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社交媒体和社区创作生态“头部化”的一些探讨

金老汉不推车 圆首金老汉 2022-11-06

昨天和朋友在聊各个平台的「头部化」。


实际上很多朋友是很容易混淆「头部程度」和「头部流动性」两个概念的。为此我做了一下类比,「头部程度」可以理解为「基尼系数」,「头部流动性」可以理解为「阶层流动性」,另外「时长*用户量*arpu」可以理解为「GDP」。


以这个类比来说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了。


抖音:「基尼系数」高,但「阶层流动性」很好的社会,整体「GDP」增速奇高,很像过去的美国。


快手:「基尼系数」较低,「阶层流动性」也不错,整体「GDP」增速也很不错,很像某个社会主义国家。


B站:「基尼系数」不低,「阶层流动性」很差,「GDP」增速目前还不错,但地寡人稀未来增长不确定很大,很像韩国。所以如果B站的「GDP」增速下来,搞不好就会变成「寄生虫」社会。


进而也有朋友问我,怎么去理解社交媒体和社区的「基尼系数」和「阶层流动性」这两个概念。我们都知道「基尼系数」是用来表述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平均性」的指标,而「阶层流动性」则主要与「长期财富分配制度」和「阶层跃迁通道」有关。


本质上,「头部化」这个问题就是在探讨,社交媒体和社区的「财富分配」问题。那么为了彻底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了解另外两个概念,什么是「社交货币」和「社交资产」。


所谓「社交货币」,也就是人类之间,为了获取对方认同所储备的知识(信息)量,也叫谈资。具象表现出来的形式,基本上为「内容」,以不同媒介展示出来的「内容」可以是「公号文章」、「朋友圈动态」、「一条短视频」、「一首歌」、「一部电影」……;


所谓「社交资产」,就是人类通过「社交货币」交易来的社会认同,具象出来包括社会身份、社交地位等形态(比如加V认证),也可以量化成粉丝量、点赞数……;


需要明确的是「社交货币」最初是天然的获取的,也就是人自己获取的,不是由平台分配干预的,「社交资产」才是平台分配后的产物。


每个人类所持有的「社交货币」是天然不同的,每个人获取「社交货币」的效率也是不同的,实际上这就是人类个体在获取信息和理解认知信息能力上的差异,你也可以把这个理解为,每个人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不同。


同时由于人类的信任机制的特殊性,「社交资产」会改变「社交货币」的「汇率」(exchange rate),也即是具备更多的「社交资产」的人,他可以付出较少的「社交货币」换取更多的「社交货币」换成人话说,就是“人微言轻”、“权威说了算”。


这意味着,即便平台机会平均的分配「社交资产」,分配的结果也会天然的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而且,创作门槛越高的内容,这种马太效应会越强(我和徐峥拍电影的水平差距大于我和徐峥拍自拍水平的差距)。


所以,平台如果想要降低「基尼系数」,就需要在「社交资产」的分配中,做很多高风险的事情,比如把可能不那么受欢迎的内容展示出来,减少确定性更高更受欢迎的内容的曝光量。(结合这个思路去读潘乱的《刷抖音,玩快手》应该就能轻松理解了)。


而「阶层流动性」实际上就是平台的头部创作者,在拥有了很高的「社交资产」的情况下,会否有非常强的马太效应。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抖音的创作者说:“几百万粉丝也没什么用,虽然赚钱,但也不保障每条视频都火”,这句话实际上就是表达抖音的马太效应其实不强,即便一个创作者拥有了很高的「社交资产」,但他并不垄断「阶层跃迁通道」;


相反我们经常能够听到B站Up主说:“B站的用户黏性很好,我们和粉丝的互动非常重要,他们经常会回来看”,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反馈的是B站Up主的「社交资产」很稳固,B站的「社交资产」分配有很强的马太效应。


当然,我目前举的主要是这三个例子,大家可以用类似的思路去看看其他一些社交媒体和社区的创作者生态。另外类比其实不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方法(我应该是听王慧文讲过这句话),但是个很好的降低理解门槛的方法。理解和思考的差异是,理解以后是否进行推理演绎,所以我其实不太建议用类比法去演绎推理。


最后,我的朋友chaos,在读了我pyq的碎碎念之后,有段评价非常妙(虽然是类比的演绎),我决定附在文后。





写在最后的话:


这次的后言和正文没什么关系,正好前两天还和朋友探讨B站到底目前值不值100亿美金,当时我做了个图,虽然也不是很科学的角度,不过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角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