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生蚝两万多!漳州小伙子决定逆袭…
几年前,蔡冠斌到上海考察市场,顺便请客户吃了一顿生蚝刺身。结账时,两万多元的账单让他傻了眼。一斤收购价几块钱的生蚝,一顿能吃两万多元?
有人说
烧烤是人类最无法拒绝的美味
可要论烧烤中最长盛不衰的
非炭烤生蚝莫属
生蚝肉体丰满,呈乳白色,肉质脆嫩、鲜美,素有“海中牛奶”之称。加上调味酱汁后,食客就这么往嘴里一送,满嘴鲜甜。
最近,气温日益上升,夜幕降临时,城中大大小小的烧烤摊上又坐满了人。而生蚝,几乎是每桌必点的菜。就在食客们大快朵颐之时,东山岛上的蔡冠斌刚刚忙完一天的工作,有空坐下来点开客户发来的丰收视频。
将生蚝苗串联成串投入养殖后,蔡冠斌需要定期查看生长状况。
“斌哥,这就是跟你买的生蚝苗,收成了,很肥,个头也很大。”广东湛江几个养殖户兴奋地向蔡冠斌展示刚刚从海里收上来的生蚝。
“从我生蚝育苗厂出去的苗,遍布全国各个生蚝养殖区。”从凌晨4点起床到晚上8点,已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蔡冠斌脸上略显疲惫。这位自诩“小镇养蚝家”的“90后”,言语间满是得意:“正月十五过完年,我连着做大连、山东、福建、广东、广西的订单,一年365天,我的生蚝育苗厂330天都在生产。”
自卑与救赎
大城市待过的大学生,竟要当渔民?蔡冠斌决定养蚝的消息传开,亲戚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当得知他为了养生蚝卖了两套房时,大家更惊掉了下巴:“蔡冠斌是疯了吗?”
就在大家都为他捏把汗的时候,蔡冠斌已开始了日复一日、起早贪黑的养蚝生活。
“刚回来的时候,其实心情挺低落的,有那种小镇青年的自卑感。”回忆当初的情形,蔡冠斌说。
2018年
蔡冠斌在厦门创业失败
对未来充满迷茫
继续留在大城市打拼?
当时已组建小家庭的他艰难地认识到
自己无法在厦门安家
此时的蔡冠斌眼前
似乎只剩下一条路:回乡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好不容易去了大城市,感觉自己有点像城里人了。可到了最后,还是得回到农村。”那时候,蔡冠斌心里满满的无奈与失落。不过,这些只是情绪上的。曾经在部队服役的经历,造就了蔡冠斌百分百的行动力。“既然回来了,就要干出样子!”
一开始,蔡冠斌只做生蚝生鲜销售。为把销售量提高,蔡冠斌尝试了各种办法:跑水产批发市场、餐饮店、烧烤摊,还在抖音开直播,在微信视频号上发推广视频。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效果立竿见影。“我的微信上有几千个好友,都是我的有效客户。在生鲜销售这一块,我用几个月时间做到了别人几年的销售额。”
就在销售额节节攀升时,蔡冠斌又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从销售转向生蚝育苗。
“生鲜销售做得好,钱来得很快。育苗的话,风险大、周期长。当时大家都很不看好。”可蔡冠斌有自己的想法。生蚝属于生鲜产品,跟普通养殖户收货的话,标准等级很难准确划分。
在跑市场的过程中,蔡冠斌发现市场对精品生蚝的需求量很大。“我们干脆自己养,养完以后发现生蚝产品的好坏,其实是由苗种来决定的。”
打定主意的蔡冠斌,找到中国科学院厦门所的一名教授,一起合作搞育苗。不久,杂交三倍体生蚝被成功育出。“之前北方大部分生蚝养殖,包括山东乳山,都是以太平洋三倍体(生蚝品种)为主。我们的杂交三倍体,耐高温,更适合两广、福建地区养殖。”
育蚝种、养生蚝、做视频、跑市场……几年间,蔡冠斌在漳浦和云霄建立了生蚝育苗厂,在东山有了海上生蚝养殖基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这个在漳浦长大的“90后”小镇青年逆袭成功,变成了生蚝届的“斜杠青年”。“身上的自卑感,也消失了。”蔡冠斌呵呵笑。
用串联的贝壳作为固着基,让生蚝苗附着上面,投入饵料丰富的海域里养殖。
依托东山“牧场”
我们也能产出高端生蚝
这几天,蔡冠斌每天接待好几拨北方来订苗的客户。大连客户张政勇第一次来福建,蔡冠斌邀他去苗厂看看。不料,他拒绝了:“你家的苗,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不放心我也不会每年跟你订200多万片。”
张政勇说得没错。如今,蔡冠斌的蚝苗已在圈内打出名气,育苗场的订单就没断过。
可蔡冠斌并不满足。谈诗和远方太过矫情,但蔡冠斌也有自己的“小”梦想:“我要把进口高端生蚝挡在国门外。”
几年前,蔡冠斌到上海考察市场,顺便请客户吃了一顿生蚝刺身。结账时,两万多元的账单让他傻了眼。一斤收购价几块钱的生蚝,一顿能吃两万多元?
了解后才知道,此生蚝非彼生蚝。国内一二线城市的高档餐厅里的生蚝刺身,用的都是欧美进口的高端生蚝,一颗生蚝的价格从一百多到数百元不等,当然品质也不是国产生蚝能比的。
“国外的高端生蚝,首先品种更好,其次,他们的养殖方式比我们先进很多。”蔡冠斌心里盘算,品种不担心,自己有育苗专业团队,不怕育不出高端蚝苗。养殖方式好办,直接学习国外那一套就行。“东山这边咸淡水和寒暖流交汇,水质好、温度适宜,是养殖生蚝的理想‘牧场’,我就不信这么好的条件产不出高端生蚝来。”
说干就干。在蔡冠斌强有力的执行力下,吉娜朵、黑钻等国际高端生蚝品种被投放大海中自然生长。
今年是蔡冠斌培育养殖高端生蚝的第三年,原本要冬季才收成的生蚝,现在就有不少人预订。“我的那些餐饮店客户都想要,可是根本不够卖。”
在创业这条路上
蔡冠斌已走出很远
身上的标签也越来越多
生蚝大王、返乡新农人、创业标杆……
年轻人返乡创业怎样才能成功?
蔡冠斌认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回乡,还是干着“你买我卖”式的传统销售,很难取得新的突破。“单有豪情壮志是不行的,创业不是开小卖铺,你需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需要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往期推荐▼
本报记者 杨婉真 文 严洁 图
本期编辑:叶祺敏 林颖
值班主任:林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