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那么多人对富人既向往又憎恨?
本文看点
1.吃大户、杀富济贫,是中国固有的传统。
2.财富的流动应该是市场竞争的奖品,而非权力操纵的赏赐。
富人承受的压力,呈现了明显的中外差异
为何那么多人对富人既向往又憎恨?
策划:先知书店
文:沥泉 丨 编辑:千字君
最近一次同学聚会上,室友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没钱,是因为财富守恒定律,财富的总量就那么多,我们穷但马云富,是因为马云赚走了我们的钱,富人有钱了,我们的钱就变少了;我们单身,是因为单身守恒定律,单身的总量总是保持不变的,现在秀恩爱的多了,我们这些单身狗也多了。”
姑且忽略令人讨厌的后半句,这些XX守恒定律不管道理如何,听起来还是挺痛快的。百度一搜,此类山寨名言还不少,能找到人品守恒、爱情守恒、运气守恒、性别守恒等一堆定律,财富守恒的说法流传尤广,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
地主、资本家——“剥削”的代名词
财富守恒定律的说法,体现着“零和竞争”的思维,反映了国人的对财富热衷又不理解,对富人向往又憎恨的现实。它否认财富的创造,视财富的流动为囚徒困境中的博弈,视贫富差别为人与人的剥削和斗争,蕴含着一种浓烈的仇富情绪,以及对平均主义晦暗不明的向往。那么,这一说法的心理根源在哪里呢?
“杀富济贫”在古代有着草根正义色彩,《水浒》中梁山好汉以“替天行道”为名,打家劫舍、杀富济贫。自古百姓造反。或明或暗的有着“杀富济贫”的影子,从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是提出的“均贫富、等贵贱”,到李闯王的“均田免粮”,一直到近代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无一不是把先富起来的部分人视为原罪,将对富人的剥夺视为正义。
吃大户、杀富济贫,是中国固有的传统
不仅是民间,历史上的皇帝和知识分子也有类似观点,视农业为根本,视平均为公平,商鞅把富人和国家对立起来,把富人看作五种蛀虫之一,要求“弱民强国”。孔子也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古代王朝的统治结构是外儒内法,儒家和法家的思想导师都这么看问题,整个社会怎能例外?于是,“重农抑商”长期成为古代王朝的国家政策。
在裙带资本主义中,最赚钱的人往往不是创造财富的企业家,而是贪官和向权力寻租的商人。如果权力和财富不能划清界限,当权者以公共权力获取资源,以市场名义瓜分财富。如果垄断行业掌握大量资源,商人通过勾结权力进入垄断行业牟取暴利,成为彻底依附于权力的食利阶层。
像胡雪岩一样的“红顶商人”,总是逃不过身死家破
在这种情况下,财富是存量博弈的,而不是增量分享的,再加上贫富差距过大,普通人难以分享财富增长的成果。那么,在人们看来,财富守恒定律就看似合理了,以自己的朴素经验,将财富理解为掠夺而非创造。
如果法律不能为私人财富赋予足够的合法性,就会造成产权不清、对私权缺乏保护的恶果,进而导致私人财富缺乏认可和尊重。
很多源于民粹思想的“经济学”教育,让学生缺乏正确常识,简单的认为财富源自劳动,忽略企业家通过有效配置资源创造财富的事实,否定了通过资本、管理等要素获取报酬的合理性。
这就有了财富守恒定律,将财富的流动视为剥夺,既然富人的来源是不义的,在大众看来,仇视和剥夺富人财富,也就带有了天然的合法性与道德威势。
熊彼特:剩余价值理论最大的错误,在于否认了利润的存在。
人们对渴望的东西,会不自觉的贬损其价值,从而起到自我宽慰效果。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相对剥夺”,它是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参照物比较时,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并产生愤怒、怨恨等消极情绪。总之,就是缺什么骂什么,向往什么骂什么。
嫉妒,让人丧失判断力
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人们在满足了底层需求后会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国外的富豪热心福利,支持艺术、宗教和社会活动,展现出良好的风度和社会责任感。但在国内,由于富人的心灵缺乏信仰,底层的安全和尊重需求未能满足,急迫的需要证明自身地位,将财富作为自我炫耀和压迫他人的资本,一定程度形成了“富而不贵”的既定印象。
网络的匿名性让我们彼此不可见,激进言论不会影响自身形象,发言的个人责任被弱化。网络也是一个巨大的大众舆论场所,游离于现实的群体想象被加强,带来更多的自我投入感,并通过更激进的言辞来加强表现力以吸引眼球,再加上本来就很重的社会戾气,带来了网络暴力的横行。而仇富和反智是民粹主义的两大特点,富人首当其冲,在网络暴力中被不分青红皂白的敌视,甚至一些针对富人的犯罪行为也被扭曲的观众叫好。而这其中,也存在着言论的刻意引导,从而转移视线。
躲在阴暗角落,或是融入群体大众的个体,往往变得肆无忌惮——《群氓之族》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财富应该被视为源于创造的,而非源于掠夺的;财富的流动应该是市场竞争的奖品,而非权力操纵的赏赐;积累财富的人应是大众效仿的对象,而不是人民的公敌。否则,结局必然是回归贫穷和动荡,这已经被历史和现实无数次的证明。
财富守恒定律是一种对现实的扭曲理解,仇富本身也是一种假象,本质上是对各种“黑色”、“灰色”收入的否定,当我们制度土壤和人文环境中,富裕的原因不再是贪污腐败,官商勾结,偷税漏税,走私,恶意炒作,内幕操盘的时。人们会意识到,一个人因为创造财富而富有是值得尊敬的。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的是回归财富和商业文明的常识。我最近一直在读的《圆富:智慧创造财富》一书,将人类获取财富的方式分为“创造”“掠夺”“继承”“慈善”四种。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创造财富应该成为首选,这就首先要理解财富,积累创造财富的智慧。
弗里德曼说:“自利理性就是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能力”。能够最大化穷人的利益的不是消灭富人,而是让更多穷人成为富人。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多学一点经济学,向市场中的成功者多学习。
注:本文系千字文华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书单定制、思想交流及合作,请添加千字君微信18910623425.
金钱是铸造的美德,市场是自由的载体
让人堕落的不是财富,而是权力!
让人贫穷的首先是错误的财富理念。
诚挚推荐:刘轩华《圆富:智慧创造财富》
茅于轼作序,刘军宁鼎力推荐,先知书店独家发售
除了“财富守恒”,本书还讲述了另外两大错误的财富观念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