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师!名人!3位漳州人,妙手生花!

闽南日报 2023-10-04

第六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和工艺美术名人名单中漳州市辖区3人获评“省工艺美术大师”4人获评“省工艺美术名人”



本次活动由省企联牵头组织评审认定,漳州市企联认真履行职能,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有条不紊地开展相关工作,积极组织推荐符合条件的大师名人参与申报。而这些推荐申报的漳州工艺美术界的技艺传承人、各品类工艺美术的技艺带头人、产业界的技艺领军人物,近年来均积极发扬工匠精神,加快漳州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创新,助力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繁荣发展、蹄疾步稳。


第六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和工艺美术名人名单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李小燕

漳浦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

黄日富

诏安秀篆客家乐工作坊创始人

谢建东

龙人古琴文化投资(长泰)有限公司总经理


◎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


王兴虎

漳州一凡窑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艺辉

源明陶瓷研究所艺术总监

陈巧华

漳浦县大南坂学校教师

翁清香

漳州市羽翼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监




让方寸薄纸跃出世间万物


一张纸、一把剪刀

巧手轻舞、纸屑纷飞后

展翅欲飞的白鹤、

栩栩如生的老翁跃然纸上

……


▲李小燕


对于省工艺美术大师、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漳浦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李小燕来说,这样的艺术创作是每天必修的“功课”,再简单不过。


“这也是我每日最享受的时刻。让方寸薄纸跃出世间万物,在我看来是这世间最浪漫的事。”谈起手中这一“国民度”极高的民间传统艺术,李小燕倍感自豪。


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中成长,李小燕自小便酷爱画画和做手工。“当时没有复印机,我和小伙伴们就把剪纸图案放在硬板上,把蜡光纸反面附在图案上,用软的铅笔用力涂抹,将纸张底下的图案手动‘复印’过来,然后再用小刀或手术刀刻制。”李小燕回忆,因为童年时每次剪纸前都要花费很长时间“复印”图案,导致每天的时间只够剪出一个新作品,无法实现“量产”。


但是就凭着这样“日拱一卒”的复拓和创作,李小燕剪出了数箱的剪纸作品,图案从古代四大美人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与猪八戒,从天上的飞鸟到水中的游鱼,题材之丰富、图案之精美,常让小伙伴们竖大拇指称赞。几次搬家,这些剪纸作品相继遗失,但创作这些图案时的幸福感却时刻萦绕在李小燕的心头。


从集美师范专科学校美术专业毕业后,李小燕入职于彼时漳浦唯一开设有剪纸艺术课程的院校——漳浦职业技术学校。为了能充分发扬剪纸技艺、在漳浦剪纸主要传习基地大有作为,李小燕在认真完成教学工作之余,拜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秋日,进行漳浦剪纸民间传统技法学习,并创新将现代绘画的形式与内容融入剪纸作品中。


▲李小燕创作的《出水芙蓉》


“剪纸没有秘诀,只有不停去剪、去练、去琢磨,才能形成质的飞跃,急于求成的人很难剪出一幅优秀的作品。”李小燕每天坚持练习10个小时以上的剪纸,因被剪刀扎了太多次,手指上的指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勤学加苦练,渐渐地,李小燕的剪纸技艺越来越纯熟。在构图上,她的剪纸作品追求新颖,造型夸张又不失严谨,线条粗细变化有度,装饰精美;在创作题材上,她的作品涵盖花鸟、人物、风景、民俗,人物姿态优美、韵味深长,表现出独特的美学思想。特别是她开拓的剪纸套色,更加突出主体、烘托作品表现主题,丰富了漳浦剪纸的表现力。


在首届中国·漳浦剪纸艺术节展览中,李小燕创作的《出水芙蓉》获中国剪纸学会会长、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仉凤皋赞扬。素不相识的老教授,因这幅剪纸作品专门向李小燕写了一封邀约信,希望能将这幅作品收编在他撰写的《中外剪纸艺术》一书中。随后,该作品参加在成都举办的“中国民间剪纸博览会”,斩获铜牌。


随后,李小燕作品《四季平安》获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精品展银奖;《古韵芬芳》获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并获“古灵村落”全国剪纸大赛金奖;《乡愁乡情》系列获2019年福建省第十届工艺美术争艳杯金奖。


《淡淡的乡思浓浓的情》系列作品之一


除了技法的创新,在剪纸装裱技术方面,李小燕还积极引进“装裱机+手工装裱”模式,改进漳浦剪纸手工粘贴在厚卡纸或铜版纸上出现的不平整问题,卷轴装裱形式更便于旅游外出携带。2017年,《漳浦剪纸(李小燕)》获2017“福建好礼”百佳旅游商品荣誉称号,《淡淡的乡思浓浓的情》系列获福建省第九届工艺美术争艳杯银奖。


“很多作品呈现的,是家乡在我心中留下的深刻记忆。”在李小燕看来,剪纸这一宝贵的民间传统艺术,不应被现代社会遗忘,“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剪纸文化走得更远。”她对记者说。




让翻转刻刀雕出温暖乡情


故乡是画

从来没有一幅画能那么历久弥新

让黄日富不论在哪都心生牵挂


“我觉得故乡就是一幅水墨丹青,我想用心把她一点点刻画在玉石纹路中。”他说。


日富


出身民间美术世家的黄日富,自幼跟着祖父学习书画雕刻、说书唱戏。“爷爷生在民国时期,那时认真读书的人很少,是宗族的人供爷爷自幼读书学习。爷爷的多才多艺不仅体现在帮忙代写家书、代写春联上,还体现在大量丰富的民俗创作中。因为祖父,我明白了工艺美术作品里要有‘诗’和‘远方’,更要有‘家乡’。”黄日富说。


择业之路上,黄日富师从中国石雕艺术大师邱瑞坤先生,随后又受到游炳炉、黄伟尖、黄飞、陈汶俤、林飞、高兆华、张民辉、张炳光、刘东等诸多名师的悉心传授指点,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玉雕师。


为了获得不同的创作体验,黄日富曾在室内外景观设计领域摸索过,也曾研究过两岸民间族谱、参与宗教文化艺术创作,“不论是宗族民风演变还是村落变迁,都能成为我的创作灵感,为我的乡情题材作品增加深度和厚度。”他说。



在黄日富的玉雕作品里,有小桥下淌着的浅浅溪水,有青石板路旁的斑驳砖墙,有爷爷的酒和奶奶的针线,点点滴滴都是“家”的倩影。“特别是当我在广州工作时,故乡朴实的围楼、云雾中的晨曦时时萦绕在我脑海里,随后变成手中雕刻出的风景。”在黄日富的心中,将家乡的细节雕刻在他的玉石上,是对家乡最深刻的想念


渐渐的,黄日富以乡情、故土、土楼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引起了两岸业界的关注。以怀乡情结为题材的作品《侨乡碉影》《畲乡情》《苗风》《苗寨晨曲》和以客家土楼为题材的《篆山土楼》《土楼秋韵》《土楼意趣》等作品,屡屡斩获国内艺术界各类大奖。其中《家在彩云间》《梦乡》等题材作品分别入选2016年、2018年度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月光光照故乡》《翠林深处》《土楼神韵》等客家题材作品分别被中国工艺美术馆、广东省珍品馆、漳州市艺术馆馆藏。


▲黄日富创作《每个人都了不起》


抗击疫情期间,黄日富作废了九张画稿、历时两个多月创作出长卷画作《每个人都了不起》,浓缩记录下了那场“战斗”的惊心动魄和感人肺腑。在他的作品中,有逆行者毅勇前行的身影,有护士“云婚礼”的浪漫,也有迎接特殊时期出生双胞胎的新生喜悦,更有小区解封的欣喜和激动。“每个人对生命表现的方法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了不起的地方。多年后,相片可能会老旧,热点新闻可能会有新的更替,但艺术品的正能量会永久保留。”黄日富说。


“宜将拙手雕万象,愿以冰心付艺林”。漫漫艺术之路上,新晋入选“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的黄日富以家为题、以刀为笔,刻画所爱、温暖前行。




让折叠红纸秀出美好生活



“我的剪纸之路,是和女儿一起开启的。”陈巧华说。


▲陈巧华


在女儿五岁那年,为了满足孩子想学剪纸的愿望,陈巧华带着女儿来到漳浦剪纸艺术馆学习。艺术馆中大量生动活泼的剪纸作品让陈巧华惊叹,也让她向往:“身为一名漳浦人,我们似乎从出生就带着一股对剪纸的热忱,我们的血脉里有创作的无限激情。女儿的那句‘我想学剪纸’,也是我的心声。”


买了一堆剪纸书籍回家自学琢磨后,陈巧华才对漳浦剪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漳浦剪纸历史很悠久,自唐代以来,剪纸作为刺绣的底样融入这方土地上的人民生活中,明清以后才逐渐从刺绣中独立出来。”学习中陈巧华发现,漳浦剪纸艺人大多生活在滨海小镇和农村,日常生活内容是艺人们剪纸的创作来源。“艺人们剪海上的船,剪海上的鱼、虾和螃蟹,剪看到的一出戏,剪听到的每一个故事,表达了剪纸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剪纸是人们情感的一种纽带。”于是,陈巧华开始创作一些花鸟鱼虫的小作品,由简到难,由小到大,认真琢磨剪纸技艺。


▲陈巧华剪纸作品《收获》


2008年结缘剪纸,2009年陈巧华的剪纸作品《收获》就获得了全国“鱼文化”剪纸艺术大赛铜奖。为了能让自己的作品更有烟火气息, 2012年她专程拜访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秋日,一起聊漳浦剪纸的前世今生,畅谈漳浦的四大剪纸花姆。“陈老师教会我剪纸要做‘减法’,造型上可以夸张和变形,但是构图要简练,主题要鲜明。”


交流中陈老师谈起了老花姆林桃奶奶的创作趣事。林桃奶奶生活在海边,创作了很多跟海有关的剪纸作品,其中一幅《捕虾》作品中的虾、螃蟹、海螺被放在与人物同一个平面空间中,由几株水草串联起来。作品中虾大过于人,看似荒谬,可林桃奶奶不经意间的“虾大才值钱”这句话却道破天机。“林奶奶用大虾表达渔民们内心求丰收的祈祷,让我明白了民间剪纸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意,是创作者心灵的倾诉,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陈巧华看来,剪纸犹如一面镜子,不仅倒影出真实生活,也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着人们的情感和追求。


经过多轮的交流和学习,陈巧华在剪纸创作上有了新突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她创作的《甜蜜蜜系列》《年俗系列》《家风系列》《老俩口的幸福生活》《故乡的云》等多个系列作品,屡次在全国、省市各级大赛中获奖。


红纸折叠变幻

铅笔灵动描画

小剪摆动细裁

刻刀精准落下


陈巧华作品《共创美好新生活》


交谈间,陈巧华没有停下手中的创作。她说自己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剪纸是一门在外人看来枯燥的工匠活儿,但在她心里,是一份割舍不下的‘宝藏’。如何让这份‘宝藏’发出更耀眼的光,照亮更多人的传承之路,我们任重而道远。”



《闽南日报》2023年9月3日第2版



查看实时台风路径↓ ↓ ↓

一、关注微信公众号


点击关注▷闽南日报◁微信公众号



二、进入菜单栏

 

点击菜单栏底部▷台风路径

即可查看台风实时路径




往期推荐
红色预警!“海葵”预计今天登陆!
暂停!暂停!漳州发布重要公告!
在漳州古城,他们唱芳华

:本报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章企联一审编辑:赵露佳 张江璐二审编辑:陈岩值班主任:林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