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11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展开了第二日的议程。与充满新观念、新理念、拓展新认知的上半程相比,昨日的下半程更加富有务实精神、充满行动导向,上下午分别以“时代声音——发现灾难带给人类的真正启迪”和“未来课题——洞见全球教育的真实可能”两个专题展开。尤其重要的是,昨日的演讲嘉宾身份有校长、老师、学生、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媒体人、企业家、艺术设计师……大家跨界众筹了从当前困境直抵未来的各种行动方案。时代声音——发现灾难带给人类的真正启迪
- 争端加剧:如果“甩锅”是人类的深层本性,教育怎么办?
人类发明汽车、火车、飞机,实际上和“甩锅”有关,倪闽景一开讲就给出了出乎意料的解读,他认为“甩锅”本质上是精神层面的逃跑,根深于人类的基因,因为先祖们就是靠“逃跑”活下来的。一是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人们往往把这个“锅”甩给孩子痴迷电子产品,实际上预防近视最好的办法是充分的自然光下的户外活动,上海科学研究表明每天日光照射达到两个小时,近视率可以降低30%。
二是学生体质下降。这个“锅”通常被甩给“体育没有进入高考”,其实进入中考高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它可以让孩子短期内增强运动,但是长期来看却有可能让孩子们厌恶。最好的方式是有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运动空间。
三是学生心理问题严重。这个“锅”被甩给“过多的考试和作业”,其实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是长久没有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所以,让孩子走进社会、亲近自然,体验生命的意义才是关键。
四是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这个“锅”被甩给“学生高分低能”,实际上创新的本质是大脑的多样性和更长的坚持。所以,设置更多的课程、开展多样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不一样的学习、学不一样的知识,形成不一样的大脑,学生们才会有创新的基础。
倪闽景说,教育的本质就是超越基因的自然取向,形成人特有的精神价值。现在的世界,争端加剧,面对无数甩过来的黑锅灰锅,教育应该教会孩子们,拥有开阔的胸怀、坚定的信念、灵活的态度、聪明的方法,以理性战胜愚昧,以科学战胜谬误,以文明战胜野蛮。- 脱钩潮涌:每一次“分离”,都源于我们想靠得更近,教育怎么办?
全世界范围内的脱钩,英国脱欧、美国退群……未来越来越不可预测,既定规则将随时改写,倒逼我们去思考,那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是否还会继续。教育怎么办?如何在变化中寻找不变?什么是不变的?不变的是,对幸福的追求。但我们的教育似乎让许多学校和家庭都陷入了痛苦,孩子每天像个陀螺,所谓的学霸就像一台刷题机器,承受着比成年人还重的压力;家长拼命给孩子报补习班,加剧同班同学差异化,老师越来越难教;家长们一味追求分数,只在乎排名,学校不敢有一点高强度户外活动,生怕孩子有一点磕碰被家长责骂……校长和家长成了一种原告和被告的关系。更恼火的是,他们都认为自己才是原告。教育的职责三分,谁在交叉地带发力?钱志龙着手做了一个以家庭教育为起点的终身共学社区,希望让家长不把教育责任全部甩锅学校,使家长成为学校创新教育的支持者,支持家长用理性选择规范社会教育。短期,改变家庭教育改变孩子的生存状态;中期链接共学家庭改良教育生态;长期,跳出教育的语境重新探讨并定义幸福。- 舆论撕裂:人们说当代社会的最大危机是舆论危机,教育怎么办?
经过调查发现引起我们教育舆情危机的有六个领域,始终高居首位的是学生的安全。但是今年很有意思,学校管理引发的危机正在上升。聚焦在学校管理这个层面,沈祖芸给出了防范舆情危机的三种思维和三把尺子。第一种思维叫长期主义思维。在教育领域当中,什么东西是值得我们长期坚守的呢?当然是为了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有时候没有这样的坚守,最终积累到一个阈值而发生了舆论危机。
给到大家第一把尺子就是:当你为了学生的时候,你会看到你会更多的关注师生个体,你会讲好很多故事,你会传递赞美,你更有真情实感。第二种思维叫正确归因。我们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往往出现在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之间的距离上面。给到大家第二把尺子就是:一切学校的起点和行为,如果基于爱与包容,就会营造出一个安全的环境,建立起更适恰的师生关系。
第三种思维叫预期结果。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筑牢防火墙,常常更新杀毒软件,警惕教育的气流对冲。给大家的第三把尺子是:区分目的还是方式。大量的舆论危机产生的事件,都是因为找不到目的在哪里,以至被五花八门的形式所绑架。
- 不幸为止:当世间不幸常常来自“宇宙的无情”,教育怎么办?
徐加胜表示,不幸来自宇宙与人类的关系:宇宙是无穷无尽的时空,其运行背后的逻辑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而和宇宙相比,我们活在一个有限的时空里,并且,我们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在他看来,教育是人类对抗宇宙间不幸力量的最大支撑。教育让人类通过阅读和行走的方式,去感受更大的时空、获得养分。 教育人需要以科学理性与人文信仰并存的方式做教育,让孩子看见更大、更真实、更丰富、更高贵的自己,恢复自己与世界的关联——因为,只有一个拥有热肠与慈悲,人文与信仰的力量,并对人性有高贵的体察和尊重的生命,不会畏惧渺小、恐惧和卑微。这一切应该发生在最寻常的教育教学日常中。我们可以去感受、挖掘教材中的曼妙和韵味。成就教育的,永远不在于外部的资源,而是勇敢地去面对。新冠疫情之下,对教育的反思,正渐成景观。刘慈航认为目前的教育过于形式化,反思本质时反被概念阻碍。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该思考后疫情时代教育应该走向何方,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在他看来,未来教育应该回到原点,重新去构建系统的创新,就如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主题——重建生态,价值与系统的力量。1.自主选择。只有在选择当中才会为自己做决定,才会真正培养自主意识。
2.设定目标契约。不仅是考试相关,也可以是个人发展目标。如果你做到了,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和权益,做不到又愿意承担什么样的责任。3.精确的时间管理。每个学生需要把自己的行动以日常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每个导师能够看到,老师会依据自己作为一个过来人的经验,给学生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教育如何应对科技带来的时代困惑?丁书林认为,应对未来,教育界别无选择。比如,借助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改变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为物种带来新的机遇。屠呦呦,她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将东西方医学结合,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窗户。又如“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从皮茨的“神经活动中思想内在性的逻辑演算”,到图灵的“计算机器和智能”,再到辛顿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理论”,人工智能理论一直在做快速迭代。还有电磁学的应用——先是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再是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最后才有了特斯拉的交流电电机与输送系统电磁学应用,人类开启电气化时代……科学是发现世界的力量,而技术又反过来加速了这一进程。自19世纪开始,各门科学相继成熟,宏伟的古典科学大厦已经耸立起来。与此同时,科学理论应用于技术,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20世纪的科学更加高深莫测,转化得来的技术,也将超乎想象。今天,中华复兴与科技进步同在,教育该如何应对?需要关注三个关键词:质疑精神,执着态度和创新能力。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要想学生能适应未来的社会,都需要唤醒生命,全人发展。肖诗坚作为一位跨界教育人,受贵州正安县教育局委托,在格林镇兴隆村办了一所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进行一场乡村教育改革。面对贫困的山村、生源多为留守儿童与破碎家庭儿童,该怎么让他们不逃课、不厌课,而是喜欢学习,让学校成为他们精神的乐园呢?肖诗坚觉得应该充分利用乡村的优势,就是大自然的资源,这是能让乡村孩子面对城市孩子依然自信的独特资本。于是,孩子们走进田野、走进大山,观察植物、参加劳动、户外学习,天地课堂、万物为师,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汲取生命的力量。为了让孩子们打开视野,学校根据乡土观、自然观、人文观、未来观,形成了立足乡土、敬爱自然、回归人本、走向未来的文化,构建了5+1课程体系:日修课、基础课、轴心课(生命课、人本课、乡土课等跨学科综合探究实践)、共同生活课、自主修习课、行动与分享,开发了五步教学法。而生命课就是轴心课的其中一门,它以跨学科综合探究实践为特点,以课题式研究为主要方式,融合艺术、科学、哲学等等学科。课题既有接地气的“如何解决男生宿舍臭的问题”,也有高大上的“土卫二上有没有生命”,还有人生终极问题“人死后会去哪里”……学生们通过自主研究、实验探究、全校答辩等过程中,探索生命、认识自我。谁说乡村教育就一定意味着“落后”,谁说乡村学校的孩子就一定视野局限、思维狭窄,田字格兴隆小学的教育改革,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只要唤醒孩子生命的潜能,无论身在哪里,都能生长出时代需要的独特自我。- 育人边界:学校教育走向全域化,打破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边界
-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教育正在突破原来的边界,走向全域化。李政涛教授表示,育人不只与教师、家长有关,育人与人人有关,事事都可能有育人价值,育人可能在时时、处处发生。第一重突破,突破到社会世界——最重要的突破载体,是社区;未来的学校,是学校在社区里,社区在学校里;未来的育人,一定是家校社协同育人;未来的育人方式,一定是家庭教育力、学校教育力和社区教育力的融合育人。第二重突破,突破到自然世界——自然,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我们要像叶澜呼吁的那样“把丢失的自然找回来”,让自然成为育人的田野,天空就是屏幕,山水就是校园,森林就是教室。第三重突破,突破到虚拟世界——网络就是校园、移动终端就是课堂,机器就是教师。人类教育,已经进入双线教学混融育人的新时代。人类教育,已经进入到“人师+机师” 的双师协同育人的新时代。要在这个过程中勇立潮头,李政涛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改变,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边界突破力”、 “协同育人力”和 “融合育人力”。培养一个严肃的可能主义者的途径,便是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的始终,珍爱生命的存在,追求人生的理想,感悟人生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从而从容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学校该如何开展生命教育?但汉国分享了江北中学的四点实践:一是聚焦学校特色文化。基于生命关怀,在学校建立文化的视觉形象系统、理念价值系统以及行为规范系统。
二是注重课程体系整体建构。基于培养健康人、优秀人、幸福人的培养目标,构建了“精彩生命”课程之树,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
三是形成五线育人途径和六大工程。具体来说,包括班主任教育主导线、任课教师学科渗透线、学生活动主体线、生活老师生活指导线、家庭社会教育辅助线等五线育人,以及办好一个论坛、建好一个网站、抓好一个课题、实施心理强基工程、建好一个工作室、办好一个生命教育活动周等六大工程。
四是开展“三维四体”课程评价。三维即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四体即自我、同伴、家长、老师。
生命教育是回归本质的教育,是核心素养培养,是素质教育,让学生无限可能,让老师无限可能,让学校无限可能,赋予生命无限可能。- 世界局势: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糟?
2020年全世界经济遭遇了明显的负增长,中美面临着脱钩,全球化成为一个大迷局。这个世界是越来越糟了吗?秦朔认为,认知世界需要知识论,世界是在变好还是变糟,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2020年的中国,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很糟糕,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经济是大型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好像也不那么糟。许多人看到全球变暖觉得很糟,自然生态的破坏是人类的退步;而斯蒂芬·平克从战争减少的角度来看,却认为暴力下降趋势是人类历史最重大之事,如果这不叫进步,不知道还有什么算是进步。彼得·林奇说:每当我对目前的大局感到忧虑和失望时, 我就会努力让自己关注于更大的大局。马斯克创办的SpaceX,希望每年能发射1000次前往火星的星际飞船航班,这多么美好;Neuralink芯片,只有硬币大小,拥有1024个信道,可以读取脑神经活动信息,实时无线传输脑电波数据,这多么美好。所以世界在变好吗?在变糟吗?其实世界本身并没有偏好。2010年,人口红利下行,美团、小米诞生了;2016年,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抖音诞生了;2019年,家电全年下降2.18%,5G商用启动……面对世界局势,我们要跳出固定思维,走向成长型思维,不管世界怎么变,我们都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莫畏浮云遮望眼,关关难过关关过”。当人工智能降临,海水已经淹没到膝盖,教育如何做到淡定从容,有效应对? 张治认为,学校3.0版是适应信息社会和智能时代,是教育学、认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混合体,伴随着互联网大脑而不断进化。人工智能嵌入传统教育,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作为内容在教,二是作为工具在用,三是作为思维方式嵌入教育,是对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和管理的重新架构。 张治进一步表示,转变观念,拥抱技术,坚守本真,不但教师不会消失,还会从以下三种场景开启智慧教育盛宴。 场景1:每位教师都有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教师角色转型势在必行,教师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这使得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场景2:每一门课程都有知识图谱。从构建学科知识图谱,到分析个性化学情图谱,再到智能推送个性化资源,自适应学习得以实现。 场景3:虚实融合的校园无处不在。学校3.0版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复合体,其中虚拟学校是全民共建共享共治的教育平台,泛在学习无处不在。·- 地球环境:财富增加、社会发展、人的幸福,与地球环境并不是背道而驰
人类是地球的寄居者,人类和地球环境是一个共同的有机体。看过那么多科幻片,我们会思考:难道只有保护地球环境这一个选择吗?我们不能移居火星,或者另外一个星球吗?“我相信,是的,如果科技足够发达。可是,现在呢?” 付鑫雨说,在游戏中我们尚且选择场景,那为什么我们要将自己的环境设置为困难甚至升级为地狱模式呢?一切的不是背道而驰都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我们的行动——保护地球环境,发展科学技术,相信人类自己。 因为就算人类能够抛弃地球,人类也抛弃不了现在的地球环境。我们保护的不是某一个动物,我们保护的是这个平衡的生态大环境。 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技术的发展,正在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物资资源的利用脱钩。如人们常说,“并不是因为世界上的石头都用完了,所以石器时代才会结束,”所以,相信人类自己。 不是每个星球都拥有生命这样一种奇妙的能量组成形式,生命的存在本就是一种小概率事件,而人类又将生命的意义不断推向一个新的边界,未来不会无端变好,熵增是主宰宇宙的定律,但是,只要人类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我们终能在流逝的宇宙中,共同守护人类和其他生命适宜生存的美好地球。“ We are all star dust.” 我们都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散落又重新组合的尘埃。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占GDP比重达到36.2%,跃居全球第二;64%的企业已经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可以说近20年来,数字经济几乎改变了所有领域,那对教育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广州智慧创新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熊友君认为,数字化时代需要我们转变思维。数字化思维的核心有三——去中心化思维、代码思维和共识思维。他进一步阐释了这种转变对教育的启示:1.培养创新力,教育应该从标准化到非标准化,目标应该从考到好成绩到问出好问题;3.改进沟通能力,让孩子从温室到社群,从学好数理化到文理兼修;4.从“边界约束”转向“跨界协同”,教育也可以和其他行业深度融合;5.增强学习力,从主课教学过渡到专题学习,从赢在起跑线到赢在未来。- 核心课题:人类“待完成的工作”,决定了未来教育的核心课题
面对教育改革,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最佳实践为标准”的年代,在确定性之外,人类待完成的工作,正在进入学校教育的内核。这标志着对以“传承为主业”的学校教育的重新思考。同时展示出对学校教育未来属性的提前谋划,重新界定教育从业者的职责内涵与作用边界。在王凯看来,未来学校教育具备多元性,即全球属性、进化属性、未来属性。那教育工作者如何寻找学校课程的未来坐标呢?他认为面向未来的学校课程需要应对快速变化、难以预测且带有颠覆性的特定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它需要成为一个开放与包容的创新系统,需要从确定性课程走向衍生性课程再到预见性课程。- 黄莉(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集团校)校长)
虚实融合的时代加速到来,无人码头、无人警局、无人工厂、无人超市、无人驾驶……未来我们终将和机器人站在一起,需要人类的传统工作越来越少。刘慈欣说:人类该忧心的不是失去工作,而是失去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那么,学习该走向哪里呢?第一,学习会更加个性化
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随时随地随处、量身定做、按需推送资源、学习分析伴随学习过程、多方位智能评价。回民二小是怎么做的呢?在场景上建造了“六智中心”,在资源上搭建了“教育云平台”,在工具上开发了“云校家APP教学助手”,在数据上采用了“智慧课堂数据分析”,在评价上设计了“教育云数据中心”。
第二,学习会更加社会化
现在渐渐走入大家视野的项目式学习、实践学习、综合学习,都是社会化的体现。回民二小的“在地风物课程”中有一个学习是研究宁夏的长城,他们用问题链接学科知识,让学习边界不断位移,在真实场景中激发学生求知欲,孩子们在探究、合作、思辨的人文学习中,思维走向高阶发展。
面对未来的学习,回民二小已经有了“未来学校”的整体改造思路,他们将从云搭建、云课程、云学习、云管理、云教研、云修身(教师)、云养德、云评价、云表达等多种维度去追求,去抵达。我们为何学习?如果不用高考也能进顶尖大学,那你还会学习吗?当学生从高一入学起就可以保送世界顶尖大学后,学生将为何而学习?如果没有标准化考试了,大学拿什么作为录取依据?一土教育的张义飞,以这一连串问题开始了他的演讲。2017年,张义飞参观了日本N高中,参观了Stanford Online High School。疫情期间,这两所学校不受影响,还将线上学习经验分享出来。这些学校不断获得社会认同和大学的认同。那么国内学校能做点什么?一土教育就在尝试不一样的教育,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设“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打造“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希望学生家长、老师、学校,还有社会的先进认知成为一个整体,成为共创者。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学校每年的开学典礼都在故宫举行,没有肃穆盛大的仪式,就是让学生在故宫里自由探寻中国传统历史,建筑、水系、文化、自然等。典礼本身就是一个沉浸式的、项目式的学习现场。学生日常都在学什么呢?是习得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学习如何看见社会和理解社会。
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
这样的学校如何赋能教育人呢?一土与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共同开展研究,发现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组织文化认同,二是日常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和同伴的关系,和上级的关系,和家长的关系,基本关系建好了,人才有安全感。今天,一土教师被赋予了五种角色:学习设计者、引导者、专家、文化倡导者和教练。
张义飞认为,未来不是一个时间点,不会自然而然倒在我们面前。一切的未来,都是我们每天的选择,每天的思考。我们的行动,决定和定义着我们的未来。- 教师分工:明天的学校,每个人都将拥有独自站立的专业高度
预见明天的学校,遇见更好的自己,育见教育的美好,需要思考这些问题:明天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未来的教师将扮演哪些新角色? 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长邹贤莲的回答是,明天的学校,要从“分灶吃饭”走向“中央厨房”,在融合、研创、分工中实现组织升级、角色延展、元素重组和个体进化。 第一,学校组织从“简单叠加”升级到“内涵融通”。行远小学“1个中央厨房+N个动态项目组”的“雁阵矩阵”组织,常规管理和教研科研深度融合,各部门协作更紧密、分工更精细,推动学校高维高能发展。
第二,教师角色要从“知识的二传手”延展到“智创型教师”。在多种角色的自由切换中,广链接、深延展、多协同,动态迎接一切挑战,做持续的、终身学习型教师,让自己在新时代依然拥有傍身行天下的专业高度。
第三,学校元素要从“一刀切割”重组为“因需定制”。学校是包含多要素的复杂系统,要让每个元素都发挥价值产生功效,尤其要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要素进行改良。
第四,个体要从“依赖模仿”进化到“独自站立”。从单向度走向立体丰盈,实现个体生命的进化,同时坚守教育初心,成为一个完整的、有眼界格局的教育人。
以更长的时间尺度来打量人类的历史,会发现,它也是一部空间的构造史,人类所在的空间塑造着自己。DETT教育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张莉站在空间视角分享了自己的观点:随着“终生学习”“以人为中心的学习”成为未来趋势,教育设计4.0会经由场景革命开始。一个善于在场景中探索的孩子,他将更可能保持好奇心和主动性;他将拥有获取知识的敏锐度和能力;他将更加理解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复杂和流动。 张莉认为,场景革命的本质是更新学习的操作系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是把人放在了一切的核心,运用各种手段去解决人遇到的问题。让所有空间都具有“主动育人”的功能。 她提出,场景革命包含4个设计要素:场景与空间、场景与技术、场景与内容、场景与人。 场景与空间,指围绕空间的功能、形态、布局以及审美来设计;场景与技术,包含工具、设备、软件、数据等;场景与内容,包含学习主题、问题、资源、学习方式;场景与人,包括人的状态、人的组织和学习关系。 场景革命的重点是多个要素的融合、配搭,而不是只强调某一个因素,所有要素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才是场景革命的精髓。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差异,弹性教学想解决的,其实是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要支撑弹性教学,学校首先要明白学生具体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化需求。秦建云校长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和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差异如何满足?秦建云校长表示,北京十一学校从10年前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到今天已经基本实现对学习内容类别化的满足。他以iSchool微城未来学校(由十一学校和海南省政府合作开办)的数学课程进一步举例,通过课程的多元,学校类别化地解决了学生内容需求上的差异。而通过“学本”(教学的另一种方式:面对面是教学,远程同样是教学,文本也是教学),突破学习时间、空间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有了这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就前进了一步。 秦建云认为,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还要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什么是主动?就是学生主动探究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第一,推动学生自主阅读。并且,由学生自主选择释疑方案,自主归纳学习内容,自行提出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第二,设置小学段。在小学段内,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确定学习时间,自主确定学习路径,自主确定学习资源。当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自主比例。目前,iSchool的基本想法是:六年级自主比例是8:2,七年级是7:3,八年级是6:4。让学生自主成为一个逐步的过程。 教育可能:学校面向未来的变于不变
魏国福(廊坊十中校长)
于莉(山东省德州市实验小学校校长)
吴尔前(周至县西周初级中学校长)
都说我们在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实际上我们也在面对着充满不确定的当下,因为嘉宾临时缺席,组委会以神秘嘉宾的形式,随机抽取了三所参会学校来共同解答这一主题。魏国福表示,面向未来,可以从空间、角色、活动三要素中,洞察学校的变与不变。
从空间要素看,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加持,大大推动了线上教学的实施,让线下和线上混合式学习逐渐成为主流;从角色要素看,技术手段的多元应用,或许将促进教学相长的真正到来;从活动要素看,“教”和“学”组织和实现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翻转课堂、慕课、选课走班、项目式学习、混合式学习百花齐放。而这三种角度的变化最终都要依托课程组织和实现方式的改变。担任过三所学校的校长于莉对学校的不变更有体会。她表示,自己经历的三所学校,历史不一样,文化不一样,理念不一样,但教育人的责任和使命没有变——依据学校的历史和理念的守正创新。除此以外,自己的教育初心也一直不曾改变。作为一位乡村校长,吴尔前认为面向未来的学校,变是发展的动机,没有变化就没有创新;不变是变的理性抉择,不变是为了学校更好的坚守做真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校长,变的是重构生态,追寻价值和系统的力量;不变的是执着的情怀,无私的奉献,象陶行知先生一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