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老师的物理课从来不“纸上谈兵”
潘书朋
中学物理教师,担任物理教研组长。曾获市教学能手、山东省远程研修优秀学员、优秀研修组长等荣誉称号。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余篇,多次为市教学工作会议提供经验交流。
或许是长期以来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容乐观,已经到逐渐衰退的地步,不得不让人感到担忧。作为师者,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课本那点有限的知识,更应该重视方法的指导。决不能把初中物理课上成“第二数学”,更不应该把学生领进“题海”的深渊。因此,在我的物理教学中,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起来,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让教师和学生不再认为课堂学习是一种折磨,而是一种享受,深切感受物理课堂之美。
开学第一课:实验启蒙
每年初三物理的启蒙学习之际,我都把和孩子们联络感情,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作为第一节课的重点。由于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第一节课也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激发了孩子们互动的热情。
回想第一节课,设计的如下几个小实验让学生从这些“实验”走近物理:
实验1:吹不走的乒乓球
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把手指移开。乒乓球会下落吗?
这是课本给出的力学实验,我鼓励孩子到讲台前面进行“展示”,孩子们果然跃跃欲试,尤其是物理课代表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主动早讲台前面进行实验操作,并且成功地将乒乓球“吸”起。当实验才成功的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孩子的喜悦深情。为鼓励孩子的勇气,我把实验用的乒乓球奖励给了孩子。
实验2:原封不动的笔帽
请同学们将一长纸条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钢笔帽立在纸条的一端。你能不能把纸条从笔帽底下抽出来,但要保证笔帽立在原地不动。
这个实验主要是为了演示“惯性”,实验的技巧性比较大。在实验的最初阶段,我并没有给孩子们的说明操作的技巧,而是让孩子们尽情地进行实验操作,结果最初很多孩子都失败了。看到此,我不断地鼓励,终于有一个女孩子大声喊道:我做出来了。趁此机会,我让她说一下成功的技巧所在:要想成功,必须迅速抽动纸条。
听了操作技巧之后,其他同学纷纷再次进行实验,结果成功的孩子越来越多。看到孩子们成功之后的那份满足与兴奋感,我感到无比欣慰,自己设计的这个教学环节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的好习惯,让孩子们课后进行下面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总之,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们动手进行操作,给孩子们充分锻炼的机会,最终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课本中的“做中学”
在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物理课本中,其中有这样一个栏目,那就是“做中学”,关于“做中学”,课本中这样的阐释:提供动手动脑的学习机会,学习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为此,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尝试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物理小制作,孩子们在“做中学”中也深深感受到了物理之美。
比如,在学习了“透镜及其应用”的知识之后,“做中学”部分将知识引导到生活,众所周知,学生群体是近视眼的高发人群,那么近视眼矫正的案例,其中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很多学生都很感兴趣,为此,跟随做中学题目“突破‘近视眼和远视眼矫正’的思维障碍”,让学生在做中形象直观认识近、远视眼的奥秘。
这是秦菡璐和王雅睿的实验探究过程。
探究近视眼的矫正原理
第一步:调节三心同高(三心: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目的在于让所成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第二步: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移动发光体和光屏的位置,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第三步:在凸透镜前方放置一副近视镜(凹透镜),观察光屏上出现的现象。
此时光屏上没有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他们思考:应该将光屏如何移动,才会重新出现清晰的像?此时两个孩子针对近视镜对光线起到发散作用导致焦距如何变化,出现了不同的分歧,一番争论之后,最终达成共识:在凸透镜的前方增加一个近视镜之后,新的“眼睛”的焦距变长,需要将透镜向右侧移动才会重新出现清晰的像。
第四步: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重新看到清晰的实像。
接下来,她们用同样的方法探究了远视眼的矫正原理。换用另一个远视镜(放大镜),重复上面的实验。
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看到两个孩子脸上自信的笑容和成功的喜悦。她们共同的感受就是: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需要用近视镜(凹透镜)使光线发散的特点,从而使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需要用远视镜(凸透镜)使光线会聚的特点,从而使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要想学好物理,必须学会:多动手,多思考。
“动手操作”的动态课堂
《大气压强》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对大气压强的研究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运用压强、压力、水的沸点、液体密度、液体压强等内容来认识的,由“想想议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从而用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应用。这节课如何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呢?
下面把这节课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几个镜头回放一下:
镜头一:“上升的小试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采用了“在大试管中上升的小试管”的分组实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后,看到小试管上升异常兴奋,一度有些混乱无法控制的局面。
镜头二:“成功取出小试管”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上升的小试管”,学生发现小试管达到大试管的顶部无法取出,我趁此让学生设法取出小试管,从而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结果很快就发现,有两个女孩子采用“将两个试管一起放到水里,然后向下放置,小试管由于重力作用就会慢慢从大试管中滑出来”的方法,成功将小试管取出,这个环节成功吸引学生想要了解对大气压作用。
镜头三:“神奇的小试管”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在接下来的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以及验证大气压的特点,继续引导学生利用试管进行实验,学生的动作越来越熟练,很快就总结出了“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的特点。在探究“大气压的大小”这一环节,我仍然让同位之间利用大小不同的两个试管进行对比实验,引出“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高水柱”的视频。
镜头四:神奇的矿泉水瓶
看到大家的兴致这么高,我还想给大家再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师:大家请看在前面我们已经看到水会从瓶子的底部和侧壁流出,现在如果我把瓶子重新灌满水,并且用盖子盖好,大家看水还会流出吗?如果把瓶盖拧开,又会发生什么现象?(演示)
生: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由于外面的大气压大于瓶内的液体压强,所以水不会流出。当打开瓶盖以后,由于水的上方也有大气压的作用,与瓶外的大气压相互抵消了,由于液体的压强作用水就会从底部和侧壁流出。
师:分析得太好了,不仅运用了本节课学到的大气压的知识,而且还复习了前面学到的液体的压强的知识。
镜头五:“大气压的应用”让孩子们感悟生活的美好
在整个一节课的最后学习环节,是引导学生讨论“大气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由于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课堂之中了,所以也就很放得开,列举的实例可谓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确很丰富,以下便是他们发现的生活中的“大气压”。
作业不再“纸上谈兵”
做几道物理习题,那只会是“纸上谈兵”。通过自己亲手进行小制作,可以极大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尤其是在制作成功的那一刻,孩子是极大兴奋的,那种成就感与幸福感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有此体会。
目前我的家庭作业布置采取“零作业”的模式,前提条件是:首先要做好师生的情感交流,让师生在一种彼此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其次要充分做好教学情的分析,为此必须做好“充分备课”的工作;再者要“向课堂要教学质量”,力争在45分钟中体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让孩子们在“精练”中完成学习任务。
以下是学生进行课后小实验的部分画面:
制作模型照相机
自制鸡尾饮料
自制万花筒
其实,只有用心“教书育人”,才可以实现“零作业”的设想,才可以实现“减负增效”的理想教学效果。
总之,科学是美丽的,物理是美丽的,在孩子们物理启蒙学习之初,我们作为任课教师必须把培养孩子学习物理的兴趣放在首位,要让孩子们在物理课堂上,实验探究中,课后小制作中感悟到物理之美,从而让自己带着无尽的快乐尽情遨游在物理科学的海洋之中。
原创声明:本文版权归“星教师”所有,欢迎朋友圈分享,微信公众号或其它形式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授权!
寻找一群有教育情怀、敢于实践、具有创新精神并善于学习的教师,关注他们的经历,他们的课堂,他们的反思,他们的阅读与生活。 在此,我们特别邀请您自荐或推荐您心目中的“星教师”,分享给中外教育同仁以及广大的学生、家长,让我们共同为当下的、未来的教育做点什么!
长按二维码,点击“关注”
来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咨询电话:023-67515741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
新课程 | 班主任 | 学前教育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信息技术 | 音乐 | 生物 | 思品 | 物理 | 心理 | 历史 | 地理 | 化学| 美术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官方网站见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