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一把好剑需要千锤百炼,一块好玉需要精雕细琢,一节好课的诞生,同样也离不开老师反复地推敲,不断地调整与修改,这就是常说的“磨课”。
磨课,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磨课,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那么,磨课究竟是磨什么?怎么磨课效率才更高呢?星宝综合整理了叶小静老师的两篇文章,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最近在磨课,课件和学案来来回回修改了好几次,还是效果不好,眼看上台的截止日期就要来了,不得不通宵达旦地改,让人实在忍不住叫苦:磨课磨的哪里是课,根本是磨人!
玩笑归玩笑,叫过苦之后,我还是忍不住在想:磨课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堂课需要反复地磨?
一开始我会觉得是为了熟练度,但现实是,因为第一次用的是自己的班,而且学生基础好,反而到目前为止效果是最好的。
1. 怎么让语言基础没有那么好的学生,达到我原本预期的效果?2. 怎么让和我没有过任何接触的学生,尽快地理解我的意图?而这两个问题归根结底,其实又是一个问题:怎么弥补我和学生之间因为彼此不了解,而导致的课堂时间浪费。表面上的不了解,也就是接触时间不长的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太纠结,因为纠结也没用。
毕竟是借班上课,不像自己的学生,因为有长期的磨合,有些时候一个眼神就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但另一种深层次的不了解,也就是对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风格的把握不到位,是可以靠磨课来缓解的。
我们备课之初,除了教材、课标和基本的教学规律这些东西,还会基于自己对学生的预设来设计整个教学流程。但问题是,因为不了解学生,我们的预设很多时候是不真实的。
很多环节,我们原本预计学生会给出怎样的反馈,但到了真实的课堂里却没有。这就导致,一堂课本身从教学设计来看或许还行,可一旦真正上起来,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学生听不懂指令,学生甚至可能听不懂或者看不懂教学内容,又或者是,花的时间比我们预计的要长得多,导致我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完成计划好的教学内容。反复地磨课,其实是在不断地缩减我们的理想情况和学生真实情况之间差距。像我自己,问题就是,因为平时习惯了“折腾”自己的学生,导致任务设置得太多太难。所以整个过程里,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降低难度,不管是语言的难度,还是任务形式上的难度。有些东西去掉,觉得逻辑不连贯。有些东西去掉,又觉得是个亮点,不用好可惜。整个过程有点像个博弈,是要展现我自己的设计水平,还是要让学生能够展现出他们的真实水平。
那怎么磨课效率才更高,分享一点“老磨课人”的个人想法:如果注定磨课就是要反复修改,那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底线——哪些东西是绝对不改的。我的观点是,任何形式上的东西都可以调整甚至取舍,但最核心的教学逻辑(基于输入来输出)以及来自教材和课标的这部分教学目标,是改不了的。像我上的是听说课,那以听促说就是核心的教学逻辑,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就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这个动不了。所以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其实很明确:导入-词汇和背景的补充输入-听大意-听细节-提炼语言和结构为说作准备-学生产出-反馈总结-布置作业。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也很明确:首先学生要听得懂,然后要说得出来。至于要听到哪种程度,说什么内容,以及其他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上的目标,其实也已经由具体的教材和课标共同决定了,我们自己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所以磨课之前,做好文本解读,先把思路理顺,确保逻辑上不出问题才最要紧,至于ppt怎么做,教学设计怎么写,并不应该是我们这个阶段要纠结的问题。就像PPT,如果在思路不清晰之前就开始做,反而浪费时间,因为很有可能辛辛苦苦搞出来的东西,后面思路一改,就全用不上了。但只要整体的思路定了,其他的不过是细节调整,大框架不会变,弃之不用的东西就少,效率自然就高了。我自己磨课初期都只用最基础的课件,不会考虑太多的修饰和动画设置,因为知道费时费力做了,后面很可能都用不上,与其到时候忍痛割爱,还不如等全定下来了再去完善。最夸张的一次,一直到上场前的最后几分钟,还在做课件。但心里完全不慌,因为知道最核心的东西已经敲定了,这只不过是个辅助措施。磨课就是追求细节的完美,有些细节问题自己是很难发现的,这个时候邀请同事,尤其是和自己平时的教学风格相差较大的同事加入,就很有必要。需要打磨的课,往往不仅是上给学生听,也是上给老师看的。因此不仅要追求学生听得明白,也要追求观课的老师看得明白。而且说实话,虽然他们提的有些建议不一定能解决你目前这堂课的问题,但搞不好在之后的某一天,就恰好能解决你教学中的其他问题。
所以我们说磨课让人成长,不只是说这堂课你能上得多好,而是经历了这种“事无巨细”的全方位打磨,你之后的教学设计会有更多的思考,因为你的眼界和水平,在一次一次的打磨中,都得到了增长。学习有些时候,不一定体现在结果上,而是藏在过程里。所以,要抛开对结果的执念,看清自己在过程当中的收获。就好像我这次参赛,抽到的是听说课型,因为备赛的时间长,所以前期其实没有记着设计这堂课,而且花了很多时间去读书和实践,慢慢对听说课该怎么上有了很多想法。我虽然不确定自己现在设计出来的这堂课最后呈现的效果如何,但我可以确定,我今后的听说课,会上得比之前好很多。毕竟对于长达几十年的职业生涯来说,一场比赛的输赢,肯定不如掌握一门长期有效的职业技能来得重要。最近正好在看《远见》这本书,里面提到,职业生涯的初期阶段,最该积累的东西,就是“可迁移的技能、有意义的经验和持久的关系“这三种职场燃料。磨课、比赛,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恰好这三种燃料都能提供。可迁移的技能和有意义的经验自然不必我多说,持久的关系这一点我自己最近感受也是比较深的。因为磨课不仅要找同事帮忙出主意,要借其他老师的班级耽误人家的教学进度,还涉及到时间的冲突,需要和搭班的老师相互协调。我虽然挺不喜欢麻烦别人,但有些时候一段关系的建立,恰恰就是从“麻烦“开始的。我一直觉得,要想上班更开心,在工作上找到几个“玩得来的人”是很重要的。而每次磨完课都会发现,玩得来的人,好像又多了那么几个。xingjiaoshi@dett.cn尊重原创,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