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口小学:智慧融心 德善融行
岳口小学创建于1906年,前身为岱东两等小学堂,是清末年间由乡绅蔡潮初发起筹建,后依次易名为岱东小学、岱浦小学、龙溪县丹霞镇第二中心国民学校、漳州市第四小学。1986年正式更名为漳州市岳口小学,2007年3月,岳口小学由完小校变为单列校,办学规模也由原来的4932平方米扩容至12000平方米,硬件设施不断优化升级。
岳口小学翻新后的教学楼和操场 本报记者 严 洁 摄
扩容提质 老校新生绽芳华
“智慧融心 德善融行”。夏日午后,走进漳州市岳口小学,一栋五层高新装修的教学楼显眼醒目,一楼大厅两边文化墙以云洞岩、圆山为背景,创设性地融进校训、校园特色等校园文化,传递出该校“融文尚德”的办学理念。
该校校长陈青松介绍说,原来的岳口小学只有两栋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学楼,教室紧张。为改善办学条件,2020年,毗邻学校的芗城区教育局主动腾出办公大楼作为该校教学楼。重新修缮后的教学楼,不仅增加了教学教室,还填补了学校功能室的空白,增设了音乐、美术等5个功能教室。
“除了新增一栋教学楼,学校还对两栋旧教学楼、足球场、围墙等进行改造,同时还更改校大门,缓解上下学拥堵的‘痛点’。”谈起学校的变化陈青松感慨地说,原本学校旧校门正德石坊,是市级文物保护对象,出口又地处新华东路,老街道路狭小,摊贩较多,上下学高峰时段常被堵得水泄不通。经过多方协商,旧校门停止使用,将新校门改到原来区教育局入口处。“新校门位于漳福路,门前道路宽阔,交通顺畅。”
岳口小学创办人、首任校长蔡潮初先生塑像 校方 供图
为传递“尚融文化”,岳口小学将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艺术建设融合,通过版块划分,以书香、药香为引线将学校的办学特色、漳州历史文化名人以及闽南文化等元素串联成尚融文化圈,让每面墙“说话”,润泽师生心灵,提高师生文化自信。
“一景一物皆教育”。该校先后被评为漳州市第四届绿色学校、漳州市德育先进校、漳州市先进教工之家、漳州市“文明学校”、漳州市教学常规管理优秀学校、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
特色育人 草药有涵内生长
“虎尾轮的花是紫色的;金银花,性寒,味甘……”在岳口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百草园,老师正带领学生种植中草药,学习中草药的药用功效等知识。
岳口小学创建人蔡潮初是漳州城的名中医,学校周边的新华东(岳口段)曾经是全国重要的中草药以及中成药的集散地,具有悠久的中医药校史文化和良好的中医药学习基础。2021年2月起,该校开始开展中草药校本课程建设,邀请资深专家、中医师、中药师参与编写《岱东本草》《中草药与灯谜》等系列校本教材,构建学生能听懂、有特色、重体验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学校三至六年级每班每周开设一节中草药课程,针对不同年段学生有不同教材和教学方式,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中草药,学会辨析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该校总务主任杨建全介绍说。
岳口小学的百草园内,老师和同学们在采摘中草药。本报记者 严 洁 摄
除了课堂教学,该校还在校园内开辟出百草园,园内有180多种约3000株中草药。“百草园既是富有特色的劳动教育基地,也是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实践基地。”杨建全说,学生在老师及中医药专家的带领下参与中草药种植和管理,体验和观察中草药成长过程,各个班级形成自己种植的特色,学生自发在家种植中草药。此外,学校还开展不同中草药种类的药膳制作,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2021年9月,该校被福建省健康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全省中医药文化教育试点学校”。
“书墨流溢满园馨,草药有涵内生长”。岳口小学设立特色课程《经典诵读》,一至六年级每班每周均设一节课,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主题班会,成立“岳榕新芽”文学社,营造和谐读书氛围。
此外,该校还开设足球课程,打造足球特色学校。二至六年级每班每周一节足球课,组建足球社团和校级足球队,组织开展班级联赛和校级联赛,学校足球队参加各级足球竞赛捷报频传。该校2015年被评为省青少年足球特色校;2017年被评为国家青少年足球特色校。
减负增效 融爱于心践于行
每周三,在教师大会前,岳口小学都会开展有关“‘双减’教学策略”的教师经验交流会,落实“双减”,减负提质。
“学校以‘双减’政策为依托,严格执行标准,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做到全收全批,绝不布置超纲的作业。”陈青松表示,“课内布置、校内完成”是该校作业布置的根本要求。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作业设计更加合理,该校以年级学科教研组为单位齐聚教研,各年级各学科老师依据学生的学情,分层设计作业,学生可自主选择作业。如一二年级,在不留书面作业的前提下,设计有趣、有延展性的作业——“阅读闯关”“口算小能手”等。中高年级设计了根底型、提高型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开展集体备课,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定内容、定主备人、定中心发言人,根据教学内容开展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材的分析,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依靠集体智慧造就好课堂,推行集体研讨与个性设计相结合,资源共享与教学反思相结合,切实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与针对性。”陈青松说。
全力打造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开展常态化“六课”:新教师课堂“考核课”、组内“轮课”、师带徒“磨”研讨课、面向社会“开放课”“赛课”“送课下乡”,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2022年5月26日闽南日报10版
尹力赵龙来漳看望中国女排,姑娘们从漳州出征!市委书记张国旺再赴芗城龙文暗访
来源:本报记者 陈晓云 刘健宁 文 本报记者 严洁 图
本期编辑:邹美玲 吴辉煌 赵露佳
值班主任:徐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