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理读书

其他

@同济|“法律的多元一体”学术沙龙暨《法律多元主义阐释》研讨会

“法律的多元一体”学术沙龙暨《法律多元主义阐释》研讨会研讨背景“法律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被视为法理学讨论的经典甚或唯一议题。在法理学家赫伯特·哈特所开创的传统中,往往将法律视为具有一系列本质必然属性的单一事物。讨论法律之所是,就是讨论法律的概念,进而以概念分析为方法阐明法律之为法律所必备的特征,亦即其性质。社会法律研究进路中有关“法律多元”的讨论在两方面挑战了这一立场。一方面,它强调一切社会中都包含有某种形态的法律多元主义,这包括内在于或外在于国家法律体系的法律多元现象;另一方面,它强调法学研究不应以国家法体系为唯一参照点,不应以概念分析为唯一研究方法,应当关注法律在现实社会中的运作过程与影响。作为当代法律多元主义学说的重要倡导者,布莱恩·塔玛纳哈在其《法律多元主义阐释:历史、理论与影响》(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中剖析了法律多元主义理论的优势与局限,并阐述了惯习主义为基础的法理论。这一学说对于我们理解法理学经典议题和不同研究方法有何价值?法学理论研究如何与经验素材更好的彼此关联?本次沙龙将从多学科视角和多元研究进路出发,讨论法律多元现象的理论意涵与时代价值。法律多元主义阐释:历史、理论与影响(法政名著译丛)[美]布莱恩·Z.塔玛纳哈-著
2023年9月14日
其他

研究方法反思 | 外卖骑手不应被看做“尘埃”

外卖骑手不应被看做“尘埃”——从研究方法视角再思教授躬身入局之“超现实主观体验”文
2023年9月5日
其他

施一公:人生不是一场比赛,而是实实在在的体验

2023年4月23日,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首部作品《自我突围:向理想前行》出版,这是一部关于成长、求学、教育、家庭、友谊、理想的记录。本文摘自本书,作者说:任何时代都有少年得志、一鸣惊人的幸运儿,也有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负重者。人生的成功既有社会公认的一些标准,也应当有自己的定义。其实,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因为它本就不是一场比赛,而是时时刻刻的体验。每个人沿途的风景都不相同,终点也不一样。所以,与其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如先想想自己期待的终点在何方,以及想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径。点击图片即可购买▽人生不是一场比赛而是实实在在的体验文
2023年9月2日
其他

开学了,送给2027年毕业的大学生 | 雅理开学书单

又到9月1日,又是新的学年的开始。今年的大学新生,出生在04、05年,是生而使用社交媒体的年轻人,很有可能,从踏入大学校园那一刻,他们就在为有朝一日离开校园进入社会时的工作而焦虑。大学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本科四年如何不同于他们刚刚结束的中学阶段,又同他们绝大多数终将踏入的社会有什么区别,如何在大学校园里交朋友,谈恋爱,规划四年以及更长期的未来,又如何同老师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师长打交道,什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情绪,哪些声音能够被听到,以上种种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怎么上大学,我们发现,现如今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尤其是对来自原生文化环境贫瘠的县中孩子/小镇做题家/第一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很多人是被录取后才第一次进入大学校园,如何融入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如何在大学的环境内继续向前走,如何让自己的才智得到承认,自己的努力被资源分配者看到,他们面对着比身边同学更多的挑战,也几乎没有试错空间。大学四年究竟该怎么上,这样的问题当然没有标准答案,大学之大,首先当然在于它对多样性的容纳甚至是鼓励,但我们,作为大学教师或者通过上大学而找到人生价值所在的文化工作者,也不能以“多元性”作为修辞而躲避责任。近年来,关于大学是什么,人文的高等教育应该如何做,大学和社会、工作、原生家庭的关系,大学生的学习以及如何安排他们的竞争,青年人是如何理解他们自己和周围的,已陆续出版了许多作品,社会科学研究、文化批判、非虚构写作、文学创作,种类丰富,几成人文社科出版的一个热点领域,但相当一部分好书,尚未进入大学生的视野,或者未能吸引他们把注意力转向这方面的阅读,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为此,雅理读书公众号在8月组织一次荐书活动,邀请多位学者(以下推荐人按姓氏拼音排序)就“如何上大学:一个方法论问题”作主题为今年的大学新生推荐一本书。——雅理读书公号主持人
2023年9月1日
其他

渠敬东丨真正的教育不止发生在大学

6月30日,“三联学术论坛”第8期聚焦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安德鲁·阿伯特的知识与教育理念,邀请来自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多位学者,从各自不同教育系统的实践、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大学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传统,AI时代知识的变化与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在价值多元的时潮下如何实践道德和情感教育等议题。我们对学者的发言进行了整理,将陆续在本公众号推送。今天推送渠敬东教授的发言。标题为编者所拟,感谢作者授权。渠敬东1970
2023年8月29日
其他

许纪霖:知识分子唱主角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研究知识分子与近代思想史的许纪霖教授,将自己定位为“无法归类的蝙蝠”。他一边坚守专业,一边面向公众,坚持在学院与传媒之间“两栖”,身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的他,在互联网上积极发声,关心着家事国事天下事。2018年8月,齐鲁晚报专访了许纪霖先生,了解一个以研究知识分子为业的知识分子如何通过互联网与公众互动,以及他捕捉到的文化思潮与时代变化。专访许纪霖教授文
2023年8月27日
其他

刘思达丨为什么大学的老师和学生都变得越来越“职业”?

6月30日,“三联学术论坛”第8期聚焦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安德鲁·阿伯特的知识与教育理念,邀请来自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多位学者,从各自不同教育系统的实践、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大学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传统,AI时代知识的变化与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在价值多元的时潮下如何实践道德和情感教育等议题。我们对学者的发言进行了整理,将陆续在本公众号推送。今天推送刘思达老师的发言。标题为编者所拟,感谢作者授权。刘思达1980年生,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社会学系兼任教授,曾任教于多伦多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社会学理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关于中国法律职业的实证研究,并从事关于法律、职业、社会空间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和写作。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American
2023年8月22日
其他

县二中的孩子:这可能是许多人一生最后的教育阶段

县中里的学生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时间被拉长,变得很缓慢,每个时间段填充的活动都很单一甚至单调。他们并不知道未来的跑道有多长,只关注眼前这一截路程上,他们要如何奔走、打发时间。作者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毛尖:张颂文应该多高

张颂文应该多高?毛尖老师从经典黑帮电影中教父都很矮小这个看似无厘头的起点出发,回顾了自上世纪30年代黑帮片作为一个类型出现以来的历史。通过对历史上的黑帮片作极具洞察性的阐释、梳理与勾连,毛老师指出,黑帮电影中黑老大的身高不只是衡量角色身材的数据,而是使得黑帮电影获得现实性和总体性的构成性影像元素。银幕上矮小的教父们就是黑帮电影的“道成肉身”。时代的情感与动能、现实的尘埃与光芒交织于高启强矮小的身躯上,这正是《狂飙》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本文以《教父应该多高》为题发表在《收获》2023年第4期,保马推送的是作者提供的版本,本文转载自“保马”公号。YALIPUB张颂文应该多高?文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活动预告 | 好的县域教育应该什么样?

⭐️设个星标吧朋友们不然你都接收不到精彩推送了全国50%以上的学生在县域接受教育,但是近年来,许多县域内普通高中的优质生源与师资流失、教育质量下降,县域内初中生升入本地高中的比例、县域高中生进入国内名校的比例都在降低。县中的孩子就像是一群“剩下的孩子”,在以城市精英教育为标准的系统中,被挤在学校和社会的边缘。这种“县中塌陷”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改善县域教育生态,成为教育界内外有识之士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作为国内的著名教育智库,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坚持问题导向,以“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教育改革”为己任。为了助力“县中塌陷”现象的解决,以林小英《县中的孩子》出版为契机,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世纪文景将于8月8日联合举办
2023年8月6日
其他

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适者生存的模式

我们把教育当成了天大的事,没想到却成了枷锁不被期待,却是中国教育的底色不被关注,却是中国制造业的主力不被重视,却是乡村振兴、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是:县中的孩子。教育不该是适者生存的模式,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教育越应该给人以希望。制度并不停留在文本纸面,而是构建了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和心理范式,如果我们想改变什么,也应该设身处地地想想在错综复杂的情境中该如何行动。——林小英这是一部用温度、用行动、用自我经历写就的书。这是一位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行动者,历时3年,深入6个省份7个县域25所不同层级学校,多角度展现中国县域教育生态的田野调查作品。考出一个清、北学生,掩盖了县城中学的多少瑕疵!中国50%以上的学生在全国2000多个县接受教育,他们不被期待,却是中国教育的底色。北大教育学院林小英处女作——《县中的孩子》。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林小英-著雅理&文景联合出品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7月作者简介
2023年7月27日
其他

王裕华|做有意思的研究,犯有意思的错误

2023年7月4号,在第十六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共同体上,由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第三届比较政治学研究论坛在辽宁大厦成功召开,本文为主旨发言环节,哈佛大学王裕华教授在论坛上的讲话。以下为讲话全文。YALIPUB什么叫有意思的研究?文
2023年7月1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中山博雅学院副院长王承教:愿属于我们自己的爱欲战胜一切!

「从表面上看,内卷是以在有限的、世俗认可的赛道内赶超、碾压朋辈他者的方式,确证自己的生命价值,简直就可以看成是生命爱欲的大爆发;而躺平则相反,是以寂灭自我生命爱欲的方式,对内卷生活所做的消极抗争。但从本质上说,内卷和躺平都不过是丧失自主生命爱欲之后的两种表现而已。它们一体两面,前者盲目地失陷在世俗认可的爱欲深渊里,在成功学的泥潭里翻滚,后者失意于世俗认可的爱欲,躺进某个遗世的角落里发出无声地抗议。但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弄丢了那份属己的爱欲,其核心其实是被世俗价值裹挟、把众人的爱欲当成自己的爱欲,并最终完全失去自我的爱欲的结果。」YALIPUB谈爱欲文
2023年7月9日
其他

法大法学院院长:“卷”的正确打开方式

「“卷”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了解自身需求、掌控自己人生,是为了心中所爱和能爱之事持续投入,不随波逐流,不浑浑噩噩。这一刻,我的眼前浮现出我校已故教授潘汉典先生的音容相貌。这位新中国比较法学的奠基人,掌握了英、法、德、日语,为了研究需要又自修了俄语和意大利语,参考了13种译本,前后花费27年时间,在1985年出版了更翔实、精准的《君主论》中译本。而这本书,全书只有不到10万字。这,才是真正的“卷王之王”。」YALIPUB“卷”的正确打开方式文
2023年7月8日
其他

甘阳:教育无捷径,大学培养的理想人格不应是成功人士

高考季,大学志愿填报等相关话题持续引发关注。“考研名师”张雪峰的直播内容引发的争议已持续几日,网友认为张雪峰关于选专业的建议,仅从就业回报率、实用主义角度出发,忽略了学生的兴趣与志向,也会导致选择进入单行道,所有人都在同一条路上竞争的局面。报志愿有很多策略、门道,抛去那些技术性、技巧性策略,最该重视的要素是什么?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教授在首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中,曾指出大学和中学的关系,应该从培养人才的层面上来看待,应该更多关注学生道德培养,而不只是人才创新培养。现在大学和中学的关系更像是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好学生供不应求,各大名校为了招到高考状元争得斯文扫地。而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只是想掌握就业的技术,缺乏科学兴趣。这是几乎所有的教授,包括理工科教授普遍的忧心所在。甘教授认为,教育没有捷径。“我们以怎样的人格理想引导学生,就会有什么层次的学生出现。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进入一流的学校也只能是表面的成功。”道德成长与“钱学森之问”—本文系甘阳在首届大学-中学论坛的开幕演讲(节选)2018年7月1日转载自“活字文化”公众号甘阳,清华大学新雅讲席教授,新雅书院院长,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创院院长,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创院总监。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秘书长。首先,特别感谢北大教务部和北大教育学院主办这样一次非常不同寻常的会议:大学和中学的对话。大学与中学的关系历来密切,但我们现在感觉,近来的大学和中学关系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功利主义的关系,或者成了单纯的市场供需关系。虽然不得不承认这种关系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希望大学和中学首先有超越功利主义和市场供需的关系,应该首先是共同关心学生教育成长或“育人”的关系。我想这是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借今天的机会,我想提个人对会议的几点期待。第一,我希望我们的会议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学生的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而不是一味只关心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现在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本是智力的培养,而且智力培养确实可以提前,例如少年班,但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则是全身心培养和教育,与人的身体成长,心理和生理成长都有关系,不可能拔苗助长。中学与大学的关系正与此有关,亦即它们对应学生不同年龄的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我们现在更多看到的是最好的中学似乎都想提前进行大学阶段的智力教育,但却很少看到对学生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的思考。由于历史的原因,我这一代人包括我自己一向都不大喜欢用道德教育这个词,这当然不表示我们不重视道德教育,而是我们担心这个意思被扭曲。我这里用的“道德教育”概念,是百多年前涂尔干在其著名的“道德教育”理论中提出的:教育的本质就是道德教育,因为任何一个共同体,总是以共同体对最高道德理想人格的理解来教育自己的小孩,培养共同体的未来公民。例如我们知道中国古典教育的最高道德理想是培养“君子”。百年前梁启超著名的清华讲演“论君子”,仍然将“君子”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最高道德教育目标,并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概括君子教育的道德理想,由此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延用至今。我们今天不能不问:今天我们是以什么样的道德人格及道德理想来教育培养学生?我个人怀疑,今天从家庭教育到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所灌输的理想人格很可能是所谓“社会成功人士”。我们是以社会成功人士作为学生的理想人格的模板。以社会成功人士作为模板的道德教育往往伴随虚假的道德现象。例如今天中国很多“聪明的家长”都知道,如果你要把孩子送到美国名校,最好花一二十万先把孩子送到肯尼亚待上三五天,最重要的是拍一堆和黑人小孩在一起的照片,然后申请名校时把这些照片附进自己的履历,表明你已有过道德关怀他人的行为与经历。这不是道德成长,也不是道德教育,而是地地道道的“成功学道德作假”。这种全球性的成功学道德作假风气恰恰使得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困难。我认为这是今天非常值得重视和讨论的问题。第二,和第一个问题紧密相连,正因为实际很不注重学生的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实际缺乏以最高的道德人格理想作为教育的目标,我们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很高的兴趣与志向。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危机是,我们很可能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大科学家。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具体的调查成果,例如几年前有一个对首都高校大学生的大规模调查,问他们进大学最重要的是什么,将近95%的学生认为,进大学的目的就是掌握未来商场或职场的技术。也就是说,95%的中国学生把大学当做职业培训所(在美国大概是60%)。还有一个对国内几百个大学理工科教师的调查,几乎所有这些理工科老师普遍认为理工科本科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缺乏科学兴趣,所以学习都很被动。这两个调查反映的问题是同一个问题:正因为大部分学生的兴趣主要是职场兴趣和职业兴趣,当然也就缺乏科学兴趣。我们很多人和媒体天天提“钱学森之问”,但很多回答完全似是而非。其实“钱学森之问”的直接答案非常简单:现在越来越少的人想做科学家了,或者反过来说,越来越多聪明的小孩不想做科学家!很多学生和家长会认为成为科学家的道路风险系数太大,成本太大,不划算。我们大学现在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虽然没有一个大学校长和教授愿意承认大学就是职业培训所,但实际上,我们的大学差不多95%是职业培训所的功能,不是梅贻琦校长所谓“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高等教育圣殿。我以为,这是我们实际非常忽视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的直接后果,导致学生缺乏较高的理想和追求。梅贻琦(1889-1962)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我们大家都知道,近年来高考名列前茅者,大多第一志愿都是要申请商学院经管学院,他们进大学没有“研究高深学问”的志向和志趣,而只是想学点“经商教育”成为社会成功人士而已。在美国,大学本科根本没有商学院和法学院这类学院,必须本科四年结束后才能申请这类所谓实务学院(professional
2023年7月6日
其他

同济法学院院长:不要让自己变成缺乏人文精神的行尸走肉

「各位同学,当你春风得意时,一定要踩下刹车,停下脚步,检查一下你的轮胎,让人文精神跟上你的步伐,不要让自己变成缺乏人文精神的行尸走肉。当你与他人共存时,注意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关心和尊重。我们在企盼一个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而你是什么样子,你的国家便是什么样子。检验你与这些要求之间的差距的标尺,便是你的行为所体现的人文精神。」YALIPUB不要让自己变成缺乏人文精神的行尸走肉文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毕业致辞|复旦法学院院长王志强:什么是我们理想中的法治?

「理想中法治的实现,不仅需要坚定的意志,而且需要专业的睿识和智慧的破局。勇于面对和深入理解当下困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才能让理想之光照亮现实之路。无论危言危行,还是危行言孙,希望你们能走得稳健长远。关于法治,相信大家会在未来的不断深思、实践和破局中更深刻地体验到中国的普适性和独特性。在思想和实践的地平线上,会有法学楼的穹顶、月湖的清波、江湾的落日,与你们长相伴守。」YALIPUB我们理想中的法治文
2023年6月24日
其他

桑本谦毕业致辞:生活中很多忙碌不过是伪装的躺平

「忙碌只能应对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而要发现新的赛道,完成复杂高维的任务——创造或创新,只在既定赛道上忙碌远远不够。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可或缺,但这两样东西是非常娇贵的,用钱砸不出来,用鞭子抽不出来,用文山会海也堆不出来,培育它们的土壤,只可能是松软而非紧绷的大脑。松软的大脑肯定不会奔跑,但关键时刻也许能飞。」YALIPUB愿你们拥有张弛自如的人生文
2023年6月23日
其他

端午安康|黎四奇:除了法律,我们更应有生活

「随着年轮的转动,我们日益会发现:繁华落尽之时,真正能让我们幸福的还是身心健康、思想敏锐、人格坚实与灵魂有所依。人越文明,越孤独。我们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辉煌与灿烂,最终都是需要用寂寞来偿还的。在某方面,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就是幸福的另一种表达。其实,生活并没有那么复杂,一时一心,不负现在,就是幸福;一心一境,活在当下,就是人生。」YALIPUB除了法律,我们更应有生活文
2023年6月22日
其他

雅理新书|欧树军《灵境内外:互联网治理简史》

没有领势技术,没有技术主导权,就谈不上信息主权,“主权互联网”也就更可能成为随风而逝的沙丘。大国博弈,就是通过信息之网纺织世界的能力博弈。谁能纺织世界,谁就能构造信息灵境。谁能经略灵境,谁就能定义新世界。谁能掌握技术领导权,谁就能赢得大国竞争。YALIPUB序文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张祥龙 | 中国人应该怎样做父亲?

“孝道则是阴阳观延伸到代际时间的体现……过去不是“不再现在”,将来也不是“还没有现在”,两者互补互须而对生出当下的亲亲生活,牵拉着深远的过去和祖先,投射向还不现成的未来和后辈。就此而言,“家庭是时间之源”(列维那斯《整体与无限》结语)……后代对已经逝去前代乃至遥远祖先的追念、敬意和祭礼永不停止,就像他们对还未到来的后代的期待、筹划和责任感永不萎缩。”本文曾发表于《同济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并由公共微信号“道里书院”推送。雅理读书感谢“道里书院”惠允推送。因微信界面所限,注释从略。
2023年6月18日
其他

【特辑】劳动法的海归之路与女性力量(上)

2023年3月31日,在北京大学“职场法治前沿探索”课程中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沙龙,以“劳动法的海归之路与女性力量”为主题,邀请了多位曾留学海外、目前在高校任教的女性学者分享自己的求学和研究经历,沙龙以“经历”“学者”“女性”“海归”“学科”为主题进行探讨和分享。本文为讲座实录,因篇幅较长,故分为两期呈现(本文为part.1),与“雅理”的读者朋友们共飨。YALIPUB“劳动法的海归之路与女性力量”沙龙实录主持:阎天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阎天|癸卯春夏,开新课记

「16岁的时候读太白诗: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又读东坡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如今力不足以一战,行不能至千里,就在这三尺讲台上,从容开始一段新旅程吧。」YALIPUB癸卯春夏,开新课记文
2023年6月14日
其他

北大中文系教授:高考作文要说人话、说实话、说真话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刚结束,“高考作文”的话题便冲上热搜。今年的考题如下:全国甲卷: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全国乙卷: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这些作文题体现了怎样的命题思想?重点考查考生什么样的素养?作为考场作文如何写出佳作?多年担任北京高考评卷语文科目负责人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老师,曾就此进行了探讨与分享。YALIPUB01我们希望孩子写什么样的作文?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我本科在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读书,本科毕业后就开始参加高考阅卷。那时候在历史系,参加的是历史阅卷,后来也参加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卷子的评阅。到了北大以后,我从历史系转到中文系。北京市语文高考的阅卷在北大。北大中文系是谁管本科生的教学谁来负责高考阅卷,再加上公务员考试、北大自主招生考试等的阅卷工作。我前后干了三十来年,确实也有一点经验,还有一些教训,更多的是有感触和希望。如何使阅卷更公平,赋与的分值更合理更正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比如现在通行的双评制度,就是一道题最少要两个人来评阅。两个人评阅在多少分值之内算是合理,这个叫做阈值。但假如一个给的分特别高,一个又给得相当低,那就超出了这个阈值范围。所以阅卷员压力也很大。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反复鼓励阅卷员说,大家要敢打高分,敢打低分,甚至敢打满分。只有这样,才能拉开距离,解决分数趋中的“大肚子”问题,才能让好作文显现出来。2012年北京高考没有一篇满分作文,那年作文题是关于一个叫老计的铁路巡道工的故事:老计在大山深处他负责的一段铁路上不断地巡察,日复一日,天天如此。我们知道火车一般不鸣笛,火车遇到突发事件,或者经过村庄、道口时才鸣笛,但是火车看到老计时给他鸣笛,表示尊敬,他也向火车敬礼。材料是一段很煽情的文字,是真人真事。原来想真人真事,考生应该有话说,但孩子们写得惨不忍看。后来我们就下了决心,那年没有给一篇作文满分。不是不想给,是实在找不出一篇作文可以打60分。没有满分作文,考生、家长、社会、媒体就有意见。我说那好吧,我们就“放下身段”,下到中学去了解情况,看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因此,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我下决心到北京的中学去。有时候我一个人去,有时候找中学老师,找我们北大的几个年轻老师一起去。到一个中学,请周边的教研员、高三语文教师、同学都来,我们面对老师、面对学生,大家敞开来谈。你来质问我,我来回答你。我们希望孩子写什么样的作文,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我现在还在跑招生,也常到全国各地做一些宣传。其实我的年纪真没必要这么干了,就是想宣传一些理念,小了说是北大的招生理念,大了说是这个国家培养人才的理念,如何通过一篇作文体现出来。我经常跟孩子们说,我们都过了50岁,西北有一句俗话,翻过山坡的驴走下坡路了,这个国家靠我们已经不行了,要靠你们。我说希望在199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或者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就是现在参加高考的孩子,希望你们在作文里说点人话、说点实话,希望社会上流行的说虚编谎的风气在你们手里把它减弱甚至灭掉。说虚编谎、虚报浮夸是我们国家悠久而顽劣的传统文化,既然是传统,就很难根除,但我希望在现在的这些孩子一代把它给根除掉。那么,能否首先从写作文说人话、说实话开始?这是我苦口婆心到处讲的主要原因。现在中学语文的教与学,最大的问题是忽视基础。过去高考命题的时候,前头还有15分的选择填空,叫作基础知识考题,现在这个没有了。并不是完全没有了,而是散在阅读与其他题型中,给大家感觉是没有了,似乎基础知识不那么重要了。我们总是老往下迁就,迁就所有的孩子都会答,迁就所有的孩子都能答完,迁就让人人满意,结果是人人不满意。语文能力强的孩子,在高考中是吃亏的。因为数学、物理、化学如果考一道竞赛味儿的题,就能把考生的能力做出区分,但语文没有,语文没有一道题能把学得好和学得不好的孩子区别开来,把读书多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子区别出来,很难。2013年我们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一套是针对教师的,一套是针对高中生的,出了100道题,教师、学生各50道,内容包括是否重视阅读,哪些课文受欢迎、哪些课文不受欢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看待课外补习以及作文的教与学等。我们发现有15%的孩子,我把他们叫作语文的死忠派。100个孩子里面有15个孩子天生喜欢语文,不管老师教得好不好,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他就天生喜欢语文。我们最对不起的是这批孩子,这帮孩子中学没有教好,到了大学,假如他不在中文系,比如他到英语系,他就靠中学学的这一点语文知识打天下,所以导致目前外文书籍的翻译水平极低,尤其哲学书。我不看翻译的哲学书,因为外国哲学本来就很难读,你再看现在人翻译的东西,更看不懂。最简单的断句标点都没法看,一大段句子就一个标点符号,我们换三四口气,这个句子还没读完,能让你噎住了。至于准确不准确,另当别论了。我们的孩子在写作当中,不会用词,不会挑选词儿。现在好多人唱高调,对考生作文的要求很高,什么要有思想,要有逻辑,要有创新,等等。这些人压根儿就没看过现在考生写的高考作文,我经常说,能做到文从字顺、说起来是人话,把一件事说清楚,就很可以了。不必要非拽着讲什么高深的大道理,你说人话,把你看到的故事说得完整一点,把你的话说通,有一定的连贯性,我们就跪在地上磕头,说:“少爷!谢谢你!你作文写得很好。”02打基础、打基础、打基础重要的话要说三遍一定要打好字词句的基础有一次在我的课上,我看到讲台上有一张纸条——是一个学生写的请假条,把我名字都写错了,“漆永祥”写成了“漆文祥”。我说行吧,漆永祥也没什么名气,没给我改姓,已经很感谢了。纸条下面写:“我生病了,不能出席今天下午的课。”“出席”两个字是那么地扎眼,似乎在挤眉弄眼地嘲笑我。北大的本科生请假条都不会写,你相信吗?但这就是我们现在学生的现实。高中一点应用文都不教,又少接触社会,一点人情世故也不知晓。本科生毕业的时候,多数继续读研究生深造了,个别学生要找工作,他说漆老师,能不能给我写封推荐信?我们一般说,你的情况我不是特别清楚,你先写一个底稿,你有什么能力专长,你写个大致,我再给你改。很多学生不知道什么词形容自己合适,例如有的会说自己“有卓越的科研能力”。我说漆爷都不卓越,你已经卓越了。我说是不是这样形容:本科生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硕士生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博士生有较高的科研能力,是不是得有点区别?一个本科生,把好词都用尽了,用人单位会相信么?现在强调语文素养,还强调美学素养,等等,固然是对的,但对基础知识与能力,重视远远不够。我不会唱高调,只要到了中学,我就反复强调说要打好基础。我经常举这样一个例子:1996年我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北大中文系曾举行了一次青年教师座谈会,请一些老教授来为我们鼓励打气,我发言时说,我虽然博士毕业,但要给本科生上课,感觉压力很大,我觉得我的水平和能力还很差,还在打基础。当时裘锡圭先生也在场,裘先生接着说:漆永祥说得很对,不要说他,我现在都还在打基础。裘先生已经是全国古文字学界的权威,还如此说,我还不得老老实实地继续打基础么!我也写过一些小文章,谈到现在语文学界有这个派、那个派。有的注重实用,有的注重文采;有人强调工具性,有人强调人文性。有人问:漆老师你是什么派?我说我无派无宗,你一定给我定个什么派,我是基础派。打基础、打基础、打基础,重要的话要说三遍。一定要打好字词句的基础。现在孩子不背书,一背点书,就说死记硬背,老师也怕。我认为除了该背的那些东西,如古诗文,高考、中考要考的东西之外,好的段落你也背,遇到好的词汇好的诗文名句,最好背下来。我记得当年像碧野的《天山景物记》这样优美的课文我都能背下来。我小学时背毛主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我知道司马迁是从《为人民服务》当中知道的。这些篇目我现在都能背下来,但大学时代就已经不怎么记东西了。在最好的年龄,有最旺盛的记忆力的时候,多记点背点东西,一辈子都受用无穷。最功利地说,你背一点东西,背点词儿,高考的时候就不至于那么可怜,写出来的句子干枯无味儿。03宁肯一遍遍地刷题,也不愿让孩子读书可没有阅读量,怎么写作文?我到浙江一所中学做宣传,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想法很多,可是我写不出来。”我说为什么?他说:“我没词儿,我拽不出来词儿。同样一句话,人家写得很好,我写得就很烂。”我说:“你喜欢看什么书?”他说:“我喜欢读《西游记》。”我说:“《西游记》好啊,你看三打白骨精那回,白骨精三变,第一次美女,第二次老太太,第三次老爷爷。其中每次妖精出来的时候,都有一段话来形容她的长相打扮。如美女怎么月貌花容,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老婆婆如何两鬓如冰雪,弱体瘦伶仃,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老公公长得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等等。大家想想,如果妖精长得青面獠牙,指甲都这么长,吐着舌头扑过来,八戒的耙子早就打过去了。因为她是美女,所以他不让打。你再看那座雷音寺,看那道通天河、那座火焰山,都有好词来形容,你看不看这些?”学生回答说:“我不看这个。”我说:“你看什么?”他说:“我赶紧翻翻翻,把书翻过去,看妖精被打死了没有。”我说:“我送你五个字:读书不得法。你平常不记,考试的时候哪里有词可用?你记一点比如我刚才说的那些词,将来写美女,写老人,写山水,写建筑,写山川,你用不完的词。”其实如果照我的办法读一部《西游记》,你就把所需要的词汇基本上都解决了。现在北京在提倡“整本书阅读”,有些不了解中学情况的人就讽刺嘲笑说,书本来就是整本阅读的,这还用得着提倡么?多此一举。在前面提到的调查问卷中,我们有一道题问孩子们,你从高一到高三读完过几部长篇小说?一部?三部?五部?五部以上?结果是近一半孩子没有读完过一部长篇小说,这还是北京的孩子,我们去的还是北京中上水平的学校。各位想想,一个孩子在高中三年中没有读完过一部长篇小说,他怎么能写好作文?难道还不应该提倡整本书阅读吗?现在的问题是,孩子的时间被各种功课与活动,切割得七零八落,根本就没有阅读的时间。还有一个特别奇怪的情况,经常有家长说:“我孩子没有时间看书,看书耽误时间,耽误刷题。”也就是说宁肯一遍遍地刷题,也不愿让孩子读书。可是,你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怎么写作文?现在中学老师讲巴金、老舍、沈从文、茅盾,四个作家各讲一篇,老师就讲这四个人的写作特点与语言风格等。无论你怎么讲,老师都累得不行,学生照样不懂。我说如果把这四位作家的作品一人看完一部,你不用讲,孩子就清清楚楚。只讲几个片断,让孩子要明白每个作家的语言风格等,谁也做不到啊。《红楼梦》怎么读?现在出了不少指导阅读的书,但似乎都没能切实解决问题。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教。比如我说问你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林黛玉进贾府,贾母问她读了什么书,她说读了点四书五经。贾宝玉也问,妹妹读什么书?她说我胡乱读来着。王熙凤进来,一阵寒暄,说了一大堆,读了什么书、吃的什么药……黛玉没有回答。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为什么林黛玉对老太太和贾宝玉说的是两种话?哪个是真的?为什么王熙凤问的话她没有回答?如果反过来说——老太太问她读的是什么书,她说我胡乱读来着;宝玉问你读了什么书,说我读了点四书五经——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么一说,他马上明白了:哦,不能反过来说,那样贾母和宝玉都会讨厌她的。所以我们说曹雪芹真是伟大,描写这样的情境,细致入微,写尽了人情世故,古人评价他“曲尽人情”,那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前面说了,现在我们需要给中学生打下坚实的字词句的基础,一切都从这里开始。比如现在我们考试考一个反义词,孩子很清楚。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他们毫无能力。书面语言、书信语和口语,更是区别不了。如问一个小朋友:小朋友你多大了?问老大爷也这样:老大爷你多大了?他不知道这个语气的变化,更不知道应该换个词来问老人,比如“老大爷您高寿”,因为他没学过也没用过这些礼貌用语。所以,字词句的基础孩子没有,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提倡整本书阅读,目的是为了形成读书的气氛,到了那时自然不用提倡,孩子们也会大量地读书,这个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04少虚假,少套作,应是中学紧抓不放的根本现在作文是问题最多的。所以我到处讲:要说人话、说实话、说真话。现在有的中学甚至明确给孩子们讲,不能写自己,所以每个孩子写的都是遥远的唐代的故事,跟自己没关系。高考作文中常见的有“四大金刚”、“四大护法”,从初一写到高三就这四个人:莎士比亚、王昭君、拿破仑、孙中山,古今中外四个人,写议论文也是,写记叙文也是,无论写什么他用的例子都是这四个人。动不动王昭君就出塞了,孙中山就去革命了,就这几个人。北京的孩子更牛,作文里常见的是捉蛐蛐、捉蝈蝈,从初一到高三捉了六年的蝈蝈。写议论文,我从捉蝈蝈捉出了道理;写记叙文,我从捉蝈蝈捉到了快乐。你把他初三写的作文和高三写的作文拿出来一看,没有太大的区别,句子没有加长,词汇没有丰富。现在孩子的写作套路僵化到什么程度?你要是参加高考语文的作文部分阅卷,就明白我所言不虚了。北京这些年还好点。我们在中学反复提倡,让孩子们大胆地写自己。从2015年开始,北京高考把作文拆成一大一小,大作文也是两个题目任选其一,一个记叙文,一个议论文。现在孩子不敢写记叙文,他们认为这个题目只能写议论文。我说所有题目都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但多数孩子不敢写,一到高三就全写议论文,所以我称之为“一花独放,百花齐萎”。关于微写作,第一年考下来我写了篇文章,我说微写作让我们看到了久违了的渺茫的希望,写得很好。当年出了三个题,三选一:一个是给你的师弟师妹谈谈你语文学习的体会。一个是说现在每年高考家长都送考,开着车送到中学门口,结果堵车了,你认为家长应不应该到学校送考?作一个评论。这个是议论的,前面是记叙的。还有一个是抒情的:写一段话纪念自己的18岁。结果写下来,我发现有的孩子写得特别棒。我们在试评时,发现一个孩子写了一首小诗——《奠十八岁》。他说:“十八岁是一场苦难/太多的欢笑/伴着泪水涟涟十八岁是一次灾难/灵感迫切地迸发/却炸得我躯体皮开肉绽我小心地将你度完/从此你我都平安/犹如葬花将你掩埋/千万别再来找我
2023年6月9日
其他

黄宗智:青年学者,怎样正确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

“做学术”到底难不难?应该从哪里入手?面对前人众多的学术理论著作,应该如何阅读?对未来的大部分青年学者来说,这是一个较为困惑的问题。关于社科领域的宏观思考,“超级教授”黄宗智特将自己多年来所提倡的“实践社会科学”研究进路既全面又具体的介绍和总结汇集成书,为学子和青椒编写了一本《实践社会科学研究指南》。黄宗智教授在每年下半年都会开设面向全国高校相关学科在读生招生的“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研修班,学员经过层层遴选后汇集于中国人民大学接受数周的培训。他们课上讲了什么?学员有什么收获?这本书对更多无法参加研修班的学子来说,是绝佳的课外读本。随着“内卷化”的出圈,各行业都开始被描述为“各种卷”。然而“内卷化”真的是这样用的吗?专业“内卷化”和世俗“内卷化”的含义又是否等同呢?不妨来看看首位介绍
2023年6月5日
其他

杨紫琼在哈佛法学院毕业典礼上演讲:当机会来临时,要全力以赴

当地时间5月24日,著名华人影星、2023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获得者杨紫琼作为演讲嘉宾出席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毕业典礼。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杨紫琼表示,她的父亲是一名律师,这也使得这项邀请更具意义:“能够在哈佛法学院2023届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演讲,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演讲中,杨紫琼分享了她的个人成长和演义经历,并给到毕业生们三点建议:保持松弛(stay
2023年6月4日
其他

致青年|苏力: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

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文
2023年6月3日
其他

赵英男:在“漫长的季节”里回首抑或向前

“轰隆隆的火车轮滚滚向前,生命走向终点的王响师傅对年轻时的自己大喊“向前看”。可是哪里是“前面”呢?列车的行进是在一条铁轨、两个终点站之间的循环往复,我们如何分得清过往与未来?或许,“向前看”与“再回首”之间本无差别。”YALIPUB在“漫长的季节”里回首抑或向前文
2023年6月2日
其他

豆瓣9.4《象语者》姊妹篇|我厨房里的大象

《我厨房里的大象》为自然主义名著、豆瓣评分9.4分作品《象语者》姊妹篇,是一部有关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非虚构作品。书中讲述了弗朗索瓦丝·莫尔贝-安东尼在2012年丈夫——著名国际自然环境保护主义者、“地球组织”(The
2023年6月2日
其他

《清华法学》编辑部主任徐雨衡:法学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给一位青年学生的信

「写作的本质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方式,那么也许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找到或者总结其中的技巧、规律。“无意之意是真意”,不计得失、放下功利之心的“无意”,才能成就学术之“真意”。学术沟通和交流应当建立在这种“无意之意是真意”的学术真诚和学术真意基础之上。」YALIPUB法学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给一位青年学生的信文
2023年5月27日
其他

赵英男|法律现实主义与实用主义哲学

布莱恩·Z.塔玛纳哈,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约翰·莱曼校级教授,国际知名法理学家、法律与社会研究者。他曾获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首届图书奖(2019年)、美国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提名奖(2006、2018年)等学术奖项,并在2013年美国《国家法学家杂志》(National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项飙X杨城新:中国的年轻人应该去哪?

1701)排除了查理二世所有天主教子嗣的继承权,玛丽、奥兰治和安妮三人又均无子嗣。血缘关系极淡的乔治因信奉新教居然成为了王位的第一继承人,乔治一世(George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郑戈的2022年书单

今年有幸成为《三联生活周刊》行读图书奖的评委,而且是唯一来自的法学界的评委,因此得以广泛阅读了专业范围外的许多有趣的新书,也得以践行陆九渊《读书》诗中提倡的读书之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我愿意把自己读后有心得的本年新书推荐给大家。YALIPUB郑戈的2022年书单文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女性真的是天生顺从吗?

“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对许多人来说,认识波伏瓦,首先是从《第二性》中的这句话开始的。在这本副标题为“实际体验”的下卷中,波伏瓦花费了五百页篇幅,巨细靡遗地描写了女性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为我们揭示了女性的处境:“她作为整体的人,作为一种自主的自由,是在男人逼迫她自认为是他者的世界中展露自己和自我选择的。”大半个世纪后,同样是在法国,从事哲学研究的青年学者玛侬·加西亚决定追随波伏瓦的脚步,着手分析女性顺从这一长久以来被视为哲学禁忌的研究课题。但现实是,法国的哲学正典里,没有波伏瓦。于是,加西亚选择来到美国,“师从”南希·鲍尔,继续展开对女性顺从的研究。在这项脱胎于博士论文的研究中,她借用波伏瓦的存在主义观点与女性主义理论,向我们指出:女性顺从不是天性使然,而是处境的产物,是先于女性个体而存在的社会规范,是一种被强加的既定命运。2021年,《她之所以为她》在美国出版,英文名称We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章永乐 | “大国协调”的重负与近代中国的“旧邦新造”

编者按:本文作者章永乐,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文章原载于《学术月刊》2023年第3期,感谢作者授权推送及《学术月刊》的支持。“一、引言围绕着如何维系国际体系的稳定性这一问题,近代欧洲历史产生了“均势”(或“势力均衡”,balance
2023年5月17日
其他

布莱恩·塔玛纳哈|法律多元主义与国家法一元论

布莱恩·Z.塔玛纳哈,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约翰·莱曼校级教授,国际知名法理学家、法律与社会研究者。他曾获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首届图书奖(2019年)、美国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提名奖(2006、2018年)等学术奖项,并在2013年美国《国家法学家杂志》(National
2023年5月12日
其他

左亦鲁|具体媒介具体管理——中国媒介内容管理模式初探

中国的媒介内容管理并非“一刀切”或“非黑即白”,而是基于不同媒介的不同属性展开规制。媒介的属性包括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前者指某种媒介所具有的技术上的特征,后者则指媒介在某一特定社会中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地位和影响。在内容管理中,“谁来管”(管理主体)、“管理谁”(管理对象)和“怎么管”(管理标准)都会随媒介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基于媒介”模式可用来解释和指导中国的内容管理,但近年媒体融合与基于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的“个人化法律”的兴起,给这一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YALIPUB具体媒介具体管理——中国媒介内容管理模式初探文
2023年5月11日
其他

伍跃 | 恶战苦斗的结晶——读寺田浩明《中国法制史》

2018年新春伊始,寺田浩明先生的《中国法制史》出版,消息传到中国学界后,雅理第一时间获得了此书的版权。在清华大学王亚新教授的精心组织下,寺田教授门下弟子承担了本书的翻译工作,王亚新教授监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冯琰团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问团队先后负责本书的出版工作,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历时四年多移译、编辑、打磨与“折腾”,中文版《清代传统法秩序》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了。“本书是寺田先生在退休前出版的专著,而且是一位享誉学界的知名学者的首部专著(包括母语在内)。”中国政法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邀请中日学者对此书进行了专刊评介,收录于《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12辑,本文引自该辑并将陆续推送其系列文章,以飨读者。在此特向古籍所赵晶教授及各位作者表示感谢。YALIPUB恶战苦斗的结晶——读寺田浩明《中国法制史》文
2023年5月10日
其他

寺田浩明:在传统中国里,谁能代表全体?

传统中国人的生活基本形态乃是同居共财,家产处分的决定权握在父亲手中,尽管妻子和女儿也享有同居共财的共产性质的生活,但是她们没有机会处分财产或参加家产的分割。在传统中国里谁能代表全体?文
2023年5月8日
其他

《漫长的季节》中的缺省叙事

《漫长的季节》中的缺省叙事文
2023年5月7日
其他

苏力 | 北大125周年校庆上的发言

本文作者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天元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本文为苏力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在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纪念大会(2023年5月4日)上的发言。感谢苏力教授授权推送,若您阅读后有所收获,欢迎关注并分享“雅理读书”公众号(yalipub)。校庆随想北大125周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125年前,清末变法催生了北京大学。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重要变革之一,就为回应“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不能死盯着诗书礼乐,经史子集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尤其是教育内容必须变革和发展。要有广义的“科学”,涵盖数理医工,还要有“民主”,我想用这个词牵强地勾连起人文社科。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基地之一。北京大学为民族解放、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并不是重复北大对于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科学和文化的意义,而是以史为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代背景下,整个中国学界,无论是理工,还是人文社科,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都面临紧迫、实在和空前的挑战。这要求我们更加自觉,不只是学术传承,更要创新,扎扎实实地,还别内卷。从理论上讲,知识是通用的。但这个通用受制于一个前提:条件稳定。天不变,道才不变。数学除外,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应用,程度不同,都受时空影响。人文社科尤其如此。只要某个重要社会变量变了,先前即便非常有用的知识技能,至少有些用处不大了,得转作它用,甚至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以我的专业领域法学为例。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科学技术急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以及大国兴衰,注定法律变化重大。作为社会治理的工具,许多传统的法学知识和技能会继续,但有些会过时,可能还不少。有些问题可能消失,或是以全新的科技来应对。“小偷”的消失不是因为反扒或刑罚,就因为手机支付;也很少听说手机被偷,因为偷了没法用,也没法出手。社会发展会带来许多新问题,要求有效应对,需要法律,但肯定不只是法律。因此,今天法学人的最强对手未必是其他法学人,完全可能是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和从业人。术业有专攻。但众多社会科学,不同程度地,从不同维度,分享着共同的研究对象,边界很难精确划定。学术竞争会令许多学人自顾不暇,却无法令每位学人都目不斜视,坐怀不乱,拒绝其他学科的知识诱惑。也包括人文学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以及“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就表明,当年文、史的核心功能是家国治理和社会规训,审美和求真反倒是无心插柳或无辜池鱼。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也肯定会催生,许多新知识和新学科。对手也来自理工科甚至其产品。如果律所购买了一台机器人,能有效替代法学院毕业生的许多工作,或翻阅了很多论文,精心撰写的司法建议,还不如一键ChatGPT出来的文件完整、全面、精细、靠谱和迅疾,那么法学教育的前景就一定堪忧。我也曾对ChatGPT不以为然。但关羽不骑赤兔,提刀上阵的段子,“宝马没有兵器灵(冰淇淋)”,先是令我乐极,继而生悲。我也这年龄了,不是担心下岗,但必须重新界定自己的学术关注;附带地,还得反思一下,学术对于学术个体还有什么意义。一不小心,这就触及了哲学。开拓学术视野,并赋予其更大影响力的,还有我们祖国的伟大复兴。面对咄咄逼人的法国电视主持,卢大使娓娓道来,从容不迫的法理分析,引发了小小的骚动,也有人心有不甘,却只能悻悻然。这只是知识的力量吗?同样的话,若是让尹锡悦总统说一遍,能有这效果?甚至,他敢说吗?这都令我更多理解了教育部两年前提出的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只是些随想,但并不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有幸生活在这条时代长河中,有幸进入这个校园学习和任教,就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能力,越过激流险滩。前赴后继,我们必须更多创造。就因为“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2023年5月4日改定于北大法学院陈明楼516往期阅读点亮,看更多优质内容
2023年5月6日
其他

苏力 | 校庆随想:北大125周年校庆上的发言

本文作者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天元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本文为苏力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在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纪念大会(2023年5月4日)上的发言。感谢苏力教授授权推送,若您阅读后有所收获,欢迎关注并分享“雅理读书”公众号(yalipub)。校庆随想北大125周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125年前,清末变法催生了北京大学。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重要变革之一,就为回应“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不能死盯着诗书礼乐,经史子集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尤其是教育内容必须变革和发展。要有广义的“科学”,涵盖数理医工,还要有“民主”,我想用这个词牵强地勾连起人文社科。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基地之一。北京大学为民族解放、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并不是重复北大对于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科学和文化的意义,而是以史为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代背景下,整个中国学界,无论是理工,还是人文社科,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都面临紧迫、实在和空前的挑战。这要求我们更加自觉,不只是学术传承,更要创新,扎扎实实地,还别内卷。从理论上讲,知识是通用的。但这个通用受制于一个前提:条件稳定。天不变,道才不变。数学除外,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应用,程度不同,都受时空影响。人文社科尤其如此。只要某个重要社会变量变了,先前即便非常有用的知识技能,至少有些用处不大了,得转作它用,甚至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以我的专业领域法学为例。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科学技术急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以及大国兴衰,注定法律变化重大。作为社会治理的工具,许多传统的法学知识和技能会继续,但有些会过时,可能还不少。有些问题可能消失,或是以全新的科技来应对。“小偷”的消失不是因为反扒或刑罚,就因为手机支付;也很少听说手机被偷,因为偷了没法用,也没法出手。社会发展会带来许多新问题,要求有效应对,需要法律,但肯定不只是法律。因此,今天法学人的最强对手未必是其他法学人,完全可能是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和从业人。术业有专攻。但众多社会科学,不同程度地,从不同维度,分享着共同的研究对象,边界很难精确划定。学术竞争会令许多学人自顾不暇,却无法令每位学人都目不斜视,坐怀不乱,拒绝其他学科的知识诱惑。也包括人文学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以及“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就表明,当年文、史的核心功能是家国治理和社会规训,审美和求真反倒是无心插柳或无辜池鱼。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也肯定会催生,许多新知识和新学科。对手也来自理工科甚至其产品。如果律所购买了一台机器人,能有效替代法学院毕业生的许多工作,或翻阅了很多论文,精心撰写的司法建议,还不如一键ChatGPT出来的文件完整、全面、精细、靠谱和迅疾,那么法学教育的前景就一定堪忧。我也曾对ChatGPT不以为然。但关羽不骑赤兔,提刀上阵的段子,“宝马没有兵器灵(冰淇淋)”,先是令我乐极,继而生悲。我也这年龄了,不是担心下岗,但必须重新界定自己的学术关注;附带地,还得反思一下,学术对于学术个体还有什么意义。一不小心,这就触及了哲学。开拓学术视野,并赋予其更大影响力的,还有我们祖国的伟大复兴。面对咄咄逼人的法国电视主持,卢大使娓娓道来,从容不迫的法理分析,引发了小小的骚动,也有人心有不甘,却只能悻悻然。这只是知识的力量吗?同样的话,若是让尹锡悦总统说一遍,能有这效果?甚至,他敢说吗?这都令我更多理解了教育部两年前提出的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只是些随想,但并不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有幸生活在这条时代长河中,有幸进入这个校园学习和任教,就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能力,越过激流险滩。前赴后继,我们必须更多创造。就因为“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2023年5月4日改定于北大法学院陈明楼516
2023年5月5日
其他

少即是多,“简单”鼓励人们相信小的力量

在当下社会的高速发展中,我们主动或被动给自己安排了很多“快”:快点毕业早上岸、快马加鞭提前学、快点加班好加薪、快点人情练达好升职、快点买房好上车、快看几个景点多打卡、三分钟get一部电影、三十分钟学一门语言、三小时走过一座城市数千年的历史……裹在“XX需趁早”浪潮中东奔西突,但疲惫地坐下来时又觉得没落着什么,只剩累。其实快不起来,卷不动,并不是我们的错,时代在下行已经是共识。但“躺平”?往往又在内心空落落和频繁刷手机中消耗了大半时间,其实“慢”也需要思考,不如先从“吃”开始。《我吃故我在》便是一本倡导慢慢吃饭的书,上半部分揭露快餐文化带来的消费错觉和生活焦虑,下半部分以食物为探讨核心,生动展示了生物多样性、时令、食物美学等慢食价值观。作者是美食作家,也是一名厨师、餐厅老板,她很轻盈,热爱食物,善待自己。不妨跟着她一起,从吃“慢”起来。YALIPUB《我吃故我在》之简单文
2023年5月4日
其他

一位女青椒的自白:我是谁以及为何阅读此书?

金方廷(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妈妈教授:在学术界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美]瑞秋·康奈利
2023年5月2日
其他

不照料此地,便没有立足之地

当下社会的高速发展中,我们主动或被动给自己安排了很多“快”:快点毕业早上岸、快马加鞭提前学、快点加班好加薪、快点人情练达好升职、快点买房好上车、快看几个景点多打卡、三分钟get一部电影、三十分钟学一门语言、三小时走过一座城市数千年的历史……裹在“XX需趁早”浪潮中东奔西突,但疲惫地坐下来时又觉得没落着什么,只剩累。其实快不起来,卷不动,并不是我们的错,时代在下行已经是共识。但“躺平”?往往又在内心空落落和频繁刷手机中消耗了大半时间,其实“慢”也需要思考,不如先从“吃”开始。《我吃故我在》便是一本倡导慢慢吃饭的书,上半部分揭露快餐文化带来的消费错觉和生活焦虑,下半部分以食物为探讨核心,生动展示了生物多样性、时令、食物美学等慢食价值观。作者是美食作家,也是一名厨师、餐厅老板,她很轻盈,热爱食物,善待自己。不妨跟着她一起,从吃“慢”起来。YALIPUB《我吃故我在》之照料文
2023年4月27日
其他

抑郁症不过就是心着凉了而已|谁都不正常

文化创造了“正常”这个概念,于是一部分人被排斥到社会之外,成为“不正常”的代表。精神疾病生动地诠释了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当我们谈到精神疾病时,我们知道它是一种疾病,同时我们的社会又将精神疾病塑造成一种人格和道德上的缺陷,这意味着将一个人的精神健康状态等同于社会身份来进行道德评判。如果我们意识到,我们绝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有些神经质,情绪困扰本就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偏见的存在,就会明白“谁都不正常,谁都不应该感到羞耻”。精神疾病就像感冒一样,不过是一种疾病罢了。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挑战刻在精神疾病患者身上的这种污名的烙印。从贝瑟莱姆收容院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到战争带来的命运之变,从被割裂的身心到“电痉挛疗法”的魔杖,人类学家罗伊·理查德·格林克汇集家族四代人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人们在与精神疾病“污名化”斗争的曲折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遭遇的持久挫折。格林克教授在2021年出版了其研究成果《Nobody's
2023年4月26日
其他

从读书日开始读书

“这不是普通的电视雪花点,这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对我们来说,这三本书代表着雅理编辑部的新探索,比宇宙更深广的,是我们的内心以及作为个体的存在,我们在这里尝试着一种新的可能,通过某种严肃甚至略有刻板的纸质书阅读,来触及人之为人最深层且复杂的心底。下面是书单,请雅理的朋友多支持!YALIPUB直面问题本身——雅理的新书单雅理译丛
2023年4月23日
其他

时令:我们与生命建立了联系

在当下社会的高速发展中,我们主动或被动给自己安排了很多“快”:快点毕业早上岸、快马加鞭提前学、快点加班好加薪、快点人情练达好升职、快点买房好上车、快看几个景点多打卡、三分钟get一部电影、三十分钟学一门语言、三小时走过一座城市数千年的历史……裹在“XX需趁早”浪潮中东奔西突,但疲惫地坐下来时又觉得没落着什么,只剩累。其实快不起来,卷不动,并不是我们的错,时代在下行已经是共识。但“躺平”?往往又在内心空落落和频繁刷手机中消耗了大半时间,其实“慢”也需要思考,不如先从“吃”开始。吃好吃的,吃时令的,吃健康的,用饮食去关爱、照料、聆听自己身体和感官,从奔忙在工商业时代的“石化”中逐渐轻盈,恢复对自己的感受与爱……《我吃故我在》便是一本倡导慢慢吃饭的书,上半部分揭露快餐文化带来的消费错觉和生活焦虑,下半部分以食物为探讨核心,生动展示了生物多样性、时令、食物美学等慢食价值观。作者是美食作家,也是一名厨师、餐厅老板,她很轻盈,热爱食物,善待自己。不妨跟着她一起,从吃“慢”起来。YALIPUB《我吃故我在》之时令文
2023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