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治热点早知道】2022,他们写下心愿!

普法君 中国普法 2022-05-15



◇ 封 面


  2022,他们写下心愿!

(点击下方图片可查看大图)

  “探索科学,新征程正启航”,是神十三乘组手写2022寄语;“希望菌草技术为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作出新贡献”,是《山海情》专家原型林占熺的心愿;“全力以赴,做好自己,一步步向梦想靠近”,是花滑运动员隋文静、韩聪的心愿……新的画卷,他们这样书写!(人民日报)


◇ 热 点



  1.“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将举行:“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将于1日下午举行。活动采取天地连线、多地协同形式进行,包括京港澳青年学子与航天专家交流、天地对话等环节。其中天地对话环节以“梦想”“奋斗”为关键词,三名航天员将结合自身飞天感受,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交流,送出来自“天宫”的新年寄语。(新华网)

  2.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发布:近日,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在北京发布。领奖服以传统文化意境和汉字“中”为设计灵感,加入小立领和一字扣等中式元素,清晰的红色线条中轴线寓意世界各地的伙伴相聚中国,彰显东道主携手世界友人“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望。(北京日报)

  3.香港入境处庆祝成立60周年:2021年12月30日,香港入境事务处举行学员结业会操暨60周年大会,共有171位学员结业。香港入境处是首支引入中式步操的纪律部队,此举一直沿用至今,已超过20多年,而此次60周年大会操也以全中式进行。队伍以整齐的中式步操排列“六十”等字样,寓意入境处服务市民60载。(海外网)

  4.四川省纪委原副书记、原监察厅厅长徐波被开除党籍:日前,四川省纪委监委对省纪委原副书记、原监察厅厅长徐波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徐波违规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改制、项目承揽等方面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决定给予徐波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5.江歌母亲诉刘鑫案宣判暂时取消:日前,江歌母亲发文称,接到城阳区法院通知,因审判长(院长)突发疾病,开庭宣判暂时取消。据媒体此前报道,江秋莲起诉刘暖曦(原名刘鑫)生命权纠纷一案原定于2021年12月31日在山东青岛城阳区法院开庭宣判。该案于2021年4月15日在城阳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未当庭宣判。(北晚在线)

  6.江苏一女子举报丈夫公款消费玩弄女性,纪委:已处理 近日,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一女子实名举报公务员丈夫,现任射阳县盘湾镇经济发展局局长、安石村书记韩志远,称其玩弄女性,孕期出轨,买奢侈品公款报销等。对此,射阳县盘湾镇政府工作人员称,目前韩志远工作已调动。射阳县纪委工作人员表示,相关事件已处理结束,具体情况不便透露。(正观新闻)

  7.全国首例保护“古村落”人文遗迹案一审宣判:据江西省高院消息,2020年4月,两男子徐某文、方某平偷盗明清石匾出售获利,且在盗窃过程中对石匾及门楼造成不同程度损坏,日前两人被江西省金溪县法院判赔人文遗迹修复费用、人文生态资源损失等共计40万元。此前,金溪县法院就该案刑事部分分别判处两人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一年三个月。(北京青年报)

  8.张信哲被实名举报后本人公开回应:日前,有网友实名举报称,张信哲代言境外赌博网站,并涉及在境内帮助推广的问题。对此,张信哲在微博上解释代言合约情况,并对此事造成的不良影响道歉。此前张信哲经纪人也发布声明,称2020年3月公司受约签订代言合约,合约限于菲律宾,该公司主要业务为文化、娱乐、体育等产业,2021年3月合约已到期。(中国青年网)

  9.保健品坑老犯罪从重惩处:针对一些不良商家虚构保健食品具有包治百病的神奇疗效,欺骗老年人高价购买牟取暴利行为,2021年12月31日,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实施此类犯罪,符合诈骗罪规定的,依照诈骗罪定罪处罚。如果销售的食品不合格,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犯罪定罪处罚。(央视新闻

  10.把中国宝宝造谣成“日本萌娃”,被揭穿还拒不删除,法院判了:不久前,微博用户杜某发布一条博文,把中国宝宝小楼的照片当成日本孩子,在网友们纷纷留言指正后,杜某拒不更正。随后,孩子母亲发文辟谣,但杜某依然拒不删除。小楼家人认为,杜某的行为侵害小楼肖像权,故向法院提起诉讼。日前,杭州互联网法院责令被告杜某在《法治日报》登报向原告楼某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精神抚慰金10000元、维权费用损失5000元。(人民日报)

  11.刑拘!两人造谣元旦起在京人员只出不进:近日,有网民举报,有人在微信群中发消息称:从2022年1月1日起,在京人员只出不进,2022年3月以后才能返京。经查,此系虚假信息。北京警方经工作,将犯罪嫌疑人刘某杰(女,52岁)、刘某有(男,49岁)抓获。二人对凭空臆断,编造上述谣言并传播的行为供认不讳。目前,二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中国新闻网)

  12.砸折手指、伪造交通事故诈骗工伤款,多人获刑:2019年6月起,男子张某伙同工友文某、李某先后两次诈骗工伤赔偿款共14万元。据悉,该团伙成员用锤子将手指砸骨折,并在前往工厂的路上与张某伪造交通事故,后向工厂索要工伤赔偿款。近日,江苏无锡检方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文某有期徒刑三年;李某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缓刑二年。(正义网)

  13.虐狗者盗窃罪成立,拘役3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2020年4月,四川成都渊先生的哈士奇“吉祥”,被男子朱某偷走虐打并遗弃。此事引发舆论强烈关注。随后,当地警方以涉嫌盗窃罪立案侦查,检察院以盗窃罪提起公诉。2021年12月30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朱某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封面新闻)


◇ 地 方



  1.上海检察十年起诉金融犯罪案件一万七千余件:2011年,上海市人民检察院金融检察处正式成立,成为全国省级检察机关中首家金融、知识产权专业办案部门。十年来,上海金融、知识产权检察部门共办理金融犯罪审查起诉案件1.7万余件2.6万余人,知识产权犯罪审查起诉案件5000余件1万余人。(法治日报)  2.《河南省禁毒条例》1月1日起施行: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并明确了公安、司法行政、交通、教育、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动态管理、流向追溯、责任追究等制度。(河南日报)  3.甘肃发布首部社会信用领域法规:明确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具体措施。对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信用主体,限制或禁止进入相关行业、限制相关任职资格、限制享受财政性资金和项目支持政策、限制参加政府采购、限制高消费以及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其他惩戒措施。(中国新闻网)


◇ 资 讯



  1.中央纪委印发规定规范纪检监察机关涉案财物管理:明确查扣与保管相分离的原则,规定查扣的涉案财物应当移交财务保管部门,并对移交时限、移交程序和保管工作等提出明确要求。(法治网)

  2.“两高两部”印发指导意见,畅通解决冒名婚姻登记纠纷法律救济渠道:针对当前解决以冒名顶替或弄虚作假方式办理婚姻登记问题的难点,指导意见打通司法和行政堵点,强化通力协作,主动化解矛盾纠纷,推动此类情形妥善处理。(中国长安网)

  3.公安部: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 截至11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37万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4.9万余名,其中6月至11月期间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澎湃新闻)

  4.国家税务总局:查处涉嫌虚开骗税企业44万户 打击“假企业”“假出口”“假申报”专项行动圆满收官,共依法查处涉嫌虚开骗税企业44万户,挽回税收损失909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43459人。(中国网)

  5.全国公安机关找回失踪被拐儿童数破万: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团圆”行动,截至12月,累计找回10932名失踪被拐儿童。其中,失踪被拐人员与亲人分离时间最长达74年。(新华社)

  6.证监会将对三伪开展专项整治:证监会将紧盯新的风险苗头和金融乱象的新表现,对“伪私募”“伪金交所”、伪财富管理等开展专项整治。(人民日报)

  7.教育部: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 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着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部网站)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7个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来了 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等7个省份首批获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中国新闻网)


◇ 域 外



  1.美媒盘点2021年美国那些“混乱”局面:《今日美国》日前刊发文章,盘点美国2021年那些“混乱”局面——新冠疫情蔓延、所谓民主制度受冲击、种族暴力、通货膨胀……这些问题在2021年没有解决,进入2022年将处于危机和休眠状态。文章总结称,控制通胀及疫情将是2022年民主党人的主要任务。(海外网)

  2.英媒称“92名恐怖分子”将获假释:多家英国媒体日前报道称,92名因从事恐怖活动入狱的罪犯将在2022年接受假释判决,其中包括2019年伦敦桥恐袭案中的共犯纳扎姆·侯赛因。英国首名直接参与指挥恐怖活动而被定罪的朗吉布·艾哈迈德也在其中。据悉,英国监狱目前共关押218名从事恐怖活动的罪犯。(环球时报)

  3.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律:建立统一的国家生物识别数据系统 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俄政府正在对俄联邦《信息、信息技术和通信法》进行修订。俄罗斯公民可自行将自己的生物识别样本或护照中的芯片数据上传到系统中。此外,使用其他国家的信息系统,通过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识别和认证的俄国家机构将必须经过特别认证。(央视新闻)


◇ 拾 趣



  “秦始皇做核酸”珍贵画面流出:近日,西安一条“秦始皇也得做核酸”的视频在网上走红。据了解,当时一景区的表演者拍完防疫宣传视频后,直接去做核酸,被市民拍到传到网络。网友调侃:“秦始皇也要核酸了!”祝福,愿西安常安!(人民网)


往期荐读


两办印发重要通知!

逢年过节收受礼品礼金行为如何定性?中纪委网站发文

官员威胁上访者?停职并道歉!

保障哺乳期女职工权益!十五部门联合出手!

为买学区房“假离婚”成真,财产分割的约定还有效吗?

收藏!全国各地产假都能休几天?一图了解


责任编辑:金孟祺 李雯编辑:陈遥
核稿:路双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