以达到人眼无法分辨子像素的程度,组合出特定颜色的像素点。

 

例如,当一个像素的3个子像素中,对绿色光透过率为100%,其余色光的透过率均为0%,该像素点就会呈现为绿色;若3个子像素对红、绿、蓝三种色光的透过率为100%,该像素点就会呈现为白色,也就是我们看到纯洁无暇的初雪色啦~

 

而对于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其发光原理为:在外加电压的驱动下,空穴和电子分别从正和负极注入到有机材料中。

 

在有机层中空穴与电子会发生复合,从而释放出能量,将能量传递给有机发光物质的分子使其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由于激发态不稳定,有机材料中的受激分子很容易就会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辐射跃迁而产生发光现象。


电子空穴复合 | 图片来源:网络


OLED不同于LCD,并不需要一个专门的背光面板用于发光,而是通过有机发光物质的分子辐射跃迁而发光。

 

由于OLED这样的特性,它在显示黑色时更具优势,并不需要滤光,可以显现真正的黑色。


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的显色与有机材料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有机材料的荧光特性。


如果对客发光体的添加量比较少,并添加较大含量的主发光体,可以将发光效率提升,并且其发出的色光可以覆盖整个可见光波段。

 

目前,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的显色方式有三种思路:第一,借助白发光层,添加滤色片,这是显色最方便的一种方法;第二,借助有机发光材料本身的发光特性,设计三层发光层,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实现混色显色;第三,应用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再通过颜色转换材料,即可显色。



色彩模式:我还是混合

除了显示屏这类硬件之外,算法又是怎么处理颜色的呢?

 

我们最熟悉的色彩模式就是RGB和CMYK了,不同的色彩模式代表着不同的成色原理。显示器、投影仪、扫描仪等主要依靠色光直接混合生成色彩,而打印机、印刷机则靠使用颜料混合生成颜色。

 

印刷制品 | 图片来源:pixabay


这说明对于不同类型的颜色设备,需要使用不同的色彩模式来进行适配。

 

最普遍的RGB模式(R=红色,G=绿色,B=蓝色),与人眼识色和显示屏显色的思路相同,算法同样也是通过混合红、绿、蓝这三种颜色来进行混合,获得全彩。

色光三原色 | 图片来源:pixabay


通过对R、G、B这三个分量进行赋值,即可描述出任一颜色。


计算机定义颜色时R、G、 B三种成分的取值范围是0-255,0表示没有刺激量,255表示刺激量达最大值。

 

类似于液晶显示屏LCD的混色原理,例如:R=200,G=10,B=13时,大概对应为红色,当RGB均为255时,对应为白色,当RGB均为0时,对应于黑色。

 

不同RGB值混色显色很好理解,但当RGB 3个值均相等时,该如何显色呢?

 

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色彩的三个属性——色相,饱和度,明度

 

Adobe对色相官方的解释是:反射自物体或投射自物体的颜色。在 0 到 360°的标准色轮上,按位置度量色相。在通常的使用中,色相由颜色名称标识,如红色、橙色或绿色。简单来说,色相就是指不同的颜色。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强度或纯度(有时称为色度)。饱和度表示色相中灰色分量所占的比例,它使用从 0%(灰色)至 100%(完全饱和)的百分比来度量。在标准色轮上,饱和度从中心到边缘递增。饱和度也可以理解为色彩的纯度。

 

最后,亮度是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通常使用从 0%(黑色)至 100%(白色)的百分比来度量。

 

当RGB 3个值处于0-255之间且相等时,则不显示任何色相,分别对应于从白色到黑色之间不同的灰度。


不同灰度 | 图片来源【6】


值得注意的是,RGB模式的媒介是发光物体,也就是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部分电子产品。

 

那么对于印刷机这一类需要颜料混色获得全彩的设备,采用的是我们熟悉的另一种色彩模式——CMYK

 

前文提到的RGB为光的三原色,而油墨也同样具有三种原色,即青、品红、黄(青色,品红,黄色),通过不同的配比产生不同的颜色。

 

原来小时候学美术学到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而长大后听到的三原色却是红绿蓝,这两者的区别是颜料的三原色与光的三原色。


与RGB不同的是,CMY不是以0-255的数值来划分,而是按油墨的浓度来划分,即0-100%。CMY就是将三种油墨按照不同浓度混合,获得想要的颜色。

 

图片来源:pixabay


不同于显示屏,印刷品的载体是纸张,本身并不会发光,而是通过外界的光反射在纸上,具有一定的吸收和漫反射,而后再回到我们的眼睛里,从而识别出颜色。

 

当晚上周围光线很微弱的时候,我们也就看不清印刷品的颜色了,这是印刷机等设备需要和显示屏区分色彩模式的重要原因。

 

了解了CMY,那么K去哪儿了?

 

再CMY三种颜色混合想要获得黑色时,也是三种颜色均为100%,但在实际应用中这样混色的效果比较差,所以加入了单独的黑色油墨,也就是缺失的K啦。

 

怎么样,读到这里不仅回味了昨晚的初雪,还把颜色大军搞得明明白白,物理人眼中的初雪,可没有纯白那么简单!



参考文献

[1]赵彦礼. 蓝相液晶显示器电极结构的优化[D].河北工业大学,2015.

[2]徐恒睿. 银纳米线网格的制备及其在OLED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21.

[3]杨金玲.显示技术的TFT-LCD与OLED剖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4(09):6-7.

[4]王雄飞.TFT-LCD液晶显示技术与应用[J].电子世界,2020(14):206.

[5]https://helpx.adobe.com/cn/photoshop/using/color.html

[6]https://zhuanlan.zhihu.com/p/40347096






























编辑:Norma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 2021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研究复杂物理系统的他们
2. 看完蜜蜂拉粑粑,我放下了手里的蛋黄酱
3. 炒栗子为啥要加砂子?用糖炒是为了调味吗?
4. 近视到多少度,眼睛会瞎掉?
5. 我们学的化学就这?
6. 洗头冲水时冲下好些头发,我是要秃了吗 ???
7. 电网系统里用不完的电都去哪儿了?很可能跑到这里了……    
8. 街头惊现巨型喵星人?不用眼镜就能看的3D画面是什么原理?   
9. 社交牛X症为什么总出在你朋友身上?这其实是一道数学题 
10. 老司机都懂的x件事,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点此查看以往全部热门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