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清 | 六月杂忆
//
编者按:
本文原载于何勤华教授主编《风雨不惑——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生教育40年纪念文集》,作者李秀清,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法律史中心主任,曾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2001级博士研究生。
六月杂忆
李秀清
//
6月14日晚,晓鸣在法律史学科群发布将要组织出版学科纪念文集的通知。第二天一早,即找出了全部五个移动硬盘,从最早的一盘——为访学牛津准备、购于2002年的仅10GB容量的IBM开始,逐个文件浏览。本来并没想花许多时间,只要稍作浏览,一旦有点感觉,凑合写一篇能交差就行。想不到的是,从打开第一个文件夹“英伦访学散记”开始,就停不下来。我是2003年2月4日从浦东机场启程飞往英国的,大学时代之后的第一则日记就是到达牛津的次日,住进了Oriel学院宿舍的当晚写的,可能是过于兴奋,一则日记多达三千余字。
这一周多,忍不住一直在浏览文档和照片,二十年的开心、懊恼,自得、自责一股脑儿涌上心头,回忆和感慨淹没了我。似乎已经淡忘的一些场景,突然异常的鲜活,宛若昨日:
2001年暑假期末,即将入学读博前夕,在家属院华兴酒家二楼,何老师召集我们几个准博士生聚餐,即将离席之际,突然拿出列有九十个论文选题的单子,说供大家选择,餐桌上突然鸦雀无声,真的是被震惊到了;
在牛津大学安顿后的那周星期三,第一次去旁听拉兹(Joseph Raz)和菲尼斯(John Finnis)两位教授合开的Topics in Leg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的Seminar,两个小时我啥也听不懂的窘样;5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六,独自闷在法律图书馆的Carrel V编译资料,近六时才感觉到异样,偌大的图书馆就剩我一个人,糊里糊涂忘了周六周日5时闭馆,白天如此温馨的图书馆此时却是黑压压的书架望不到尽头,恐怖;
2004年6月3日的博士答辩会,在学位申请人席上一落座,口中蹦出“有机会第一次坐在这里”,当场被答辩主席朱苏力老师呛回——“你还想第二次坐在这里是吧?”哄堂大笑声中,我心里直哆嗦;同月11日,法律史研究中心的成立仪式在交谊楼二楼圆桌会议室举行,陈鹏生老师和何老师揭牌,作为嘉宾致辞的是会场中唯一西装革履的姚荣涛老师,中心的英文名“Research Center for Legal History”是我仿照在牛津访学期间随处可见的各类研究中心的英文名,而向何老师建议的,中心成立三天后,我们九个同学毕业,戴上了博士帽;
也是2004年,8月,参加在武夷山召开的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得以认识江平、刘兆兴、米健等师长,和体力充沛、兴致丝毫不亚于年轻与会者的潘汉典老师、郭道晖老师一起登上了山顶,自此我与比较法学研究会结缘;11月,和陈颐、高珣、冷霞一起,赴苏州大学参加“杨兆龙教授百年诞辰纪念及学术思想研讨会”,杨兆龙、孙晓楼、盛振为等东吴先贤的哲嗣和陆锦碧老师的深情追忆,贺老师的激情演讲还有诸位近代法同道的细致分享,一下子将所有与会者的思绪拉回到院系调整、法的阶级性与继承性论争的那个年代,凝重、肃穆的气氛,其他一般研讨会上少见;
2006年1月,去哈尔滨参加中国西方法律思想史年会,开幕式后拍合影时,徐爱国老师将我安排在了绝对C位,让正处于叛逆期的女儿看到后即刻刮目相看,叛逆期就因之提前结束;
同年2月23日,在交谊楼二楼圆桌会议室,“西法东渐与上海近代法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上海市法学会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会成立大会举行。次日,与京城来沪嘉宾去同里,当佳期和我陪同米老师、许老师、明新、兰萍所乘的商务车到达后,却找不见应该先到的何老师那辆黑色专用车,原来小姜师傅将由俞江陪同的李贵连老师开去南浔方向,后来赶到时,李老师笑呵呵地说“很好很好,一个上午两省一市游”;
2008年的学术交流特多,仅上半年就有:1月,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前院长Theodore J. St. Antoine教授携夫人来访并讲座;3月,“法律史课程建设学术研讨会”召开,分中、外法两组讨论;4月上旬,“中国古代法律的确定性”学术研讨会召开,徐老师主持李贵连老师讲座、刘广安老师评议,与曲阳、解锟一起带寺田浩明、黄源盛、苏亦工等老师夜游滨江大道;4月底,清华许老师“中华学人”讲座;5月,参加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汕头年会,陈鹏生、铃木敬夫、俞荣根等老师谈笑风生,12日,俞江和我提前离会,乘着三轮车赶去机场途中,他的黑色电脑包差一点被人抢走,飞机落地上海后才知发生了大地震;6月上旬,高鸿钧老师、朱苏力老师先后来“中华学人”讲座,访学密歇根法学院时的合作导师郝山(Nico Howson)教授来校,四十号楼308室是他在此三个月的研究室,门口换上的“客座教授”从此就没有摘下……
我差不多从2001年开始用数码相机,那时起各年的电子照片,分类虽有点乱,多数都在,但有喜也有憾,博士毕业典礼的照片文件夹竟找不到了。
6月21日,夏至。借着浏览完电子资料后的意犹未尽,将自搬到现在的家二十年以来,从未曾真正整理过的储存证书及会议资料的一个书橱,彻底翻了个遍,找出来最多的是以前参加会议的标配四件套,即通讯录、塑封大合照、代表胸牌及论文集,合照有厚厚一沓,胸牌上百份。同时,还惊喜地发现了其他“宝藏”,罗列如下:
(1)外国法制史手写讲稿,全套。没有标出时间,应该是2001年前,我2002年开始直接用电脑写作,在此之前数年,得先写在格子纸上,再将之输入电脑;
(2)若干份打印的电子邮件。也是2002年,我才开始用电子邮箱,初期还是科研处的公共邮箱(hzkyc@sh163e.sta.net.cn),所以有我的邮件时,小丁老师就打印出来给我;
(3)1982年法制史教研室复制自《法律评论》的论文四份,包括“世界民法史纲”(第340、341、344、345期)、“世界民法思潮之新趋势”(彭时,第347-350期)、《英国亲属法》(Jenks著、程隣芳译,第502、503期)及《英国民法汇纂》(Jenks著、姜震瀛译,[总则;亲属;继承],第521-525、529、530-535期),及没有标注复印年份的两册《近世私法史》(Franz Wieacker著、铃木禄弥译,东京创文社1978年版)。不记得这些复印件是何时拿回来的,很有可能是教研室从东风楼的底楼搬至二楼时,仍记得搬之前理出许多旧书及油印资料,那个时期正协助何老师主编《外国民商法导论》;
(4)一册《法律格言的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这是署名独立主编的第一本书,陈颐、程维、任超、冷霞、王晓锋、王沛和朱淑丽一起编写。在序言中写道:“本书的顺利完成,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常令我庆幸和感动的本专业师生之间良好的团队精神。”
(5)一张《华政报》(2005年9月16日),第2版的专版特稿“我校第一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怎样获得的——‘外国法制史’课程建设将载入华政发展的史册”(特约记者张毅),及何老师、周伟文老师、陈颐、冷霞和我在东风楼二楼教研室的工作照;
(6)一张《上海法治报》(2006.10.27),第8版法治特刊是“第三届‘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简介’”,及家里两个人的硕士学位论文(1990年),若干厚薄不等的读书笔记、工作笔记,一些教师节贺卡。
特别要多写几句的,是2002年留存的两份资料。
一份是张伟仁老师传真给何老师的一封信,手写于中研院史语所信纸上。因系传真件,字迹很淡,个别字已经难以辨认,试抄录如下:
敬陈华东政法学(院) 862162071921
勤华院长:弟同内子此次来沪,承蒙您亲自陪同参观校区,并设宴款待,十分感激。与贵院师生座谈,论及的问题都很有意义,可见贵院学风之佳,甚为敬佩。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再来拜访。
一年又将过去,敬祝新年里一切安详顺遂,并问候秀清教授及灵海、陈颐二位同学。
弟 伟仁 顿
二00二年十二月廿二日
信中提及的座谈会,是12月4日下午在东风楼二楼的法律系会议室,所言“贵院学风之佳”或许并非客套,那日参加的师生三四十人济济一堂,同学们请教了好些问题,张老师均一一详尽解答,互动热烈。巧的是,前两天,我也在一袋老照片中找出了座谈会当日的三张照片,当即翻拍保存。
另一份是《华政报》(校庆50周年特刊,2002年11月9日)。该报第3版,是六篇老教授、老领导的回忆文章,其中就有王召棠老师的“五十年的华政法史缘”及他站在韬奋像前的半身照。一如其人,王老师的文章平实、质朴,特别提及我们多数人或许都不知其名的法制史教研室几位前辈对于本学科的贡献,如李良、高其迈、宋光。读至“期盼着法制史的研究成果一代比一代更多更精,人才辈出,素质更高”的结语时,感到肩上沉甸甸的。同时,该报第2版,载有高珣撰写的“这里春意盎然——记研究生教育院”,并配有时任院长徐老师在东风楼二楼办公室接受采访的照片。据此可知,2001年,全校录取博士研究生39名,法学硕士研究生188名,已聘硕士研究生导师86名,博士研究导师10名。那年,法律史博士生招了15名,三位博导,也翻出了博一上课时我们分别与何老师、王老师、徐老师在课堂里的合照。第4版有徐老师作词的校歌“明珠之光”,刘晓雅同学的诗“华政校园”。校庆特刊的头版,自然是领导题词及贺信,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8月22日的贺信,那是当月上旬来沪考察调研的成主席,莅临学校,在四号楼会议室与我们民建华政支部会员座谈、指导工作时,应学校领导请求当场就答应了的。五十周年的校庆,我全程参加了,任务就是接待第一次到访的牛津大学Oriel学院的Richard Tur教授,他就是我次年访学那里的合作导师。这份特刊应该是放在校庆典礼大会的纪念品袋中,可能就是因为它载有与我们学科有关的上述信息,才将其带回来存好的。
关于求学与教学、与师友之交往及学科变迁的忆记,可以溯至更早。本科时,张智仁老师、周伟文老师给8307班讲外国法制史,赵元信老师是我们中国法制史老师。读研究生时,宪法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四门专业课之一即是外国法制史,所以与同专业的傅思明同学,及同级法律史两位同学(中法史金敏、外法史沈建平)一起听徐轶民老师的课,记得徐老师还邀请北大王哲老师给我们四人讲过课。这些天,有太多的人和事在脑海中浮现,拉拉杂杂,字数已超,暂就此打住。
(2022年6月21日夏至,初稿;
6月25日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