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求心安把经诵,清明思考助我行:世界因我安心而美好
编者按:12天的进阶班学习过去了一半,大家放下万缘,适应紧张充实的学校生活,在经典的浸润中,鼓起勇气直面内心,在老师的专题授课中,解开谜团,探求理想教育之路。
世界因我安心而美好 李正文
今天是我来道中书院第六天。我经历了道中书院传说中“三个馒头”。我对第一个馒头的体验大概有个统计:第一天犯困一个半小时,第二天犯困了一个小时,第三天缩短到半个小时。时间的缩短,一方面说明身体调整过来了,另一方面也说明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之后的理论研习和讲座都渐入佳境。
在理论研读过程中,我了解了文礼书院的全程规划以及培养四类人才的设想。听薛老师的讲座,才更真切的感受到第一个馒头的重要性。如果论人才的培养,教授的读经教育是要通过老实大量的诵读,达到包本,让经典融入到孩子的生命中。然后再通过二至三年的解經,三至五年的博文,三到五年的约礼,凝聚力量,纵开高明,方能培养出中西会通的大才。而解经的过程大部分还是以经解经。所以如果没有大量经典的储备,正如道中的第一个馒头都过不了,也更无从谈其他了。
在培养大才中,第三类人才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儒商。老师举的例子让我格外感动!咱们古人有仁德的商人,从商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一种“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的情怀。在将富裕之处的粮食往贫穷的地区流转时,平斗来斗去时,要在斗里将自家的粮食起一个尖,所以才叫做“无尖不商”。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是真正用文化做支撑的儒商啊!
做不了上等的大才,我们总可以做行业的君子。但怎么修工夫呢?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读经理论不通透的人,感觉想提升能力就是让理论知识提升上去,并立志做一个合格的宣导员。有理想有目标,就老实照做吧,但老实大量,特别是大声诵读经典,确实让我有些为难,因为在此之前,嗓子就因为长期读书用坏了,实在不忍心再过多伤害。但老师的一席话又让我茅塞顿开。他说不要小看遍数的积累,小鸟是靠它不断重复扇动翅膀的动作才得以高飞的。功夫的精微之处在于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真正的长进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再就是大声,特别是成人,要做到专心致志是很不容易的。另外,经典是圣人的心血,它是有温度,有心跳的。我们一定要用心、大声拼命地去读,才能唤醒圣人给我们的智慧启示。
大声让你用心,用心使你心安,心安方能修得真功夫。中午拿到手机问候先生、女儿、同事,一切安好。原来世界可以因我安心而美好。感恩道中!感恩这几天“灵魂附体”的日子。
我会继续努力!
洪秋芬
听薛春黎老师三天“六小篇”研习会,老师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读经典就是以命换命”。
但凡有大成就的人,他的生命中都有入注经典。如何把经典读进生命里?老师说就是以命换命,起初听了,只当一句笑话。通过这几天读《尊经阁记》,开始有了一些感触。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只有自己身临其境,与圣人的生命产生感通,才能体悟圣人智慧,这不是常说的“穿越剧”吗?虽然以前常看穿越剧,但真要自己入戏,却找不到感觉了。老师常说,要大声去读,用志不分的去读,起初并不明白。只有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你的生命才能和圣人的生命产生链接。其实圣人就如同一位依门盼儿归的母亲,二千多年以来如如不动,从未离开过我们,是我们流浪太久太久了,灵魂已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只有经典才能指引我们回家的路。
大声大量诵读经典吧,每部经典背后都有一个个活生生的伟大生命,就如同一盏盏明灯,指引我们走向一条圆满光辉的光明大道。
肖欢
时隔两年,再次回炉来到道中。清晨一声哨响吹响了道中求学的第一堂课。此时正是清晨5点,除了用餐时间,这个时间应该算是最繁忙的时候,甚至比菜市场还繁忙。但瞬息片刻,所有人都已各安其位,行礼拜圣开启一天的学习了。
早已计划闭关学习100天,由于工作原因、时间原因却迟迟无法落实,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真是人长大了事情就多了,事情多了就烦恼多。都说要拿得起放得下,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如此,大不分人都只是动动嘴皮而已。但动动嘴皮也好,总比不动好,万一哪天心也动了呢。比如像我这样从去年拖到今年,今天这不就是放下了嘛。但是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可能全部放下,所以我还是没放下,因为跟当初的计划还是产生了变化,没能闭关100天,不过闭关1个月也不错,毕竟已入了道中门嘛。所以也算是给自己那颗求学若渴的心一些安慰吧,不过我知道这些是不够的。就像一个孩子本应该要学的东西,可在该学的阶段却没有学,等到他慢慢长大一定会产生困惑,当产生困惑时也一定会寻找解决困惑的东西,这时就会发现什么叫作“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过了学习的阶段你也就很难有时间再学习,甚至连学习能力都不一定有,即使有也是费力多而收功少。但是如果你不学那将什么都没有,学了还有一点。没有倾盆大雨的效果,但蒙蒙细雨也有用,淋久了也能把衣服淋湿,虽然这一个月的蒙蒙细雨是不够的,但也很好了,久旱逢甘露嘛。
人生是有限的,学习应该是无限的,所以要做一件可大可久可长可远的事情,要时刻念兹在兹为学第一要义:心安否?
来到书院的第一印象,非常庄严。但经过几天下来才从内心感觉到老师对我们每个学员的用心良苦。通过两天下来一直读经典,从开始的不愿意读到后来越读越有劲的时候,我明白了为什么要老实大量读经,也体会到了读经典的感受了。从晚上的研习到薛老师的讲座,突然感觉被一叫惊醒梦中人,原来教育是这样的,颠覆了我对教育的理解,又非常惭愧和自责之前对孩子的一些做法。当下我告诉自己,回去一定要好好老实地带孩子一起读经典,然后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给他营造一个读经典氛围。把读经教育去做更好的传播,要让更多跟我一样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读经典,把我们工作室的读书会来读经典,协助我们的堂主一起去做经典进校园的活动。
再次感恩道中老师给我们安排这么周到的学习氛围和知识,让我这几天当中给自己洗礼了一次,接下来的6天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和感悟。
领悟生命中的"一"耿宁
自进入进阶班的学习之后,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读书要用心,一分用心一分收获,十分用心十分收获。当读完孟子性善论篇的一段后,忽然转向《孟子序说》,何种用意?就是这一念,让我看到了那个“一”,虽然说以前也知道,但那只是一个点,现在它形成了“体”,我恍然大悟。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是的,智慧就是一个“一”,道就是那个“一”。孟子说性善,就是说你的人性是善的,没有别人的,也是一个“一”。孟子三个“非”,非掉了所有的条件,你不能反驳。如果你死鸭子嘴硬,孟子说:“非人也,是禽兽也。”
这个”一“就是天地之道,“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为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所谓“一”,这是我心通天命,天命通我心,所以孔子说”知我者其天乎“,孔子的生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了。
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说的也是那个“一”,“命也”“性也”“道也”,一也。
所谓“率性,循天理是也。“命也,性也,一也。 ”经,常道也。“道也是指那个“一”,经也是指那个”一”。
所以经典没有说太多,就这个“一”,就这“一”就不少了。智慧不是知识越多越好,它到了一个顶点就是极致。这个“一”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王教授从人性谈读经教育是合理的,无懈可击的。古人说“天不变,地不变,道亦不变”。守住这个一,假如天不变地不变,道也不变,而人性也不变,那么,开发人性的办法就不可以变,所以要做教育,须对人性有深度的了解!
编辑:(助教)郭艳霞
审核:(主教)兰海东
相关链接:
1.守约施搏、层层递进——原来守住“一”,真的可以当下成就最好的自己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12+12”进阶宣导班往期信息汇总,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