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堂让学生折服的班会课,你要善用这些方法
杨兵
杨兵,网名“杏坛小兵”,著名班主任。从事中学班会的创新与实践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并总结出“八大班会主题”“五种班会形式”和“十二种班会技巧”。
假使学生每年的在校时间是40周,每周1节班会课,初高中6年就是240节班会课。这240节课,如果不上,是巨大的生命浪费;如果学校和班主任不知道怎么上,是巨大的课程缺失。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班级即使课表上安排有班会课,也大多变成“训话课”“通知课”“自习课”“放羊课”。班主任即使愿意上班会课,也普遍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主题随意、效率低下”四大弊病,以致班主任没有热情,学生缺乏兴趣。
针对这“四大弊病”,我开始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感、多样性、系统化、针对性”的班会主题和模式,希望能有效改善自己班会课堂的现状,能够为学生健康成长负责,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
从我的实践经验出发,我认为,要提升班会课的魅力,有四个方面特别重要。
第一项修炼:魅力根植于素材积累
积累大量素材是开好主题班会不可逾越的准备阶段。好的班会除了要具有吸引力,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深刻体验,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素材和体验的情境。
我的电脑里有一个专门的“德育素材库”,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课件5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个子类,比如教育电影、优秀歌曲、每日寄语、智慧故事、励志美文、晨会演讲、管理妙招、专家讲座、经典著作、教育案例等。
我对自己积累素材的要求有一个关键词:丰富。这一方面是指主题的丰富性,另一方面是指形式的多样化。
在主题的丰富性上,可以按着常规班会的主题来分类积累素材,如爱国主义、感恩父母、人际关系、励志成功、生涯规划、学习方法、纪律意识、心理健康、爱情观念等。
当然还可以在这些宏大的主题下面再细致分类,比如“学习方法”这一大类就可以继续切分为语、数、外等各科学习方法及如何进行课前预习、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如何提高记忆的速度和精度、如何改善课堂注意力、如何安排自主学习时间等。
另一方面就是形式的多样化。我们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按着积累素材的形式进行以下分类:名言、诗歌、美文、故事、图片、音乐、视频等。
这样就保证了在准备一次班会的时候,能够获得较充裕的材料,不至于资源枯竭、手忙脚乱,且节省不少时间。
更重要的是,这样多样化的素材,再经过精心的搭配组合,能让班会课对学生保持足够的吸引力,否则每周一节的班会课将让学生丧失期待。
以一个心理游戏的素材为例
第一题:他很爱她。她有着小小的瓜子脸、弯弯的眉毛,面容白皙,美丽动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到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几道丑陋的疤痕。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
A一定会 B一定不会 C可能会
第二题:她很爱他。他是商业精英,儒雅沉稳,敢打敢拼。可是,忽然有一天,他破产了,负债累累。你觉得,她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
A一定会 B一定不会 C可能会
对于上述两题,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C。我却话锋一转,提示大家:“我的测试题没解释清楚,第一题里的男人不是女人的情人或丈夫,而是她的爸爸;第二题里的女人不是男人的情人或妻子,而是他的妈妈。请大家重新选择!”
学生们毫不例外地选择了A。
学生开始以为班会是讲“早恋”,要离间“小情人”之间的关系。后来以为是谈“感恩”,讲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也是永恒的。
其实我是用这个来谈“责任”——“我们能否成为父母晚年不变的依靠,我们能否成为家庭永恒的保障”。学生略感意外的同时,也陷入沉思和自省。
第二项修炼:魅力灵动于形式创新
为什么有些学校和班级的常规班会让班主任头疼、学生厌烦?总结起来无外乎这几点:调门是高的但主题是空的(不实际),内容是好的但情感是虚的(无体验),活动是有的但形式是俗的(没创意)。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班主任自缚手脚,不敢创新。
我觉得正如戏会有不同的声腔流派,常规班会也可以有不同的上法。比如,常规班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学法指导”,这也是很传统的班会内容。
这个主题的班会,班主任干巴巴地告诉学生要怎样怎样、不要怎样,是很没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最后只会“雨打地皮湿”,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我通常会采用“节目仿制”的形式来进行学法指导,给传统的班会内容进行现代包装。所谓“节目仿制”,是指模仿一些电视节目的形式来开班会,限于条件,通常模仿的是制作周期短、容易操作的人物访谈节目。
在新班级组建之后,我一般会模仿《面对面》策划“科任教师系列访谈录”,但我给它取了一个新的名字——“问学”。
比如,学生进入高二分了文理科,我做了理科班的班主任,教语文的我对数理化生的学习方法实在不敢置喙,于是我和各科科代表策划了一个主题为“问学”的学法指导班会,邀请数理化生科任教师走进班会,讲授本学科的内容特点、学习方法、高考要求等,并回答学生的疑问。
本学科科代表会担任访谈人的角色,事先收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关心的与科任教师相关的其他问题,并在节目开始前与科任教师充分沟通,设计采访环节。
这样做,一下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们得以释疑解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信心大增;教师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也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工作起来更是干劲十足。
我在多次实践之后,认识到这种班会具有几大优势:一是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二是趣味性强,学生的参与热情高;三是包容广泛,可以邀请众多采访对象,扩展班会内涵;四是附加值高,可以使参与的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如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
第三项修炼:魅力激发于深入交流
在通过班会进行德育的时候,我很重视给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因此我会适时举行一些“自主讨论”的班会,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
“自主讨论”是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展现学生个性风采的班会形式,班主任应予以充分重视。
我在班会的实践中又把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半自主式”,一类是“完全自主式”。这两类班会形式各有特色、各具优势,班主任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以半自主式为例,之所以称之为“半自主式”,是因为讨论的材料和论题由班主任选择确定,学生进行讨论,班主任可以全程参与讨论,也可以只是在讨论陷入僵局或出现偏差时,及时加以引导,并在讨论的最后做总结。
在这种形式的班会中,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选择确实有讨论价值的论题。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论题不能太随意,杜绝为讨论而讨论,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第二,论题不可太宽泛,要考虑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最好能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否则难以深入,不太可能获得被广泛认同的结果;第三,论题不要太陈旧,要与时俱进,能够体现时代特征,不回避社会热点,这一点也是保证学生参与热情的重要因素。
一次班会课上,我让学生观看了《实话实说》的一期节目——《假如生命还有238天》。主人公是《感动中国》的获奖者黄舸和他的父亲黄小勇。因为黄舸的治疗医生认为他最多活到18岁,而此时他距离18岁生日仅有238天。
学生看得很认真,开场时的掌声、中间的感叹与抽泣,都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投入。结束时,我给大家留了一个讨论话题——“假如我的生命还有238天”,想借此了解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已经被节目中黄舸的坚强、乐观深深打动的学生,在交流、讨论时很坦诚:
再为妈妈唱一支歌吧,希望我的歌声能抚平她久已不展的愁眉;再陪爸爸看一次《武林风》吧,希望他能永远保持挺拔的身姿。我知道,我的快乐是父母最大的安慰,那么我就尽量保持快乐,让他们安心幸福!
——陈凌云
屏幕前的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亲。当朋友们都在抱怨他们和自己的父亲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时,我庆幸自己有一位“唠叨”的父亲,无论是生活中的细节,还是情感上的波动,他都能给予我最大的帮助。
他说:“胜不狂喜,败不惶馁,心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为上将军。”他希望我能有“上将军”一样的气度涵养。可是在现实中,当成绩不理想时,我会气馁;当与朋友产生隔阂时,我会伤心。他的要求,真的好难!
假如生命还有238天,我要让我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充实,我会努力做到父亲要求的那样,成为他的骄傲!
——张梦琳
学生在发言中所流露出来的对亲朋好友的眷恋、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以及由这一期节目获得的面对残酷现实的平静和理性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感动之余,我创作一首小诗送给学生。
生命的关键
可以漫长,也可能短暂
可以辉煌,也可能暗淡
可以荆棘丛生
也可能玫瑰相伴
可以长驻心田
也可能随风飘散
该努力的事,不推明天
该关爱的人,不讲条件
无需后悔,不留遗憾
把握现实的每一天
才是生命的关键
通过这首小诗,我将学生的体验和我自己的感悟浓缩成一句话——“把握现实的每一天”,引导学生正面认识生命的短暂与宝贵。
就像这个例子,如果学生没有讨论、交流的话,很难激发他们对生命更深刻的理解、对生活更强烈的热爱!
第四项修炼:魅力执着于精神关怀
在第四项修炼中,我想说的是,德育要执着于两个层面的精神关怀。一个是学生的显性成长需要,一个是学生的潜在心理需求。
作为班主任,既要能准确感知显性的一面,又要能敏锐预知隐性的一面。这第二个方面,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为它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一些优秀的班主任就具备这样敏锐的眼光和细腻的情感,从消极的角度来说,能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能因势利导、润物无声。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3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
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里的人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小病,所以他只在我们的村子里才小有名气。而我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见的都是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他们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因此我的名气响遍全国。”
文王连连点头称道:“你说得好极了。”
名医如此,做班主任也是一样,最高明的班主任莫过于像扁鹊的大哥那样能够“治病于未发之时”——防患于未然。班主任有时还真得见微知著、明察秋毫,能够于无声处听惊雷。这确实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我是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动心源于用心,魅力源于努力。只要班主任勤于积累、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每间教室都可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心灵丰富、人格完善的乐园,每位班主任都可以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在成就学生的同时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本文综合整理而成,主要来源于福建教育《四项修炼提升班会魅力》一文。如有侵权,请作者联系处理。转载请联系授权。】
综合编辑|邹雪平
责任编辑|杨元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