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龙海区,两周年!向胜利冲锋,必定是天道酬勤

闽南日报 2023-08-31




龙海闽南名邑

山海形胜

杰地灵


紫云山,嵯峨黛绿
九龙江,奔腾入海
共同铸就龙江风格
因其近漳州主城
发展之态备受瞩目
近年来,其变化之快,令人颔首


后港历史文化街区华灯如昼 胡智勤 摄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向着历史的深处回望,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发展逻辑,更主动地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在两年的时光里,一个个历史性成就、一幕幕标志性场景、一组组英雄群像,用滚烫的温度镌刻出新时代龙江儿女的光荣与梦想。


两年之龙海

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工业转型升级。漳州LNG项目一期、万洋众创城一期等重大产业项目整体完工,海新、绿新、泷澄等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盘活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及低效用地2739亩,企业技改投资突破140亿元、实现翻倍增长。建筑业成长壮大。建筑业总产值达378.92亿元、新增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9家,禹澄建筑进入“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0强”。


泷澄装配式建筑工业生产基地热火朝天


农业增产增效。培育县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2家,建成现代农业重点项目6个;完成“非粮化”整治1941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72万亩,实现粮食产量8.91万吨。


三产释放活力。新增限上贸易业企业138家、服务业企业13家,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433.77亿元。厦门银行落户龙海,签订百亿合作框架协议;万科广场、明发国际大酒店竣工开业;成功举办第二届龙海休闲食品博览会、首届全民购物节及第四届、第五届杨梅文化节等大型活动。


两年之龙海

项目建设齐头并进

重点项目有效突破。169个产业攻坚项目全面推进,九九坑水库下闸蓄水,西溪水闸除险加固和浯屿岛供水工程顺利推进。


九九坑水库正式下闸蓄水


要素保障精准到位。积极争取专项债31亿元,盘活国有资产,获得政策性融资贷款11亿元;完成土地报批4549亩、土地供应3114亩;开展“龙聚百企、海纳千才”行动,引进卫生教育专项人才249名,格林、卓岐2800套人才安居房全部竣工。


招商引资富有成效。利用糖酒会、食博会等大型展会举办招商推介活动,举办“拢来龙海·给你精彩”专场招商推介会7场,签约项目逾200个,总投资超过650亿元。


两年之龙海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开发步伐加快。“四馆一中心”整体落成,芦州大道二期等6条城市道路竣工通车,后港棚户区改造二期、云都人防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相继建成。


创城工作纵深推进。创建10个垃圾分类示范点,整治16条背街小巷,启动23个老旧小区改造和智慧停车项目,新增5个城市口袋公园。


乡村振兴全面铺开。深化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1个、试点村15个、实绩突出村2个,清理乱占耕地建房及各类违法图斑3760.2亩,处置“两违”168.9万平方米,整治裸房8398栋,农村污水PPP项目加快建设,新建管网1187.54公里、污水处理站97座,实施农村公路新改扩建113公里,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东园镇获2022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镇海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生态环境有效治理。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活动,总投资5.7亿元的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全面开工,完成造林绿化、森林抚育、封山育林超10万亩,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56万亩,河道清淤清障537.8公里,全面清退海上超规划养殖。九龙江西溪获得国家级“最美家乡河”称号,“龙江颂”入选国家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名录、获评省级“河湖文化遗产”。


浮宫镇田头村生态水系风景如画


两年之龙海

民生实事优先保障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成立奖教助学促进会,筹集资金1120万元,发放奖教助学金138万元,新增省特级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83人。十二年一贯制的龙海一中南太武学校正式启用,区直机关幼儿园等15个教育项目竣工投用,新增学位8310个。


医疗服务日益提升。榜山卫生院通过省级社区医院建设验收,紫泥卫生院入选“省精品中医馆”,海澄、港尾卫生院新院区竣工验收,双第中医馆建成投用。


社会保障充分有力。加强低保户、孤儿及残疾人、库区移民、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保障,开展低收入群体就业帮扶,落实各类补助保障资金2.21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580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815元。


两年之龙海

社会发展安定稳定


众志成城防抗疫情。全区未发生聚集性疫情,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精准施策抵御风险。为企业办理减税降费和留抵退税51.8亿元,兑现各类惠企资金7.1亿元。“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顺利化解泰禾白塘湾、闽南院子等房地产领域风险隐患。


多措并举加强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连续七届获得“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站在历史的峰峦之上,才能更清晰地洞察时代风云,更准确地把握前进道路方向。

两年成绩单上的数据显示,城市发展如棋局,社会治理如落子,纵横捭阖,关键看如何布局,如何落实,有道是善谋者胜,善做者成矣。



善谋者先御势


2021年4月21日,龙海撤市设区,开启了融入漳州主城区的新征程。这个势是龙海最大的发展之势,更是龙海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空间、区位、平台、资源、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龙海因时制宜,作出“工业强区、港城兴区、生态立区”战略部署,着力打造“高质量的工业发展新港城、高品质的厦漳融合示范区、高颜值的生态文旅宜居地”,聚焦激发产业经济潜力,全力提升社会民生福祉,塑造城市发展新格局,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在漳州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中当先锋、振雄风。


善谋者出奇正


兵者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两年来,龙海的起子、落子,正是体现了奇正之道。率先构建互联互通交通格局,加速连接与漳州城区发展动脉,牵引的是龙海经济社会发展机遇的接踵而至,产业发展的承接转移,服务功能的布局接棒,全域旅游的扩圈升级。相继引进国家管网、杭氧集团、金龙客车等大型央国企,吸引万洋集团、远荣智能、东方集团、德国凯傲集团、中泰恒创、北京保罗、深圳璟沃、惠台芯等知名民企、台企、外企纷纷抢滩布局。打通要素资源,成片开发、产城融合,引入优质教育、嫁接医疗资源,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一场关于人才、技术、资本的融合裂变正在狂飙加速。


 漳州LNG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善做者聚强力


两年来,龙海持续针对作风弊病亮剑拆招、重拳出击,立规明矩、激浊扬清,分层分类、压茬推进,激起一池盎然活水。


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结合市委“五不”作风整治,龙海坚持弘扬“事不过夜、事不推诿、事不落后、事不避难、事不出事”作风,深入开展“一线看作风、多维识干部”专项行动,实干苦干加巧干,竞速“七比一看”竞赛,攻坚历史问题,深化治理网格,着眼积案化解,一系列有力举措,激活全区党员干部实现“三高三区”战略部署的驱动力,实施“当先锋、振雄风”奋斗目标的执行力,汇聚“开辟战场、锻炼战将、夺取战旗”的战斗力,形成在大城区建设、大项目攻坚中“铁军”开路、作风引领的新常态。


善做者重实效


龙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发扬“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精神。两年来,龙海围绕实干出实效,打出一系列好用、管用的组合拳,创新驻外招商方式,实行“龙聚百企、海纳千才”计划,探索实施“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举措,开展全员招商,全周期全过程“妈妈式”服务,构成一幅幅招商引资硕果累累,项目建设热火朝天的生动画面。


先谋后动,动则必快,动则必成。两年来,龙江儿女用“辛苦指数”换取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数”,提升全域“幸福指数”,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凝聚起建设“实力、美丽、富裕、文明”新龙海的强大合力。






纵有疾风骤雨,我自慨然前行。从春天出发,一刻都不能耽误;向胜利冲锋,必定是天道酬勤。

未来之龙海加快以实体经济为动能,打造工业强区新引擎。


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持之以恒抓项目、强产业、优环境,持续深化“清三低、破五未”行动,以实体经济之“稳”助力高质量发展之“进”。


构筑产业集聚引力场。培育壮大“4+4”产业集群,“四大主导产业”力争在2023年突破千亿产值。加快“4+4”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在全省全市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


卡尔顿食品创意产业园正式投产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坚持项目为重、为要、为先,实行“每日一报告、每周一通报、半月一协调、每月一汇报、每两月一拉练一签约、每季度一剪彩”抓落实机制,全力破解“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竣工未投产、投产未达产、达产未上规”的项目。抢抓省市大力发展“零碳”产业和“中菲双园”重大机遇,坚持“一把手”招商、联动招商,持续开展“拢来龙海·给你精彩”招商活动,建立健全“4+4”产业体系工作专班和“4+4”产业园区挂钩负责专班,以“一个专班、一个目标、一套机制”推进招商工作,进一步积蓄发展动能。


培植企业发展好生态。持续深化“千名干部挂千企”和“企业家活动日”,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满产达产,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产销分离,推进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努力打造“专精特新”“单打冠军”“链主企业”百花齐放的名企、名家、名品、名声。坚持以亩均论英雄,加快“腾笼换鸟、机器换工、电商换市、空间换地”,全面推动企业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低效企业提档升级、存量空间提质增效。


未来之龙海加着力以品质宜居为目标,谱写城乡协调新篇章。


站在更高站位、更大格局谋划推进“产港城人”融合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构建“通江达海、融漳接厦”大格局。积极构建快速高效的对外交通、畅通快捷的内部交通,加快推进锦江道西段、浮南大道(二期)、紫云新区接S208道路工程、省道219线龙海雩林至翠林段提升改造工程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不断拉开城市框架。突出老城有机更新和新城功能完善,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大力实施老旧小区、后街背巷和棚户区改造,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破解“以城带乡、城乡一体”重难点。坚持“全区一盘棋”,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开展农村工作“红黑榜”竞赛和村集体经济“三资”清理,认真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浮宫杨梅、程溪菠萝、紫泥金定鸭等优势农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带动农民富裕富足。严格落实最严耕地保护制度,“化旧禁新”抓好土地“非农化”“非粮化”和图斑整治,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推进“文旅带动、三产融合”特色化。坚持“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围绕“人间烟火气+古早味+创新性”,做优万科、建发、明发等城市综合体,依托石码古镇、埭美古村、月港和后港古街等“古风资源”,以及新盘活建设的西溪桥闸、九九坑水库、鹭凯生态庄园、白塘湾旅游综合体等“现有资源”,加快“串点连线”建设,推动城市消费到乡村、乡村产业进城市。


未来之龙海持续以共同富裕为宗旨,交出民生福祉新答卷。


坚持执政为民。实施重点群体增收计划,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快推进漳州市第二中医院新院区开工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加快龙翔校区建设,支持南太武学校办好办强。筑牢“一老一幼”民生底线,托起更多老人和孩子稳稳的幸福。


坚持生态托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治理,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加快推进农村污水PPP项目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决“还山于民、还绿于民、还清于民、还景于民”。


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无小事、无万一、无禁区、无人情、无等待”思维,抓好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道路运输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持续深化“党建网络化+基层治理网格化”,抓好信访积案攻坚、矛盾纠纷化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全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2023年4月28日《闽南日报》第4、5版

往期推荐
漳州张某钦,批准逮捕!
焕新亮相!漳州市区多了个好去处!有田园、森林,可赏花、露营……
芗城首座万达广场来了!地址就在……

 来源:蓝毅辉 林文达 黄艳芳 文 图片除署名外由 龙 闻 提供

本期编辑:叶祺敏 张江璐

值班主任:林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