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投融资期待信息披露,碳市场提供最强支撑
❖
2020年中国宣布“双碳”目标之后,国家的经济、产业和投资结构都将面临深度转型。而“双碳”目标将带动巨大规模的资金进入低碳领域。有研究预计碳中和目标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催生138万亿元人民币的低碳投融资需求,金融体系将迎来巨大机遇,这也对气候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当前中国气候信息披露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焦点问题,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方——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和EDF美国环保协会于4月28日共同主办了“企业气候信息披露与碳市场机制” 圆桌论坛。会议邀请了来自政策制定部门、知名学术机构、主要金融机构以及重点排放行业上市企业代表,通过围绕气候信息披露等话题开展了深入的探讨。
高质量的气候信息披露为气候投融资夯实基础
通过气候投融资活动有效促进低碳发展的关键在于金融机构是否能做好气候风险评估并明确价格信号。其中气候风险评估的基础是企业的高质量气候信息披露,这需要统一的机制、标准和方法学来确保数据披露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才能为金融投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充足的信息。
精彩观点
# 据“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介绍,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需要金融投资活动的低碳转型,同时也要求政府、企业、个人等相关主体将“碳”纳入日常决策,而气候信息的强制披露是推动上述进程的基础。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展了一定程度的气候信息披露行动,但目前看来自愿披露还存在格式不统一、数据不清晰、没有应用统一的方法学,同时缺乏强力的背书保障数据质量等问题。政策层面,由生态环境部印发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已于2022年2月正式生效,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做出了更加规范化、更高要求的部署。但目前《管理办法》对气候信息披露尚缺乏具体的要求,例如具体的披露内容、格式、标准和定量分析模式等。
#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企业碳信息披露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中多处提出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开,尤其要定期公开重点排放单位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今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的管理,需要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的长效机制。强化高质量的碳排放管理和信息披露已经成为国际趋势。
# 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副秘书长廖原认为,要持续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碳核算标准的体系建设。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能力是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保障措施之一,但目前依旧需要具体的解决方案。
# 美国环保协会气候变化和绿色金融项目主管王颖分享了近期气候信息披露方面的国际热点和实践。在王颖看来,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将会对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产生系统性冲击,我们需要准确且连续的数据对气候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自愿信息披露能够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但是企业在上述框架下披露的信息并不足以支撑投资决策。”
从国际层面来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日前发布了新的企业气候信息披露提议,一旦获得通过,全球将会有欧盟、日本、新西兰、英国、美国5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或即将开展强制气候信息披露。在全球投资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这些进展也将为中国的低碳转型带来新的转型机遇与挑战。
据王颖介绍,SEC的拟议规定不仅涵盖了范围一、范围二以及范围三的排放,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定量分析以及公司制定转型计划的重要性。“这不仅解决了自愿信息披露面临的问题,还能为进一步推动价值链气候风险管理提供基础。”王颖建议,国内可以从政策、学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推动强制气候信息披露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并进一步开展能力建设。
碳市场体系为气候信息披露提供解决方案
如以上嘉宾提到,企业在进行气候信息披露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格式不统一、数据不清晰、没有应用统一的方法学,同时缺乏强力的背书保障数据质量等。而基于碳市场的数据报送和数据平台,或可以为气候信息披露提供解决方案。
从2011年至今,中国碳市场历经地方试点、系统建设和启动运行三个阶段,成功完成了第一个履约周期。 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中国碳市场累积了丰富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应用经验,获得了可靠的企业碳排放数据,掌握了全面的气候信息披露流程。健康有序的碳市场体系和企业气候信息管理系统互为充分必要条件,依托中国碳市场可以构建一套可得性好,可靠性高的中国气候信息披露系统, 从而极大地推动中国气候投融资的开展。
精彩观点
#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通过试点和全国碳市场建设运行过程中的三个例子,阐述了企业信息披露和碳市场的重要关系。张昕表示,碳市场和企业信息披露的相互促进和建设要有一个具有执法效力,连贯稳定且细化的管理规则。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全国碳市场的交易所和注册登记系统可以作为有效的碳排放管理信息平台,发挥其共享作用。
# 上海环交所战略与研发中心高级专员张倩云就“基于碳市场数据平台及经验——中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初步探索”作主题发言。她介绍了课题借鉴欧盟与美国碳信息披露经验,表示企业碳信息披露已成为世界各国践行碳减排义务的关键举措,探索基于碳市场的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披露至关重要。她还在发言中总结了研究得出的两方面建议:一是基于碳市场的上市公司气候信息披露准则建议;二是依托碳市场的典型行业碳信息披露标准建议,包括对高碳排放行业以及金融等高附加值行业的具体建议。
# 英国儿童投资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刘强表示,碳市场已经为推动气候信息披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未来建议进一步加强环境信息披露中的气候要素,加强对企业碳排放信息和减排措施及其效果的披露,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统筹协调,打通金融界、企业界和气候界的生态圈,推动形成更广泛层面的碳价格信号,构建气候友好型的金融和市场环境。
#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国际合作研究处副处长戚悦表示,国有企业应起到带动引领行业的作用,打破气候信息披露行业壁垒,可以从国资委牵头的企业社会价值研究角度,统筹企业、行业气候信息披露标准,把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与利用。
瑞士银行亚太地区责任与可持续投资研究主管胡炳熙、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胡冬雯、中证金融研究院公司金融研究部副研究员秦二娃、银华基金副总监孙岩、浦东发展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杨悦蓉、中国石化绿色低碳处副处长王之茵、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佳、宝武集团碳中和办公室碳减排高级专员李爱菊、申能碳科技首席研究员战雯静参与了圆桌环节的讨论,嘉宾们分别从政策、机制角度讨论了气候信息披露的意义、作用,同时就碳市场相关工作能够为开展气候信息披露工作所提供的基础、经验以及碳市场建设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意义和作用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建议。美国环保协会全球气候总监赵小鹭、上海环交所战略与研发中心副主任常征分别主持了两个圆桌论坛环节,英国儿童投资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刘强、清华大学碳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段茂盛教授分别做点评总结。
研讨会最后,上海环交所副总经理李瑾作总结发言。她对嘉宾和线上听众在疫情特殊时刻来参与研讨会表示了感谢。参会嘉宾围绕该领域的政策要求、最新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改进方向开展了非常热烈的讨论。关于碳信息披露,大家也达成很多共识,未来希望建立跨行业,具有可比性、可共享的信息披露标准体系。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开展分阶段、分步骤、有效的信息披露以服务于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体系和不同对象的要求。运用金融科技的手段支撑、加强能力建设基础,同时需要配套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政策。
*我们还将持续发布更多此次会议的深度分析和精彩观点,欢迎关注“美国环保协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