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课程议程:背景、内涵与策略
✦ 陶西平,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
当今,世界教育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教育的质量与公平,二者一直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核心点。在不断追求教育公平的背后,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而有效地将公平融入质量,关注更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教育目标和追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制定质量评价体系时指出,20世纪末主张并大力推进全民教育,其主要目标是使所有的孩子享有公平的入学机会,当时认为只要孩子们有学可上就可以改变命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富人的孩子依然可以接受优质的教育,而穷人的孩子依然只能接受低水平、低质量的教育,代际贫富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因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提高教育的质量,使所有的孩子不仅有同等的入学机会,而且都能够接受保证质量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质量公平问题就成了教育目标的重要主题,而谈论教育质量公平问题,就必定离不开课程与教师这两个关键因素。
一、关注教育质量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
2015年5月19~2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2015世界教育论坛”在韩国仁川召开,100多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出席了此次会议。论坛在总结达喀尔宣言以来15年教育发展情况的基础之上,发表了以“通过教育改变人生”为主题的《仁川宣言》,继而设定了面向2030年世界教育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宣言明确承诺:“将确保提供12年免费、公共资金资助、平等质量的中小学教育,其中至少9年是义务教育,产生相关的学习成果。我们也鼓励提供至少1年高质量的免费和义务的学前教育,让所有的孩子都有获得高质量儿童早期发展、看护和教育的机会。”此外,本届论坛高度重视未来教育的质量,设立了高质量教育的目标,在确保儿童有学可上的同时,进而确保其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纽约联合国总部于2015年9月25日正式拉开帷幕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则进一步将教育目标推演到了国家目标、世界目标,构建世界总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会议一致通过了《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是一项包括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169项具体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它指出,2030年目标将体现经济增长、社会包容性与环境可持续性相结合的总体特点,并进一步明确2030年教育的总体目标:“确保包容性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其中包括,到2030年确保男女儿童获得优质的幼儿发展教育和学前教育,确保所有男女平等地获得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共10项具体的教育目标。显然,此次峰会在谈及公平教育时都会强调“优质”二字,也就是说,其所达成的教育目标是确保所有国家都能够实现公平和优质的教育。
与纽约可持续发展峰会同时举行的“教育优先——促进可持续发展”高级别会议,起源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2年提出的“教育优先”全球倡议行动,旨在大力推动实现国际社会所商定的2015年教育目标,并使全世界努力履行其教育承诺。2015年是“教育优先”开展的第三个年头,来自全球政治、文化、教育等各界的人士出席了于9月26日下午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此次高级别会议。彭丽媛同志在此次大会上代表中国发言时提到,“教育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不仅要教授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帮助青年人成长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实际上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让公民在未来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人。
随后,2015年11月4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次大会正式采纳《仁川宣言》所提出的教育2030行动计划,使其成为了各个国家的行动纲领,有着极强的普适性、指导性和实践意义。
中国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关于发展教育的具体建议,并确定了教育的具体目标,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公平。该建议深刻揭示了中国教育质量与公平的核心内涵,也映射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需求,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教育目标有着时代的印记,其具体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不论是《达喀尔行动纲领》《仁川宣言》,还是可持续发展峰会、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年行动框架,亦或中国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世界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教育的质量与公平。
二、厘清课程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课程问题是学校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提高教育质量所要明确和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最大关注点,也成为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争论的焦点,而经过多年的争论,虽然仍存在很多分歧,但也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主要聚焦于课程的定位、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的构建、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实施与课程的评价等六方面。
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在2015年9月19日公布了一份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围绕课程问题发表的工作文件——《处于争论和教育改革中的课程问题——为21世纪的课程议题做准备》。国际教育局通过这份报告,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对于课程争论问题以及课程未来发展趋势的总体认同,从而勾画了新世纪课程改革的发展轮廓,为未来国际范围内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虽然中国课程改革与国际课程改革并不完全同步,但它对中国课程改革及教育发展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一)课程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课程在整个教育系统里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把课程当作学校中的技术问题,也就是一批课程论和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如何设置某门课程,研究该课程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容和体系,等等,因而课程更多地被定位为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然而国际教育局报告明确提出,如今课程的定位应该从单纯的技术问题转变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实质是将课程定位为适合国家教育目标并适合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工具。
此外,在传统观念里,认为课程在发挥培育人格功能上的作用比较小,缺乏课程教学对人格培养存在重要影响的认识。随着对课程的深入挖掘和探讨,课程定位慢慢脱离了以前的禁锢,超越了技术层面,将课程作为整个国家(地区)教育政策讨论的重要议题,使课程融入政府的决策,并涉及社会各利益相关者,以发挥课程对实现教育总目标的巨大推动作用。其实这一点,我们都深有体会,不管是中国、日本、韩国关于历史课程应该怎样定位,也不管是台湾地区现在的课程改革过程引起了多么大的争议,都意味着课程问题已经不再是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它有着全新的定位。
(二)集体构建课程以推动教育改革
课程有着独特的教育性和社会性,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1.课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课程不应该只是一部分学科专家和学者商讨的结果,而是社会广泛参与、集体建构的产物,其构建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而它的研发、制定和实施应该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更需要各利益相关者和教育系统各层次、全方位的参与,应体现课程的广泛性。
2.课程为个人与社会发展服务
在课程与教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课程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价值取向的激烈争论。在相当程度上,一种倾向强调个人发展是为整个社会发展服务的,有着明显的社会本位理念;而另一种价值取向则强调,教育是为个人的发展而服务的,强调个人本位。那如何选择并树立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课程价值取向呢?国际教育局报告中明确提出,课程应当明确体现教育发展的目标,要兼顾社会与个人的学习发展需要,既为社会发展服务,也为个人发展服务,将育人目标融入到课程的概念内涵中,自觉承担起总体育人的任务。
3.课程支撑政策,推动改革
国际教育局报告提出,课程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应该为教育政策提供支持,并体现着整体的教育政策,在其概念的界定中体现其政策性。同时,也应体现其改革性,通过课程的重构和改革来推进整个学习变革的进程,以及教师角色的逐步转变,进而推动整体教育的变革。
(三)21世纪课程发展的新方向
争论逐步将课程问题聚焦,同时也达成了包括培养能力、学生中心、整体综合、多样包容、数字化以及科学评估在内的21世纪课程发展新趋势的共识。
1.注重能力与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
培养学生能力是21世纪课程改革的重大主题。所谓能力(ability),实际上与国际教育中所谈的技能(skill)、素质(quality)和素养(literacy)大致是相通的,它涵盖了诸如价值观、沟通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创造力等方面,有着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绝大多数国家都看到了,拥有上述综合性能力的学生才可能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才可能拥有幸福生活,因而将培养综合性能力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方案中,成为课程的主题和目标。正如美国“21世纪学习框架”①和新加坡“21世纪技能框架”②所提出的学习和技能目标,均关注了综合性、全方位技能的培养。而与此同时,许多国家也在逐渐将国家价值观纳入其教育内容及目标。2015年1月27日,英国教育大臣妮基·摩根强调,推动“英国核心价值”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所有学校都应该像提升学术标准一样,加强英国基本价值观培养,让每个孩子懂得英国价值观与学习数学、英语一样重要”。同样,法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也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不同方法将本国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卢旺达教育部长帕帕斯·穆萨福瑞·玛丽木巴表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不涵盖国家价值观的教育没有任何价值。”
2.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
笔者在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座谈时,曾谈及“教学改革最大的难点是什么?”难点就“在于以教学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契合点非常难找”,而这却是课程改革走向成功所必须攻克的壁垒。
国际教育局报告中则强调教和学应该齐头并进,对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所谓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没有教,而是学习与教学要把学习者当作中心,但以往的教学活动比较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更多地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程度,明显缺乏对知识以外其他维度学习的重视。事实上,除了基本知识、技能和认知技能的获得外,还应当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人权的理解和尊重、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以及学会终身学习与合作等能力的获得。因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使教与学齐头并进、互为补充,是21世纪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3.构建综合整体的课程框架
整体和综合是课程框架构建的新趋势。所谓整体是要打破原有的分学段设计,将各学段打通进行整体设计,以加强学段间的紧密联系;而综合则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以往的课程框架多为分科教学,而现实中用单一的任何一个学科来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用单一的任何一个学科来进行创新也是不可能的,因而构建综合课程框架,进行跨学科课程与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2015年8月6日韩国教育部门召开了“2018教育课程改革文理科融合型课程第一次听证会”。此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设置文理科综合课,高中不再区分文理科,除了原有的国语、英语、数学、韩国史四大基础科目之外,增设了自然科学综合课和社会科学综合课。韩国教育部表示,促进高中文理融合型课程改革的宗旨在于,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技术等多领域的基础素养,让学生既拥有人文学科的想象力,又具备科学技术领域的创造力,为今后成为多领域综合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整合课程框架是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迎合着21世纪国际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目标的必经之路。
4.重视教育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PISA2012结果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通过对其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总结了成绩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经验,并提出评价教育成功与否应该从3个维度进行,即教育的公平度、包容度和卓越度。所谓卓越度就是要看其总体成绩的情况;公平度,则关注贫困家庭或弱势群体家庭出身的学生能否取得好成绩;而包容度,就是根据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能否有所提高来进行评价。
日趋扁平化的世界使得多样性和包容性日益凸显,这意味着教育不仅要着眼于高水平、高成效的国家、地区,更要关注教育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儿童,对多样性、公平度及包容性的关注标志着教育的发展程度及其与时代发展潮流的契合度,也密切联系着教育改革的成败。
5.推进教育的信息化
2015年9月15日OECD基于PISA2012学生数字化技能评估结果发布了《学生、计算机与学习——促进彼此联系》(Students,Computers and Learning:Making The Connection)的报告。该报告指出,尽管信息通讯技术(ICT)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是这些技术并没有真正的应用到正规教育中,而且学校并没有充分发挥ICT积极影响课堂教学与学习效果的潜力以应对“数字化鸿沟”③(digital divide),也未能培养每名学生拥有当今“连通世界”(connected world)所需的技能。对此,OECD教育与技能主管安德里西亚·施莱歇强调,全球学校教育体系必须找到更有效的途径,将技术整合进教学和学习中,并为教育者提供能够支持21世纪教学法的学习环境,以及为儿童提供明日世界成功所需要的21世纪技能。
“虽然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可能代替平庸的教学”,“将信息化技术单纯添加到教学中只会稀释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在技术创新及技术整合教学方面成为积极主动的变革的代言人,”确保其始终处于设计和实施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前线。此外,为了开发和实现技术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各国首先要促进教育公平,营造良好的数字化环境,并将需要的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家长和学生也要警惕互联网使用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觉是实现优质教育的关键点
教师问题是除课程以外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另一核心问题。
首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承认教师是专业化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并不把教师看作是一个专业,认为有相关学科知识的人员就是教师,但实际上教师与学科专家是两种工作类型。虽然在学科内容上可能有相通之处,但是二者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技术存在较大差异,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而且更要具备教师职业所应有的专业综合素质。因而,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教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线,连接着政策与学生,其自身核心素养的提高,尤其是正确的教师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对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只有教师的全人格提高了,培养学生的全人格素养才有可能,因而教师要有意识地自觉承担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或综合素质的任务。如果教师群体对自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意识不能形成共同认识的话,那么我们所谓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倡导立德树人,仍是一句空话,依然存在德育与智育的分离。也就是说,核心素养语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促使教师团队实现教育理念的大转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大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课程与教学的禁锢,了解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国实际出发,积极而稳妥地开展适应21世纪世界教育目标与潮流的课程改革,使课程成为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立德树人的有力工具,从而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本文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滕珺副教授与王杨楠同学根据陶西平先生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上所作的主旨报告整理而成,经本人审定,授权本刊公开发表。)
注释:
①美国“21 世纪学习框架”主要培养三大类能力:一类是学习、批判和创新能力,包括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沟通和协作能 力;第二类是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涉及有效利用、管理和评估信息数字技术和通讯工具的能力;第三类是生活和职业 技能,包括灵活性、适应性、自我导向、对多样性的欣赏、问责制、领导力、团队精神等方面。② 新加坡“21 世纪技能”的核心层是“品德与道德培养”;第二层是“社交和情感技能”;最外一层则是“面向全球世界的关键 能力”,其中涵盖了全球意识、跨文化技能、公民素质、批判性思维、通讯和信息技能。③ “数字化鸿沟”指一部分掌握数字化的人群、地区、国家可能发展非常快,而另一部分并未掌握这项优势技能的人群、地区 和国家可能会加快贫穷的速度,最终造成了这个由数字化而引发的巨大差距。本文刊登于《比较教育研究》2016年2期,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总发行处: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66
海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发行代码:ZW023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电话:010-58808310
Email:bjb@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