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选录】西蜀蓉城纪行(2007-05-01)
暮春的四月底,为了我半年来的一个承诺和梦想,尽管有一些波折和预想不到的困难,我还是坚定地踏上了火车,心飞向了那陌生而又熟悉的成都——天人轩。有首歌的歌词很好,“谁会晓得执着的人,有隐形的翅膀。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
经学生的引荐,最先见到的是先生的母亲——黄阿姨,在知晓我的来意和大概状况之后,她简述了先生的一些情况,也许是她的习惯吧,给我浇了一盆冷水,想让我知难而退,但对我的食宿很是关照。唉,我最担心的事情(先生不在学校)没有发生,可没有想到,先生一直在生病,并且亲属有丧事。由于我心里有预感,所以,那盆冷水没有呛着我。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母亲,对儿子弘扬国学也很理解、支持;但做为儿子的母亲,为儿子的劳累、身体担心,也是人之常情啊。
周三,我早早地来到教室,等待着先生。先生八点准时过来了,小步急趋,但好像是由于生病的原因吧,他没有穿长衫,而是乳灰色对襟口大褂(周四下雨,他来的时候,撑着一把红色的油纸伞),脚下是圆口皮鞋,面容憔悴,但人的气质还相当好。他落座之后,环顾四周,由于我的服装很显眼,他很快注意到了我,向我微笑招手,我立即把我准备好的一篇文章和一封信递了过去。上课了,他先是很标准的鞠躬,讲的是《论语》,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准确到位,不假思索,的确别开生面、十分精彩,我体验到了什么叫“融会贯通”。后来,我才知道,先生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讲深;也了解到,他是硬撑着讲的,是讲给我这个不远千里、负笈求学的我的,他不时咳嗽,气喘吁吁。一学生和我讲,那两节,先生比平常的时候讲的很多。我心里先是一阵暖流,而后是一阵心酸,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我的感受。就这样,先生还多次嘱咐他的学生,为我安排食宿,并不停地说,住在旅馆太贵了!太贵了!之后,我还过来听了几节,先生的身体实在撑不住了,由他的助手和学生讲,他没有请假,在一旁坐着,不时插话补充说明。我一直在想,什么叫师德,什么叫“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师,传道是第一位的,而很多老师,把教师仅仅当成了一种养家糊口的谋生行当,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先生自从出名以来,全国各地邀请他讲学的有很多,他也是为了弘扬国学,也不辞辛苦,到处讲学。天人轩,先生诗意生活的象征,但周围环境破坏很严重,池塘被填了,农田被推。提起这些,先生一脸的无奈,他没有了诗意、富有情趣的生活了。的确,先生为了弘扬国学,放弃了许多,个人的安逸、宁静、自在,而选择了劳累、奔波,不然,他也不会生病的。每周,他的课也很多,同样的内容,他都是不厌其烦的给学生讲四遍,周四晚,他还在大慈寺有义务讲座。对于名利,先生异常清醒,他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不正是儒家知识分子所具有的那种使命感和情怀吗?
刚开始,我的确想休学来这里。可面对世俗的压力,求学的艰辛和先生的实际情况,我曾经动摇过,毕竟现实是残酷的,我个人又是那么的渺小。可当我得知,先生的大多数拜师弟子,由于受到世俗利益的驱动,并没有从事国学这条道路时,我不禁有些感伤。先生为了国学,付出的艰辛和努力,都是常人无法想像的,相比较而言,我这又算什么呢!况且,我还叫“斯文在兹”,我有理由退缩吗?我来的时候,还真有一点私心,而先生讲《论语》时,曾两次认真讲述了“阙党童子将命”这一节,显然,先生是讲给我听的,我不禁又有些惭愧。由此,我想到了“仁者不忧”,仁者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忧。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不会再动摇,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做国学这种冷学问,必须要有超乎常人的意志,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我们不能奢望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你,如果有,有几个也就够了。
那天,天已经很晚了,先生还是见了我。应该说,先生对像我这样的诚心有志于国学的青年,还是很欣赏的。我还表了决心,先生说,“如果你执意要来,就要看你自己了。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他给我讲了很多实用的学习国学的方法和门径。先生谈性很浓,如果不是天很晚了,又是在生病,我想还能谈很多,大概近一个小时吧,说实话,我已经很知足了。我还提出了合影、求字,先生也是欣然应允。临走时,又赠了我一些书。第二天,我去拍照时,他特意换了件长衫,先生的确很喜欢照相。当得知我周六回郑州时,他抱病到天人轩,给我题了一幅字。当然,事前,我也依据古礼,送先生一袋米,算是润笔吧!
我不擅长写文章,我无法把这些描绘得多么绘声绘色,生动而富有文采,使人身临其境。但在我心里,这些都历历在目,已经深深地熔铸在我的脑海中,“润物细无声”,永远不会忘记。
先生现在的生活,已经很难用“诗意”这样的词来形容。网络上关于先生的描述,早已是过去式。身着长衫的先生,并不像过去的道学先生那样古板、封建;相反,先生随和、幽默,特别是和学生在一起时。你几乎很难在他身上发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先生是表里如一的,通过了解先生,进而可以窥探许许多多活的文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先生也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过于执迷于古代、盲目排斥现代社会与西方,其实,先生也很熟悉现代社会,对于非国学,也不陌生。其实,媒体对先生的报道,也有不实和虚构之处,人们拘限于片面的文字材料,往往对他的认识趋向于极端化。通过亲身接触,我感觉到,先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教师,尽管他学问渊博,有一定的社会名望,但没有一般人所认为的那种大师的作派和架子(但我想,这恰恰是大师的风度),如果说有些不寻常的话,无非是比一般的大学教师劳累些而已。
西蜀之行,收获颇多,绝非文字所能表达。以上文字自是零落散漫不成章法。聊为此记,以记吾行。希望先生早日康复,我们需要先生,国学的复兴需要先生。
附上先生所题字,与诸君共勉:
积学
文心雕龙云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文举冯生千里求学嘉其志书此以赠勉共和国五十八年暮春李里病中于天人轩
延伸阅读: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冯文举老师简历及相关文章汇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