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控排 | “能源甲烷圆桌”2023年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
本次会议聚集了石油、天然气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关注甲烷排放问题的环保人士。来自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北京燃气集团公司、北京燃气国际燃气联盟(IGU)、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燃气)、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ABB中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建筑大学、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华测认证有限公司等单位的50多位专家及企业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会议,就油气甲烷减排相关组织及机制进行研讨。
张葵叶在主持会议时呼吁大家持续关注"能源甲烷圆桌"交流机制,她表示:一是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减排对于人类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温升控制目标意义重大,是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重点减排的一类温室气体。二是能源部门是仅次于农业领域的我国主要甲烷排放来源之一,尤其是煤炭开采活动、油气开采活动,以及化石燃料燃烧等,近年来我国政府已高度重视甲烷减排问题,且甲烷减排已经成为国际气候领域合作的重要内容。三是我们设立"能源甲烷圆桌"旨在建立一个广泛听取或者组织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的长效机制,研讨甲烷减排重要议题,提升各方甲烷减排意识,为能源行业甲烷减排献计献策,为我国能源领域甲烷减排、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我们的贡献;今年的"能源甲烷圆桌"计划围绕油气领域甲烷减排组织开展四次研讨活动,第一次会议已经于6月底成功召开,本次是今年的第二次会议,我们还将在9月份和11月份召开后续的两次研讨交流会,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黄少中在致辞中表示:一是目前我们在推进双碳工作比较重视对二氧化碳的减排控制,对甲烷减排相对来说认识、认知、重视程度都还不够,亟需引起重视和关注。二是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的政策环境看,各方面都在释放甲烷减排的积极信号。国家层面对甲烷减排也很重视,已经在考虑并做出一些部署,当前中国的甲烷减排面临一个比较好的窗口期,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三是社会各方面对甲烷减排的认识正在逐步提高,社会环境也不错。总之,中国的能源甲烷减排虽任重道远,但大有可为。
会议报告环节,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项目主管张晓楠介绍了国际甲烷减排最新动向及中国甲烷减排政策与最新进展。张晓楠表示,迅速减少甲烷排放被视为实现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 °C 以内的气候目标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行动之一。2021年COP26期间,中美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在甲烷控排方面重点展开合作。2023年5月9日,欧盟议会投票通过了关于减少能源部门甲烷排放的法规,明确规定欧盟能源部门2030年的甲烷排放量应比2020年减少58%。全球甲烷减排逐渐走向深入。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董建锴详细介绍了油气甲烷伙伴关系2.0(OGMP2.0) 框架。董教授表示,由于管理机制、运营结构、系统建设的不同,诸多核算体系对于排放类型、排放源划分、核算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部分核算体系排放源不完整,不利于甲烷控排工作的开展。燃气输配环节甲烷控排工作在我国开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指导文件尚不完善,核算体系不够完整。基础数据缺失,测试工作开展不足。董教授建议形成统一的排放源清单,摸排城燃企业资产与设施类型,形成统一的排放源清单并进行部件编码。构建多序列核算层级,根据排放因子代表性,是否开展实测,测试方法有效性等参考OGMP 2.0框架制定多序列的核算层级。设定阶段性减排目标,鼓励城燃企业设定阶段性减排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减排目标的设定应努力与行业目标保持一致,并根据企业排放特点与减排能力灵活调整。开展甲烷排放因子测试及减排试验,分层抽样开展部件级、设备级、厂站级及大范围甲烷排放因子实测,建立我国油气系统甲烷排放因子数据库,建立我国减排技术试点,测试不同减排技术的潜力。
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环保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薛明介绍了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的相关情况,并对甲烷管控技术的发展趋进行了解析。薛明表示,国际上针对甲烷减排工作,提得比较多的是开展泄漏检测和修复,替换和升级大排气量设备,减少气体放空,熄灭常规火炬等,目前国内也在同步开展。国内油气田生产企业针对大气量、有经济回收价值的试采放空天然气回收,井口伴生气回收,储罐油气回收等工作也已经持续了很多年。针对小气量甲烷减排管控工作,是后续需要开展科技攻关的重点。此外,油气行业的甲烷与VOC还有非常显著的同源排放特征,通过协同治理技术的开发能够实现较好的减污降碳效果。
北京燃气国际燃气联盟(IGU)主席办公室副主任唐绚介绍了甲烷控排指导原则协议组织(MGP)和工作进展。唐绚表示,自MGP成立以来,从非运营合资油气资产减排,到火炬控排,油气企业甲烷控排目标制定与进展信息披露、合资企业甲烷排放数据共享、企业控排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大量工作,甲烷控排行动逐步成为全球共识,国际组织作为连接企业、学术界和政府的关系纽带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为行业减排行动提供最佳实践、案例参考;推动甲烷控排市场机制建设;为甲烷控排监管政策、立法提供建议与反馈。企业自主减少甲烷排放,可以自下而上推动减排目标的实现,积极贡献于气候目标,学习行业前沿企业的公司发展战略,规范自身的运营思路和发展模式,参与市场机制建设和政策制定过程,在甲烷控排路径中占得先机。未来,甲烷控排国际合作仍然非常重要,国际组织与协议也将积极反馈不同地区、行业减排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升减排经济有效性,促进有效、适用的政策工具编制,推动基于科学的减排行动。
中国燃气高级工程师高慧娜介绍了OGMP 实施进展与面临的挑战。高慧娜表示,中燃集团以OGMP 2.0 框架报告为基础,制定了中燃的甲烷减排目标,承诺到2025年,中燃集团运营设施的甲烷排放强度控制在0.15%以下。因国内甲烷减排相关工作开展较晚,缺乏科学合理的测试体系, 中国燃气在数据及报告提交过程中,克服了语言不通、现有参考材料严重缺失或存在巨大偏差,提报材料难度跨越式的提升,以及实测过程中LNG杜瓦瓶充注不规律排放工艺过程的影响,OTM 33A方法易受环境的干扰,L4和L5级测试结果差异性较大的处理等诸多困难,建立基础数据收集模型,最终完成2022年甲烷减排报告的编制及数据的提交。同时,会上对OGMP技术委员会关注的具体问题以及中国燃气后续甲烷减排工作实施计划两项内容进行了介绍。
在交流讨论环节,由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主任冉泽主持,与会专家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
Tips: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是一种"短期气候污染物",其在大气中的存续时间相对较短,约为 12 年。尽管甲烷在大气中的存续时间较短,排放量也比二氧化碳少,但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数据,来自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在 100 年的时间框架内分别是二氧化碳的 29.8 倍和 27.2 倍,20 年尺度下增温潜势分别是二氧化碳的82.5 和 80.5 倍。甲烷也是对流层臭氧的前体物,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会泄漏甲烷,农业牲畜养殖及水稻种植活动也会排放甲烷。甲烷减排对于人类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温升控制目标意义重大,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重点减排的一类温室气体。同时,能源行业的甲烷排放又占据相当高的比例。
获取更多资讯
欢迎关注EDF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