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东!向东!唤起云霄的光荣与梦想

闽南日报 2023-08-31







劈山跨海造长河
云霄向东渠:
一渠清水向东流



核心提示


俯瞰云霄县连绵群山

一条“水龙”穿嶂越涧

曲折穿行至东山县


它正是被誉为“江南红旗渠”的向东渠。整整半个世纪,这一气势宏伟的闽南水利奇迹依然屹立不倒,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云东两县。


1970年9月向东渠水利灌溉工程开工
云霄、东山5万多位建设者,劈岩凿壁、移山填壑、拦河截流、架槽铺管,仅耗时2年半,硬是用双手在层峦叠嶂间“抠”出了全长85.81公里的生命之渠,在红土地上书写了“劈山跨海建长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人民史诗。
向东渠



万亩田盼解渴



云霄和东山两县地处东海之滨,隔海相望,是历史上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多发之地。据云霄《县志》《水利志》记载:
从宋代至新中国成立的800多年间,云霄县发生严重干旱20余次,虽有漳江过境,但因地势原因,江水水位太低,水源得不到利用。临县东山更是一个水源奇缺、倍受沙虎之害的海岛。

“三天无雨火烧埔,一场大雨变成湖”
众多口耳相传的闽南俗语道不尽两县民生之艰。盼水心切的老一辈云霄人,更是连取名字也多带“水”字。
干旱带来的疼痛“记忆”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
彼时,云霄再次发生严重春旱,大量土地变成“望天田”,百姓“守着漳江种旱田”,生活苦不堪言。尽管当时地方党委和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用于抗旱防涝,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旱灾影响。但只要没解决水源问题,现有耕地就不能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不从水源入手,扩大耕地、围海造田就无从谈起。
兴建引水渠解决农业用水,成为那个时代云霄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
“共产党派我们来干什么?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只要做对人民有利的事,老百姓肯定会支持的。”
誓师大会
 1969年底,李文庆奉命调任云霄县人武部政委、县革委会主任。上任伊始,李文庆就带领班子成员,反复调研考察和论证,大胆提出建设向东渠水利工程的设想,计划从漳江上游马铺车墩筑坝建渠拦江引水,沿途灌溉云霄旱区。
在参加龙溪地区抗旱现场会议后,云霄县革委会将支援东山人民解决水源问题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提出两县共建、送水东山,并组织工程人员翻山越岭数次修改完善原设计方案,将源头坝址上移20米,拔高全线渠道,使漳江水流到八尺门的高程,从6米提高到18米,让水进东山后能自流灌溉。



云东共建向东渠

1970年5月3日,云霄县向东渠引水工程筹建处成立。
1970年8月30日,筹建处改为向东渠引水工程指挥部,并成立由李文庆任组长的工程领导小组。
1970年9月17日,向东渠引水工程全线动工。
云东两县儿女誓要引来漳江水,过海进东山,将山河重安排。



五万人与天搏



向东天上水渠内领风骚过洞开虹吸凌空架渡槽
1970年的云东大地上,5万多位建设者冬冒严寒、夏顶烈日、日夜酣战,全面打响一场红旗飞扬的建渠战。
“没有粮食自己带,工具钝了自己锻,畚箕破了自己补,没有炸药用铁锹锄头挖,没有拖拉机就用板车拉。” 
时任莆美公社副书记、工程指挥部副指挥的吴荣金忆起往昔艰苦岁月,依然激情澎湃。战役打响,摆在面前的是资金匮乏、物资短缺、技术落后、器械简陋、工程艰巨等重重难关。但初心如炬、决心似铁。
现场会商解难题
在百里工地上,从指挥部领导到社场党委书记再到大队支部书记,都与民工同住、同吃、同劳动;社员自带工具、自带粮食、自带铺盖;生产队自搭工棚、自办伙食、自计工分;设计人员自己勘察、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设者自己打石、自己运石、自己砌石。大家发扬勇于担当、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精神,分不清谁是干部谁是民工,都是古铜色的脸,都干着一样的活儿,势必建成建好向东渠。
高山无言,渠水有声。一个个鲜活的初心故事穿透历史烟云,镌刻在向东渠石壁上。“一家三代学愚公,一门五将建向东”的传奇故事至今仍被津津乐道。
向东雕塑   戴园笙 摄
指挥部指挥宋修亭每天徒步踏勘河谷、悬崖等险要地形,在两年半时间里磨烂了3双结实耐穿的解放鞋。
高难吊装技术骨干刘集昌与助手张金芦一道,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长期坚持高空拱架作业。
白礁大队17岁民兵陈爱国冒着大风大雨,在高30米、仅20厘米宽的木拱架上吊装“神仙葫芦”,为车头渡槽施工闯过难关立下大功,被赞“豹胆高空排障英雄”。
东山全县人民争先恐后投身建渠一线,涌现出“父子争上场、兄弟齐参战、姑嫂同上阵、夫妻共远征”的感人场面……
全民参与运石料
有这样的干部,有这样的群众,什么难关不能克服?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1973年3月12日,向东渠竣工通水,不尽“江水”滚滚来,锣鼓声和欢笑声汇成了一片。
通水庆典
这条人工长河纵贯云霄,经马铺、下河、城关、莆美、常山、陈岱,跨八尺门渡槽进入东山岛,再经后林、港西流入红旗水库,云霄、东山分别增加16万亩、7万亩农田,历史性地解决了两县百姓千百年来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困难,从根本上解除了干旱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威胁。其工程量之巨、技术难度之高、施工条件之苦、完成工期之短、创新求精之识,成为当年艰苦创业的成功典范,被《人民日报》誉为“江南红旗渠”



一渠水永流传



当年洒下千吨汗今朝染绿万顷田
向东渠引来幸福水让云霄县人换思想地换装有了水一切都活了
有了水,贫瘠旱地流清泉,粮食产量连年提高。
通水前,云霄粮食亩均单产只有200公斤左右;通水后,全县粮食总产量历史最高曾年增产500万公斤。东山县杏陈公社一些过去从未种过水稻的田地,在1973年早季首次插上了秧,“望天盼雨”的时代彻底成为历史。
地标产品助农增收致富
有了水,荒山荒坡产“宝贝”。
水果、蔬菜、茶叶、淮山、水产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不断延伸,县域地标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云霄枇杷、下河杨桃、火田青枣等40枚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云霄人民创造着新的财富,云霄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全国地标注册第一县”“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县”。
有了水,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有了条件。
县委、县政府兴水利、惠民生、促发展,以漳州核电为龙头,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扛牢全国首创核蓄一体化示范运营模式的使命,续写新时代水利发展新篇章。
以漳州核电为龙头的清洁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半个世纪以来,向东渠先进事迹成为云霄人民心中的信念坐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理念,坚持将一张蓝图绘到底,让“民心渠”永不断流。
如今,云霄相继建成了向东渠先进事迹教育实践基地、向东渠事迹展示馆,以开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活动为抓手,用好一批党性教育阵地、培养一支有情怀的宣传宣讲队伍、策划“礼赞向东渠,建功新云霄”等一系列主题文化活动,深入挖掘向东渠先进事迹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掀起新一轮学习热潮,真正传承云霄红色基因、讲好云霄红色故事。
向东渠精神教育实践基地 吴建云 摄
渠水长流,追梦不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聚焦“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为抓手,保持“逢山建水渠、遇水架渡槽”的劲头,落实落细“产业发展、城市文明、乡村振兴”三大重点任务,协同推进“南部工业组团、中部城市经济、北部生态涵养”三大发展片区,做大做强“清洁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制造”三大主导产业。
特别是牢牢把握省纪委监委挂钩帮扶契机,按照政治帮扶和项目对接“双轮驱动”总体思路,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争取资金,主动谋划项目,加快推动发展,为加快富美新云霄现代化建设再立新功。

向东渠教育实践基地航拍 谢勤杰 摄


伫立在向东渠畔汩汩流淌的渠水将人的情感带到岁月深处曾经建渠人把生命与水渠融为一体今天云霄人用自己的拼搏书写新的故事
向东渠事迹展示馆成为青少年研学地 郭扬 摄
祖辈建渠、父辈护渠、孙辈讲渠一渠相连向东渠先进事迹正前所未有地迸发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宝贵的时代价值







“ 数 ”说向东渠




向东渠建于1970年9月17日,于1973年3月12日竣工通水,其规模在福建省史无前例。
工程北起云霄县马铺山区,南入东山岛的红旗水库,跨山越海,全长85.81公里,总投资1074.4万元,社队自筹和社员投劳折价403万元,最大流量14立方米/秒,可灌溉土地约1.33万公顷


向东渠建设者们攻坚克难
渠首在下墩,筑有钢筋混凝土双联滚水坝,把漳江上游两条溪流拦腰截住,逼水上山,沿途劈开24座峰峦,盘绕100多道山梁,跨越15条溪流,共采运规格石30多立方米、挖填炸砌土石方438万立方米、采运碎石2158立方米、捞运河卵石765立方米、捞运河沙2233立方米
通过深谷、河床、海峡之处,挖通总长499米的两孔隧洞,架起18座总长7335米的凌空渡槽,建造一道总长637米、外径2米、内径1.6米的大型双列倒虹吸管,铺设4条总长910米的地下暗涵,并建有排水闸、溢洪堰、涵洞、过路桥等大大小小建筑物447座






“  智  ”造向东渠




向东渠是多种专业技术交叉作业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在时长2年半的工期里,广大群众与技术人员秉承“土洋结合”原则,坚持边建设、边研究、边改进,将技术革新贯穿水渠建设全过程,打赢打好高架石拱渡槽、倒虹吸管、隧洞三大建设攻坚战。尤其在渡槽拱架改良创新上,向东渠首创“双铰矩形夹合木拱架”“三铰桁式木拱架”“双铰工字型夹合木板式拱架”以取代旧式的“满堂式木拱架”,不仅高效节省施工木材、铁件和劳力,还极大缩短了工期。
巧夺天工渡槽
1978年3月,向东渠“大型渡槽”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同年9月,“拱式木拱架”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奖”,成为该工程建设中获得的最高荣誉和奖项。






“ 忆  ”起向东渠




流逝的是时光不变的是信念
向东渠能建成,是因为云东两县人民相信集体的力量,他们不怕困难,怕的是永远没机会改变。当年的建设者或已不在人世,或已步入耄耋、鲐背之年,但在今天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建渠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信念,依然是常新的、不老的、年轻的、青春的。


向东渠建设者们重温红色记忆 高志坚 摄


过去云霄和东山都缺水。我们共产党员为民服务,改善人民生活责无旁贷,最首要的就是解决水的问题。面对建设向东渠的种种难关,关键得靠发动人海战术,要像淮海战役老百姓支援前线一样,动员老百姓都涌上去,由领导带头亲自干,把群众都带起来。咱们干就干成,一干到底,干不成死也要死在工地上!



——向东渠引水工程领导者中共云霄县委原书记李文庆


建渠时,上窖段高程太高、河底是烂泥巴,距地面将近40米,建设渡槽怕地基塌软也怕台风侵袭,我们就创新提出在此建设倒虹吸管的设想,这也成了整个工程难度最大的关键环节。为了攻克技术难题,我们专程到宝鸡市学习取经,修改完善施工方案,全天实行三班制,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就连春节也在工地上度过,抱着必胜必成的决心,只为了让向东渠早日建成通水、早日惠及群众。



——向东渠引水工程指挥部副指挥吴荣金


当时我负责主编《向东工地战报》,带领着9人团队负责的报道宣传各个工地上发生好人好事、经验典型。第一期出来时,大家都特别激动,跟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一样,文字的力量鼓舞着每一位建设者。通水后,我们爬上风吹岭渡槽,看着汩汩流淌的清水,想着自己曾经奋斗过的岁月,心里别提多甜了!



——向东渠引水工程指挥部政工组组长曾祥生


1970年,我从厦门来到云霄莆美公社插队落户,上场参加向东渠建设那年正好23岁,亲历过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这条人工长河建成通水后,我始终永葆‘向东情节’,致力于搜集向东渠建设工具、测量仪器、工地战报等老物件、旧资料,自办向东渠纪念馆并公益性免费对外开放,让向东渠先进事迹能永远传承下去。



——向东渠引水工程建设者漳州市首批新时代宣讲师谢鹏志


参与向东渠建设那年我才17岁,带领‘铁姑娘’突击队吃住都在工地,同心同力做好基地施工作业。当时,船场和浯田地基软塌、桥墩建设任务艰巨,我们一群年轻姑娘不畏苦、不惧难、不输男,肩挑手扛运走碎砂石、运来大石条,在百里长渠上顶起半边天。



——向东渠“铁姑娘”突击队队长方阿浓


本报报道回眸>>>
(扫描二维码,阅读文章)
千山拦不住 一渠映初心



初心如炬照清流——记向东渠引水工程的领导者李文庆



谢鹏志:“我们应该留下什么?”





3月10日《闽南日报》3-6版


往期推荐
十佳!漳州市教育局正在公示
春风吹满仓!看福建如何点亮“强农”“兴农”梦

信@心,从这里来!

来源:文图除署名外由 云融 整理提供

本期编辑:赵露佳 林思赓

值班主任:林堃 方一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