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历史老师震撼人心的“最后一课”|年度星教师
【一位在职场中打拼多年的书生最终在三尺讲台上找到了人生价值,有了丰富的社会经历,当他拾起教鞭,基于跨界的魅力,课堂内外的精彩层出不穷,比如发起文化讲座,并为此拍摄“宣传大片”;比如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开设“刘老师‘看’高考”专栏;比如执教一堂特别的“最后一课”,他说:“一个历史教师,靠什么去建立学生人生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或者不如说,你凭什么去重塑他们的价值观?是我的‘最后一课’。”】
原创声明:本文版权归“星教师”所有,欢迎朋友圈分享,微信公众号或其它形式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授权!
教学故事
“最后一课”:学会历史,谱写人生
2013年6月9日,我的第一届学生即将迎来中考,我给他们上了初中历史的“最后一课”。法国文豪都德曾有《最后一课》,它以慷慨的爱国主义为人所知,我的“最后一课”不存在高扬的什么主义,却也有“借题发挥”的面向:
因为各种原因,初中学生大约从来没有“正视”过他们心中的副科历史,虽然不间断地学了三年历史,但他们未必就懂“历史”,甚至不知道学“历史”的意义何在。
我的“最后一课”要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正如那一天我站在讲台上就给学生们开宗明义地讲:“这是我们初中历史的最后一课,讲不完的知识点和考点,我看也来不及讲了,但我今天必须讲这一课,我认为对于现在和将来的你们来说,它比中考更重要。”
为了准备这堂课,我认真查阅了相关材料,制作了不算精美但足以说明问题的课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脑洞大开”,希望他们一辈子记得这“最后一课”给他们的感官冲击与精神洗礼。
我的课件分为四个部分,以故事贯穿,讲故事的最终目的是要讲道理,而这些道理必须要有说服力。
“什么是历史?”
这是一个很终极的问题,却未必是初中生眼中的现实问题。“什么是历史?”我很怀疑初中学生能否很好地去理解它,但我觉得,仍有必要给我即将毕业的学生讲这个问题,因为对一个学科而言,如果它教育的对象连这个学科的基本概念都搞不清楚,可以想象其教学效果。
于是,在“最后一课”上,我首先抛出这个问题。不止一个学生回答,有学生说:“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又是现代人对过去的记录。”也有学生说:“历史是曾经的人类活动,某些人在某些时候在某些地方做了某些事情。”从“技术”上讲,学生的回答没有破绽,但他们没有理解我的意思——自然,是我有意留下伏笔——我其实是希望他们告诉我,“历史的性质到底是什么?”
于是,我给他们讲故事。故事来自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确切的说,是“荆轲刺秦”。原文如下:
荆轲刺秦王,把王袖;秦王惊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走。卒起不意,群臣皆愕,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而卒惶急,无以击轲……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一般都知道荆轲刺秦的故事,我只需给他们解释某些文言表达手法。接下来,我给他们说:“历史看上去复杂,其实它就是两个东西,细节和怀疑。”
先给他们讲“细节”。
当时秦始皇为什么抽不出剑,一是因为紧张,但更多是隐藏的历史细节在起作用。因为先秦时期的剑都是长剑,不用于近身刺杀,而用于远距离劈砍。这个长度,如果剑身加剑鞘,比人的双臂展开还长。所以,秦始皇一时着急,忘记了拔剑的第一要则,必须要将剑背在背上——“王负剑”,利用身体的长度,才能把剑从剑鞘里拔出来。
我讲完这些之后,为使学生加强印象:“不信你们自己站起来试试,都站起来,试一试。”因为只有亲身去体验,才可以接近历史的细节。
学生基本上都试了,教室里一阵躁动,但我能看出来,学生因为第一次上这样的历史课,他们很投入。
于是,我适时地加了一剂猛药,“轰炸”学生的头脑:“同学们,不要着急,细节只是历史的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怀疑,司马迁给我们呈现的历史就是真的吗?凭什么?”
面对学生的不解,我一步一步追问:“我们仔细看,司马迁写的那些细节,什么‘时惶急’,什么‘不可立拔’,什么‘环柱走’,既然当事人只有荆轲和秦王两位,按秦国法律,其余人等距离至少百步开外,荆轲最后被干掉了,秦王绝不会把这丢人的事情说出来,那么司马迁怎么知道这些细节?他的描述是真的还是假的?他的记载值不值得怀疑?”
为了加强气势,我一个一个叫学生站起来回答我的问题:“司马迁值不值得怀疑?”开始一两个学生不愿回答,或者声音太小,我不甘心,以近乎咆哮的方式:“大声一点告诉我,值不值得怀疑?”直到我得到了震得我耳膜发疼的回答——“值得怀疑”!
等基本全部学生都信服了我,我用课件展示了“什么是历史”的最终答案:
“历史未必是真实的!历史绝对是有趣的!”
当这一堂课讲到这里,达到了这个效果,后面的环节,可以说已经水到渠成!
“什么是人生?”
为什么设置这个环节,我的想法是:当代的初中学生,家庭条件不比我念书那会儿,虽不至于锦衣玉食,大多数东西家长却是可以为其创造的。尽管不是绝对,也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所谓的“人生”,其实是别人已经给他塑造完成了的。这被塑造完成的人生可能本身不是问题,但学生因此失去了自我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我觉得会是大问题。
一个历史教师,靠什么去建立他们人生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或者不如说,你凭什么去重塑他们的价值观?是我的“最后一课”。
很多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喜欢踢足球,我“对症下药”,给他们讲了一个世界足坛的佳话,故事原文来自2012年欧洲杯足球赛期间,中央电视台直播意大利队的比赛时现场评论员的解说:
皮尔洛的父亲是意大利的钢铁大王,但人们知道这位意大利球星,完全是因为他在球场上取得的成绩,而不是靠“拼爹”。按照中国人的说法,皮尔洛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但这个富二代,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个人价值的认同。要说皮尔洛的父亲是意大利的钢铁大亨,他完全没有努力的必要,然而皮尔洛靠着自己的努力,在足球这个他热爱的领域做到了最好。
接着,我给学生们说:“皮尔洛是意大利队的核心,也是2006年世界杯冠军的成员,不为人知的是,皮尔洛在优渥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但他让世人铭记的绝不是生下来就含着的‘金汤匙’,而是他在足球场上的努力,以及凭此努力获得的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学生们认真听着,看得出来他们听进了心去。我内心中也这么想:当代的初中学生,固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很深,也许这种影响还未必是正能量的,比方说攀比的习惯、纨绔的作风……但同时他们的心智也是极其单纯的,我们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发现他们心灵最脆弱、最敏感的“点”,并加以正能量的引导。
我其实还发现,之前有过在我面前夸耀自己家里做着多么多么大的生意、他们父母有多么多么厉害,或者中学毕业就要接管家族产业的学生,那时候稍稍羞愧地红着脸,但是他们的眼睛仍放着光……
“趁热打铁”,于是我给学生“总结”,为他们解答“什么是人生”,同样以课件的猩红大字来呈现:
“人生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懈追求和不竭奋斗!人生就是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也不能让世界改变我们!”
是的,任何一个学生不能改变他的出身,却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
“历史带给我们什么?”
设置“历史带给我们什么”这一环节,也有实现的需要,其实这个问题还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涵义是一样的,“我们学历史有什么意义?”毋庸讳言,我们现行的教育是有着功利性的,纵使不只为了应试;可作为教师,你总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明白学习你这个学科的意义所在!况且,当下的普遍情况是,学生的确搞不清楚学历史的意义何在。
同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学生说可以“读史明智”,但是,为什么就可以读史明智?又明什么样的智?必须要靠“最后一课”来解答。仍然是讲故事,故事来自学生学过的一段历史,抗日战争;而确切说,又算是课外知识,蒋介石的“庐山讲话”: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1937年7月8日蒋介石“庐山抗战讲话”节录
为了加强画面感,我补充说明彼时彼地蒋氏讲话的环境,“在抗战全面爆发,也就是‘七七事变’的第二天,蒋介石就召集了国民党军政要员,在庐山上发表抗战宣言。毫无疑问,作为国民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只有他有资格来讲这样的话。而且,你们注意到没有,他讲的这番话,慷慨激昂,恰能振作当时整个民族的士气。还有一个细节可以告诉你们,他全程站着讲完,当时他身边的石柱上写着‘养天地正气,成古今完人’十个大字。至少我相信,在那一刻,蒋介石是最真诚地在履行自己的人生职责。”
底下学生有一阵小小的骚动,因为这和他们了解的,或者从父母辈了解的,或者从影视剧了解的,甚至从教师和教材处了解的蒋介石有一点不一样。我及时给他们解惑:“这里我们不讨论蒋介石和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功绩,这个自有公论。我们现在要思考的,请回到主题,是历史带给我们什么?”
学生还是不能完全领会我的意思,我只得不断地“诱导”他们:“那请你们再仔细阅读蒋介石说的那几句话,最好能默记下来,在脑海里细细回味,用最本能、最原始的体会告诉我,它们带给你们的第一感觉是什么?”终于有学生大声说了出来:“感动!”
“对!是感动!那这个感动是什么带给你的?是历史。可以试想,如果你没有对中国近代苦难历程一些基本的了解,没有对中国人民卓越的抗日战争一些基本的了解,蒋介石的话能打动你的内心吗?不能!”
于是,课件的醒目答案再次刺激着学生的情感:
“学历史的人未必聪明、未必智慧!但学历史的人绝对懂得感动、懂得感恩!”
学会了感动和感恩,未必还害怕其他任何的艰难险阻!
“人生带给我们什么?”
之所以最后是这个问题,除了课程结构的完整与首尾呼应外,还存在另一个目的:初三学生正好处于青春的叛逆期,一部分心智早熟,甚至过熟的学生已经有了他们这个年龄不应该有的人生负面情绪:失去目标,没有动力,对人生有着极其负面的消极情绪……特别是一些成绩后进生,他们会想,反正我再怎么努力,也不能考出好的成绩,也不能品学兼优,也不能成为父母亲的骄傲……
但真是这样吗?至少作为“过来人”的老师,这个时候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重新获得动力和燃起人生的激情,要让他们认识到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是有无限可能的。那个时候,恰好一部热映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给了我启发,巧的是,电影的主题也是“青春”,分明是这个时期学生的心态写照。
我选了《致青春》里女主角的一句话:
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
电影的情节是女主角当年死心塌地地喜欢各方面条件都不怎么样的男主角,但后者从自身前途着想,两人最终没有在一起。多年后,男主角事业有成,想回过头来接纳女主角,但时光可以倒流吗?显然女主角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开玩笑:“男情女爱的细节,我们不去拘泥了。”教室里哄笑。
等他们笑过,我接着较严肃地讲,“这个故事或这个情节,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其实这时候“蠢蠢欲动”,但我故意不给他们表达的机会,继续板着脸说,“是不是告诉了我们,不管你们认为现在的学习,或将要到来的考试,它们多么扯淡,但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就是你活在当下的意义,就是你多年后,可以自豪和自信地对自己,或对别人说:‘这就是我的青春!我曾经这么无怨无悔地扯淡过!’”
学生们傻眼了,我想学生们也懂了!甚至可以说,这时候再用课件给“人生带给我们什么”下结论,已经失去了意义:
“人生重要的不是曾经的彷徨无助、茫然失措;人生重要的是现在你可能收获的每一份真实的、或许也是苦涩的情感和情愫。”
我的“最后一课”,在学生集体的鼓掌和起立致敬中结束,而事后,甚至事后很久,还有学生这么跟我说:“刘老师,您的‘最后一课’太让人震撼了,我从来没有上过这么精彩的课,我想我也懂得了很多您告诉我的道理,它们在我以后的人生中都会给我许许多多帮助!”
这就是我“最后一课”的目的。
教育理解
以下主要针对初中历史教学而发:
(上接“最后一课”荆轲刺秦故事)我坚持不论是历史学本身,抑或是历史教学的具体环节,都不可以缺少怀疑精神。我给学生讲过《史记·刺客列传》故事后,引发出他们对史籍记载真实性的思考,至于司马迁为什么值得怀疑,哪些地方值得怀疑,已经不重要了。
当然在我潜意识中,也更想告诉学生这个道理:你们的人生,就像你们的学业一样,也像我教给你们的历史课一样,不要去迷信“权威”,面对外部世界,不加分辨地全盘接受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对任何东西,你都要学会质疑和批判,坚持自己的立场;承认既定模式,或视自己为环境的牺牲品都是可耻的!
历史教学中需要辩证思想,甚至它对于学科和教学起到的重要性,这都是毋庸置疑的。我经常就跟学生讲,当你们要去评价历史中的某个人物,千千万万要谨慎,切莫随便说这个是好人,那个是坏人。李鸿章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是卖国贼吗?还是一直忍辱负重?同样的,我们还可以用辩证的思维去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慈禧太后、蔡元培、袁世凯……
再比如,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我让学生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是‘科学’?”第二,“难道‘科学’不能证明的,它就是‘迷信’吗?”第三,“难道‘迷信’的东西,就真的一无是处吗?”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连续抛出这三个问题,答案我让他们自己去想,我的意思是,新文化运动在思想传播上,确曾有太绝对和走极端之嫌,只要是西方的就是优越的、正确的,就该坚定不移去学习和提倡;相比之下,只要是中国的就是落后的、错误的,就该毫不犹豫去反对和抵制,但真是这样吗?这就是所谓的“辩证思想”。
普通的历史课怎么制造浪漫呢?当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八卦绯闻,也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儿女情事,我认为此处的“浪漫”,其实是一种对历史的敬意和情怀,或者至少是一种缅怀。
对于研习历史的人而言,这一敬意和情怀是必须的。读历史读多了的人,多少都有一种类似于“古人活得是如此精致”的感觉。是的,在物质文明远远欠发达的古代,古代人何以能够把精神和思想构筑得如此丰厚?以至于达到了那种接近“自由王国”的地步?
在这样的情景预设下,当我面对初中历史教科书,比如讲“宋代的社会生活”,里面谈到宋代人的出行“南方水路纵横,轻舟小船便是最好的代步工具”,我会给他们讲王徽之“雪夜访戴”,最后“乘兴而来,兴尽而归”的浪漫故事;同样的,里面谈到宋代人的居住,南方著名园林很多,我就开始给学生讲陆游和唐婉在浙江绍兴沈园的《钗头凤》,那浪漫的爱情,那至死不渝的守望,我不相信“一怀愁绪,锦书难托”、“咽泪装欢,独语斜阑”,诸如此类的话,不会让学生一辈子不记住“沈园”,不记住江南的园林!
特别推荐
《论语》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无可争议最权威的读本
余华眼中的“所有作家的入门书,也是闭门书”,人类想象力最巅峰的实践
历史上最好的人物传记,握有最精彩“史笔”的不一定是历史学家
全新角度的中国史解读,建立起了不同于传统王朝史观的“大历史观”
·END·
每位教师,都很精彩!新理念·新方法·新实践
2015年4月起,“星教师”微信公众平台将以每天推出一位星教师的方式,在国内外筛选“年度星教师300人”,呈现一群有教育情怀、敢于实践、具有创新精神并善于学习的教师队伍,以及他们的经历,他们的课堂,他们的反思,他们的阅读与生活。 在此,我们特别邀请您自荐或推荐您心目中的“星教师”,分享给中外教育同仁以及广大的学生、家长,让我们共同为当下的、未来的教育做点什么。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官方网站见证更多精彩。
关注“星教师”:
长按二维码——点击“识别”——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