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子弟学校何处去?孩子们去哪上学?| 显影
财新记者杨一凡在炎热酷暑的天气里,陆续拍了北京的24所打工子弟学校,昌平区智泉学校被强拆,校长和家长无力目睹眼前一切;大兴区海迪学校孤立处于废墟中,一片狼藉,俨如地震过后……还有很多的打工子弟学校在城乡接合部整治下,出路越来越窄,逐渐被关停。政府能否接过使命?
开学在即,学校被拆,孩子们去哪上学?
学校被“拆”了
“这里是让人来回搬家的地方,这里是爸爸妈妈打拼的地方,是一个我不懂的地方。”这首由打工子弟朗诵的诗歌《北京,我来了》,说出了无数打工子弟的心声。他们在北京上学的未来,正变得愈发不清晰。
2017年7月17日,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在海迪学校所在的南街路口附近,大多房屋都已被拆除,学校对面公寓土黄的外墙上也随处可见大红色的“拆”字。
8月13日,海迪学校也被拆除。海迪学校是一所民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在校学生大多是来京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期末还有学生近千人。
2017年7月17日,大兴区建新庄实验小学,学校面临拆迁。建新庄实验小学成立于2005年8月1日,为校长自建房屋,花费大约200万元,学校未获得教委审批,学生无学籍,学校现在有23个班级,涉及学前班到初中一共1100名学生。在2006年及2011年遇到两次取缔,但是罗校长坚持把学校办到现在,由于现在面临拆迁,可能在2017年9月后将不再招生。
2017年7月17日,海迪学校土黄色的外墙上的“拆”字,被画了个心形联结起来。
2017年7月7日,北京市大兴区建新庄实验学校,校园里教室已被被拆除,现场一片狼藉。
2017年8月1日下午,一台挖掘机开进位于北京昌平区北七家镇东三旗村南部的智泉学校,在一小时内,校门、校长办公室、校舍都被拆掉。
仅仅间隔两周,当财新记者第二次拜访海迪学校时,海迪学校那个曾经挂满了荣誉的校门就成了一片废墟。因为旧宫镇加速腾退土地还绿,镇里收回了之前暂缓一年拆迁的承诺,海迪学校将在9月1日前被拆除。8月5日,不仅家长焦虑地聚在学校等待回音,学校的老师也正用自行车一次一次的将日用品往外搬。上次见面时的记者认识的一位老师,正忙着运出自己的被褥,车子驶过满是被废墟包围的道路,宛若地震后的受灾现场。
28岁的河南姑娘彭菲是海迪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在海迪,她从小学一年级上到了初二年级——那是2004年,作为海迪学校的首批初二学生,整个年级仅有7人。后来因为没有学籍而返回河南老家上学,大学毕业后,她回到了北京,成为了一名设计师。
得知母校要被拆迁后,她说,自己非常伤心。“海迪对我们的改变很大,如果在家乡读小学和初中,可能现在的我看待事情的眼光 角度没有那么好。”彭菲之所以热爱设计并以此为业,正是受到海迪当年聘请的一位央美美术老师的影响。
这已经不是海迪第一次遭遇拆迁。彭菲上学时,最初学校在旧宫庑殿路,后因拆迁校址移到芳源里小区斯博瑞酒店斜对面,再后来因拆迁调整到现在的南小街。
拆迁与搬迁,似乎是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普遍命运。8月1日被强拆了一排校舍的智泉学校此前也搬迁三次。校长秦继杰几经周折,曾找到一个合法新校址,对方要求每年200万租金,他只好叹了叹气离开。过往经验表明,一旦找不到校舍,学校面临着关闭的结局。
2017年7月20日,北京市昌平区京瑞学校,校园里的运动器械破损严重。
2017年8月10日,北京市朝阳区星河双语学校,教室内的桌椅密集摆放着。
2017年7月17日,海迪学校,教室里还有用水印绘制的七彩“给予树”。
2017年7月20日,北京市昌平区京瑞学校,教室里“自立自强、自信自爱”的标语已经掉落。因无办学许可,2017年4月,学校被教委和镇政府勒令关停。校长原为朝阳区蓝天实验学校三位合伙人之一,利用该校拆迁赔偿款办学,至今仍未回本。校长在京办学多年,目前已心灰意冷,打算回老家开幼儿园。
2017年7月28日,北京市大兴区德茂庄德裕街甲18号明圆学校,这是校长张歌真二十二年来创办14所打工子弟学校中的一所,也是最后一所,拥有三四百学生,目前学校的未来尚不清楚。
在离智泉学校往东约三公里,一所名为振兴学校的打工子弟校周围几百米范围内已是一片废墟。4月初,学校被断水断电,校长王振国就开始寻找新址,经过多方的帮助,终于找到一处旅馆作为新址,离原址一站地的距离。当学校正筑起围墙时,却被镇政府责令叫停,理由是这属于改建违章。“现在最担心的是,下学期开学了,孩子没地方念书怎么办。”王振国说。
十年前,打工子弟学校数量一度达到高峰,北京全市约有500-600所。2006年后,经过几轮的关停与拆迁,现今仅剩下不到100所,并在加速消亡。强拆,搬迁,合并,关闭,俨然成了打工子弟学校这几年宿命般的发展过程。
2017年7月15日,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中东路的经纬学校旧址,学校的大门被茂密的植物遮掩着。2014年前后,昌平区东小口镇拆除了明欣学校、振华学校、经纬学校。校长李俊山告诉财新记者,因为寻址太难,在努力无果后,学校最终选择和定福黄庄的民办定福小学合并。
2017年7月17日,北京市大兴区团河实验学校,学校已成一片废墟,空中时常有飞机飞过。
2014年前后,昌平区东小口镇拆除了明欣学校、振华学校、经纬学校3所学校。其中,拥有700多学生的经纬学校在2014年拆除前,曾在2013年12月的冬天停电停暖三天之久,引发舆论哗然。但高曝光率也无法帮助经纬学校再寻新址安置,校长李俊山告诉财新记者,因为寻址太难,学校最终选择和定福黄庄的民办定福小学合并,办学许可证采用后者,至此结束了历史使命。
位于大兴区西红门镇团河南村的大兴团河实验学校已建校13年,最后于2017年3月关闭。因为处于规划建设中的北京第二机场高速旁,校舍被拆。在一片废墟上,天空中不时有飞机飞过,未来新机场高速的桥墩将建造于此。校长杨巧燕回忆起建校时的团河南村,刚来那会儿,村里就一块地有几个卖菜的,连个饭馆都没有。“现在人多了,繁华了,将当地经济带起来了,反而让我们走了。”
北京第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北京社会小学,办学长达11年期间曾搬迁10次,最后的校址现已被一条康庄大道取代。
方圆3公里已成废墟上,只剩红旗学校和周边的黑桥中心幼儿园孤独屹立。校方暂时未接到拆迁通知,“可以穿着裤子来北京,就可以穿着裤头回老家。” 校长李明表示,如果学校终归拆去,他会回老家养老。
对数万名今秋无校可返的学生及其家长来说,他们不得不在流动与留守之间继续做出选择。
更多精彩内容详阅2017年第33期8月21日出版的《财新周刊》
图/财新记者 杨一凡
文/财新记者 黄子懿 杨一凡
更多内容点击“阅读原文”,转载需经后台联系获得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