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造就Talk | 王煜全:未来哪三种人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2016-02-06 造就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1843xihrn&width=500&height=375&auto=0王煜全

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


未来都是加速型增长的,未来都是不可预期的。所以在这个不可预期的世界,大家将听到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因为有加速的指数级的增长,所以未来一定会很光明,我们今天担忧的能源问题,如何飞向太空找到下一个家园的问题,在未来都不是问题了。


坏消息是:他们看我们就像人类看蚂蚁,我们看他们就像蚂蚁看人类,彼此完全不能理解,不能沟通。


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叫王煜全。


今天跟大家讨论的既不是我的专业,也不是我的兴趣,而是我对未来的一个思考。
首先要说为什么我能谈未来?因为我的工作是专门研究世界前沿科技,分析科技的未来走势和对未来前沿科技公司进行投资。比如航天飞机、盲人眼镜、无线充电、飞行汽车,以及有着人类表情可与人自由互动的机器人…各种各样的所谓的黑科技。

对于未来,大多数人的认知可能是《三体》里描述的:黑暗森林、降维攻击,最后世界毁灭,一片暗淡。

但我总结的未来却是:人类社会的未来是指数级增长。




人类社会怎样摆脱蚂蚱式生存?


指数级增长是什么意思?过去的发展在任何一个点上永远是缓慢,永远是平的;未来的发展永远是直的、陡的、在很短时间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过去的平缓增长是怎样?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没有区别,人类祖祖辈辈像蚂蚱一样生存。
当我们物资足够丰富或发现了新大陆时,就开始繁殖;繁殖到资源不够,就开始饥荒、战争,然后人口数量锐减;人口锐减了以后,资源又充分了,然后我们又开始繁殖,然后进入下一轮饥荒战争、人口锐减、然后再繁殖的怪圈里面。

这个怪圈一直就没被打破,一直到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工业革命。
从历史学家的眼里看,全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只有一件大事,就是工业革命,就是蒸汽机带动了人类从平缓的增长,走入了指数级增长。

很多人都知道“摩尔定律”——集成电路的计算水平、计算能力每隔18个月会翻一番,而它的价格每隔18个月会减一半。这是标准的指数级增长的例子。
著名的《奇点临近》的作者、认知科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库兹韦尔,提出库兹韦尔定律。

他认为所谓摩尔定律只是库兹维尔定律的一个子集,而库兹维尔定律说的是整个IT界都在维持着指数级的增长。  其实我们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超越It界)来看,这个指数级增长都是一直存在。若人类社会进入指数级增长,它会在三处对人类形成本质性的深远改变:

一,外部环境,就是实际环境;二,虚拟环境;三,人。
工业令农民被替代,自动化令工人被替代,而人工智能则正在把“知识工人”如律师、高管、营销人员等等替代,把他们改造为“创意工人”,因为创意不可被替代。
其实不光是创意,有三类人是不可被替代的。

第一类是“创意工作者”,如进入富豪榜的小说家J.K.罗琳。
过去的时代,英雄是像比尔盖茨那样的IT专家。因为世界是靠IT、靠所谓的“知识工人”推动的。但未来的时代,这个世界的英雄可能就是创意专家,因为世界要靠创意来推动了。

第二类是“人际连接者”。
未来人类社会,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复杂,需要越来越多的协同。
以前我们做事几个人就行了,现在要做成一件事需要几十乃至几百人,甚至互联网上能形成几百万人的协作,这种时候对协作者的需求会变得非常巨大。 


第三类是“复杂模式的判断者”。


这种人才十分稀少,最典型的例子就像丘吉尔,需要在非常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军事环境当中去做出正确的判断,现在机器在这方面仍然不如人。这也是为什么围棋国手迄今还没有被人工智能团灭的原因——因为围棋偏重复杂形势下的判断。
在现实世界被改变后,机器替代了很多重复性的工作,使得人类可以集中力量去开掘大脑中未被使用或者说真正属于人性光辉的部分,使它能够彰显。

从改造现实到营造虚拟再到改造人
未来,人的创意如何才能真正发挥?我认为,只是改变现实世界可能无法满足这个需求。
比如在任何一个现实场景里,你无法找到一条全是书店的街。但是改变虚拟世界就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可以有10家甚至100家书店。
虚拟世界的版图是无限的!虚拟世界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容纳叠加的、无限的内容!虚拟世界里每个人能看到的东西可以完全不一样!
营造虚拟世界的两种主要技术是VR(虚拟现实)和AR(扩展现实)。随着技术发展,你会发现:生活在虚拟现实空间里的人,将比在真实空间里的还多。

比如有一类《魔兽世界》的铁杆玩家会说:“我们是《魔兽世界》里的人,那是一个完美的世界;我们只是偶尔到不够完美的地球来出个差、吃个饭、睡个觉我就回去了。”你会发现如果这样去看,可能自己会生活得很快乐,因为摆脱了现实世界里很多很多的束缚。
那么大家可能会问,未来的人都会像《骇客帝国》一样,每个人都在虚拟世界里活着,背后插根输送营养的管子,像植物人躺着一动不动?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件事情不会这么发生!


因为当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改变以后,人类也会有极大提升,他进入了“灵性文明时代”。


在公元2500年前,地球的几大文明几乎不约而同的进入了理性文明阶段,作为代表者的有希腊的苏格拉底、印度的佛陀、中国的老子和孔子等等,他们开始思辨,开始了解外部世界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人类应该把所谓的自我中心剥离掉。
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感性文明、理性文明。从感性时代到理性时代,相当于从“地心说”转变为“日心说”。

因为我们有了理性,所以我们征服了自然,但是在我们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并不舒服,人类对理性的态度很像一个受委屈的孩子对批评他的家长的态度。“你说得都有道理,但你不理解我为什么犯错误。我犯错误因为我不是理性的,你要允许我犯错误。”所以理性和感性的冲突一直走到今天。

而灵性文明是两者融合后上升到的新境界,不再互相冲突:能够用理性的方式去理解感性,用感性的方式去认知理性。我们将不断地在理性、感性之间切换,在现实、虚拟之间切换,大量的理性研究使我们了解了自己,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什么方式去解决问题。人类的能力会因为文明的融合,被充分释放出来。
所以我们可以推导出:人类的未来发展将是指数级增长的。

我们在未来人的眼里就和蚂蚁一样
说到这里,让我们来讨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什么迄今为止人类没有发现外星人?宇宙如此浩瀚,里面的类地球的行星如此之多,理论上一定有外星人出现,但是为什么迄今为止人类没有感知到?
当然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基本上都不成立,我却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解释。
这个解释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在一段的时间之后,我们就不能理解未来的人了。就像我们现在遇到10000年以前的人类,很可能会认为他们是动物。因为他们没有思想,没有语言,只会嗷嗷叫地沟通,只会用棍子作为工具。即使你愿意给他解释今天的社会,他能懂吗?就像蚂蚁和人类的关系,人类能够观察蚂蚁,反过来蚂蚁不能感知人类的存在。

7000年之前人类文明诞生,但100年之前人类才有了无线电技术,也就意味着不到100年之前,我们才至少有能力去了解有没有外星人。
我们想要理解另一种像人类的外星人类,如果那个地球上的人类也是迅速发展的,对方传递出来的信号,能让人类接收到并且理解的窗口期有多长?最多七千年。如果人类去探测的话,最多要花一千年。
宇宙如此之大,星星之间往往相隔上万光年。假设一个四万光年以外的星球产生了文明,这个文明只有一千年的窗口期可以发射出一些智能生物能够读得懂的信号。只要时间上错过了一点,他再发射过来,间隔千年之久的我们就再也理解不了他们的信号。

所以,我们在未来人的眼里就和蚂蚁一样。我们与未来人将无法互相理解。

狄更斯的一句话被今人反复提及,“这是一个好的时代,也是一个坏的时代”。我的理解是,其实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只是一个加速变化的时代。
在一个加速变化的时代里的任何一个点,就像是加速的指数型的曲线里的任何一个点,往前看都是平的,往后看都是陡的。

这意味着什么?未来都是加速型增长的,未来都是不可预期的。所以在这个不可预期的世界,大家将听到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因为有加速的指数级的增长,所以未来一定会很光明,我们今天担忧的能源问题,如何飞向太空找到下一个家园的问题,在未来都不是问题了。
坏消息是:他们看我们就像人类看蚂蚁,我们看他们就像蚂蚁看人类,彼此完全不能理解,不能沟通。
我们今天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我们现有的智力水平,用一切能力去推动科技的发展,去推动社会的进步,使得这个指数级增长的人类文明能够延续下去,使得我们未来的人类能够达到一个更大的辉煌。
谢谢大家!





造就 — 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


回复数字阅读造就演讲
【001】张强医生:向死而生【002】奥运冠军陶璐娜:凝神一击【003】邢帅:一个“农村坏孩子”跟你聊教育

【004】胡晏荧:成为真正的自己

【005】林俊廷:重构《富春山居图》

【006】胡依林:从网管到小牛电动车

【007】陈曦:纳米材料重造世界

【008】李一帆:用传感器钉死雾霾

【009】凌绝顶:恰同志少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