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聪:陪伴,是老师最长情的告白
杨聪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灵江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温州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认为教育的乐趣来自对孩子的兴趣,教育的真正任务和目的,不是评判、而是唤醒,更是善的传递、爱的共鸣。 著有《插班生林可树》《好老师可以这样做》《教育即唤醒:走近问题学生》。
总有一条路可以抵达心灵
回忆从事教育工作后的生活,每当与学生的眼神相对,我总能从那清澈见底的眸子里读出他们的真诚、单纯与依赖。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以不做自己憎恶的人为底线,把与学生们的接触视为一种人生中的美好相遇。
每一个学生在这个世界上都是“有意思”的个体,独一无二又多姿多彩,这一切和成绩的“好差”无关,也无涉某些大人所谓的“乖”与“不乖”!面对孩子,“没意思”的倒往往是我们大人的某些“心态”和“目光”。当教学远离甚至脱离了教育的目的,所谓的考试、评分等等,也就成了一种徒有外在形式的机械性劳作而已。教育上的有些原理我们不去讲它,其实也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之中,只要教师能顺应、遵循和守护它,师生皆能受益。
-1-
用“童心”,才能体味童趣
“杨老师,今天会不会下雨呀?”晨读刚结束,章思语就紧跟在我的身边问。
我抬头看看走廊外的天空,阴阴的,低头对她笑了笑说:“会不会下雨呀?杨老师也不知道哦……那杨老师帮你打个电话问问吧!”我掏出手机,做出按电话号码的动作,然后把手机放在耳边和某个人打起了电话来:“喂,你好!我是……”
“杨老师,你打给谁呀?”章思语眨了一下大眼睛,侧着脑袋好奇地问。
我转头靠近她的耳边悄悄地说:“打给……天上的玉皇大帝呀!”
“啊,玉皇大帝?嘻嘻……玉皇大帝?……”章思语有些惊讶,“玉皇大帝也有手机啊?杨老师你也有他的号码?”
我向她眨眨眼,继续抬头望着天空打着电话:“是玉皇大帝吗?我呀,我是灵江小学的杨老师呢。我班的章思语同学有个问题想问你!什么问题?嗯……对,她就在我身边,她问你今天会不会下雨?会吗?哦……嗯……我知道了,谢谢玉皇大帝!我马上就告诉她……好,再见!”
我放下手机,对一直抬着头伸着脖子,听得津津有味的章思语说:“玉皇大帝说了,今天应该是不下雨的,不过……不过要是他不小心打了个喷嚏,流出口水来,那就要下点小雨了!”
章思语咯咯地笑了起来,一直仰着小脑袋望着我,扑闪着眼睫毛,眼神里裹着迷惑。这时,旁边早已围了好些学生,他们听了我和章思语的对话都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杨老师,你说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哦!”章思语翘起了樱桃小嘴,小眉头微微皱起,神情里笼罩着的却是兴奋和欢喜。
我默默地笑着,竖起食指在嘴边做了动作:“嘘——保密……玉皇大帝交代了,天机不可泄露!”说着我连忙抽腿便走。当我回办公室后,这群八九岁的小孩子仍然在走廊那儿议论纷纷:
“杨老师在给玉皇大帝打电话呢,玉皇大帝说他打喷嚏了就会下雨!”
“下雨应该是四海龙王管的,玉皇大帝才不管这事呢!我在《西游记》里看过。《哪吒闹海》里也有。”
“哈哈,玉皇大帝也有电话啊!”
“思语,你怎么不向杨老师要个玉皇大帝的电话号码呀?”
“肯定是杨老师编的!编得真有意思!”
“说不定天上真的有人呢,地球上的宇航员也可以飞到天上去呢!”
……
章思语被他们簇拥着,自然成了他们关注的主角。我站在办公室的一角,远远地还能看到那边热闹的场面和她开心的表情。
低年级的小孩子一般都喜欢看童话,在课堂上,很多教师也能把童话教得生动有趣, 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即便那些故事和情节是作家想象出来的。我觉得,教师不妨在现实的生活中,也为孩子们随机创造一些“童话”的情境,增添一些想象的空间,这样既可以快乐学生,又可以愉悦自己,而且你可能还会发现,师生之间会因此而越来越有情趣,彼此吸引。
-2-
是“贴心”,让距离更加接近
“老师,我肚子疼。”
晨读时,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林瑜紧皱眉头、捂着肚子、垂头丧气地走了进来,带着哭腔说:“老师,我……我肚子疼……”
我忙拉过一张椅子让她坐下,问:“哪疼?你用手指给老师看看。”
她指了指上腹部。
“什么时候开始疼的,以前有疼过吗?”
她想了想说:“晨读一开始就疼,以前也疼过。”
“那今天早餐吃什么呢?”
“一碗白米饭,一个咸鸭蛋。”
“有汤吗?比如菜汤、牛奶之类的?”我追问道。
“没有。”她摇摇头。
我明白了,说:“你这是胃不舒服,早餐应该喝些汤之类的,胃需要水分。你吃的白米饭和咸鸭蛋都是干的,胃就缺水了。现在它疼起来,那是在提醒你,它不喜欢只吃干的,而需要稀的搭配。”
她迷惑地望着我,半信半疑。
我倒了一杯温开水给她:“你慢慢喝下去,润一润,看怎么样?”
她点点头,接过杯子喝了起来……
“老师,我喝不下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哦,没让你全部喝光呀!”我不禁笑了,“不想喝了就停下,现在肚子有好些了吗?”
她放下杯子,歪着脑袋作出感觉的姿态,紧接着脸上就绽开了笑容,惊喜地说:“老师,不疼了,真的不疼了耶!”
“那好,可以回教室读书了吧?”
她点着头蹦跳着跑出了办公室,和刚才来时判若两人,活泼有力的脚步声忽地就传远了……
刚一会儿,她又皱着眉头跑来了,“老师,我喝了开水,现在肚子又有些疼……不是起先那种疼,是胀疼。”
我又让她坐下,安慰说:“这次疼大概是你刚才一次性开水喝多了,又跑得那么快——别紧张,你坐着休息休息,用手掌揉揉肚子,按摩一下!”我边说边在自己的上腹部作了示范。
她也学着做。
过了片刻,她眼睛忽闪着亮光,兴奋地说:“老师,你真厉害,按摩后肚子就慢慢地不胀了,也不疼了。老师你也可以当医生呀!”
“是吗?那好,老师就当一回临时医生,给你开个药方吧!”
“啊,开药方?”她惊讶地问,“我……我真的要吃药呀?”
“是的,现在老师把药方告诉你,你可要记牢哦!”我故作神秘地说,“这个药方就是——早餐要干的和稀的搭配,可以吃面包、稀饭、面条,喝豆浆、牛奶、蛋汤,但糯米饭、年糕和粉干,以及油炸之类难以消化的食物要少吃或不吃。饭后不要马上剧烈运动。这样才可以保护好我们的胃,肚子才不会疼。”
她听了恍然大悟,开心地笑着:“我明白了,谢谢老师,这个药方我一定记住!”
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有了一层感悟,作为班主任的我,在课堂与书本之外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张“面孔”。教师不应只在教学上帮助学生,做他们的引路人。同样,也应该在生活上、思想上处处关心学生,师生的心贴近了,教学的效果也就出来了。
-3-
把“用心”,作为信任的前提
傍晚放学后,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易甜跑来说叶游和吴南要打架了。
“已经打起来了吗?”我问。
“起先吵来吵去……”易甜有些着急,“现在可能打起来了!”
这时又跑来一个学生说:“老师,叶游被吴南压在了身下了……”
“那你俩马上去叫他们暂停,过来找我。”
过了一会儿,不见动静。我不放心,连忙走出办公室去找他们。刚到楼梯口,就看见叶游和吴南一前一后慢慢地走过来。一个咬牙切齿,一个竖眉瞪眼,身上都流出汗来,看来刚才正扭打得起劲。我转身回办公室,他们跟了进来。
“打得怎么样啦?有没有输赢?”我一边不动声色地问,一边搬动椅子在办公室中间整理出一块空地。
他们沉默着,等着我的责问和批评。吴南有些哭丧着脸、小嘴紧闭、迷惑地看了我几眼又低下头。叶游一副可怜的样子慢慢地抬头,翘着嘴唇好像要说什么,却没说出来。看着我与往常不一样的行为,他脸上同样笼罩着迷惑。
“这样吧,你们在办公室再打一次,老师当裁判,为你们定个输赢。”说着,我关上了门,让他们在中间的那块空地面对面地站好。我则立于一旁,煞有介事地分别按了按他俩的肩膀,高举一只手臂,做着裁判的动作,“请各自下蹲站好马步,注意……马上就要开始了!”
我的举动让他俩恍然大悟又感觉不可思议,但他们不敢吱声,一动不动地站着,低着头、垂着手,后来看我还是一本正经地做着裁判的姿态,想笑又不敢笑,不知不觉间彼此的表情就有些缓和了。
“注意了,开打时要遵守以下规则:脑袋不能打,不然脑震荡了;眼睛不能戳,不然成瞎子了;面部不能抓,不然破相了;脖子不能掐,不然断气了;心窝不能掏,不然心跳停止了;两大腿之间的裤裆不能踢,不然疼死了……”他们听着听着,不禁扑哧地笑出声来,我依然一副严肃认真的神情,“总之,要是打了不该打的地方我就喊停……准备好了吗?我喊一二三开始,你们就动手!听清口令不能抢位……”
“一、二、三……开始!”我用力挥了一下手臂,马上后退了几步,在一旁做出认真观望的架势……他们没有动手,倒是一个捂着嘴笑,双肩抖动,另一个笑嘻嘻地咧开了双唇,连身子都摇摆起来。
“你们不比赛了吗?”我问叶游,“现在要不要打呀?”
“老师,你……你今天特有意思……”叶游眯缝着双眼,连忙摇摇头。
“吴南呢?”
“老师,你都可以当演员了,”吴南忍俊不禁地说,“你说的话做的动作,让我肚子都笑疼了……我也不打了……嘻嘻……”
“真的不打了!那……还有什么要跟老师说的吗?”
吴南抓抓脑袋说:“老师……我们起先争来争去,说谁比谁胖了……都是我急了,一急就冲动了……”
“我也不对,争不过就用手推他……”叶游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也就闹着玩呢,打急了,就翻脸了……”
“哈哈,你们都很清楚嘛,那老师就不多问什么了,”我同时举起他们的手臂宣布,“这次你们都是胜利者,握握手吧!”说着,我把他俩的手按在了一起,他们顺势就拥抱起来……
“好了,你们可以回家了!”我终于笑着说,“出了门就不能再打了,要打的话提早通知我一声!如果没有我这个裁判在场,不但分不出输赢,而且万一打到不该打的地方,那就没人及时给你们报120了……”
“老师,你放心吧!”“你看,我们本来就是好朋友,我们不打了!”他们手牵手眉开眼笑地出了办公室。
其实,小学生之间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而且吵吵闹闹也是这个年龄阶段成长的自然需要,教师想靠着一次两次的讲道理和训斥处罚以达到一劳永逸是不现实的。何况小孩子往往刚刚还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哭哭啼啼,转眼间却又缠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我觉得,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教师有时不应该用成人的心态去刨根问底,更没必要刻板地捧着成人眼中所谓的“公平公正”的准则,非得把每一次的问题处理得一清二楚不可。如果以为唯有如此才能阻止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不但不切实际,而且也是自寻烦恼。反倒不如根据实际情况来个“反常规”处理,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责任编辑 | 张丹丹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欢迎朋友圈分享,微信公众号或其它形式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