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刚开始实行垃圾分类的时候,很多同学抱怨说:有了垃圾分类,喝奶茶都不香了。因为一旦喝不完,你要——第四步:则因茶而异,如果是带盖的杯子,塑料盖可以归到可回收垃圾。当时我正好参加了黑客马拉松,要求在48小时内开发出一款产品。最开始我们团队的想法是开发一款代替人力分类垃圾的高科技产品,类似于机械臂这种能识别干湿垃圾,并帮人们投放的人工智能产品。
后来我们反复讨论之后,逐渐意识到人们不是不愿意做垃圾分类,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分类。人们并不像电影《瓦利》中一样懒惰,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期望,只是缺少一个有趣的学习方法来帮助他们记住垃圾的分类。于是我们决定设计一款互动游戏,模拟垃圾分类的场景,让玩家在互动游戏中学会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其实创造这样一个有趣的互动游戏所需要的科技很简单,只需要用苹果Core ML搭建框架,再把准备好的图片插入代码中就可以开始自动训练,几个小时就可完成一款游戏的开发。而这样一款简单的app,最终获得了黑客马拉松第二名。难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如何去发现app背后需要解决的真正的问题。因为科技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且可以有无数种方式,最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有一颗想要创造改变的心,并且能不断提升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钥匙。尽管我在开发方面经验的不多,但只要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技术,也可以用它去解决身边的问题。这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成就感,也促使我更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问题,思考是否能用科技创造改变。今年过年回老家的时候,无意间注意到了爷爷奶奶家老式的花玻璃窗上贴着窗花,原本只存在记忆中的东西突然鲜活地出现在眼前,让我欣喜不已。但当我想到随着老一辈人的离去,传统民俗正在逐渐消逝时,我萌生了一个想法,让剪纸这项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中复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同样做了一款应用。在Playground中,玩家可以任意选择喜欢的图案和折数,点击“Cut”,自动生成窗花,再点击“AR”,最后点击现实的墙面或窗户,就可将剪好的窗花投射在上面。今天我可以用科技来传承窗花,以后我也希望能用科技保护更多的传统文化,让它们能有更好的传承。这个作品也获得了Apple WWDC20 Swift 学生挑战赛的奖项。但其实APP上线之后并没有很多人下载,所以想要以此唤起人们对窗花这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扩大影响力,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式之后,还是会有新问题出现,进而引发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就算我能开发app并获奖,仍有很多人问我:你一个女生为什么要去当码农?不怕英年秃头吗?(其实已经秃了)。面对这些质疑,我一直坚信编程学习只是个人兴趣,与性别无关。而且,一直是编程课里唯一的女生这一经历,以及身边女性朋友对理科生身份或是从事科技领域的不认同,让我更加坚定了想要改变女程序员少这一现状的想法,希望能让更多女生开始学习和接受编程。因此,2019年的暑假,我在上海举办了编程公益夏令营,主要面向零基础女生,参与者横跨小学到在职人士年龄段。夏令营结束时,大家已经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Python做出一个小游戏。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女生们都非常安静,哪怕有不明白的问题,也不敢提问。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去鼓励大家提问和互动,每时每刻给她们“洗脑”。渐渐地,课堂氛围从一开始的鸦雀无声,变得活跃起来。到夏令营最后一天的时候,小组队员已经开始为某个想法的实现而展开激烈的讨论,专注而投入,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女程序员社区雏形!一些女生因为这次夏令营对编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更深度的学习。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第二期夏令营没能举办,但在明年我们会继续进行这个项目,并将范围扩大到上海以外的城市。第一期的女生们也向我发来问询,希望能为Coding Girls出一份力,帮助更多女生走进编程的世界。去年寒假,我在南疆喀什地区的巴蜀县实地走访一周后,发现当地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非常强,但他们的信息学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计算机教学硬件设施不足,而是缺乏教师资源。很多学校只有1-2名计算机老师,尽管开设了信息学相关的课程,吸引了200名学生来报名,最终也只有50名学生有机会接触编程,所以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招募编程支教老师,给新疆的孩子们打开一扇充满无限可能的大门。于是我发起了hello world编程支教项目,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hello world只是编程时写的第一段代码,但是对于新疆的孩子们来说,这是新世界的开始。项目发起阶段就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的编程爱好者,其中不乏美国康奈尔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系学生。其中一位志愿者写道:帮助新疆的孩子学习编程知识,比去新疆旅游更有意义。因为疫情,今年我们无奈将线下支教项目转移到线上。7月中旬,hello world线上夏令营正式开课,为期一周,总共覆盖了新疆的三所学校,既有县城中学,也有乡村学校。不管学习编程还是举办科技夏令营,科技都赋予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会找到越来越多赋予我能力与机会的钥匙,为社会解决更多问题,我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钥匙。科技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载体,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有无数种,最重要的是我们去发现,去感知身边的问题,拥有一颗想要创造改变的心,去提升、拓展自身,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把解决问题的钥匙!来源:本文根据余铁琳在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学生论坛演讲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