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次穿越,四次横跨 | 长大学子马里亚纳海沟科考之旅

2017-05-02 讯澜工作社 长安大学

一群人、一艘船、一个使命,对于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志兴年轻的生命来说,马里亚纳海沟海洋科考是一次对辽阔浩瀚的概念性体验。


一次航行


为促进我国大洋、深海科学事业的发展,攻关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前沿科学问题,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负责的马里亚纳海沟计划(简称马沟计划)首航于2016年11月19日从广州出发,历时38天,海上总航程超过一万公里,于12月26日完成科考任务并顺利返航广州。


来自我国有关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13个单位的近40名科研人员参加了首航科考。我校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地球化学动力学团队负责人王选策教授作为项目科学家之一,委派刘志兴代表长安大学随队参加了本次首航科学考察任务。这是长安大学师生首次参与我国海洋科学调查研究。



 “当导师给我打电话,让我去参加马沟首航时,我在电话这一头很激动,一点没犹豫就答应了。”刘志兴说。刘志兴的研究方向是大洋沉积物的沉积地化和物源分析,对他来说,能参加这么重要的科考活动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兴奋之余,刘志兴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出发前,他花了很长时间了解马里亚纳海沟的相关地质背景,学习了有关海上作业的知识,并且在行李箱里准备了科考必备的物品和办公用具,还带上了药箱。虽然以前旅行也去过近海和江河,但对这次科考,他在期待的同时还是有些忐忑。“其实我挺担心海上安全问题的,毕竟第一次到真正的海洋上去,不知道是什么状况。”




首航船只“实验3号”是艘上了年纪的船,船体锈迹斑斑,这反倒让刘志兴莫名心安,他开玩笑地说:“这至少说明它是征战过海域的英雄,值得信赖。”船开动了,海洋的辽阔与浩渺激发着他对马里亚纳海沟的想象。他的脑海中闪过《列子·汤问》里的几句话:“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对于马里亚纳海沟,他更加向往了。


队员们在船上的作息时间遵循既定的值班表,一天值两次班,一班四小时,生活和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因为很多成员是第一次接触专业的科考仪器,随行的科考专家会在做任务之前对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讲解。



在做取样工作时,刘志兴和其他成员把取样器固定在缆绳上,投放到海里,观察绞车的转动以及屏幕上的数值,在触底后收回缆绳,卸下取样器,查看取样成果。虽说步骤简单,其中却大有学问,例如结绳盘扣,怎样结得快、盘得紧,在哪里结、在哪里盘,都依赖经验的积累和对当时情况的快速判断。


再如观察屏幕上张力的数值,在知道大概水深的情况下,如何判断是否触底,除去运气外,更需要结合下潜的深度、风向风速的变化,同时对数值不断增减的情况做出综合的判断,进而决定何时收缆。这让没有任何经验的刘志兴起初感到十分紧张,还好在向随行老师和专业人员学习后,渐渐掌握了技巧,尽管如此,由于海况差、海底情况不明等原因,即使在一阵努力过后,取样器往往还是无功而返,“取样器每次下海都满载着我们的期望,虽然有时会落空,但好在最后都有收获。”刘志兴说。



作为有缆取样组成员,刘志兴通过箱式取样器、柱状取样器、抓斗取样器、蜡烛取样器等设备,对马沟研究区域设定的站位进行取样,获取了非常宝贵的海底岩石及沉积物样品,完成了取样任务。同时他辅助其他工作组完成了海底地震仪收放、无缆取样实验等任务,这些样品和数据将用于探索地球最深海沟的地质构造成因,对于研究海沟特殊的地质、海洋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深约11000米,是世界海洋最深处,被称为“地球第四极”。该区域是揭示板块俯冲动力、火山活动、深部构造、地幔物质能量交换、深海洋流、极端环境的生命过程的地球“窗口”。


本次科考克服了冬季太平洋浪大流急等海况困难,4次横跨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完成了近30项科考任务;成功实施了国际上首次穿越“挑战者深渊”的高精度综合地震实验,布放了宽频道地震仪的长期监测阵列,完成了横跨“挑战者深渊”以及马里亚纳海沟上盘裂谷的深拖地球物理测量,实现了海底地震仪回收深度的突破;首次开展了自主研发的深海无缆取样实验,成功采集了海底沉积物、火山岩石及微生物等珍贵样品;获得了大断面的物理海洋温、盐、深以及流速及湍流微结构等第一手资料。



刘志兴记得,在经过“挑战者深渊”时,马沟首航全体人员统一着装,拉着横幅,在甲板上合了影。他说:“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为了到达‘挑战者深渊’,每个人都挑战了自己。”



与天地相遇


在船上的38天并不总是顺顺利利。第一次真正在海上长时间生活,各种不适应和生病的症状将刘志兴刚上船时的兴奋、激动和新奇通通打碎。起初他在船上一直睡不好、吃不好,晕船严重,呕吐了近二十天。经过船医诊断,他竟然患上了抑郁症。“我在医生的帮助下慢慢调整,不知道是不是否极泰来,好像不会有更坏的情况了,抑郁症竟然渐渐好了,胃口也慢慢增强了。”



在海上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刘志兴慢慢适应了这种“漂着”的感觉。在完成任务之余,他也能悠然地立在船舷边,看天、听风、望云、数星、观海,欣赏远处的飞鱼群、绕着钢缆的鱿鱼以及海鸟盘旋在海面上的场景。“那个场景美到无法用语言来描绘,觉得整个世界很完整很清晰。”刘志兴说。航行期间恰逢双子座流星雨,刘志兴还在太平洋上观看了人生中第一场大规模的流星雨,“银色的亮点划破黑色的夜空,然后急速地坠落,拖动一尾光迹,直至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美更是让他难忘。



在海上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随行的人们彼此渐渐熟悉,从一开始的拘谨少语到后来慢慢地竟有了种相互依靠的感觉。刘志兴和部分海员住在一层,在生病期间同寝的老师和舍友十分照顾他,这让他十分感动。冬至那天,即使是“漂”在海上,大家也没忘了重要的习俗——吃饺子。大家一起热火朝天地擀皮儿、和馅、包饺子,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那顿饺子包得起劲,包得酣畅,吃着开心,也很温暖。”



每一段旅途都会有终点。回想一个多月的航程,刘志兴不仅在专业实践上有了很大的收获和成长,更从另一个方面挑战了自我,也见到了很多人一生都无法领略的马里亚纳海沟的美丽,“大概没有什么比自然更有魅力,没有什么比宇宙更吸引人,我感受到了我的渺小须臾和天地的辽阔恒久,我也感受到了我与天地的静默相通。”刘志兴感慨地说。


“特立独行”的理科生


生活中的刘志兴活得不像一个传统概念上的理科生,在他身上能看到一种文人的散淡气质。


闲暇时,刘志兴喜欢听歌、看书、写作和旅行。他最喜欢的歌手是陈粒,那种流动在音乐里的气质总会引起他的共鸣。从她的歌里,刘志兴可以感受到快意恩仇的侠气,犹如饮了一碗烈酒般畅快淋漓,让他在单调的学术生活里找到无限的热情。一个人时,他常去学校周围的茶室独坐,品品茶、翻翻书。他读得最多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孔孟老庄,都是他的心头挚爱。



他说,读书可以让他遇见更广阔的天地,体验更丰富的经历,成就更完美的自己。读书,教会了刘志兴如何生活,如何用多元的视角审视世界,如何用宽容的态度接纳周遭的一切。知识的积淀不仅让刘志兴的谈吐文雅,更让他写得一手好文章。初中时,刘志兴就喜欢上了写作:“是写作找上了我,我没得选择。”就这样,从生涩到熟练,他一直写到了现在。他的文章中,包含了对生活点点滴滴的感受,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出于对世界的敬畏与好奇,刘志兴喜欢到处旅行,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海南、北京、浙江、甘肃、澳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国内到国外,他观人生百态,悟自然万物,体验不同的风景。虽然走过这么多地方,但是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的家乡——西安。在他看来,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时,我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就可以看到历史遗留下的痕迹,遥想古人的生活状况,仿佛自己就置身在时间的洪流中。”



在刘志兴看来,自己是一个平和安静的人,读书、写作、旅行是让他成为自己的方式。“就像画家把他的生命留在画里,音乐家把生命留在音乐里,数学家把生命留在公式里,我选择以某种形态活在书里、文字里、旅行的足迹里。”


正像《德米安:彷徨少年时》中所写的:“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刘志兴热爱自己的专业,更热爱天地间的未知与永恒。他想,天地如此辽阔,更要乘着诗与梦想的巨轮,一面仰望浩瀚无垠的星空,一面热忱投身周遭的生活,且歌且行。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长安大学校报记者团官方微信公众号(账号:CHD-jzt)




近期精彩回顾:


党委宣传部 讯澜工作社


图片:刘志兴、部分来源于网络

文字:吴秀秀、卢迪

编辑:孔令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