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张A4纸,学生“忙”起来,老师“闲”下来,这样的期末复习效果太赞!
编辑 | 陈薇
每逢期末季,老师们总是一边焦头烂额,一边各显神通。如何让学生们“自己要学”,而不是“赶鸭子上架”成了大部分老师都想解决的问题。有时候,在旧方法上稍加创新,一切或许就会变得不一样。一起来看,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学校宋国萍老师是如何利用一张简单的A4纸,让孩子们“忙”起来,自己的期末和暑假却都“闲”下来的~
一张普通的纯白A4纸,六列共廿行,抬头是“竞赛单”三个黑体艺术字,以及寥寥数笔草就的漫画头像,正歇斯底里地喊着“加油!你行的!”
就是这张心血来潮设计的A4纸,却让刚刚结束的期末复习陡然变得无比闲适。
我说,我“闲适”。
我还想说,家长们也算“闲适”。
因为,都被孩子们自己“忙”去了呀!恰好呼应这日渐火热的暑气。
本来期末季的每一个家庭,基本都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快点,听写了!你词语还在错,今天早上老师发布的满分名单里还没有你的名字!”
“做题了,来来来!考个满分,暑假带你去坐飞机旅游!”
“这种题目还要错?那么粗心?不对,粗心就是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今天星期天,你在家做完这两份考卷,练练手!”
用“哀鸿遍野”“怨声载道”来形容期末季,那便是再恰当不过了。从老师到家长,默契地拧成了一股绳,把孩子的空余时间都填补得满满当当。可是,期末季的孩子,是真的“我想学”?还是赶鸭子上架“要我学”?
而老师们也大抵热衷于做两件事来激励孩子:1.让孩子报一个“预算”,期末考试超过这个分数,有奖励;2.组建班级“一帮一”或者“一对一”的若干个对子,以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作为一个教龄20+的老师,这些我都做过,收效甚微,于是今年就多设计了一张纸——《竞赛单》。
第一步:组建“一对一”
以往的“一对一”,一般由我指定或“暗示”,这一次,全部双向自主选择。你情我愿,好开端。对手不固定——第一轮竞赛结束后,全盘打乱,还要重新选择对手——适合自己的对手,才是最好的对手,不是吗?
第二步:确定比拼规则
“我的规则我做主”,规则是召开了一节班会来共同制定的。孩子们决定从每次检测成绩、日常上课状态、作业完成质量来比拼,我追加了一句:“要么来个‘附加分’?比如,再比一比每天利用边角碎料时间,进行自主复习,让自己‘吃得好’的能力?”大家同意了。
第三步:商议奖励规则
“宏达之星”是我校期末奖励中的最高级,大家一致同意用这个作为无敌奖励!
“只要你在期末考试之前,获得八次胜利,就直接获评‘宏达之星’!”
“期末才一个月,要赢八次?”孩子们都叫起来。
我笑:“一张《竞赛单》,两人共填写。一共才廿行,得分栏才十行,还有十行是扣分栏呀!只要有一人填满十栏,这一轮比赛就结束!这样到期末,还愁没有八次吗?”
“对哦,说不定我一天就满了!”孩子们就是可爱,给点阳光就灿烂!
“不过呢,有些同学找的对手都是非常厉害的,只要努力了,你虽败犹荣。”我又突发奇想:“我们同时进行副表‘小蜗牛慢慢爬’的填写:每次积五分,就可以在姓名栏后面的格子里爬一格!如果到期末,你爬满了20格,那么也直接获评‘宏达之星’吧!”
副表根本无需额外“设计”,随便拿一张班级名单就行了——我窃喜。孩子们都拍手称快!
竞争开始了。
孩子们很快发现,越是高手之间的比拼,大多旗鼓相当,越是难决高下:这次,你语文高我一分,下次数学你略逊一筹。怎么办?那就利用边角碎料时间,“拼”附加分吧!成绩一向优异的孩子,打开厚厚的练习册,兴味盎然地做起了趣味语文题。
那些成绩不佳的孩子,忽然也在竞争中发现了自己居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对手就是一面“镜子”,大家几乎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今天我多做了两页自主复习,就忽然有了战胜对方的可能性,这样的比赛无疑是激动人心的。对我来说,这些孩子为了避免被扣分,各项作业不拖拉了,这也是让我老怀甚慰的。
于是,期末阶段我的“老生常谈”变成了——
“孩子们啊,自主作业认真做当然是好的,但是要注意作息时间……九点一定要睡啦!”
“孩子们,自主作业不是越多越好,要‘精练’。比如你基础不扎实,那就复习词语、句子,背诵课文;如果你其他都不错,那就主攻附加题!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就这样,整个复习阶段,我基本不催交作业,每天倒是被他们催着“老师,你什么时候查我们的自主作业呀?昨天我做了三页呢!”
期末考试揭晓,孩子们果然笑得更加灿烂。两个孩子也当真凭“爬满20格”,直接获评“宏达之星”;期末公推的另外六位“宏达之星”,有两个孩子入学四年来还是第一次当选。他们激动,我也开心:努力的你们,乐意为大家服务的你们,是大家公认的“宏达之星”!
孩子们对“竞争”游戏乐此不疲,说:
“从来不知道期末复习可以那么有趣!”
“我还真不知道要战胜一个同学,原来那么难!我努力,人家也从来没有放松自己……”
“我妈说,以前是求我复习,现在是求我休息!哈哈!”
于是,他们纷纷要求暑假继续。
7月6日开始第一周“试学”,每天要求阅读课外书不少于一小时,硬笔书法练习一页,摘录批注一页,大家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家长们的反馈读得我心花怒放,而双休日阅读检测揭晓,看来大部分孩子果然都很认真。
“每天进步一点点”和“加油,我可以!”已经深入人心。而每年暑假家长们最头痛的“电子产品”持续被冷落。这是分数以外,最大的收获。
有朋友问我:“你就不担心孩子们在竞争单上乱写分数?”
我说:“首先,我信任我们班的孩子;第二,两个人填一张单,哪里敢瞎填呀!”
看来“竞争单”还可以继续用下去——反正模板已经“设计”,我只负责发单子,填写和汇总都由他们自己安排。如此“清闲”,何乐不为?
来源 | 浙派教师
xingjiaoshi@dett.cn
☟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