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牛掰校长”曾建明:开展经典诵读的众多疑惑,在于没有读,没有用心读,没有坚持读

道中书院文宣部 道中书院 2022-05-22



  编者按:曾建明,达州市达川区南坝小学校长,道中书院2019年暑期校长班学员、第六届校长论坛学员。从教34年,任教育装备所所长10年,校长11年,达川区优秀校长、优秀党组织书记,全国中小学图书管理先进个人。2016年接触读经教育,2019年暑假在学校全面实践,组织达川区公益读书会,多次被市电视台、达州日报等媒体采访报道,成效显著。

  以下发布的是曾校长诵读《论语》百遍直至包本背诵,又诵读《孟子》百遍的三篇心得。









我的《论语》情结



当我一口气把“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读完时,我的《论语》一百诵读终于大功告成。我慢慢地站起身,微微闭上眼睛,向着心目中的至圣先师致敬、拜礼。注视着案头上的《学庸论语》《四书章句集注》,抚摸着鬓鬓霜染的须发,心中激荡不已。

作为华夏子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以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句子耳熟能详。但是把整部《论语》通读,还是需要下一番决心。要读满一百遍,而且能够熟读成诵,更是一场考验,一场关于自我的检验。在家中,《论语》的好几个版本存于案头,时不时翻翻找找喜欢的语句,背背流畅的段落,时而兴起还抄写抄写。那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真正结缘《论语》,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河南永城二小的王献岭校长带领老师、学生读《论语》、包本背诵《论语》给了我强烈的震撼。王校长念兹在兹的执着、百折不回的韧劲、喜悦于心的精气神,深深触动着我。当自己还在碌碌于琐事、匆匆于应酬、茫茫于摸索、愤愤于世俗时,有识之士已经出发,已经在问心、修身、齐家的修为之中了。这次结缘,开启了我的经典诵读之旅,开启了我的优秀传统文化问道征程,同时也开启了我不同以往的生命状态。

从那天开始,我的经典诵读就没有停止过。工作忙时,读四五遍;工作轻松点,读三四十遍。开始,一字一句,力求准确清楚,字字响亮。读熟了,抑扬顿挫,酣畅淋漓。黎明时,用经典点亮晨曦;夜晚时,用诵读梦想圣贤。

暑假里,坚持与志愿者老师们在公园,和孩子们一起诵论语,那整齐嘹亮的诵读是达州清晨最美的声音。周末时,家长陪着孩子和我寒风中不离不弃,暖阳里只争朝夕。和老师们约定,每天打卡录音,持之以恒;和孩子们约定,一学期一部经典,一起读一起背,一起包本;和家长们约定,每个周末不见不散。我们的口号就是:无论你来不来,我们和经典都在。对家长如此,对学生如此,对风霜雨雪也是如此。读着读着,那些别扭生僻的古文古音,变得流畅而又亲切;夫子与弟子们嬉笑怒骂、天南地北的情景不时会浮现在眼前。“不迁怒,不贰过”的颜回,是求学者的典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子贡,立志而求仁;“治千乘之国,能勇帅三军”的子路,刚毅而直率;“常日省月试,谨孝悌忠恕”的曾子,木讷而厚重……当宰我昼寝时,夫子恨铁不成钢,“朽木不可雕也”;当冉有助季氏聚敛时,也有“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的愤慨;当冉伯牛有疾,夫子问之时,也不禁“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地痛惜……真情夫子,真爱夫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而每天吟诵的,不仅仅是到今天依然响亮和如雷贯耳的铿锵话语,还有那融入圣人和弟子们生命里的醒世箴言。“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里有的不仅仅是知识,是智慧,更是生命的状态,是理想的生命境界,是每一个人追求的光明。“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者当如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人者当取向;“父母唯其疾之忧”,子女者当如斯;“敏于事而慎与言,就有道而正焉”,历事者当以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学者当谨记。与经典相伴的时光,内心盈盈。有人说,读它有用吗?有家长说,考试会考吗?有老师说,会影响学校的成绩和生源吗?是的,众多疑惑,在于没有读,没有用心读,没有坚持读。当你投入到经典的怀抱,相伴着月光,聆听着圣贤的教诲,“不舍昼夜”的感慨定会在胸中激荡。我痴迷是因为我相信,我坚持是因为我欢喜,我倡导是因为我愿意。“读完一百遍,仅仅是个开始,还要争取包本背诵……”我把《论语》抱在怀里,默默地对自己说。



一部《论语》背得滚瓜烂熟



工作之余,曾建明阅读《论语》
(达州日报)本报讯“……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坐在记者面前的达川区南坝小学校长曾建明,俨然古时的老夫子,满口之乎者也,语调抑扬顿挫。一部《论语》,洋洋万言,他居然一字不差包本背诵,用时1小时14分,让人啧啧称奇。《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集,语言精炼,含义深远。全书共20篇492章1.5万多字,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3月22日,曾建明谈起背诵《论语》的经过。“学校2012年就开设了传统文化课,老师带领学生阅读古文经典和传统诗词。后来我发现蜻蜓点水流于形式、效果不佳,但是找不到突破口。”曾建明陷入深深的迷悯。去年端午节,曾建明听了一堂“传统文化进校园”线上讲座,从中找到了改进诵读的“总开关”,那就是“要求学生读,老师要精读,校长要先读”。此后,他在师生中分层次推广国学经典背诵活动,规定全校60多名教师必须诵读“四书”。


“校长疯了,也要把我们逼疯!”初始,老师们反对的声音强烈,说他不务正业,剑走偏锋。曾建明不顾异样的眼光,率先垂范。“古文晦涩难懂,读起来拗口,只有不厌其烦,上百遍上百遍地苦读。”从2019年6月起,曾建明相伴经典、会话圣贤,拨冗晨诵、午读、暮吟,就是外出也手不释卷。一次去四川泸沽湖旅游,同事们还在梦乡甜睡,他已经跑到湖边“摇头晃脑”了,引来一众游客看稀奇。花了7个月时间,最终熟读成诵。曾建明说,他采取的是素读法,诵读之初,只管读,不纠结语义,读多了,自然就理解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全校除他能全文背诵《论语》并道出“子丑寅卯”外,秦莉老师能背诵《中庸》,李娟老师能同时背诵《论语》和2.2万字的《学庸论语》,还有4名家长能背诵《大学》。因为曾建明的榜样带动,南坝小学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读国学背经典蔚然成风,早晨的诵读活动成为学校一景,受到家长、学生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好评。“国学经典包含修身养性、为人处事、认识问题等生活智慧,诵读能让我们潜移默化受到传统文化和立德树人的熏陶,对于培养学生专注力和阅读兴趣、扬弃快餐文化、提升写作水平、塑造人格品行好处多多--读经典,就是最好的家教家风!”曾建明说,他会一直坚持诵读,下一步目标是背诵《大学》《中庸》和其它国学经典。


读《孟子》,悟《孟子》



在读罢《论语》《大学》和《中庸》之后,读《孟子》是必须的选择,也是朝圣之旅的必经之路。孟子师从子思门人,距孔夫子一百余年,后人并称“孔孟”,尊为“亚圣”。程明道言“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韩愈也极为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老师说,欲读懂《论语》,一定要读《孟子》,两千多年来,最了解孔子的人,就是孟子。对《论语》解得最好的也是《孟子》。于是,尊先贤之言,在对《论语》似懂非懂之际,便开始相伴《孟子》,晨诵晚温,百遍诵读,百遍温习,历经近一年时间,完成了《孟子》百遍的诵读,大部分篇章也熟读能诵。其间多有所感,时时为其所动容,其恻隐之心、浩然之气,以自任天下之重担之在肩;其忧道如斯,乐道如斯,以传圣人之道为己任,辟邪说,辩异端,致广大而尽精微,独得孔门其宗。读诵期间,时而掩卷沉思,时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论语》读罢,其“仁”跃然纸上,孔夫子慈眉善目,循循善诱的老者形象赫然在目,其隔空而来的传道之声悠悠不绝。然读着《孟子》,感觉却大不一般,孟夫子英气勃发,无忧无惧的侠士形象浡然而生,其振聋发聩的呼号之声如雷霆万钧。孔子之声如雨露润物,不着痕迹,贵在潜心悟化,孟子之语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胜在磅礴之势。孟子好辩,善辩。“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矣”,是不是有些幽默?开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可谓机锋相对,绝不拖泥带水。“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气势逼人,不留余地。“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顺势而立,主旨立显。“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仁义就是心路,求仁得仁,仁在其中矣。“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学问之道,读书之道,贵在修心,旨在安放心灵。记得1990年亚洲大专电视辩论赛,辩题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复旦大学的高材生们为我们展示了一场滔滔若江河的演讲和辩论,令年少轻狂的我颇为折服。今天当读到孟子与告子那场几千年的人性之辩,仍觉得惊天动地。孟子曰人性本善,荀子道人性本恶,告子却说性无分于善不善,或者说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或者说有性善,有性不善。荀子之说,开出了法家一派,带出了韩非和李斯两个影响历史的人物。而告子的人性无分善恶论,更是在当时成为主流。作为少数派的孟子,却始终坚信人性本善。并由此而开出仁义礼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者也,我固有之也”。在抨击告子仁内义外之说后,进一步确立了人性本善理论,不容辩驳,无须质疑。关于人性的哲学辩论,是一场几千年来不休的话题,多少的哲学巨擘前赴后继深陷其中,终身求索。而孟老夫子以浊世独立的风骨和深谙人心的思考,独得其宗。

“何为命,何为性,何为心?”王阳明说,“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予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天道,就是人道,就是心之道,就是人性之道。所谓天理人心其实本一。孟子关于人性的思考和观点,上承孔子,下接陆王心说。“尽其心者,则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在尽心章句的开篇就回答了知天命、立人命的问题,一切都在尽心,尽仁者之心,尽本善之心。“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人之善心,是有源之水,不盈科不行;是有本之木,根深方能叶茂。“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君子求诸己,为己而学,为修身而学,收其放心,养其本心,发其仁善之心,则无忧无惧矣。
孟子其人,崇尚王道,崇信仁德。在战火纷飞、兼并四起、合纵连横、弱肉强食的纷争时代,声音何其渺小。齐宣王、梁惠王之类心中尚有民的君主尚且不能用之,何况那些志在霸天下、一统中原的枭雄们。但圣贤的光辉可以蒙蔽,却不会消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善其身。”“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心怀兼济苍生之志,胸存泽被四海之念,虽然生不逢时,依然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士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吾何为不豫哉?”其匡世济民之心,其富国安民之志,溢于言表。其以赤子之心,述三代之德,追仲尼之意,历久弥新,粲然夺目。读诵《孟子》,体悟《孟子》,或在皓月当空下临窗而眺,或在山静夜宁时秉烛而谈。一处空灵,万籁俱寂。一心相贤,众生皆圣。“我欲仁,斯人至矣”,孔子五十而学易,我等何不从现在开始,卷不离手,心不离道,心向先贤,诵其诗,读其书,向上而行,向善而行。从《论语》到《孟子》,历经一年多,儒家圣贤的语录渐渐烂熟于心,君子忧道、谋道、乐道、志道之心体悟甚深。虽未甚解,然已出发。唯有收拾行囊,问心前行,来一场与时宇同在的远行。


-END-


编辑:(文宣部)王宏薇

编辑:书院教研室

相关链接:

  1. 固本培根方能枝繁叶茂:以极简的古老诵读为新时代“立德树人”找抓手

  2. 相见欢,不恨晚:醒来的经典,光照我心!

  3. 校长论坛复训感言:学校读经,校长必须亲力亲为、以上率下,校长的坚持就是最好的宣导

  4. 【星光大道·简报7】子帅以读,谁敢不读?老大带头,开头不难

  5. 达州曾建明:遇见经典,遇见最美的风景

  6. “牛掰校长”曾建明:我与经典的缘分,开始得太晚;但我与经典的梦想,值得用今生来圆!

  7. 各地承办教育局下文件的校长论坛资料汇编

  8. 一般学校转型读经,该如何推进?步骤如何?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推动学校读经的引擎~道中书院·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