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最精彩的开学第一课,都讲了什么?| 微周刊
点击上方
图 | 插图精选
与9月份的开学不一样,寒假回来,是每个年级的下学期的伊始,这时候的开学第一课,关乎这一学年的承上启下。
多年授课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开学第一节课就上新课,往往教学效果不好,过于严肃会让学生对假期的“自由”心生留恋,反而反感起开学;过于轻松又如同浮光掠影,无法让学生真正正视回归学习的重要性。
那后半学期的开学第一课上什么?检查寒假作业?让孩子讲寒假趣闻?还是苦口婆心的收心教育?还有其他有新意吗...
星宝收集整理了一些老师比较有新意的开学第一课设计,让我们和学生一起迎接2019年的新学期吧!
用设计改变学生的思维
(来源:Sir电影)
开学第一课,以往都是孩子的舞台,但这一次开学第一课,我想跟孩子们分享我在寒假“补的一节课”,这节课是日本NHK电视台出品的儿童美育片,叫《啊!设计》,内容十分童趣但不低幼。适合孩子看,也适合带孩子的父母看,以及每个打算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的人。希望这早该属于他们的开学第一课,我也能及时给他们补上。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假如你去取钱,遇到这样两条队,你会排哪条?
同学们纷纷回答道:左边。因为左边这条短。
没错,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可是你稍后就发现,当你排到左边以后,前面红衣的人在操作复杂业务,旁边的人换了好几拨,他还是久久不动。
看到比你晚来的人都取好钱了,你却还在排队,是不是有点生气呢。怎么办?得想办法改进。
那,不如把提款机划分开来,操作快的排左边,操作慢的排右边。
但是还是存在问题。
因为每次排队前都要经过一番心理挣扎:到底是排长的一队,还是排在红衣人的后面呢?你能想到化解的妙方吗?
对,其实不难——把两条队合成一条。这样不管谁的速度比较慢,总能保证公平:让先来的人先取。
是的,老师寒假补的这节课,就是关于设计的。
什么是设计呢?设计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一切:形状、色彩、质感、声音……简洁,却不简单。好的设计,是让人感受不到设计的存在。
再比如,同学们,大家见过这些壶吗?
老师家里有一个这样的酱油壶,可老师发现,在倒出酱油壶身放正后,酱油就顺着壶嘴流出来了。
后来换了一种壶,酱油不流出来了,但还是会有一滴留在瓶口。
怎么办?老师十分想让最后一滴酱油也流回去,还有其他更好的壶吗?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一种工具,能够把最后一滴酱油也回流进去。
你们是不是也觉得好神奇!一点设计,原来真的能解决很多问题。
同学们,你想得到生活中哪些习以为常的设计,让你觉得十分巧妙呢?
刚刚同学们提到的设计都是你们细心观察的结果,很棒!所以,设计第一重要的是需要观察。
那老师再向大家提一个问题:一说到钟,你就想到一个圆盘,上面有数字,有指针。
但钟为什么一定要是圆的?为什么不能是长条的?或者是三角形的?
我耐心的展示出各种奇形怪状的钟。让孩子自己来思考——它们和圆形相比,到底哪种设计更合理。
“直尺型钟”指针不能循环,走到头就卡壳了。
“三角钟”每个数字到中心距离不同,指针走着走着就挡住了。
一步一步指导演示,最后跟孩子们一起推演得出结论——比来比去,果然还是圆形钟看着最舒服呢。
同学们发现没有,我们刚刚把早已被发明过的东西再发明了一次,你们每个人都投入了自己思考和想象。
但,我们的论证就此结束了吗?难道圆形钟就是最好的了吗?
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个圆钟认识到,我们要学会对习以为常的事物多问一声——为什么不呢?老师或许常常会最后给你一个“正确答案”,但你不能一味的接受,要换个思路,一步步去探索其它可能性。
因为“答案不止一个。”世界本来就不是二元对立的。
老师尊重你们每个人的想法,希望你们不要因为得到了一个答案就放弃继续探索,千万别丢失了你的好奇心,和质疑的勇气。
数一数寒假旅游中的知识点
(小白老师)
让学生讲他们的寒假见闻或经历已经司空见惯了,我作为小学的一个信息科技、自然科学、STEM教师,我想把寒假的旅行结合科学知识在开学第一课分享给学生,这不仅可以指导孩子们将所学知识去结合生活,也能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知识原理。
地理知识
首先我出示了一张世界地图,先让学生找出中国的位置,以赤道为准,复习了南北半球,以及昼夜和季节的形成原因,时差的决定因素。然后以中国为参照物,用方位、季节、时差等关键词来描述我所去的国家。
学生猜的差不多了,也有一部分学生说出是俄罗斯,但是我再抛出否定俄罗斯的点,他们就解释不了了,有些急性子的学生说,老师你就告诉正确答案吧,这时候我说我去到的是面积最大的国家,这下他们终于异口同声的说出了“俄罗斯”。
历史知识
我告诉学生我去的地方是伊尔库茨克,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城市的历史,有些同学竟然知道苏27、苏30战斗机,这样就好办多了,跟着他们的思路,提出“俄罗斯被称为战斗的民族,是和生产这些有关吗?为什么他们擅长这些?”这些问题就推进大了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提到苏联就讲到了二战。
数学知识
当我提到这个地方人口有80万时,小朋友很惊艳“哇,这么多人”,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大数的认识,在他们的认识中,万是一个很大的数位。然后我出示上海的人口,他们惊呆了,上海这么多人,我说算一算,上海人口是伊尔库茨克的多少倍?他们纷纷主动地拿出纸笔,边说老师给我2分钟时间……他们算出来了大约30倍!那么土地面积呢?伊尔库茨克远远大于上海。请用一个成语形容伊尔库茨克,生答:地广人稀。
自然知识
出示上图,告诉学生俄罗斯冬天的街道就是这个样子,满城的积雪。想想这个城市有什么样的环境温度,才能让雪融化不了?有些小朋友就举了一个冰箱冷藏的例子,他觉得这个城市的温度差不多和他们家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差不多。
接下来,我出示了上图,并问道,图上美少女头发眉毛等地方的白的物质是什么?这些白色物质从哪里来?其实这一部分就是三年级自然第一次“水循环”和四年级自然上学期的“水循环和天气现象的”的内容。这个例子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我的寒假旅游见闻主导的第一课,大大的提高了孩子们的课堂参与性,也帮助他们复习了很多小知识,课堂氛围也十分地愉快,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启发。
聊聊最热电影《流浪地球》
(刘继军)
作为物理老师,我想结合寒假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来开启新学期第一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物理知识给孩子们讲一讲整个宇宙史,最后将主题定格在生命一词上。以下是具体内容。
宇宙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真正的空,不是没有物质,而是没有维度——没有空间和时间。
有一种神奇的存在,它只是一个点,这是量子态的点,有一天,它不可避免地爆发了,空间维获释、激展。这时,时间开始了。0秒,宇宙诞生了。
宇宙大爆炸
在10-43秒时,粒子诞生。夸克,轻子,规范粒子。这时宇宙的温度高达1038 K,产生的引力波凶猛而旖旎。
到了10-36秒至10-32秒时,负压力的真空能量发威,宇宙这时暴胀了1078倍以上。温度降低了一点点,但也有1028K,这时我们宇宙结构显现了出来。
到了10-6秒,温度1013 K时,谁也无法阻止夸克的激情相拥。中子、质子出现。质子、反质子开始玩火拼湮没游戏。
到1秒时,正电子、电子开始火拼湮没。这时温度是1010K,宇宙进入了核物理能量范围。时间到第3秒时,温度109K。那时温度仍然很高,是太阳表面温度的16万倍。但质子、中子已感到丝丝凉意,纷纷抱团取暖。原初核开始合成。氦、氘相继出现。
可即便前面各种火拼、抱团活动进行得很激烈,我们宇宙仍是一片混沌。只是它不可逆转地走向无序——熵值增高。
太阳系
到了30万年,温度3000K。我们的宇宙才混沌初开。原子核们抱足了需要的电子数,达到正负平衡,变成中性原子。
电子云不安分地挟裹原子核。温度继续下降。原子们相遇时,电子云交叠合并,共同挟裹相斥的原子核,合为分子,直到情绪稳定。
从宇宙诞生之初,引力波的涟漪、量子涨落效应,已经让物质分布不均。气体尘埃在引力作用下,就近聚拢成了纤维状的云,织如蛛网。
这些云团中的尘埃就近又聚拢成更多的小云团。密者更密,疏者益疏。花了10亿年的时间,宇宙孕育出了原星系。
在引力相互作用下,原星系开始自转,云团进一步收缩挤压在一起,结成无数球状的星体。这时,恒星形成,也就是星云中闪光的微粒。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旋转着一缕闪光的微粒。这是一座四旋臂的普通星系,它就叫银河系。除去散落的气体、尘埃等物,银河系只有2000亿颗恒星。而这些飘游时空的微粒相当脆弱,它们一旦相遇,必定粉身碎骨、飞散成埃。
又过去了90亿年。在银河系猎户臂内侧边缘的一个角落,一颗闪光的微粒默默地随臂运转,它叫太阳。太阳有八颗行星伙伴,并且有的还带着更细小的微粒,比如月球。大阳和他的八个行星相随伴舞,组成的这个小团队就成了一个普通的恒星系统。
其中,第三颗行星叫作地球。
八兄弟对比(背景是太阳)
地球
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它的内部,因压力导致高温,呈液态,中心是一个固态核。外部由于热量散失,凝结成一层薄薄的固态壳,分成几块,漂浮在液态球的表面。
地球剖面
地球虽不起眼,但它的大小、与太阳的距离、绕转轨道等,都恰好让它的表面保持着一个美妙的温度段,可以维持一件稀罕物的存在——液态水。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外层还包裹着一层薄薄的轻纱——大气层。
时间过了100亿年。地球上的液态水溶解了各种元素,奔流、混合、化合……阳光给足了能量,分子们也用足了时间,这时,大分子越来越多。
一些大分子的结构复杂起来,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一个分子偶然拼出一款神奇的结构。这款设计,让它可以吸取能量,拿其他分子当原料,来复制自己。这个分子叫DNA。
在浩瀚的物质之海里,粒子们随机运行,无数叠加态相互侵扰,形成各种组合,从无限可能中,孕育出一种可能:某个分子可以从外界获取能量、物质,并释放其中的一部分,让自己形成有序的结构,并保持这种耗散结构的存在。也就是说,它自发地把熵值保持在较低水平。这种低熵体叫作生命。
生命
生命可以自我复制,数量呈指数增长。它们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个体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有序,熵值越来越低。
它们的第一目的,是延续,好把这个游戏玩儿下去。它们繁殖、进化、优胜劣汰,以维护这一目的。
渐渐地,它们可以感受环境,比如温度、光……趋利避害。
110亿年。陆地生命出现。
130亿年。水生动物出现,它们可以去想去的地方。用来“想”的结构,叫神经系统。
133亿年。陆生植物出现。
134亿年。动物走上陆地。
138亿年。人类出现,抬眼望向星空。
作为物质存在、能量转换的一种形式,生命本身没有特别的意义。除非,你在思考。
宇宙孕育了人类,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思考宇宙,其实是宇宙在思考自己。
宇宙有138亿岁,而人类起源至今不过200万年,智人出现不过20多万年,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不到4万年。这4万年里的多数时间,我们跟野兽并无太大区别,直到文明的开始。
而人类文明史不过6000年。懂得用理性的方法去思考自然,不过2000年左右。现代科学体系创立不过400余年。近代物理学的创立只有300多年。
其实,真正的空,不是没有维度,而是有一颗大脑,却不会思考。
生命有了思考,才有意义。
浅显讲解老师的深度阅读
(魏智渊)
魏老师在寒假里给自己充了电,读了一本《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作者是享誉世界的哲学泰斗丹尼尔·丹尼特,融通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语言学、人工智能,倾囊相授他一生至今所搜集的各种好用的思考工具。
当然,我不是来跟大家分享我读了什么书,也不是推荐大家读书的。今天这堂课魏老师就来讲讲我的阅读收获:习惯的改变。
你的改变通常是怎样发生的?
人通常不会主动改变,只有极少数高创造性人才有主动改变的自觉。我们人性的本能会让自己停留在舒适区,以减少消耗。
回想一下,在那些英雄故事中,英雄是不是往往被动上路的?谁愿意当强盗土匪呀?上梁山不都是被逼的吗?
所以说,人都是被逼出来的。“穷则思变”,这个“穷”,是“日暮途穷”的“穷”,不是“贫”。
你读一本书,认知上受到了触动,觉得哎哟我的妈呀,这讲的太有道理了!但你不会采取行动,采取行动也坚持不下来。
因为我们都是生活的旁观者,很难成为主角。大多数人都还以为,通过阅读改变认知,然后再采取行动。
实际上故事不是这样的。
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被迫上路——遭遇危机——遇到帮助者——成为英雄。
这里的“帮助者”,本质上就是“工具”。它可以指一个人(比如你的同桌)、某种实际的工具,当然,也可以指一本书。
一句话,不是观念改变行为,而是行动塑造观念。当旧的观念所引发的行为,无法解决新的问题,观念的调整就成为刚需,这时候书籍就有用了,甚至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行为一旦改变,新观念就扎根了。
所以你要改变一个人(包括自己),讲道理(尤其是励志)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是让他(或自己)不舒服,然后不得不为再次进入舒适区而改变自身。换句话说就是让一个人遭遇问题。怎么才能遭遇问题,尤其是在明明没有问题的时候?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改(推)变(入)环(火)境(坑)”。
习惯建构行为
我们在改变行动的过程中,首先要先理解自身的习惯,继而设计出新习惯,做出实际改变后,再对新习惯提供反馈。
这几者虽然在逻辑上有先后之分,但在行动上,是可以同时发生的。
一本有价值的书,往往只是提供了一个或几个观念,或者一个行动框架,可以用一篇文章,甚至一页纸讲得清清楚楚。
例如《习惯的力量》,只讲了一个行动结构:暗示-惯常行为-奖赏。但把这几个词告诉你没有意义,因为太抽象,没有办法在你的大脑乃至于行动中活起来,化为任何场景下的自动反应。这种自动反应,本质上就是实践智慧,或者说就是智慧,就是能力。
因此,你需要书籍中提供的丰富语境(案例),来帮你将这个行动结构扎根在潜意识中,这就是阅读的意义。
在这个扎根的过程,不只是读这一本书,还包括其他类似主题的书,每本书可能对同一结构有不同的命名,并揭示习惯的不同方面。
最终,你会通过阅读和行动,建构起越来越灵活的关于习惯的默会知识。
这也是一个把书读厚了,再读薄了的过程。
这就像掌握一个数学概念,需要做不同变式的题目,才能够灵活掌握举一反三。
举个例子,你可以按三步走——
第一步:通读全书
你可以慢读也可以快读,这无所谓。重要的是带上笔,将你认为重要的部分,包括特别让你兴奋的地方,以及你不太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当然,也可以做必要的批注。
第二步:再读一遍,只读划线的部分
在这一遍的阅读中,你只读划线的部分,有些地方反复读,然后大脑中勾勒书中的逻辑结构,慢慢就明白作者的思路了。这相当于做脑图,或者把书读薄。当然,你也可以画出来,或者写一篇梗概,或者讲给周围的人听,都是巩固的好办法。
第三步:每次要开启一个新习惯了,就不断地翻看此书,并且,主要翻看划线部分及批注。
这一习惯非常重要。相当于每次做一件事,旁边有个人跟你对话,你可以借反复阅读相关主题的书籍或关键部分,避免自己陷入旧有思维模式中。久之,新的习惯就养成了。
不同的书籍之间也有某种关联,读着读着,就相互打通了,头脑中就形成了更大并且更精细的观念地图。
希望同学们能够早日形成你们自己的观念地图。
本文为星教师原创整合,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编辑丨高蕾
星教师投稿邮箱
xingjiaoshi@dett.cn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2019星教师小学课程周主题峰会4月山城启幕
聚焦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实践创新课程最新实践样本
点击下图获取全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