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 关于“产改”,这些知识职工需了解(六)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职工知识50问

2022年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5周年。为了让广大产业工人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此项改革的背景和重大意义,特别是了解《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提出的主要举措以及改革与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职业发展等的密切关系,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编写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知识50问》一书。



一起进入今日学习



第六部分

国家将为产业工人打造互联网“知识海洋”和“服务神器”


42.问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什么需要互联网“加持”?

答:《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并从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网络载体、打造网络学习平台、推行“互联网+”普惠性服务3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当前,互联网尤其是新媒体迅速发展,广大产业工人,特别是“90后”“00 后”新生代产业工人获取信息、生产生活的平台主要都在互联网上,互联网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每天,我们都要刷微信、抖音,运用“学习强国”等平台进行学习;在单位或者工厂,我们需要通过互联网发送文件、查询资料或是开动和操作工业机器人、自动控制设备进行生产。以“无人驾驶”“工业机器人”和“机器仓管员”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劳动模式。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如果放弃互联网阵地,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将成为无源之水。

因此,全国总工会近年来致力于打造网上工会、智慧工会,就是希望通过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实现吸引广大产业工人人会、加强对产业工人的宣传宣讲、开展互动性的沟通交流、为产业工人提供普惠性服务等目标。因此,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仅离不开互联网,还需要利用好互联网。

43.问

在互联网上有哪些可供产业工人交流学习的新载体?

答: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网络载体。提出要建立健全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网上思想引领、技术交流、创新成果展示、文化建设等工作。

5年来,党和国家逐步加大在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网络载体方面的投入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中央宣传部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宣传阐释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措施,广泛宣传产业工人的精神风貌和先进典型。

全国总工会积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网络载体的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开发了工会组织会员实名制数据库、新媒体矩阵项目,坚持工会会员实名制管理与普惠服务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2)开发了工会 App,实现劳动者入会、会籍管理、困难帮扶、法律援助、劳模管理、普惠服务、职业培训、就业服务、交互式即时通信等功能。

(3)开发了全国工会电子职工书屋服务系统,实现用户管理、电子书查询、权限管理、版权管理等基本功能和在线学习互动等。

(4)开发了工会理论与实践工作应用资料数据库,存储可供工会干部学习的理论知识、案例讲解,也可用于保存图文资料。

目前,全国总工会正在探索建设结构清晰、信息完整、数据准确、动态管理的制造业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库,实施动态监测,逐步构建覆盖全国制造业产业工人的数据库系统。加强产业工人线上学习平台“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建设,在“十四五”期间开展10个行业的网上练兵活动,为更多的产业工人提供线上学习的平台。

44.问

产业工人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学习?

答:《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打造网络学习平台。这是适应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产业工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网络学习,提升技术技能水平。

(1)进入全国总工会开发的“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可通过微信扫描本书封底二维码进人)“全国职工技能培训与岗位练兵在线平台”、“中国职业培训在线”平台、“新时代工匠学院”网上平台、全国工会电子职工书屋、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等平台开展学习。其中,“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目前已累计培训职工1.86亿人次,共有300多名劳模、工匠登录平台开展了近350 场次直播授课。

(2)进入教育部开发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系统开展学习。该系统汇集了虚拟仿真实验实训软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典型案例等资源3500余个以及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精品课资源 500余个。

(3)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发的“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网上学习平台”开展学习。该平台涵盖信息技术、汽车、新能源等14个大类的微视频课程资源近3200个,有超4000 个的在线课程资源。

(4)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实施的“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通过“技工教育网”或“学习强国”平台上的“技能频道”开展学习。其中,“技工教育网”平台已为全国1300余所技工院校的20余万名师生提供了在线教学服务。

45.问

产业工人如何享受“互联网+”普惠性服务?

答:《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推行“互联网+”普惠性服务。从各地工会的探索实践来看,“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符合职工群众期待,有效破解了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通过互联网,产业工人能够享受到越来越便捷和周到的服务。

(1)全国总工会立项了权益保障智能化平台项目,升级困难帮扶系统,完善建设就业服务子平台方案;打造“工惠驿家”普惠性示范项目,在20多个省份全面部署推进,在部分中央企业开展加快“互联网+”技术开发应用试点工作,推动企业利用手机App成立创新联盟。

(2)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建成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构建统一规范、多级联动的政务服务“全国一张网”,实现 360 万项服务、1000 多项高频服务“一网通办”。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结合国家“金保工程”二期,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网络服务产品的供给与服务能力;开发“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查询系统”,覆盖目前正式出版的全部1200多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并已在“中国职业培训在线”平台和“职培云”微信公众号上正式上线,实现线上免费查询。

同时,广大产业工人还可以通过当地工会组织建设的网上平台享受相关服务。比如,上海市总工会通过“申工社”微信公众号和 App推送普惠性服务和优惠信息。河北省总工会对“一卡一网”(工会会员卡和职工服务网)进行融合。沈阳市总工会为70余万名农民工设计、打造专属的“爱异客”App,集维权入会、帮扶、培训和服务5大功能于一体。

46.问

网上“职工之家”是什么样子?

答:《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建设网上“职工之家”,加强与产业工人的网上互动交流。

目前,各级工会组织正在积极探索建设网上“职工之家”,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发挥网络优势,健全工作载体。整合工会系统网站、微博、微信、App等网络平台,打造工会服务职工的新媒体矩阵,建立“扁平化”服务模式,促进服务“在指尖上移动、在移动中完成”,让“信息多跑路、职工少跑腿”,打造方便快捷、务实高效的服务职工新通道。

(2)拓展服务内容,增强工作实效。按照“会、站、家”一体化思路,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服务中心)和站点建设,形成线上线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工会服务工作新体系。着力扩大工作覆盖面和服务受众范围,将服务的重点从困难职工、劳模等特殊群体向广大普通职工延伸,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提供的贴心服务。

(3)整合资源手段,拓宽工作格局。注重引导更多资源向基层倾斜,有效利用国家基础网络设施和信息资源,整合全国工会系统信息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4)围绕重点难点,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网上申请入会的工作方式,打造面向职工的便捷入会窗口,形成服务促进入会、入会即享服务的良好局面,带动更多职工加入工会组织。






请大家支持

8号 全国首创职工法律服务“园区枫桥”机制


▲ 点击图片了解活动详情




全国职工线上健身运动专题活动来了

泉州赛区等你来打卡!


 点击图片了解活动详情


编辑:朱梦莹  李亮

资料来源:市总工会劳动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知识50问》等




  泉州市总工会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泉州市总工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