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艺术统整学习中的德育突破
01
关于艺术、统整、德育
艺术、统整、德育,这是一个跨界的话题,三个关键词或许能唤醒大家脑海中许多的联想。今天,我们尝试从学习方式的角度与大家探讨艺术统整学习中,如何实现德育的突破。
在正式分享之前,大家一起来看这样一道考题。题目以一个新闻开头,谈到转基因技术、以及带来的社会争议。要求是:
用绘画的方式描绘你想象中未来转基因鱼的形态,画面中鱼的数量不超过3条。
用绘画的方式描绘你想象中转基因鱼生物细胞的形态组合。
这是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招生试题。作品要求表现方式是绘画,但画的内容却是未来转基因鱼的形态及生物细胞组合。据说当年的艺术考生,拿到这道题目的时候,甚至怀疑自己走进的不是艺术专业考场,而是生物专业的考场。
显然,要解答这样一道题目,仅仅具备美术专业素养是不够的,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以及是否具备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如果我们把这道考题转化为一堂普通的美术课,我们可能很难快速回答,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涉及的学科知识至少有:
美术:构图意识、画面分割……
生物:DNA的分子结构、基因的复制与重组、遗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政治: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经济全球化……
真实而重要的问题,不能靠单一学科的知识来解决。跨学科知识被要求在同一堂课之中进行学习,怎样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收获更多?
这就是夸美纽斯在四百年前就提出的:有效教学,目的是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
因此,基于统整的学习方式设计,是一种当代途径。
全球诸多国家,都曾经并正在进行学科统整的研究和实践。例如,美国的“跨学科课程模式”、“一体化课程模式”、英国的”交叉课程”、德国的“合科教学”、加拿大的“综合学科群”、日本的“综合学习”、我国台湾的“学习领域”等,都体现了学科统整的大趋势。
在我国,2001年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出将课程结构综合化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从国家层面推动了具有统整特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近几年统整融合的教学又逐渐被重视起来——2019年,《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优化教学方式,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同时,在这份文件中,也提出了,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五育并举要求下,教育不可能站在绝对分科的角度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们需要对知识内容、对学习行为本身,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统整。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大家常常谈及德育不能泛化也不能窄化,更不能淡化和表面化,而是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要澄清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学校德育的内容?
为了避免学校德育泛化或者窄化,我们需要明确学校德育包含哪些内容。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学校德育包含五方面内容: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从学习内容上讲,学校德育本身就具有跨领域的特点,学校德育是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大德育”,这五个方面分属不同层面而已。这就更需要我们对德育的学习方式进行更为大胆、科学的尝试。
是不是这五个领域的内容都是学校德育呢?还需要澄清德育的定义。
第二,什么是学校德育?
北师大檀传宝教授在《学校德育教育原理》一书中,这样定义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也在1996年的报告中提出:道德和文化维度的教育……这个过程必须通过……知识、沉思和自我批判的实践,从自我理解开始。
自主建构、价值引导、躬身实践,是关键。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尽量以学生自主构建为主,还原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投入身心、情绪和情感,让孩子在现实或模拟现实中,调动价值观去判断、去解决将来会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在适当的时机切入价值引导。
第三,德育的元能力
我们还要试图站在德育的角度去思考:
德育本质是什么?
什么样的观念学生会终其一生保有? 学习的成果是否持久,是否能够影响学生在社会中的生活与角色? 有没有一些超越学科或领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是可以支持到整个德育系统学习、迁移解决真实问题的呢?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尝试借用“元概念”(meta-concept)的思维,提出德育的“元能力”。“元概念”是概念对某学科具有内在的决定性作用,且可应用到其他学科的核心概念。比如,指数的概念,数学会教,生物学细胞繁殖也会教,经济学复利也会教。
而元能力,就是在任何学科、任何社会文化环境中都能够发挥作用的能力,参考各个国家、组织关于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社会情感教育等体系,我们得出德育的三大核心能力:自我认知、关系建立、行为抉择。
三大核心能力几乎可以支持到所有德育内容,我们暂称之为一个人在德育方面的元能力。
当我们用这样的元能力去反观学校德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学校的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德育环境,都可以清晰的用一个逻辑规整到一起。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理念、育人目标,再将这样的能力体系进行个性化表述和应用。
这是关于艺术、统整、德育,我们需要追问的一些关键问题。接下来一起去到学习现场,看看统整的课堂正在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02
艺术与德育的“弹性”统整
弹性的设计,其实就是富有空间的设计,是按照人的需求和教学的目的进行的灵活设计。艺术与德育的统整,则是一种典型的以艺术为手段达到德育目的“弹性”统整学习。也就是说,艺术与德育之间,根据我们的教学对象的需求、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确定艺术本位还是德育本位,谁是配角谁是主角。让我们来看看这样几堂课——
深圳荟同学校“寻找身份认同”艺术统整项目
这是来自深圳荟同学校分享的一堂艺术统整课。荟同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一门创意艺术与设计(CAD)课程。
荟同学校负责艺术课程的闫敏老师,带领学生在艺术课堂中“找寻身份认同”。我们知道,自我认知、身份认同,是一个人自主构建道德体系的基础,也是德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这堂课的设计,正是以艺术为主线,通过自我的分析和表达,增加对自我的认知、对同伴的理解。大致分为三个子任务:
子任务1:学生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姿势拍一张照片。
子任务2: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想法,选取特定的材质,在打印出来的照片上进行拼贴创作。创作过程中,学生罗列自己的经历、个性、兴趣,仔细审视自己身上独一无二的特质,挖掘内心的真实情感,并借助各种媒介和元素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子任务3:小组互评,先是向他人介绍作品中所展现的自己,然后再接受他人的“点评”,了解同伴眼中的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在自我反思和他人评价中,学生试图去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借助同伴的眼睛发现自己身上的潜力。
最后学生得到了一幅幅极富个性的装饰画。动手创作了不同造型、色彩、材质、形状的艺术作品,赋予作品意义,用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小组之间的真实交流,更清楚的审视自己、更客观的理解他人。
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教育戏剧德育课程》
在课程设计环节,明确课堂目标:不仅是得到相对公平的选举结果,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树立民主、公平、责任的意识。德育本位的统整设计。
这堂班队会课的设计,以戏剧艺术为主要方式与手段,也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教育性戏剧。将课堂分为六个环节:
第一步,暖身活动:用一个绕口令“班干部管班干部”游戏带入情境。
第二步,角色扮演:老师提供狼人杀人物示意图,包括预言家、女巫、猎人、村民等,请学生在扮演角色的同时,思考与表达每个角色的技能和职责。值得注意的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对比思考,得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
第三步,情景模拟:老师抛出问题,如果这些人物对应班级委员,那么相应的,班委对于班级而言有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第四步:教师入戏:采用教育戏剧中比较常用的范式教师入戏:教师扮演一位烦恼的“班长”,倾诉自己的困惑,寻求学生帮助解决。
第五步:“墙上的角色”:共同讨论一名优秀班干部应该具备的外在和内在品质、能力。勾勒出班长的轮廓,包含人物的内在品质、外在容貌等。
第六步:复盘总结:班干部需要具备的条件。投票选举。
学校把班委选举这件事具身化,以身体体验、角色扮演和情境构等戏剧艺术手法,让学生自行探索,获得对于班委职责的正确认知,从而正确行使自己的投票权,慢慢培养民主、责任的意识。
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也一直与蒲公英教育智库一起,推进戏剧艺术与德育教学的整合。在智库研发的课程基础上,不断从一线实践的角度优化、完善,又拓展出了传统节日、班队会主题等系列课程。
蒲公英泉源学校:“为校本教材《诗经读本》配插画”
第三个案例,是蒲公英泉源学校的项目式学习课程。以艺术的视角、读懂传统文化。艺术是通用的语言,我们是否能过通过艺术绘画,向一个完全没有读过诗经的人讲解诗经呢?
传统文化精粹之作诗经,像一座百花齐放的花园,蕴含的知识涵盖了政治、历史、天文、地理、生物、艺术等多个领域。正是因为具有如此厚重的文化地位,初中部的师生从自己的角度,探索出更多的角度去理解《诗经》。
在支撑课上,首先是历史寻迹,历史老师讲解《诗经》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版图、社会环境。其次是地理发现,结合地理知识,对诗经中提及天文星象,四季、农事等进行分析。然后深度赏析代表篇目,分小组翻译成现代汉语,完成文本学习,并进行拓展阅读。
创作成果环节,艺术老师从艺术的元素、设计原则等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正确表达,才能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美。以艺术的视角,读懂《诗经》,从传播媒介、文化研究、图像修辞、造型基础等角度,帮助学生用视觉艺术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理解的《诗经》。
以下是学生的作品图:
周南·桃夭:以桃花喻美人,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小雅·十月之交》:原本高高在上的忽然跌落到谷底,原先在谷底的突然跃升至峰巅,世事变迁
秦风·无衣:“谁说我们贫穷,我们跟您一样也有战袍。要出兵打仗了,我们已经磨好了戈矛,君王啊,我们与您同仇敌忾,共同抗敌!”
这个项目,艺术统整与项目式学习结合,从多学科的角度,去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美。
通过这样三堂课或者项目、课程,我们不难发现,艺术的目标,是非结果导向的;学生的作品,并没有预料中的那么炫烂夺目。因为艺术形式的思考和表达,是为了完成自我认知、身份认同、公平客观、传统文明等等抽象的价值辨析和社会议题。
统整领域最为著名的项目,持续了50多年的哈佛大学“零点计划”曾得出结论:艺术与人文的统整被视为实践统整教育的最佳管道。
曾经于90年代主持零点计划的多元智能之父霍华德·加德纳,也是一位艺术教育家,他讲到:“艺术可以引导我们欣赏别人的美德,通过艺术探讨真和善的美德是最有效和最易让孩子接受的教育形式。”“艺术可以借助一种更加顺畅、不具破坏性的方式让人接触关于真相与善恶的问题。”
我们所谓的突破其实就是事物之间发现关联性,并应用这种关联。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的边缘,事实的确如此。很明显,这样的课堂有点“边缘”,如果没有教学目标的主次划分,我们难以简单界定这是一堂艺术课,还是一堂德育课,或者一堂语文课。因为它们既有独特的艺术色彩、学科知识,又有强烈的德育功能。这就是学习的弹性。
03
身体在场,价值可见
最后,我们要利用元学习的能力,去反思我们刚才分享的设计密码——学习,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我们总结为两个短语:身体在场,价值可见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夸美纽斯,300年前在大教育论里如是说。
三堂课中,艺术统整似一座桥梁,强调学习者在德育过程中情感认知、身心体验和实践行动之间的有机统一。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持——“具身认知”。
课堂的具身性,是要把学习置于身体中,把身体置于世界中。
20世纪80年代起,具身认知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代表理论,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身理论认为:认知、身体、环境是一体的,强调人的身心整全意义上的发展。
耶鲁大学曾做过一项冷热咖啡实验, 手持“暖”咖啡的学生能比手持“冷”咖啡的学生对想象中的任务更积极。握拳实验中,握紧拳头的人比放松拳头的人表现出更强的坚定感与自信心。各种研究实验表明,身体在参与心智活动时非常活跃。
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在教育教学上,逐渐形成一种创新学习方式——具身学习(Embodied Learning)。从字面上看,具身学习,就是一种亲身经历的学习, 重视调动身体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与体验,强调将身体、情感与环境要素都纳入学习过程。例如艺术统整学习、新体育教学法、创客文化运动等。
具身学习,正让我们对人类认知的理解发生重要转变——从传统的抽象思维与被动的内容获得,转向以躬身实践、情感体悟、环境建构为特点的创造性学习。
我们呈现的三堂统整课,就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身体体验、情感体验,并激发创造性思考,我们可能很难评价,孩子们在上完这堂班队委员选举课之后,投出的选举结果就更加公平、合理?但是或许课后在某一个自告奋勇的瞬间,孩子会认真思考,我是不是适合这样的角色,有没有做好准备担当。
《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第二版)也有过这样的描述:在跷跷板上玩耍的孩子,正在建立一个“相等”的身体感觉。这个小孩无法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她从这个非语言的身体体验中学到什么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坐跷跷板的感觉也许有一天会让这个孩子了解社会公正的道德推理。这就是以具身的方式学习。
当然,不仅仅在德育和美育,包括劳动教育、智育、体育,都可以开展具身学习活动,以实现学生直接体验的获得。
我们的未来什么样,很大部分取决于我们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同样,我们的学习,取决于我们是否发现了学习的价值,并利用好这样的价值。
因此,学习就是一个追求价值美的过程。
关于学习科目和领域的内在价值,美国课程重构中心CCR,曾进行了研究和描述。
课程重构中心将科目领域的价值观金字塔总结为:实践性价值、认知性价值、情感性价值。
例如事实、概念和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在未来许多工作前景方面,学生需要概念、元概念、过程、方法和工具,需要该学科的分科、科目和主题。
例如批判性思维、品格。学科科目可发展高层次的思维,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品格发展。它们均可以被迁移到其他科目和情境中。
例如美。科目领域内在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的巨大成就,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有助于学生理解世界,应该传达给学生。
对不同的学科或者领域而言,三个层面的价值可应用的程度不同。在艺术统整为桥梁的德育课堂中,我们都充分抓住了艺术领域和德育领域的情感性价值,与德育的美,进而将两个领域的内容制作成了一杯混合果汁而不是水果沙拉。
艺术的大概念是可以被持续理解和探究的;德育的“元能力”也是需要持续理解和塑造的。
艺术的建构源自个人经验与理解的传达与释放;德育也拒绝抽象的剥离现实,注重联系生活的具身体验和自我建构。
当学生在欣赏和创造艺术的时候,艺术体验引起极为强烈的人格的、心灵的高峰体验,达到精神超越和生命感悟;学生在价值建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思辨、去体验、去实践,在教育中获得应有的尊严、价值与幸福感。
打通书本世界、经验世界、现实世界,拥抱学习内在的美和力量。这种力量,或许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不被淹没的力量”——“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本文来源于张乐在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国际青年论坛的演讲整理。
作者 | 张乐(蒲公英教育智库研究员)
排版 | 阿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