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验“玩”数学,孩子的思维这样养成
本文3580字,阅读时间4分钟
一位一年级学生早就会20以内加减法了,但是面对 =2+3,居然不会做!2+3= 会做,反过来就不会做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2+3= 和 =2+3看起来好像只是形式有异,但真正让学生们困惑的是它们背后完全相反的认知过程——前者是常见的算术顺向思维,后者渗透着逆向思维和平衡观念。
而学生之所以会被形式、认知顺序迷惑,追根究底是他们没意识到“运算中的等号表示的是等价事件”这一核心。
那怎么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呢?经过多次尝试实验,我和团队找到并开发了一个神秘武器——“数学小实验”课程。
“数学小实验”的奥秘
“数学小实验”,是一门通过实验方法和手段,进行数学建模和探究的课程。
在长期的实验、教授过程中,根据数学实验涵盖面的大小和操作的复杂程度等,我们将数学小实验分成边做边想式、尝试归纳式、猜想验证式、观察比较式等4类。
这4种实验在适合内容、操作过程和授课效果上各有千秋。
边做边想式——小纽扣 大秘密
要学习“分类”这节内容了,我想到了生活中常见的素材——纽扣,创设了“怎样快速找纽扣”的问题情境,一次特殊的数学实验开始了。
师:纽扣是常见的生活用品,但纽扣市场的纽扣太多太丰富了,如果想找到某一类扣子,怎么才能快速找到呢?
(学生们陷入思索,开始进入情境,接着,我拿出纽扣。)
师:大家看,这么多纽扣堆放在一起,有点乱,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分类整理呢?
实验开始了,我们先将学生进行两人分组,然后每组发放8颗纽扣(每颗都编了号),要求先自行分类整理,并记录整理结果和分类标准(哪几颗纽扣分为一类,就写在同一个括号里)。
在第一次分类结束后,同组之间交流分类心得,然后再次尝试其他分类标准和结果。下面是我们本次实验的作品照片。
边做边想类实验,实践起来并不难,在一、二年级最为常用,旨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考,逐步使自己的发现从模糊走向清晰。前期准备上要注意两个问题:
1. 实验材料的选择——材料既要能吸引学生,又要突出作为学习材料的典型性、实验性和探究性;
2. 数据采集——不仅要采集可以量化的数据,也要注意采集学生的作品。每幅作品背后学生的思索,才能为实验结论的得出提供真实证据。
如果能再拓展一些素材,将实验引向深入,进行数学化分析,那就更加完美了。
尝试归纳式——图形的奥秘
师:我们刚开完运动会,有小朋友用七巧板拼出了上面的图。它像什么呢?
生:像一个人在跑步!
师:是的,大家还知道其他的平面图形吗?
(学生争先恐后抢答)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用磁力棒和小球来拼平面图形,探究平面图形的奥秘!
看到这儿,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我们这节实验课的主题——平面图形了,在确认孩子们对学习内容初步思索之后,我们进入了第二个环节——分析比较,提出猜想。
这节课的目标是用磁力棒和小球拼出三角形和四边形。实验开始了,孩子们每人选择了一份材料,拿到了一张表格(用于记下拼出的不同图形的数据)。
我们先向孩子们展示了提前拼出的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图形,鼓励孩子们仔细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
生1:三角形有3个点,3条线段。
生2:四边形有4个点,4条线段。
孩子们发现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规律,我们开始引导他们运用类比思想,并提出猜想:
五边形,是不是有五个点,五条线段?
六边形,是不是有六个点,六条线段?
七边形,是不是有七个点,七条线段?
八边形呢?
……
师:这样的小猜想有很多很多,大家能把这些小猜想总结成一个大猜想吗?
生:几边形,就有几个点,几条线段!
把孩子们的猜想进行板书后,老师画了另外一张表,带领着大家进入验证环节。
尝试归纳式实验大多是贯穿课堂的大实验,期间思考探究的空间更大,时间也更长。为保证这一类型的实验有序推进,它的实验流程建议设计如下:
1. 提供素材,初步探索;
2. 分析比较,提出猜想;
3. 举例验证,丰富例证;
4. 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5. 反思评价,积累经验。
猜想验证式——这片叶子的面积有多大
在学习完“面积”这节课,我们拿出了上面这张图片,提出了一个问题:“根据这张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请各位读者对此问题也进行思考。)
生1: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生2:树叶的面积是多少?
生3:树叶的周长是多少?
生4:长方形面积是树叶面积的几倍?
生5:树叶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生6:空白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
(孩子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经过分类,所有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求面积,一类求周长。结合准备的实验内容,我们从众多问题中挑选了一个。)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树叶的面积,大家有哪些方法可以估算出树叶的面积呢?
经过交流讨论,孩子们提出了两种方法来计算。
分类数:将长方形分割成单位面积的小正方形,通过数小正方形的方法估测面积。
这里可以把小方格分为两类,一类是整格的,一类是不满一格的,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转化算: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规则图形来估计面积。
孩子们提到的两种方法都很可行,但都要用到格子图,而且是之前经过实验、已经教授过的方法。看到这种情况,老师再次明确了本节课的任务。
师:分类数和转化算这两种估测方法是我们上节课学到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没有格子图,只有一盒绿豆,这样大家还能创造出新的方法来估测树叶的面积吗?
又一轮尝试、讨论开始了,很快孩子们得出了几个方法。
方法1:直接铺设法
A小组想先用绿豆填满树叶,然后数出绿豆的数量,估计出一颗绿豆底部的大小,用一颗绿豆的底面积乘绿豆的数量来推测树叶的面积。
方法2:铺满转化法
B小组在A小组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先将绿豆铺满整个不规则图形,然后不改变这些绿豆的数量,将它们摆成一个长方形,只要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算出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推测出了树叶的面积。
A小组和B小组的做法很稳妥,但可以看出与前面的分类数和转化算方法有些类似,还会有新的想法迸发吗?这时C小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方法3:撒绿豆实验法
先在不规则图形的上空撒下一把绿豆,然后分别数出在长方形里面和不规则图形里面的绿豆的数量,看看两部分数量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它们的面积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倍数关系。
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测量,可以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再根据倍数关系计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师:这个方法很新颖,很厉害。但到底能不能求出树叶的面积呢?
生1:撒一次可能不行,因为分布的不一定均衡。
生2:我担心不太准确。
生3:这种方法我们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可以先试一试,做一做实验,然后再下结论行还是不行。
(生3的看法很有实验的理念,于是老师先鼓励了他们的想法,并带领全班开始对他们的想法进行试验。)
师:怎么随机撒绿豆,怎么统计绿豆,其实就是怎么做一个比较规范的实验,通过之前的实验课,相信大家已经很清楚了。
现在请大家分小组合作做实验(全班分为10组),但要注意一下这几个问题。
(1)撒豆:四人小组,大家轮流撒绿豆;
(2)记录:每撒一次,统计员就要记录数据;
(3)计算:最后算出几次实验的总数据。
经过全班的不断尝试,我们得到了这个数据结果,并将它转成了条形统计图。
通过观察数据,我们发现长方形内绿豆数量是树叶图形内绿豆数量的2倍左右,并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树叶面积的2倍左右”的猜想,在这个猜想下,我们推测出了树叶的面积:
15*12÷2≈90(平方厘米)(长方形长15CM,宽12CM)
猜想是否正确呢?还需要验证。
这时就可以运用以前学过的分类数和转化算的方法了——分类数得到的面积大约是89平方厘米,转化算得到的面积大约是90平方厘米。
至此,我们为“树叶面积的计算”得到了新的算法的结论:用撒绿豆的方法,计算出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中绿豆数量的倍数关系,进而推测出这两种图形的面积,然后根据规则图形的面积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这就是猜想验证式实验,它与尝试归纳式实验类似,贯穿课堂核心环节,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式。但由于这种实验略微复杂,所以特此展示下实施流程:
观察比较式——水杯琴如何发声
观察比较式是最基础、最常用的实验方法,它主要帮助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中发现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并从不同角度解释特征或成因,最终获得对于数学的深刻理解与拓展运用。
例如,“水杯琴”这一数学实验,目的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杯子中的数量和发出声音的音高之间的关系,而观察比较的实验过程通过下面这张实验小卡就可以详细了解。
“数学小实验”课程,它通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原理、验证数学猜想、归纳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进而实现数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是一种真正实现“探究性学习”的课程。
但是,要想让“数学小实验”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在筹备和内容设计阶段,这几个前提条件需要我们不得不注意:
1. 实验过程中,目标明确,设计合理,操作程序规范,数学分析严谨;
2. 实验步骤上,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评估交流缺一不可。
(以上课例为本人和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
- END -
本文为原创,已获作者授权,转载请联系授权
图片丨花瓣
编辑丨李俊萱
数学真是一门神奇的学科。有老师说,学生畏惧数学,觉得数学又抽象又难又无趣,很不好教;
但也有老师觉得,数学学科里可以发挥创意、和学生一起探索的内容太多了,可以做小实验,可以画数学画,可以数学阅读,布置作业也大有可为......
同是一样的教学内容,为什么有人觉得“天书难解”,有人却觉得“万千缤纷”呢?
怎样设计教学内容,既能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超常完成教学内容呢?
4月,星教师小学课程峰会和吴恢銮老师一起,在山城重庆助你蜕变“魅力教师”!
点击图片,或“阅读原文”,一键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