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老师要带孩子做这7件浪漫而正确的小事丨微周刊
春天,看见这个词,就看见了美好。在这个季节初生的日子,所有荒废的、错过的、辜负的,都可以重新开始,发芽、生长、开花、长成我们梦想的样子。
老师,关于这个春天,让我们拾起生活和诗意,让我们带着孩子,做这些浪漫而正确的事。
让春天成为读书天
有一首打油诗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包好过年。”春天为什么不是读书天呢?诗中没说,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第一,春天草长莺飞,百花盛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美丽的景色吸引着学生,踏青赏春、结伴郊游,这些活动本身就是一堂爱国、爱家、爱美的教育课,很有意义;但有时候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所以,教师和家长要科学引领,适度限制。让他们在感受大自然美丽的同时,牢记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古训。
第二,春天万物萌生,人也精力充沛,春心萌动,青春期的学生更是如此。随着户外活动增多,学校大型活动的频繁,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出现早恋风潮,进而影响学习。所以,在组织活动时,班主任要全面思考,精心设计,少组织一些小团体一对一的活动,多组织一些参与度高的集体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释放能量,增进友谊,形成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第三,春天美丽而又短暂,这急剧的变化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使人感时伤事,顾影自怜。所以,有人说春天是心理疾病多发的季节。对于学生的苦闷焦虑,我们不要简单地归结为“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察学生的内心,帮他们抚平心灵的褶皱,打开心灵的千千结,让他们的心灵丰盈灵动而又宁静祥和。
果能如此,春天就是读书天!
——田丽霞 全国著名班主任
春天里开启审美“竹”之旅
没有什么比真实的触摸更适合开启万物认知的了,钱锋老师的竹子课程的时节正值春天。在带领孩子们穿越了一根竹子的前世今生,经历了有趣、好玩的竹课程后,一根竹子,怎么从自然的寻常之物走向人的审美之物呢?
语文版块的竹子课程从最古老的《诗经》和《楚辞》谈起。
《国风·卫风·淇奥》赞颂的人物是卫国的卫武公,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男子。“绿竹”的先置,仿佛让我们看到这位君子站在竹林之中,衣决飘飘。
《诗经·小雅》后文也出现了“君子”,说的是屋舍明亮,庭院整洁,适合君子居住。
我问,这两篇为什么同时写到竹子和君子?这两者有何相似、有何相关?他们大致了解其义之后,便有了自己的解读。
《楚辞·七谏·初放》是东方朔描绘屈原的佳作,竹子出现了两次,均在《初放》篇中。整篇描绘的是屈原被流放初期的所见所闻所想,竹子很显然地成了屈原的人格化身。当孩子大致了解了屈原的生平,再来读这首名篇时,竹子第一次记和真实的人物发生了关联。这是和《诗经》最大的差异。
当这最古老的歌咏竹子的三篇学完,孩子们足以看到,在中国文学的源头,竹子便清晰地指向了美好的君子品格。后世的竹子意象便随着诗骚开辟的道路统一发展。
在文学版块,我们做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学习“寻找中国竹文化形象代言人”。我们选择了竹林七贤、王子猷、白居易、苏轼、郑板桥五位名家。从他们的生平、典故。文学作品等方面综合遴选,推选出孩子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国竹文化的代言人。这一活动有效地驱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文学版块进行的过程中,艺术竹子版块是同时进行的。美术老师是国画高手,她和文学板块中的竹林七贤、苏轼、郑板桥三个人物相呼应,孩子一面在记诵他们的诗文典故,一面在欣赏他们画的竹子作品……
诗人和艺术家成就了一根小小的竹子,而竹子也造就了中国传统士人清空隐逸,虚怀若谷,刚柔并济的文化品格。而这些,无需告诉孩子,也无需让他们现在就懂得。他们只需要经历着,在小学时代,曾经有一群人带着他们在竹子的世界里穿越整整两个月。这一根竹子,也迟早会栽到他们的心田。
——钱锋 万物启蒙课程专家
(节选自《星教师》《竹君子——钱锋的“万物启蒙”之旅》)
识春识节气
节气是什么?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轨迹来确定的。在农业时代,我们终年在大地上耕种的祖先就把太阳在我们的大地上留下来的痕迹,用二十四节气记录了下来,二十四节气既是大自然的节奏,也是我们的祖先生活的节奏。
教到“雨水”,我会为孩子们写下所有古老的雨字,要让他们看到汉字中活泼泼的生命,而不仅仅是冰冷僵硬的抽象笔画。我们一起吟诵《初春小雨》,感受雨水滴落泥土的美。我还把人类文明的四个摇篮画在了黑板上,教孩子们水对人类起源的作用……
惊蛰,春的序曲拉开了。我给孩子们讲雷公公的大闹钟是怎么吵醒在地里睡觉的小虫子的。在相应的季节,带孩子们吟诵相应的诗歌,让孩子们感受到每一个节气,各种的天气状况下,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生命抚慰,感受人在天地的哺育下和草木鸟兽的和谐共生,感受我们的祖先诗意而浪漫的生活。
每一年清明节,我都给孩子们讲清明节的故事,也形成他生命的韵律,也帮助他更好地吸收故事和故事当中的精神。我和孩子们一起吟诵《清明》,感受轻轻的雨如何黯淡了人们的心灵。清明既满怀着对逝者的怀念,又充满着生命的大欢喜。
在清明,孩子们把风筝放上了天空。不管是老鹰捉小鸡,还是在操场上放风筝,跟随季节的生活是刻进身体的记忆,跟随季节的生活也让孩子们感受着每一个节气给他带来的欢喜!
——朱爱朝 长沙首席名师
(节选自《朱爱朝:用艺术的方式与世界连接》)
把春天变成最动人的四首诗
一年级下学期的春天课程中,教材里选了四首表现春天和花儿的诗,四首诗之间,有它内在的逻辑,从而构成一个诗歌的小课程。
学习诗歌的目的,除了感受诗歌本身的美好,还要借助它感受春天、理解春天,以及让每个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场。所以,诗歌、春天和每一个孩子的生命,要编织在一起。
第一首诗,选了顾城的《梦想》:
种子在冻土里
梦想着春天
它梦见——
自己舒展着颤动的腰身
长睫旁闪耀着露滴的金钻
它梦见——
蝴蝶轻轻地吻它春蚕张开了新房的金幔
它梦见——
无数花朵睁开了稚气的眼睛
就像月亮身边的万千星点......
种子呵
在冻土里梦想春天......
很多人都说,这首诗太难了!一年级的小孩子怎么能理解?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带给孩子。这是一粒种子的梦想,课堂上,你只需要把孩子卷到这首诗中,以故事的方式往前推进,自然有无穷的趣味。
第二首选了《嫩芽》:
一枚嫩芽
在泥土中快活地叫着
脱去冬天的衣衫
一枚嫩芽
带动成群的嫩芽
快活地摇晃着脑袋
风,在一片摇晃中
在一片叫喊声中
把春天扶出了地面
这首诗,就可以和《梦想》互文编织了。第三首诗,是金波的《春天》;最后一首是歌谣《十二月花》,我们用了《刘三姐》中的唱调,男女生之间、老师和孩子之间开始了对歌:
嗨——
正月什么花香又香诶,嗨,香又香?
二月什么花盆里装诶,嗨,盆里装?
三月什么花红十里?
四月什么花靠短墙诶——
嗨——
正月梅花香又香诶,嗨,香又香。
二月兰花盆里装诶,嗨,盆里装。
三月桃花红十里。
四月蔷薇靠短墙诶——
……
歌声中,教室成了花海,里面站着一群歌唱大自然的人。每一个在教室听课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唱着,笑着,沉醉在花的世界里。
——常丽华 亦庄实验小学
(节选自“星教师”《把春天变成最动人的课程》)
在春天的写作课上把“耳朵”叫醒
我一直相信,春天是从一滴雨出发的。一场春雨,让积雪在温暖中化作春水,沉睡的木犁在和风里舒展筋骨,让千万个村庄忙忙碌碌地播种。而我,在这个春天播下的,是一颗“用耳朵阅读与写作”的种子。
听,春雨如歌
当我用多媒体播放着春雨“沙沙”“滴答”的声音时,教室里安静极了。我问:“你听到了什么?”
“我听到了春雨打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我听到了春雨‘滴答滴答’的声音。”
孩子们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于是我说:“想想看,这些雨点可能会落在哪些地方?它们分别像什么?”
孩子们有的想到雨点落在柳枝上,有的想到雨点落进小池塘。我请四个孩子把刚才说的连起来说一遍,并配上音乐:
《听雨》:听/春雨如约而至//它落在小草上/就像给小草戴上了一串美丽的水晶项链//它落在花瓣上/就像是花瓣的另一只明亮的大眼睛//它落在柳枝上/在柳枝上滑滑梯//它落在池塘里/在池塘里画圈圈。
听,春风如画
春天少不了春雨,又怎么少得了春风呢!“春风又绿江南岸”“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用我说,你也发现了春风喜欢住在故事中,它是一个调皮的家伙,老师隐藏着自己的影子,让我们一起来听英国诗人克里斯蒂娜的《有谁见过风》。听了这首诗,我请学生模仿这样的句式也来说一说风,并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作,每人说一段,看哪一组最有创意。
听,春花如笑
听了雨、听了风,让我们接着听,又听到了什么?
“我听见一群小朋友的笑声。课间活动的时候,他们正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边玩边笑。”
“我听见小溪流的笑声。小溪流一直欢快地往前跑,他沿途看到了许多风景,很开心,在一个劲儿地笑。”
课堂上,我常常被学生的发言感动,并深受启发。于是,朗诵了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小诗《我听见花儿在笑》:
我听见花儿在笑,请你一定相信。郁金香举着典雅的高脚酒杯,庆祝百花的聚会。我听见花儿在笑,请你一定相信。紫色的二月兰和金色的油菜花,正在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快乐地聊天。
听,春声如乐
曾经看过一道美国小学生的作文题《写一场你想象中的音乐会》。我把这道题目略微改了一下,变成《听一场春天的音乐会》,学生写起来就容易很多。
春天是生长惊喜的季节,春天是生长诗歌的季节,如果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如果你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如果你有一颗善于感悟的心,如果春天的耳朵已被我们唤醒,还有什么奇迹不可能发生呢?
——郭学萍 著名特级教师
(节选自《星教师》《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课》)
从春天开始,收集“美”
初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绘本故事《田鼠阿佛》。周围的小蜗牛们,穿着软软暖暖的冬装,小小的围巾还包裹着他们,似乎春天还没有来到。操场上光秃秃的银杏树在不经意间悄悄冒出了小芽;那一墙的爬山虎,也在悄悄往上爬行。带着这个暖心的故事,孩子们在操场里快乐地像阿佛一样,发现藏起来的春天。
午后,几个小孩傻坐在操场上,貌似打禅的动作,悄悄地深呼吸。路过的我好奇一问,他们咧着漏风的小嘴说:“我们在收集暖暖的阳光、柔柔的微风、有花香的空气,还有操场上的热闹。”
雅趣角的小草坪,孩子们三三两两趴着、躺着、踮着脚尖挑选着落叶。“这应该是校园里最大的一片叶子了吧!”
另一边,孩子们在《读写绘》的本子上记录着他们收集的各种颜色的叶子、花朵、蓝天白云、可爱的动物,以及阳光灿烂的日子。
虽然,他们还无法用很多美丽的词藻来形容这些,但是他们争先恐后地向我述说着绘画里的意思,便足矣。
愿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还能像阿佛一样,用心收集着世界的美好,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想起有阳光的日子,心里都会暖暖的;想起快乐的事情,心里的阴霾也会消退。
愿未来的日子里,因为有这份美好在心里,我们更不忍去破坏它,更有力量去改变一些现状,更有责任感去维系那份美好。
——白雪 成都实验小学
种一颗向上的种子
春天花会开,银河四班的花草课程不再是买花装饰教室,勤劳的花草管理员买了太阳花、凤仙花、石竹等易种植的花草种子,带领孩子们亲手种花。
生命都有向上生长的愿望,花草如此,教育学生亦然。如何让学生明白主动成长?花草如何生长变化,是连接花草与学生之间象征意义的纽带。
一周后,很多孩子的花盆一点动静都没有,少部分的花盆依稀可见破土的嫩芽。
“老师,同样的花种,我们很小心种植,怎么有的发芽,有的死去?”孩子们提出问题。
“谁也叫不醒不愿醒来的人,种子是一样的。”我简单回答。
“愿意发芽的种子是有向上的愿望,加上我们辛勤培育,于是它成功了。”我补充了两句。
“老师,我明白了,我们接受老师的教育,如果我们不愿意改变,仍然执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就是不愿醒来的种子。主动接受老师教育,愿意改变自己,我们也会破土成长。”一个反应敏捷的孩子抢着说。
“的确如此,你不愿意成长,谁都帮不了你。今天的英语听写如何?有没有主动去背诵?做怎样的种子?不要立即回答我,用行动去回答哦……”
发芽的种子顺势长起来,绿色的小苗让人喜爱,孩子们仿佛看见自己长大了一样,小苗一点点改变都会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孩子们,你们和花草共成长,比比看,谁的花种得最好,谁又像花一样精彩绽放?”我又开始链接花草与孩子们之间的故事了。
“老师,我觉得种花就要学会等待,用心去发现,勤浇水,多关心它。”
“说得好,静待花开!这个过程是让花草自生自灭吗?有的同学每天懒懒散散,对自己毫无要求,这样也可以静待花开吗?”
“老师,静待花开不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而是持续努力,虽然现在看不到开花,那是在扎根继续吸取营养,坚持下去,还是可以开花的。”
“春天花会开,老师也会耐心静待花开,等春天的花,也是等大家各方面的成长变化。”
……
春天的花草课程,花草种植不算成功,但部分花草成长的过程,给了孩子们无限积极向上的力量。
——马艳新 湖北省优秀班主任
责编|星宝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商务合作|023-67515741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星教师微周刊内容
·END·
/ 相遇成都,开启自我迭代之旅 /
聚焦教师品牌,着力课程建设
小语界最前沿的课程方法论
点击下图,一键报名 ▼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