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杨致俭:千年素琴魂 | 造就
杨致俭当代古琴制作家 演奏家
古琴是中国文人的音乐语言,它有3000年的历史,陆续积累下来约3000首曲目。
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我们一直认为它是中国最古老、最成熟的活着的音乐。
古琴不但是一种音乐,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是一种“道”。
所谓“琴道“,就是学琴、弹琴的人,通过古琴的演奏去了解这个世界。
古琴面圆底平,象征天圆地方。琴长3尺6寸6,象征一年有366天。
古琴上有13个用贝壳做的叫“徽”的圆点,就是音阶,它代表一年有12个月加1个闰月。
通过这些东西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弹奏古琴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跟自然沟通,跟古人对话,琴是弹给自己听的。
1977年,美国发射了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上面带了一张金唱片,里面收录了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音乐和声音。
其中收录的中国音乐就是古琴曲《流水》。
这里有个小插曲,当时美国希望征集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周文中教授就说,古琴是中国最早的音乐,代表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
而且《流水》这个曲子代表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之意。
最终,这张金唱片上,保存了完整的7分钟的流水版本。
古琴在2003年被列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琴和昆曲一样,之所以成为最早列入世界级非遗项目,是因为,古琴不仅是音乐,而且更多承载的是文人的涵养,这是区别于其他传统音乐形式的。
古琴艺术的传承不仅表现在琴派、琴史、琴人、琴谱、琴曲等演奏艺术上,还表现在古琴制作上。
照片上的这张古琴源于唐代,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距今已有1300年,但还能弹出那种高、古、松、透的声音。
通过这样一个乐器,我们今天还能触摸到古人的文化脉搏。
首先,材料要好。
所谓“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这句话是古人说的,意思是要用年代久远的材料,容易产生好的音色。
我小的时候,扬州曾经出土“汉代广陵王墓”。我曾托人找来部分材料制作古琴,可惜音色并不如意。
因为木头在墓道里闷了2000年,可能木材的纤维、肌理都发生很大的改变。
因此,并不能发出特别有光彩的声音。
那么,什么样的木头是好的呢?
老房子!
既不要风吹雨淋,但也最好在自然通风的环境下。
长江流域有一些,包括扬州大盐商的家,还有闽江流域、福建地区等。
一般,老房子的房梁的材料均为比较柔软的老杉木做成,适合做古琴的面板。
而柱子的材料往往是比较硬的是梓木,适合做古琴的底板。
底板硬,可以反射声音,面板软,有利于振动发声。
我相信,任何一门艺术从一开始的学习,到最终的发展当中,肯定要经历所谓的“技、艺、术、法、道“的过程。
也就是说,学习的方向和内容是逐步发展的。
一开始,你可能更多关注的是技术,譬如,你先要学习如何将古琴的槽腹挖好。
把大漆工艺做好。之后,你会更多地考虑艺术和方法论的东西。
最终,你投入在一件事情上的时间越多,其实是你在通过这件事情,追求“道”的过程。
因此,技术很重要。但“功夫在诗外”。
要做一张好琴,除了技术,需要的其他内容还很多。
首先,老师很重要。
无论是古琴,还是其他艺术领域,如果没有最顶尖的老师,我觉得这个传承可能就要出问题。
我的第一个老师是龚一先生,国家级的传承人,中国琴会的前会长。
我第二个老师是李祥霆教授,他是中国琴会的前前会长。
这两位被称为南龚北李。
我第三个老师是“江南箫王”戴树红教授,他是最顶尖的琴箫演奏家。
我小时候就是跟戴老师学习琴箫演奏的。
从左到右:李祥霆、龚一、戴树红
其次,演奏的水平很重要。
我曾经参加过4次全国比赛,4次都得银奖。
为什么要强调演奏能力?
就像神枪手才会对枪提出意见,神箭手才会对弓箭造法提出更高的要求,造琴亦是如此。
比如说,琴弦太高,弹起来累,我们称为“抗指”,抵抗你的手指;琴弦太低,则容易拍击琴面。
声音太大了,闹腾;声音太小了,做作。
声音不大不小,但是不够干净,音色音质不够好,不灵!
所以用一个专业演奏家的要求,去指导如何做出一张最顶尖的琴,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中国自古以来重文学轻技艺,各种打油诗汗牛充栋,但是那些能工巧匠做琴的经验和技术,却很少用文字流传下来。
大约两三年前,我去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冯院长非常客气。
我当时提出,希望观赏他们收藏的唐代古琴。
冯院长告诉我,台北故宫有相关规定,如果不是展出的藏品,即使是院长特批,也必须要提前3天提交申请报告。我说可以,我愿意等。
然后过了几天我们又去了,很受感动。
台北故宫三张琴,两张唐代的,来自1300年前;一张元代的,大概六七百年前。
我们过去时都是戒备森严。
经过严格的安检后,给我戴上口罩。
之后,库房里出来两个人,戴着口罩,戴着手套拿着那个琴,就问你要看哪里,但不给我碰。
不管怎么样,就是我真正再一次,看到唐代古琴的实物。
古书上说“唐圆宋扁”,唐代的琴是圆的,宋代的琴是扁的,到底是怎么样的圆?是圆滚滚的圆,还是浑圆的圆?
当我看了更多的唐代的琴,对唐圆的这种大气磅礴而浑然一体的造型就有了更深程度的理解。
我是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
德国的黑格尔曾经说过:
其实“建筑学”专业不是发工学士文凭,而是“建筑学学士”。
为什么呢?
建筑学是介于工科和艺术之间的,一二年级的课程,都是素描、水彩。
素描考察的是造型和阴影。水彩是透明的,还是训练造型能力。
我觉得从学校课程中学到的最大收获,其实是用科学的、量化的方法去看待古琴制作上的许多问题。
以前古书上说,面板要厚一点,不能太薄,那到底厚到什么程度?底板要厚一点,否则发音不够清亮,厚到什么程度?
这些都没有数据。
我们古代留下来五十几种形制(形状制度),都是这样的平面图。
而且中国画的透视能力不强的,你要想怎么把平面的东西变成立体的东西。
琴弦到底有多高?
它在怎样的振动情况下左手按的更舒服?
怎么样的弦高能够把声音调得最好?
所以音响学、美学、物理学要综合统一,中国古代的唐代琴家、宋代琴家想必没有机会学建筑学吧。
建筑学里有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叫画法几何,它主要研究什么呢?
假设你右后方有一束45度角阳光,射在你面前的一栋房子上,这栋房子有凸出的屋檐和窗沿,有凹进去的窗台。
阳光射下来,房子留下来的各个阴影部分是什么样子,你要把它画出来。这就是艺术和数学的结合。
古琴上也是如此。
我们来看古琴共鸣腔的一个剖面结构。
上面是面板,下面是底板,当中还有两根柱子,它们把整个琴的腹腔结构分成两块,一个是大共鸣腔,一个是小共鸣腔。
所以把传承下来的艺术用现代技术、用数据手段去看待,我觉得至少获得了一种新的眼光和视角。
总结上面那么多的内容,可以夸张一点来说,我或许就是为古琴而生的。
自己把琴弹好不容易,要碰到好老师不容易,学建筑学不容易。真正喜欢古琴不容易。
为什么这些东西刚好都在我一个人身上?
后来我找到理论依据了:古琴上面有七根弦、十三个徽,而我是7月13日出生的。
当然这都是开玩笑。用心做好一张琴是最重要的前提,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使得做好琴的条件都符合了。
我其实一直在想古人说的一句话:“质言古意,文变今情。”
我翻成当代的话,意思是技巧当追随古代,精神要反映时代。
如果你连技巧没有传承好,所谓的精神发展都是瞎弄的。
我小时候爱看武侠小说,《笑傲江湖》里风清扬教的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其核心是无招胜有招。
但如果你的无招是完全瞎来的,那我估计肯定给别人肯定打得披头散发。
真正的无招是从有招里面传承过来的,所以我相信从技巧上、技术上一定要注重传承。
但所谓的传承绝对不是一成不变,如果宋代的人不作出宋代的曲子,全弹唐代的曲子,那我们现在上哪去弹宋代曲子呢?
我们这个时代有这么多资源可以调动,有这么多人可以帮到我们,而且信息那么丰富,学习能力和汲取养分的能力更强了。
你如果还是跟古代人完全一样,那我觉得你没有做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
最后,我想用我老师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内容。
很多年前,我曾经问过老师龚一先生:“到底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至今还记得他回答我时的神情。
他是这样说的:
我非常感恩我的老师。
如今我四十岁出头了,所谓四十而不惑,就是我不再烦恼我是谁,我能干什么,我想干什么。
我也希望用我的一生去为古琴这件事情做一些东西。
点击标题 查看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