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印钞机”!漳州向高空“借力”
俯瞰漳州主城区东部
九龙江自天边而来
江上虹桥飞架
两岸高楼鳞次栉比
天气晴好时
还能看见镶嵌在城市中的碧湖
一汪碧水被高楼环抱
勾画出一幅产城融合的壮丽图景
自漳州碧湖万达广场两栋写字楼落地漳州后,碧湖城市广场、特房锦绣碧湖T-one、漳龙总部经济大楼、七建总部大楼等商务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九龙江西溪两岸城市建筑拔节而起,楼宇经济成为漳州奋力“拼经济”的又一增长点。
打造迎商留商强商“强磁场”
楼宇经济素有“都市里的垂直印钞机”“空中开发区”之称。于漳州而言,最早将楼宇经济纳入发展重中之重的区域当属龙文区。
作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在结合自身区位特色的前提下,龙文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该区面积仅有126平方公里,辖区面积较小。
想要更好地发展
就需要向空间借力
对土地进行
更合理化、高质化的利用
楼宇经济作为一种高效、集约化的经济形态,能够有效突破土地资源要素的限制,占地小、业态新,正契合了龙文区集约用地的需求。
许多城市的工业都在慢慢外移,而办公和销售地点作为企业大脑的“中枢神经”,更需要选择一个能够接近消费者、企业、人才、信息的地方作为总部。
离城市更近,更清楚市场需要什么。这就需要政府参与,利用政策鼓励、扶持楼宇经济,吸引更多优势企业将总部落户主城区,帮助企业实现形象、效益、产值的全面提升。
2018年,龙文区出台《加快总部楼宇经济发展的六条措施的通知》,向高空要空间,“真金白银”支持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截至目前,累计兑现惠企资金超1400万元,惠及企业超400家次。
2022年,漳州市住建局、漳州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加快市区建筑业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建筑业总部企业、建筑业重点培育楼宇的认定标准和认定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在政策支持方面,罗列了详细的奖励门槛和标准。
碧湖城市广场 本报记者 陈逸帆 摄
一栋商务楼就是一个“聚宝盆”。目前龙文区已运营商务楼宇24座,入驻企业超过2000家,其中碧湖城市广场仅2号写字楼的年纳税额就能达到9亿元,漳州碧湖万达广场、融信金融中心、明发商业广场的年纳税额均已破亿元。
一批写字楼及商业体等配套项目建成投用,助推龙文区楼宇经济和周边集聚的现代服务业互促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环碧湖生态园商圈的写字楼,现已聚集众多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带动了周边区域饮食、购物文化等行业的发展。
2021年,龙海、长泰撤县设区后,龙文在地理位置上成为漳州城区的几何中心。且靠近厦门经济特区,交通便利优势凸显,龙文探索楼宇经济形态有了更好的土壤。“发展楼宇经济,将企业总部留下来,进行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也是未来新型城市发展的方向。”龙文区商务局局长林建海如是说。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楼宇经济模式,是一种基于相互成就的“共赢”。
楼宇发展离不开入驻企业。优质企业的集聚能够有效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聚集,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龙文区以环碧湖商圈写字楼发展特色经济,打造了一批金融、建筑、商贸等特色商务写字楼,引导行业集聚发展,带来上下游企业联动效应,为企业发展提供土壤,形成良性的发展趋势。
融信写字楼 本报记者 陈逸帆 摄
“良禽择木而栖,我们想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选一帮好邻居。”郑殷熙是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漳州中心支公司办公室主任,该企业当前正处于装修阶段,预计下个月入驻龙文区融信金融中心。郑殷熙表示,融信整体的物业管理好、办公环境舒适、停车方便、交通便捷,周边拥有成熟的商业体、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同时还有不少金融企业聚集,能够带来强大的磁场效应,这是公司选择在此驻扎的重要因素。
据介绍,融信金融中心作为漳州金融类产业的经济高地,已经汇聚了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财险、国泰君安证券等一批金融类企业,入驻率超90%,产业的集聚效应日趋明显。
明发商业广场也入驻了近500家建筑相关企业,在面积14万平方米的写字楼里形成独特的建筑服务类型行业集群,招投标、工程造价、施工、监理,建筑类行业涉及的相关服务、咨询等上下游链条企业在同一栋写字楼内集群,带来的联动效应也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优质肥料。
吸取了早期楼宇发展期间产业定位不明确,导致入驻企业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无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的教训,近年来,龙文区修订了一系列政策,强化行业引导和入驻企业把关,突出楼宇特色,积极引进同一行业、功能相近的企业在楼宇内聚集,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实现资源共享,使产业上下游及配套衔接更加紧密。
与此同时,龙文区正逐步打破楼宇竞争同质化、产业定位模糊的弊端,把楼宇的“招租”和政府的“招商”紧密关联,鼓励散售楼宇通过产权转让、统一招租等形式进行整合共同招商,进而保障楼宇业态的一致性,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总部楼宇、“亿元”楼宇。
区内的新经济产业招商中心已在近期成立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楼宇企业的准入管理
打造专业楼宇
对各楼宇进行业态定位
做好统筹规划
推动各楼宇围绕定位的主导产业
开展招商和产业生态链聚集
打造楼宇经济“升级版”
对于寸土寸金的主城区来说,发展楼宇经济,是漳州必须要把握的发展机遇,其对于激活区域发展潜力的带动作用显著,与当前漳州“亩均论英雄”评价体系的导向不谋而合。
作为我市发展楼宇经济的先行者和领头羊,龙文区已经积累丰富的经验。
与龙文区隔江相望的漳州高新区同样有着不俗的潜力。当前,高新区正着眼于南江滨板块,规划建设建业总部大厦、七建总部大楼等5个总部经济项目,打造全省首个市级建筑业总部经济园区。
通过完善配套规划,结合周边总部经济,在保留原有林地、水田、村落、水塘斑块的基础上,建设停车场、都市园林、餐吧等配套,贯通慢行流线,梳理村落肌理,为未来植入业态预留空间,打造集商务休闲、商务服务为一体的CBD城市阳台。
目前5个总部经济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其中,漳龙总部经济大楼已施工至主体结构6层,七建总部大楼已施工至主体结构9层,九龙江置地广场、建业总部大厦、汇商发展广场均已完成桩基施工。截至目前,已有近150家企业意向入驻总部经济园区。
视野放宽到全市来看,芗城区、长泰区、龙海区和漳州开发区的楼宇经济也在探索发展之中。
■ 如今年9月将开放的三宝广场是芗城区首个集大型商业、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其中就配套了一幢22层高的写字楼;
■ 龙海区正全力加快福门酒店项目进度,推动丹夫国际、禹澄建筑、国投创业大厦、聚芝林医药等总部大楼加快建设,重点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不断提升城市发展品位;
■ 今年以来,长泰经济开发区已谋划总部经济项目15个,总投资30亿元,打造集商务办公、产业服务、康养文教、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夜市文化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总部经济聚集区,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显雏形;
■ 漳州开发区着力打造的第五代产业综合体招商局芯云谷招商工作也在持续进行中,项目建有独栋及双拼类企业总部、多层孵化器、高层写字楼、数据中心等业态齐全的办公空间,开园以来已吸引了华为、中国移动、中关村e谷等龙头企业入驻。
当前,全市商务楼宇呈现入驻企业数量和签约面积双增长的良好态势,定位高端、特色明显、运作高效的楼宇经济产业群加速形成。
特房锦绣碧湖写字楼 本报记者 陈逸帆 摄
未来
漳州将继续搭建产业链合作生态
结合“千名干部挂千企”活动
做好企业产业的对接和培育
持续开展建筑业“全产业链”招商
全力开展建筑业“大招商、招大商”
导入产业
做强楼宇经济
带动一批优质企业入驻总部片区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提案点击
发展楼宇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楼宇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具有高产出、集约利用土地、环保等特点,正成为许多城市的战略选择。发展楼宇经济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
今年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沈淑惠提交了提案《关于发展楼宇经济的建议》,提案指出,当前漳州楼宇存在总量较小,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楼宇产业分布散,功能定位不明确,政策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从产业规划、政策引导、优化硬件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推动楼宇经济发展。
提案中,沈淑惠提议:
结合楼宇空间布局,做好产业规划,依托网格化地理信息,对建成和规划中的楼宇准确规划定位,给予引导,优化产业布局;
优化产业政策和招商政策,对符合发展规划的战略性产业、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和引导,同时对商务楼宇开发建设、商务楼宇招商和入驻企业、物业经营管理企业等给予更多优惠扶持,调动各方发展楼宇经济积极性;
不断优化楼宇功能配套,加快完善市政、环卫、医疗、教育、消防、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着力解决进驻企业生活配套、办公环境等问题;
引进专业化物业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人员,提高楼宇物业管理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楼宇经济的网络化、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为政府部门、楼宇管理运营方及拟落户的楼宇企业提供全方位、即时性信息服务。
2023年6月18日《闽南日报》第4版
▼往期推荐▼
惊险!事发漳州街头
全省首批!市实小、东山一中、龙师附小、平和一中上榜!
本报记者 林依妮 通讯员 林聪华 文 陈逸帆 图
本期编辑:叶祺敏 林颖
值班主任:林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