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月1日正式开学!一文读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专题新闻发布会


8月15日上午,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专题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市教育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简称“港科大(广州)”】、广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南沙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港科大(广州)有关情况。


//



港科大(广州)走在前列

广州给予充分支持保障



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马曙介绍,港科大(广州)于2022年6月获批正式设立,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发布以来获批的首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也成为《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出台后落成的首个项目,是广州第一所合作办学机构,也是南沙区内的第一所高校,标志着《纲要》和《南沙方案》擘画的宏伟蓝图正逐步变成美好现实。


港科大(广州)将融合内地与香港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办学示范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以进一步优化广州高等教育布局,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人才、科研成果、产业信息等重要发展要素更加充分地流动。


马曙表示,在学校筹备建设阶段,广州市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保障。建设工程分为两期,一期用地面积约716亩,总建筑面积约63.6万平方米。目前校园一期工程已完成,将在九月迎来首批师生的到来。接下来,广州将全力推动二期校园建设工作,对学校的后续办学经费也将积极予以财政支持。



三大方面举措推动创新

推动南沙高等教育发展



广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爽表示,广州市将以港科大(广州)为重要平台和关键抓手,示范推动《南沙方案》相关任务特别是涉教育举措的落实落地。


01推动合作办学模式不断创新

一方面,广州将给予港科大(广州)更加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在享受与市属高校同等待遇的基础上,广州将在重点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立项、科研经费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并给予学校在人员聘用、学科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更加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广州将积极为港科大(广州)争取更大更灵活的招生自主权,特别是争取面向港澳学生的多种类型自主招生政策,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学生在大湾区就学。


另一方面,广州将坚定支持港科大(广州)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办学框架下,与香港科技大学实行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相互支撑、深度互动,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02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广州全力支持港科大(广州)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在学科建设上瞄准科技前沿,探索开展交叉学科教育、深入推进学科融合发展;


在学术架构上敢于突破传统,创新采用“枢纽”形式,贯彻学科交叉与融合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在人才培养上关注个性化需求,改变传统课堂形式,注重团队研讨,引导自主学习,着眼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培养大湾区建设紧缺急需的高端人才。


03推动产教科创融合不断创新

广州将更加主动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积极发挥港科大(广州)创新高地和桥梁纽带作用,将广州强大的产业转化能力和南沙便利的地理中心条件,转化为集聚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创新资源的强劲动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产教科研创新动力源,不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


同时,广州将大力推进南沙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支持办好广州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及其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港澳子弟班,加强面向港澳的优质教育服务供给,并支持南沙缔结更多的国际姊妹学校和穗港澳姊妹学校(园)。广州将实现教育与创新创业联动,就学与就业生活互促,努力为港澳青年就学、就业创业提供更好平台、更多机会,让他们共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


陈爽表示,接下来,广州将以港科大(广州)的设立为契机,不断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总结新经验,继续引进港澳优质高校、国外知名高校来南沙合作办学,深化高等教育开放与合作办学,全力支持落地南沙的高校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立志建成全球首所融合学科大学

通过系统性创新推进高水平建设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介绍,港科大(广州)9月1日开学,2022年招收15个硕博士专业,新生录取基本结束。



校园建设

港科大(广州)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笃学路1号。学校占地面积约1669亩,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项目一期于9月正式投入使用。校园二期已于近期开始规划设计,二期建设项目将包括本科生的教学空间及宿舍、图书馆扩展建筑等。


港科大(广州)的校园结合自然景观与建筑,在设计与建造的过程中融入节能、环保的关键性前沿技术,致力于将校园打造成为绿色、智慧、“碳中和”的新标杆。



学术架构

在香港科技大学深厚的传统学科基础上,港科大(广州)致力发展融合学科。学校采用“枢纽”和“学域”的学术架构,取代传统学科学术架构的“学院”和“学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同时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这在全球高等教育界是一项创举。



专业设置

2022年,学校开设15个硕博士专业,包括:

功能枢纽

先进材料、地球与海洋大气科学、微电子、可持续能源与环境

信息枢纽

人工智能、计算媒体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分析、物联网

系统枢纽

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智能交通、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智能制造

社会枢纽

金融科技、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城市治理与设计



招生方面

硕博士招生

港科大(广州)采取申请制,以自主招生的方式进行。学校采用与港科大一致的招生标准、录取流程,面向全世界招收优秀学生。


硕士


2022年入学的硕士生将全部纳入“红鸟硕士班”,这是一项人才培养创新项目,也是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一个直观示例。


红鸟硕士班突破传统硕士生招生的专业划分模式,围绕“未来医疗健康保健技术、可持续生活、智能工业化”这三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这三个课题所涉及的学科和专业,涵盖了港科大(广州)开设的4个枢纽、15个学域。


博士


博士申请者在递交在线申请之前需先根据研究兴趣联系相应的导师。申请者需要按学校要求,提供学历及学业成绩证明、英语能力证明、研究兴趣陈述、过往研究经验总结、个人简历,等等。


短时间内,港科大(广州)收到了超过3000份申请。目前,2022年招生工作已经基本结束。


本科招生

2023年,学校开始招收本科专业,首批招收3个本科专业,分别为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2023年,港科大(广州)的本科招生地区包括中国内地的四个省份(广东、河南、山东、四川),以及面向中国港澳台地区


预计从2024年开始,港科大(广州)的本科招生范围将扩大到全国,招生计划将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校的资源承载能力、在获得国家及地方主管部门的批准后,有序增加。

(上下滑动 查看更多)


倪明选表示,港科大(广州)在科研、教学、知识转移等方面按照高水平建设、开展系统性创新。



在学术架构上

港科大(广州)采用全新的、学科融合的学术架构,立志建成世界上第一所融合学科大学,为世界和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在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上

港科大(广州)采用多序列的教师聘用和发展路径。学校设立的教学科研、教学、研究、工程师等序列的发展路径,支持不同背景、经历、专长的教师发挥所长,在融合学科的科研、育人方面协同互补。


学校下设多个主题性质的科研中心,由学校实施一级管理,将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组合在同一个实验团队中,鼓励他们为解决复杂问题做出贡献。


在港科大(广州),所有教师的办公室都是随机分配,鼓励不同学科领域教师多交往、多交流。


在人才培养方面

港科大(广州)将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推行革新性的教学理念。


学校将改变传统的、流水线式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全面采用“模块式”的课程超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不同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不同学习路径,师生共同详细记录学生的选课和个人发展水平,以记录教学效果,从而赋予学生自主设计个性化课程的权利。


通过全面的“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沉浸式教学”和“小组式学习”模式,老师的角色也将从传统的讲授者重塑为真正的教练和导师,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自己学习目的和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跟随研究问题的牵引,选择所需的课程模块,发展个体的即时学习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知识转移方面

港科大(广州)立足南沙、链接香港,依托大湾区内制造业的成熟积累,以南沙与港澳全面合作为契机,聚焦实验室知识向产品化阶段的转化,补齐一条南沙与香港科创协同发展的完整科创生态链条,助力建设大湾区内科技产业创新基地。

(上下滑动 查看更多)



充分履行办学主体作用

推动实现三校交融发展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魏明海介绍,积极参与筹备和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是广州大学深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南沙方案》和省市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充分履行合作办学主体作用


广州大学与港科大(广州)将大力培养致力于为祖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港澳台地区发展贡献正能量的优秀青年群体,培养友华、知华、爱华并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秀外国青年群体



二是大力推进与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广州)三校交融发展


广州大学将调整优化学科布局,依托优势学科,与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广州)共同筹建“减振防灾与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同时,未来进一步依托港科大(广州)的高端人才和科研资源优势,聚焦人工智能、材料装备制造一体化、生命科学等前沿交叉学科领域,联合培养研究生以及开展深度科研合作,推动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生态创新聚集效应,共同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资源分享、优势互补

共培综合型科研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介绍,港科大(广州)早前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将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构建“科大2.0”,是香港科技大学发展历程的新篇章。两校将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框架下,在教学、研究和知识转移等各方面展开合作:


史维表示,香港科技大学与港科大(广州)将实现资源分享、优势互补。所有中央研究设施和学术课程均会开放给两校的师生共同使用,而两校亦将推动学生互享课程资源。在两校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被香港科技大学及港科大(广州)录取的学生,可以享受使用对方学校学术资源的同等权力。



教师延聘方面



港科大(广州)将采用与香港科技大学一致的学术标准与学术评价机制,两校会推行联合学术任命。香港科技大学的教务委员会将与港科大(广州)共同构建与世界接轨的学术成果认定和学科资源配置机制,打造国际化的科学绩效评价体系。两校不但会致力在学术规范、师资水准、课程品质等方面保持一致,港科大会鼓励两校教师开展紧密合作,创造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两校的教学研究成果,也会同时得到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的建议与评核。



学历学位颁授方面

本科生满足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并达到港科大(广州)及香港科技大学的毕业要求时,可获得港科大(广州)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士学位证书


境外硕士、博士生达到香港科技大学的毕业要求时,将可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证书。



三方面工作推进建设办学

建校为南沙提供四个支撑



广州南沙区副区长欧阳健华介绍,南沙以高标准建设港科大(广州),从以下三个方面全力以赴推进学校建设和办学各项工作。


一是强化全方位支撑,推动学校建设提速提质。成立南沙开发区管委会项目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校园建设指挥部,开设审批程序“绿色通道”,2021年9月一期55栋建筑物全面封顶,2022年7月基本完工,确保了学校如期建成开学。


二是强化全要素保障,推动学校配套集聚集成。精心规划建设港科大(广州)所在的庆盛先行启动片区,为学校提供一流的配套服务。



目前,广深港高铁庆盛站35分钟可直达香港西九龙,广珠澳高铁建成后,庆盛将成为内地唯一高铁同时直达港澳的区域。


对标香港标准,规划建设新鸿基庆盛枢纽综合体


建成内地首个非营利性港人子弟学校,将和港科大(广州)同步开学。


利用“南沙土地+香港经验”,建设港式国际化社区,营造“港人熟悉、国际一流、多元融合”发展环境。   


三是强化全周期培育,推动学校发展出新出彩。



未来三年,南沙加大投入,强化学校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支持申报建设香港科技大学科技园


依托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面向港澳人才的特殊支持措施,吸引高端国际化人才来校工作。


引入香港科学园南沙孵化基地,打造粤港澳双创产业园,建设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充分释放国际化研究型大学活力,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大学。


欧阳健华表示,港科大(广州)建成办学将对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提供重要支撑。


一是为开展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先试提供了新载体。推动南沙打造高等教育开放试验田高水平高校集聚地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新高地


二是为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搭建了新平台。港科大(广州)学科设置与南沙科技创新和重点产业高度契合,将孕育形成“硅谷效应”,推动南沙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三是为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拓展了新空间。推动在人员、资金、科创等要素流动领域与港澳实现更加系统全面的规则衔接


四是为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打造了新示范。港科大(广州)生动展现了未来新城的建设理念和标准,有利于南沙在全省率先开展未来城市试点,打造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 END -

编辑|李佳纯
来源| 广州新闻发布

在这里牵手世界——广州南沙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走笔

南沙入选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

全国19个省份1万多名医疗卫生人员支援海南、遇核酸检测结果不互认可留言反映……权威回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