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和女友解除婚约,开始读书和远行的青年,后来怎样了?
封面图来自日本插画师:Taku Bannai
《刀锋》导读“上刀山 做自己”
2月读书
每周跟着熹文一起阅读
2018年第56天
这是2018年我们一起读过的第8本书
最近在读毛姆。
如果我能穿越到1928年的里维埃拉,我会赶去毛姆常去的小酒馆,用几杯鸡尾酒把他灌醉,斗胆问他为何总是嘴角下撇,我也要套套他的婚姻,西里尔是否真的是一个热情过剩的女人,我还要看看他是否身材矮小口吃严重,毕竟在90年后的google上,关于他的照片派头十足,看起来与高大威猛相关。
我也会告诉他,你的书卖得极好,二十一世纪的你不再是你自己形容的“二流作家”,是带着“幽默”“讽刺”“充满个性”的大作家。人们不再把口吃当作可怕的生理缺陷,也开始赞成同性婚姻,但他们还在拿着Sue和Alan的名字臆想你的故事,揣测你的一生远比小说精彩。
我在读毛姆的《刀锋》,被故事情节迷到不行,以致在时间上过得有些错乱,甚至连续做了几晚奇妙的梦。看着大街上走过的白皮肤人群,我想象他们的祖先,在20世纪初的欧洲各国各阶层,会是多么有趣的场面。那是我没能参与的热闹,毛姆笔下的人物,我怀疑每个主角都是他的一部分投影,就连拉里也不例外。虽然他说,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有人物为范本。
毛姆的文字总与“不妥协”相关——
《月亮和六便士》以高更为原型,讲抛掉幸福美满的生活,不惜一切代价去追逐艺术的查尔斯;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半自传体小说,讲主人公菲利普在青年时代经历的迷茫、挫折和痛苦,以及最终冲破重重枷锁,获得个人精神解放的故事;
而《刀锋》又是一本自由之书,青年飞行员拉里战后归来,因战友的逝世引发对生命的探索,他解除了和女友伊莎贝尔的婚约,开始了读书和远行——身心自由之旅。
毛姆笔下的主人公蔑视金钱,向往自由,这些故事读起来简约却个个带着哲学的意味。《刀锋》读到开始是一桩婚约的结束,读到最后是生命的哲学解读,有一整章是毛姆和拉里的对话,那时的拉里已经从印度回来,习得了镇静身心的能力,并在看过了半个世界的信仰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
他对毛姆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觉得完全可以延伸到2018年的今天:“凡是对我有深远影响的人,几乎都是碰巧遇到的,但回想起来,却好像命中注定,仿佛全是在我需要他们时出现的。”拉里看似受了不少苦,但他一直平静,他经历的每一段故事,好的坏的,都是在寻找生命意义的必然,也是我们的启发:你在创造你的生命轨迹。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刀锋》的人物,他们跌宕起伏的命运,也能在今天看到重复——有些人来这个世界上是为了赚钱,有些人要不停地爱人才觉得圆满,有些人来享乐,有些人来受苦,有些人糊里糊涂过了一生,有些人必须事事精明…
毛姆在这本书的结尾写道:
“我恍然惊觉,无意之中,我竟恰如其分地写了本以成功为主题的小说。书中与我有关的人物无不如愿以偿:艾略特成为社交名流;伊莎贝尔凭着巨额财产,活跃于上流文化圈;格雷有了轻松赚钱的稳定工作,每日朝九晚六;苏姗·鲁维耶的生活无虞;苏菲求得一死;拉里获得幸福之道。即使那些目中无人的评论家要吹毛求疵,一般人也仍然爱读皆大欢喜的故事。因此,本书的结局或许称得上差强人意吧。”
生命的意义没有定律,每个人的选择不必相同才会幸福快乐。我们听从内心的召唤,进而选择,并在杂声中坚持下去。无论这条路最终多么偏离世俗的轨迹,但我们内心满足,因从未远离真正想追寻的生活。
我自己,也在走拉里的那条心路。这些年心眼没有和年龄同步增长,我还一直活在2008年的那个梦想里,愿生活是读书写字的循环,哪怕我今日必须为生计奔波,也希望可以枕着美好的愿景入眠,醒来,因昨天的努力,便又可以接近它一些。
包租婆的生意到了旺季,洗洗涮涮之余,忙里偷闲,打开毛姆的《寻欢作乐》,看一幅来自久远年代的画卷。
读书真好,沉默也是对话。
姑娘好物:《刀锋》毛姆
好物功效:你在创造你的生命轨迹。
购买方式:点击阅读原文或扫“如上二维码”查看商品详情。亦或扫“如下二维码”去熹文的店里淘更多好书。
(▲点击“END”查看相关推荐阅读)
↓↓↓阅读原文,进入熹文微店,逛逛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