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闽人智慧 | 这把琴,弹出了漳州乡音

闽南日报 2023-08-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方36号 Author 高舒 杨晖

















昱恒乐器厂的吉他生产车间

                 

  

现代意义的“标准”意识在中国文化中是陌生化的。同名异器,异名同器,是中国民间乐器的常态。不一致的材质、外形、尺寸、特性,伴随姿态、定弦、演奏法等由地方社会各自认定的“道理”,正好提供了田野工作者引以骄傲的第一手资料。


为了寻找制作漳州代表性乐器大广弦的民间师傅,我曾经跟随张大伟、徐红慧、刘宁等老师跑过一些乐器厂(作坊)。


在穿过昱恒乐器厂壮观的吉他车间后,抵达了一处摆放着两排大广弦琴筒原料——龙舌兰根茎的“秘境”。负责人骄傲地揭秘,自己就是那个卖着西洋乐器的民间乐器制作师,而大广弦制作室是他个人的自留地。


同样,十七年前,第一次去漳州木偶剧团采访,我探望过阿港的老爸制作的半墙乐器,尽管剧团宿舍的铁门上挂牌告知他们已搬回龙海。后来,剧团琴师郑跃溪老师突然过世,我想集齐一套漳州乐器的愿望没了导航,朋友推荐龙海有位开理发店的乐器制作师傅阿港,这段记忆算是连了起来。


如今,家里收集的各地乐器越来越多,壳仔弦、大广弦、月琴、台湾笛这芗剧“四大件”始终是请到北京的“乡亲”,被另眼相待。













在吉他厂里藏着一个大广弦工作室,在理发店里冒出一个闽南乐器制作区,在我看来,与中国民族乐器生产的大环境,没有太大差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到了国内西洋乐器生产的冲击,中国民族乐器的需求量大幅度降低,当时的轻工部出台“借庙躲雨,留根保苗”的政策,鼓励乐器集团依托钢琴、提琴等洋乐器支持民族乐器生产。在漳州的田野所见,符合既往认知。


作为生计,吉他销量惊人,大广弦生意如何?“一年不一定卖一把。一把价格不菲。”







吴氏大广弦传统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吴顺南



将到来的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非遗宣传展示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春节、端午节、二十四节气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因其社会群体传承的特点,可以将全体国人视为传承人。但地方乐器制作等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由于辐射区域较窄,内容相对专业,常被大众视为从业者(传承人)个人的事。


而台湾地区似乎着力突出这种标志物的集体意义,恒春把一支放大了的“月琴”作为自己的城标,以长琴颈、圆琴身强调着它在阮族乐器里的特殊,让人想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民歌采集运动中陈达等老艺人抱着月琴自弹自唱的闽南语歌曲《思想起》,支撑着音乐学者的观点——这是台湾西部平原的汉族移民在恒春垦荒之际所唱出的思乡曲。













日前与回国的著名音乐学家张振涛先生相聚,他说,民间音乐几千年来的生存状况就是如此艰难。即便到现在,各国在疫情期间倒闭的优秀院团比比皆是。个人所能改变的,不是它们一直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而是帮助它们在夹缝中能生存下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突然对传承有了新的理解。


撰 文  ▏高 舒

芗剧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民间演奏团体迄今还活跃在龙海大街小巷



发源于九龙江流域的漳州歌仔,流传于街头巷尾,后演化为深受当地百姓喜爱的芗剧,同时也催生了壳仔弦、大广弦、月琴、六角弦等传统乐器制作,如今本地区屈指可数的制琴匠人中,阿港师是其中的佼佼者。

 

阿港师本名郭黄龙港,闽南传统乐器制作人,父亲原来是漳州市木偶剧团的乐器制作师傅,他十几岁便跟随父亲学习制琴。第一次遇到阿港师是在石码解东路他的小作坊,夕阳下埋头刨着木料,制作琴板,那场景吸引了偶然路过的我,于是上前打招呼相识。

 









之后阿港师的小店数次辗转搬迁,手工匠人生计之艰辛可见一斑。不久前,他在市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龙海翠林村园头社开设了“六角弦制作技艺传习所”,兴奋的他叫我一定得去看看,见面时,我开玩笑道:“你不会以后又要搬到其它地方吧?”他连忙道:“不会不会,肯定不会。”

 

应该是不会了吧,因为园头社是阿港师的老家,他出生在这里,闯荡了半辈子的江湖,开过厂换过几个行业,看得出他努力想摆脱手艺人的身份,但最终还是回到原点,拾起当年父亲传给他的制琴手艺。

 

对于传统乐器制作,阿港师无疑是有很高的天赋,也勤于思考。年纪轻轻的时候,父亲那套手艺他基本一学就会,这让他颇为自豪。他的作坊经常围绕着一群老年芗剧迷,吹拉弹唱,好不热闹,对于阿港师的制琴技艺,他们不吝褒奖:“阿港的手艺实在不错。”



 







阿港师手把手教孙子体验乐器制作



在传统乐器制作工序中,我特别好奇于它们的用料,之前在拍摄六角弦制作时,我曾跟着阿港师到古玩市场寻觅用紫檀、酸枝木、铁梨木等材料制造的老旧家具,那天收到一根一米多的老旧称杆,“这是酸枝木的,可以用来做琴把。”他满意地看着秤杆说道,而五十元的收购价格更让他喜笑颜开,直呼赚了。

 

为了强调他制琴时选料讲究,阿港师特地找出一块他收藏多年的木块,现场锯成数小块用于制作琴筒,“这是以前日本广州领事馆房间的踢脚线,年代久的木料坚硬,没有水分,做出来的琴音色非常好。”他那些木料五花八门的奇特来历让人大开眼界。与此同时,对岸歌仔戏流行的宝岛上,一位传统乐器制造匠人拆解废弃的牛车来造月琴,与阿港师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自弹自唱



退休老人周末品琴论艺



芗剧乐器“四大件”之一的壳仔弦



无论阿港师的店开在哪里,总有一众老友如影随行,他们都是附近村社的芗剧爱好者,大都是退休老人,每周总会聚在一起品琴论艺,自弹自唱自得其乐。如今龙海,像这样的民间爱好者团体依旧众多,散布在龙海的大街小巷深处,象根一样扎在民间,让古老的传统生生不息。


而阿港师对于即将落成的“六角弦制作技艺传习所”满怀憧憬,“再过不久他们这些人就可以到那里演唱,弘扬我们芗剧的传统文化,这门手艺我也有信心带人传承下去。”


撰 文  ▏杨 晖







《九龙江记忆与探寻》融合纸媒图文、短视频等方式予以传播,还将结合城市记忆主题进行阶段性线下展示。

栏目将每期邀请文化和旅游部非遗保护专家高舒,地方文史工作者、纪录片导演杨晖同台作客,挖掘和梳理九龙江流域伴江而生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折射非遗传承与先民过台湾、下南洋的往事,由此编织起海内外闽南乡亲“同根、同祖、同源”不可分割的文化纽带。

我们也籍此为大家娓娓讲述一座城的亲水故事,记录人与水相互依存的文化创造,致力构建漳州本土文化高地,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联合出品

闽南日报文创院 × 杨晖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闽南日报》2023年5月8日第6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