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年读书总结

史海峰 IT民工闲话 2022-07-13

凭借着实体书、Kindle和iReader阅读器,2017年的我好歹还是读了20本书。

20本书并不多,没什么可夸耀的,何况家里还有很多书买了没工夫读。

早就认清楚了一个道理,买书容易,看书难,读书是有严重滞后效应的,所以豆瓣上的书评要比电商网站靠谱得多。

买书更多是获得虚幻的拥有感,大半的书这辈子都不会读的,要不是电子书还没有达到VR的效果,还不习惯在Kindle上标注(主要是不方便翻),俺恐怕就放弃买实体书了,毕竟电子书不占地方,能最大程度上获得拥有的满足。回想当年把书都当成宝儿,还要包书皮,舍不得写写画画,如今反倒因为要做标记才用,心境之别颇堪玩味。

书归正传,来回顾下17年读过的书,其中包括了《腾讯传》、《史蒂夫·乔布斯传》、《大败局1+2》、余晟老师推荐的《从战争中走来》这类传记或者商业纪实,也有17年大热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有饿厂CTO雪峰推荐的《CTO说》、《聊聊架构》,有《运营之光》,有《定西孤儿院纪事》、《东北游记》这类纪实文学,也有《伟大是熬出来的》这样的闲书,更有《追问》、《人民的名义》这类反腐作品。除了《CTO说》豆瓣上读的人太少没有评分之外,其他的书豆瓣评分在7.2以上,最低的那本是《人民的名义》。

《腾讯传》+《史蒂夫·乔布斯传》

这是两本读了之后特别后悔的书,如果早点读到,去买腾讯和苹果的股票,该有多好!可惜如今腾讯已经让马化腾当了首富,乔布斯也成了不朽的传奇。《腾讯传》是吴晓波写的,一个公司开始出书作传,那就意味着已经功成名就了。书的副标题是“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所以也提到一些其他公司的相关故事。总体感觉南方沿海的互联网公司,比如腾讯、网易,拥有别样的气质,更稳,不急功近利,更有持续性,熬得住。如今回头看,拥有了最多用户的腾讯,在成为最大的社交通信应用那一天,就已经奠定了企鹅帝国的霸业。《史蒂夫·乔布斯传》名副其实,不是写苹果公司的,对,有另外一本书,叫《硅谷革命》。乔布斯是一个传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读了这本巨厚的书,会有非常真切的体会,作者的刻画功力可见一斑。虽然因为毕竟没见到过活的乔布斯,没有跟他共事过,还是不太能理解面对他的现实扭曲力场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可以想见一定非常刺激!原来你是这样的乔布斯!

《大败局1+2》

《大败局》是吴晓波的成名之作,记录了90年代各路地方企业、民营企业通过营销广告手段大肆轰炸造势,一招鲜吃遍天,结果最后又控制不了发展的节奏,玩死自己的各种案例,提到了很多的标王——中央电视台广告标王。其中的保健品营销,如今再看,真的是一贯如此,谁让消费者就吃这套呢?如果说《大败局1》是讲怎么自作自受,《大败局2》则是更为沉重,在2000-2007的新阶段里,企业玩的是资本,是政府关系,更加惊心动魄,更接近中国商业的本质。90年代政府还比较置身事外,自从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越发参与到商业经营之中,甚至不仅满足于搭台,还要唱戏。冯仑说过,在中国搞企业,做大了,是绕不过去政府的。另外读过的那本《伟大是熬出来的》似乎就是冯仑的博客集锦,书名不错,部分文章也挺好,但整体比较散,读之不如他的《野蛮生长》,对不起,《理想丰满》、《行在宽处》和《岁月凶猛》没读过,无法评价。

《从战争中走来》

这是国防工业奠基人张爱萍的回忆录,由他儿子书写。作为一个兵工厂子弟,读之别有一番感受,其中对于很多历史问题,说得比较明白,最后面对改革开放和国防建设等等感想,也令人理解。余老师推荐这本书,是想说明做事情是有套路的,面对的都是人和事,张爱萍不懂技术,但多年领军打仗,主持地方行政事务,后来国防工业建设时期“两弹一星”那样复杂巨大的工程体系,是他一手操办起来的,这方面的管理能力也是凤毛麟角,可谓干将了。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

如果没有读过《人类简史》的话,直接读《未来简史》就可以了。因为《未来简史》的前2/3就是精简版的人类简史,作者把人类有文明之后的历史压缩在了一个很小的尺度,更多的是关注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进化历程,也就是更多的关注的是人类的动物性,或者说是物种的本性。其中有一些很经典的言论,比如人类靠的是想象共同体才有了追求,才能大规模的协作,突破了150人限制,又因为有了语言文字而实现跨领域的沟通和知识技能的传承,不断地积累和提升文明程度。也就是最基本的社会性令人类称霸地球。但不管怎样,动物性是更底层的,作为生物个体,人类进化的速度在某些方面是跟不上文明的发展的,有很多局限。于是问题就来了,也许人类也只是文明的阶段性载体而已,当文明继续发展,比如有更好的载体来承接,人类就会被淘汰。为什么?因为本质上文明就是信息处理,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提出了几个重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也就是谁更会处理信息,谁就是主宰。去年阿尔法狗横空出世,很多科学家都对人类的未来忧心忡忡,不无道理。

《CTO说》+《聊聊架构》

《CTO说》是51CTO现场分享的集锦,维度比较多,读一读是有不少收获的。看看不同的人的不同的想法和思路,进一步去设想他所处的位置和面对的问题。虽然只是窥豹一斑,很难具体理解每一个观点的背景因素,终究都是摸爬滚打出来的真知灼见。美中不足是速记稿没有经过严格的校对,错误较多。

可能很多人会以为《聊聊架构》是纯技术类的,实际上呢?用最不技术的方式讲技术,不仅仅是别出心裁,更是大道相通。作者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基本上把康威定律讲透了,如《人类简史》所述,最终所有的工作都是人来实现的,面对的也是人,那么受限制的是人,所以我们考虑的系统的架构,组织的架构代码的架构,都是受限于人的,如果跳出人的思维局限,那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标准。架构师应该读读对一些本质问题的认知,也许未必都认同,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架构师都要经历的。

《运营之光》

 都说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技术不是问题,产品也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运营了,不知道下一个火的会是什么职位。这本书算是比较接地气的个人经验版中国互联网运营入门读物。在一个行当还没成熟之时,也很难形成体系,所以基本都是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就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结网》。运营越来越火,反映出互联网行业发展到了比拼运营的时代,这是有门槛的,是建立在技术和产品都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如果技术和产品还没做好,也没法拼运营,所以不是说技术、产品不重要了。书中主要关注线上运营,的确,这才是纯粹的“互联网行业运营”,但如今“互联网+”和“+互联网”才是发展趋势,这些运营需要打通线上线下,在产业融合之后,成为行业专家,才有立足之地。

《定西孤儿院纪事》

《定西孤儿院纪事》是杨显惠的“命运”三部曲之一,这套书如今已经绝版或者说电商不卖了(你懂的),网上二手炒到300多一本,还好当年买了一套。第一部《夹边沟记事》最有名,五年前看的,看完之后,没有勇气再看第二本,等了五年之后才能捡起来继续看,看完之后还是觉得太沉重了,所以第三部《甘南纪事》,又不知道哪年才看。在大饥荒的残酷岁月,饿死是一种漫长的煎熬,求生成了最基本的需求,但是其中也能体现出血脉亲情和人性。这样的灾难希望不要再次发生,对,这就是纯粹的人祸!这样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

《东北游记》

作为东北人,看了这个美国东北女婿的书发现自己对东北的历史很无知,灰常惭愧。不由得感慨,我泱泱大国,大一统治理,历史课本都是标准的,从来不学习地方史、地方志,那也是有考虑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和高铁抹平了山川隔绝,地方文化包括民族文化,终究是会融合和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之中,即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没有市场,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但风土人情,自有其独到魅力,东北人的个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当然,南方同学可能因为文化差异不太受用。

《追问》+《人民的名义》

读罢《追问》有些失望,不过也许这就是本来面目,生活的真实,追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是增长见识而已,毕竟比起《人民的名义》,这些事例更真实,哪怕做了一些文艺加工。腐败和反腐,会一直存在。行长那章,内容跟当年流传的稿子诸多雷同,也许本就是事实?倒是文章里对于女明星的凉薄颇有怨言,不免可笑,不知这怨气是行长的,还是作者的,或者是作者以为行长有的?所谓追问,又能追什么?超脱现实的崇高信仰,即便在现实凄凉无依之时,也只能把少数人凝聚在一起,并非常人所能凭依。

 这几年几乎不看国产剧,但男人对政治总是更为关注,《人民的名义》又号称首次把幕后BOSS上升到副国级,堪称与时俱进,自然不能错过,但看了几集电视剧之后还是受不了,干脆下载了电子书一口气看完,算是解了渴了了心愿。双胞胎剧情有点扯过头了,但不得不说对于派系、阶层的描述很真实,所以这不就不再播了?英雄堕落很正常,要不然那些老虎怎么来的?先看电视剧,再看书的好处是可以直接代入在脑海里代入演员,坏处则是可能有些演员并不符合书中的气质,比如胡静,当然也有更出彩的演员,而且电视剧与原著可能并不相同,差别之处可能在于表现方式不同,既然选择了看书,就是图个快嘛,电视剧节奏实在是太慢了。


2017个人总结:

•20本书

•80部电影/短片

•10部电视剧

•35次飞机

•骑行230公里

•跑步75公里

•喝了比前半辈子加起来都多的咖啡

•吃了比前半辈子加起来都多的外卖

•坐了比前半辈子加起来还多的飞机

•骑了比前半辈子加起来还多的单车

•跑了比前半辈子加起来还多的5公里

•不恋过往,不惧未来!


点击“阅读原文”,可看到2017读过的另一本书《智能时代》的读后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